李明坤 馮永 劉志廣 左一紅
甲狀腺激素作用廣泛,除對機體的基本生命活動具有重要調節(jié)作用外,還對糖代謝的調節(jié)起重要作用,其水平的增高或降低都可導致機體的糖代謝異常,但具體發(fā)病機制目前尚未闡明。為進一步探討甲亢對糖耐量和胰島素抵抗的影響,我們對50例甲亢患者的血糖、胰島素水平等進行了測定,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50例甲亢患者均來自于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研究組),所有患者均符合甲亢的診斷標準[1],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齡25~71歲,平均年齡(40±10)歲;病程5個月~8年。根據(jù)糖耐量試驗(OGTT)結果,有14例糖耐量正常,24例糖耐量減低,12例糖尿病。所有入選患者均除外各種急性疾病、心、肝、腎疾病及其他內分泌疾病病史,排除糖皮質激素、利尿劑及含碘制劑等服藥史。另外選擇2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男8例,女12例;年齡24~72歲,平均(39±10)歲,糖耐量正常。2組性別比、年齡、BMI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受試者禁食10 h以上,于次日清晨空腹采集靜脈血3 ml,分離血清后置于-20℃冰箱保存待測。先測定空腹血糖和基礎胰島素水平,然后在5 min內口服葡萄糖75 g(葡萄糖稀釋成25%的濃度),并分別于1 h、2 h采集靜脈血,測定血糖及血請胰島素水平。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血糖,免疫化學發(fā)光分析儀測定血清胰島素水平。計算胰島功能評價指標[2]:胰島素敏感指數(shù)(ISI)=1/(空腹血糖×空腹胰島素),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A-IR)=空腹血糖×空腹胰島素/22.5,胰島β細胞分泌功能指數(shù)(HOMA-IS)=20×空腹胰島素/(空腹血糖 -3.5),分別計算受試者的 ISI、HOMA-IR 及 HOMA-IS。
1.3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ISI、HOMA-IR及HOMA-IS取自然對數(shù)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行OGTT檢查,有14例糖耐量正常,24例糖耐量減低,12例糖尿病。糖耐量異常36例(72%)。研究組的HOMAIR高于對照組,研究組的ISI和HOMA-IS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 1。
表1 2 組血糖、胰島素、ISI、HOMA-IR、HOMA-IS 比較±s
表1 2 組血糖、胰島素、ISI、HOMA-IR、HOMA-IS 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 <0.05
組別 血糖(mmol/L)LnISI LnHOMA-IR LnHOMA-IS對照組(n=25) 4.6 ±0.5 7.7 ±1.8 5.9 ±1.2 9.6 ±3.6 112 ±12 81 ±10胰島素(mU/L)空腹 餐后1 h 餐后2 h 空腹 餐后1 h 餐后2 h-1.58 ±0.37 0.65 ±0.25 4.7 ±0.4研究組(n=50) 7.9 ±1.7* 15.6 ±3.4* 12.9 ±2.9* 13.8 ±2.6* 86 ±6* 99 ±6 -2.78 ±0.17* 0.85 ±0.23* 3.7 ±0.5*
甲狀腺功能亢進是內分泌系統(tǒng)的臨床常見病,臨床上發(fā)現(xiàn)甲亢患者經(jīng)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糖代謝紊亂。目前有很多學者對此進行了研究認為甲亢時出現(xiàn)糖代謝紊亂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多數(shù)認為甲亢時出現(xiàn)的甲狀腺激素升高、胰島素抵抗以及胰島β細胞功能損害是引起糖代謝紊亂的主要發(fā)病機制[3]??偨Y以往的報道,甲亢患者的糖耐量異常發(fā)生率約為44%~75%,本研究顯示72%甲亢患者出現(xiàn)糖耐量減退,與之前的文獻報道相符[4]。本組資料顯示,研究組的HOMA-IR高于對照組,研究組的ISI和HOMA-IS低于對照組,2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充分顯示甲亢患者中確實多數(shù)患者存在糖代謝紊亂現(xiàn)象,同時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島β細胞功能損害、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敏感性下降。甲亢患者產生胰島素抵抗的可能機制總結有以下幾個方面[5-7]:(1)甲亢發(fā)生時胰高糖素和生長激素等胰島素拮抗激素顯著增加;(2)在甲狀腺激素中,T3具有明顯的抗脂解作用,所以導致了游離脂肪酸的濃度上升,進而抑制了葡萄糖對胰島素的分泌刺激以及葡萄糖氧化和儲存,抑制了葡萄糖的代謝利用;(3)甲亢使得游離胰島素樣生長因子明顯減少,進而使其降糖和上調島素敏感性的功能顯著減弱,最終導致血糖水平升高和胰島素抵抗;(4)甲亢使葡萄糖在肝臟中攝取減少,胰島β細胞對葡萄糖的敏感性顯著下降,加重胰島素抵抗;(5)甲亢患者機體產生了胰島素及胰島素受體抗體,誘發(fā)胰島素抵抗;(6)甲亢患者胰島素受體缺陷使葡萄糖轉運偶聯(lián)出現(xiàn)異常、糖轉運系統(tǒng)活性下降。
我們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甲亢患者合并糖耐量異常甚至糖尿病不僅臨床常見,并且甲亢與糖尿病的臨床表現(xiàn)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把這兩種疾病結合起來進行研究對該類患者的診斷和治療將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所以建議臨床上應當對甲亢病人常規(guī)行糖耐量試驗檢測,排查糖尿病作為合并癥的可能,避免誤診或漏診。并且我們發(fā)現(xiàn)如果兩病合并存在可互相影響、彼此加重病情,所以原則上在治療方面應當二者兼顧,這樣才能收到滿意的治療效果[8]。在治療中應及時監(jiān)測血糖及甲狀腺功能,對甲亢病人經(jīng)積極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后無明顯好轉,并且出現(xiàn)消瘦、乏力、多食等癥狀甚至加重惡化時,不要忽視合并糖尿病的可能。同時我們要注意因存在胰島細胞分泌功能下降及胰島素抵抗,所以簡易在加大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的同時盡早使用胰島素的替代治療,以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以便有效控制甲亢和血糖,及時防止和有效延緩過高甲狀腺素和高血糖導致的急慢性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以達到滿意治療效果。
1 葉任高,陸再英主編.內科學.1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725-735.
2 Haffner SM,Kennedy E,Gonzalez C,et al.Aprospective analysisof the HOMA model.Diabetes Care,1996,19:1138.
3 呂維名,肖麗霞,許榮.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OGTT結果與胰島β細胞功能狀態(tài)的初步觀察.中國糖尿病雜志2008,16:416-417.
4 Pandolfi C,Pellgrini L,Dede A1 Blood glucose and insulin responses to oral glucose in hyperthyroidism.Minerva Endocrinol,1996,21:63-65.
5 李玲,厲平,王貴新,等.糖耐量受損者胰島素敏感性及胰島B細胞功能的研究.中國糖尿病雜志,2005,13:87-89.
6 Dimitriadisl G,Mitrou1 P,Lambadiari V,et al.Glucose and lipidfluxesin the adipose tissue after meal ingestionin hyper thyroidism.Clin Endocrin Metab,2006,91:1112-1118.
7 余海英,張木勛,張建華,等.不同甲狀腺功能狀態(tài)下游離脂肪酸與胰島素抵抗的關系.中華糖尿病雜志,2005,13:328-329.
8 鈕利娟,成興波.糖尿病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癥7例誤漏診分析.臨床誤診誤治,2011,24: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