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俏玲,陳 沁,梁少英
老年COPD病人啟動和維持吸煙行為的原因的質(zhì)性研究1)
羅俏玲,陳 沁,梁少英
[目的]為了深入了解中國文化背景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OPD)病人啟動和維持吸煙的原因,為促進老年COPD病人戒煙提供依據(jù)。[方法]采用質(zhì)性研究方法深入訪談了12例老年COPD病人,以Giorgi的現(xiàn)象學分析法分析資料。[結(jié)果]中國煙文化下濃厚的吸煙氛圍、強烈的生理心理依賴和社交依賴、局限的戒煙知識和獲取知識的途徑3個方面是老年COPD病人啟動和維持吸煙行為的主要原因。[結(jié)論]醫(yī)護人員應加強對COPD病人的宣傳教育,糾正其對吸煙的認知偏差。
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吸煙;質(zhì)性研究
吸煙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發(fā)生和發(fā)展的主要誘因[1,2],10%~15%的普通吸煙者和66.7%的老年男性吸煙者最終發(fā)展成COPD[3,4],幫助COPD病人戒煙已經(jīng)成為COPD治療的重要一環(huán)。由于年齡較大、吸煙時間較長、煙癮較深,老年COPD病人戒煙尤其困難[5],了解老年COPD病人維持吸煙的原因有助于醫(yī)護人員更好地幫助其戒煙。國外研究表明,生活與社交環(huán)境[6]、社會文化背景[7]等多種因素對吸煙行為均有重要影響,我們推測中國社會獨特的煙文化對老年COPD病人的吸煙行為也有重要影響,
但目前國內(nèi)尚未見從文化背景角度探討影響老年COPD病人吸煙行為因素的研究。本研究采用質(zhì)性研究方法,深入探討中華文化背景下老年COPD病人啟動和維持吸煙的原因,以期為促進老年COPD病人戒煙提供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 采用目的抽樣法,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年限不小少60歲,吸煙年齡不少于30年,每天吸煙量不少于20支,語言表達流利并自愿參與本研究。共納入2011年8月—9月廣州市某三級甲等醫(yī)院門診COPD病人12例,均為男性,退休在家且已戒煙,病人一般資料見表1。樣本量以資料達到飽和狀態(tài)為標準確定[8]。
表1 病人一般資料(n=12)
1.2 倫理問題 遵循知情同意、自愿參與的原則,在訪談前向病人介紹本研究的目的及訪談內(nèi)容,征得病人同意。為保護病人的隱私,本研究采用編碼代替姓名,并承諾對其資料進行保密。
1.3 資料收集 采用半結(jié)構(gòu)式訪談法[9]。訪談前征求病人同意進行錄音,并由第二研究者現(xiàn)場記錄。訪談以“您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吸煙”展開,了解病人的吸煙原因、吸煙認知以及對戒煙知識的了解程度。訪談時間約30 min。
1.4 資料分析 將錄音資料逐字逐句轉(zhuǎn)成文字資料,采用Giorgi現(xiàn)象學分析法分析資料。Giorgi(1985)現(xiàn)象學分析法包括4個步驟:①認真閱讀資料,得出整體概念;②識別資料中的意義單元;③闡明意義單元隱含的深刻含義;④綜合分析相似意義單元的共同特性,形成主題,描述其現(xiàn)象本質(zhì)[10]。
1.5 研究的嚴謹度 研究者與病人間建立充分信任的關(guān)系;錄音資料轉(zhuǎn)換成文字資料后經(jīng)另一研究者核對,分析得到的主題經(jīng)專家審核。
訪談資料經(jīng)分析后提煉出3個主題:中國煙文化下濃烈的吸煙氛圍,強烈的生理、心理依賴和社交依賴,局限的戒煙知識和獲取知識的途徑。
2.1 中國煙文化下濃厚的吸煙氛圍
2.1.1 好奇與從眾心理 病人開始吸煙的平均年齡為15.92歲,最小年齡11歲,對吸煙沒有認識,多為好奇心、從眾心理使然?!拔夷贻p那時候,大家吸煙我也跟著吸煙,并沒想過后果”“小的時候貪玩嘛,哪知吸煙有好處壞處啊……自己好奇偷著煙來吸”。
2.1.2 錯誤的吸煙認知 老年COPD在吸煙初始階段對吸煙缺乏正確的認識,錯誤地賦予吸煙行為“崇高”的意義?!拔鼰熓且环N身份的象征,如果不吸煙好像失去了男人的身份,可能連老婆也娶不到”“農(nóng)村的習俗,男人都要抽煙的……我認為吸煙是一種享受,沒有幾個男人不吸煙的,俗話說‘男人不抽煙,白在世上混’啊”。
2.1.3 家庭環(huán)境 家人的吸煙行為使病人對吸煙持積極態(tài)度。“我外公、我外公的弟弟吸煙,他們對我影響是最大的……我舅舅也吸煙,我認為他們可以吸煙我也可以吸煙”“因為我媽媽是吸煙的,我?guī)退頍熃z,偷偷拿來吸,就學會吸煙了”。家人從事煙草相關(guān)行業(yè)為病人吸煙提供了便利條件?!白约杭以谵r(nóng)村,父親是種煙草的”“我家是賣煙的,吸煙不用錢”。
2.1.4 工作環(huán)境 工作的性質(zhì)、同事的吸煙行為是影響病人吸煙行為的另一重要因素?!拔覀兪敲鎸ι虡I(yè)面對工人的人,都是比較粗魯?shù)娜?,怎么會不吸煙呢,沒辦法不吸的。這跟工作性質(zhì)完全有很大的關(guān)系,有時是見客戶的需要或者緩解工作壓力所需”“做我這行(航海)的,吸煙飲酒是百分百的,因為通宵熬夜,吸煙可以提神,不吸煙真的很難熬的”“單位的工友也是百分百都吸煙的,我也沒理由不吸的啊”。
2.1.5 社會環(huán)境 人人吸煙的社會環(huán)境使得吸煙成為一種“正?,F(xiàn)象”,年輕的未吸煙者則趨之若鶩?!澳菚r個個都是吸煙的,好多人都吸煙,別人吸煙自己也想吸。如果大家都不吸煙的話我也就不會吸煙的了”“因為有(吸煙)這個氛圍,大家都吸煙,有時我發(fā)一支煙給你、你發(fā)一支煙給我,大家一幫人,吸就吸了。吸煙都無所謂的,以前都是煙酒不分家的嘛,都是作為朋友交際嘛”。
2.2 強烈的生理、心理依賴和社交依賴
2.2.1 生理和心理依賴 病人一致表示吸煙帶來的好處是他們堅持吸煙的原因,對于個人來說吸煙具有提神醒腦、鎮(zhèn)靜安神、緩解壓力、消遣解悶的作用?!坝袝r工作上想(思考)的越多就吸的越多,提神的,真的可以提神;吸口煙后就覺得舒服些的,特別是通宵工作或娛樂的時候”“吸煙還可以解悶,平時一悶、無聊、沒人聊天時我就吸煙;工作壓力大、煩惱時也吸煙,工作有壓力時吸煙能讓大腦安靜下來想點工作上的事情,工作被卡住的時候干脆就什么都不想,先吸一支煙冷靜后再干”。
2.2.2 社交依賴 吸煙是維持社會關(guān)系的紐帶,是辦事找工作、社會應酬的手段。“聊天的時候大家一起吸煙,你一支我一支,可以增加感情交流”“那時找工作很難的,年輕時找工作以及人際交往都需要用到,主要是交接朋友、找工作時處理人際關(guān)系”“吸煙與吸煙的人之間在工作時容易交涉,比如你要別人辦事,若他是吸煙的就送煙給他,這樣辦事就容易多了”。
2.3 局限的戒煙知識和知識獲取途徑
2.3.1 對戒煙重要性的認識不足 老年COPD病人在吸煙初始階段對吸煙的危害性了解甚少,出現(xiàn)疾病癥狀或在醫(yī)院就診后才略知一二,但仍然沒有意識到戒煙的重要性?!伴_始吸煙時對煙的認識沒那么多,不知道吸煙對身體不好,(后來)在新華書店看到吸煙不好就試著去戒煙,實際上是自欺欺人的,因為沒有真正認識到吸煙的害處,意識不到吸煙對生命有影響,接受的能力就比較低,別人建議戒煙呢我就只是聽,還沒到下決心這個地步”“從醫(yī)學的角度來講吸煙是有害的,但具體有什么害處、有多大的害處我不清楚……后來(出現(xiàn)咳嗽)呢,還是覺得吸煙有一點害處,但是不認為吸煙的害處有那么嚴重。到現(xiàn)在我都認為吸煙的后果沒那么嚴重,真的”。
2.3.2 獲取知識的途徑局限 老年COPD病人獲取知識的途徑局限于媒體或社區(qū)的公益宣傳以及醫(yī)生的解釋、勸導,且通常忽視相關(guān)宣傳?!埃▽錈熤R和戒煙門診)沒多少了解,對于那些宣傳是看過一些”“在醫(yī)院才有這些宣傳的,在外面哪有什么宣傳的?電視上的看都不看的,自己吸煙哪還會看這些呢!一看到這些宣傳馬上就換臺了,吸煙有什么的,個個都吸的了,簡直就是浪費口舌”。
3.1 啟動吸煙行為的主要因素 傳統(tǒng)的社會文化背景是影響病人開始吸煙的最主要因素。20世紀20年代吸煙已成為一種時尚,在20世紀50年代達到高峰。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觀念中,吸煙不僅是個人喜好,更是社交應酬、習俗禮節(jié)的載體。在傳統(tǒng)文化的渲染下,個體對吸煙持積極的態(tài)度,最終形成各個環(huán)境下的吸煙氛圍。被訪者平均年齡為71.83歲,開始吸煙的平均年齡約平均為15.92歲,他們正是在傳統(tǒng)觀念和吸煙熱潮的影響下開始吸煙。病人認為吸煙是正?,F(xiàn)象,“大家都吸煙,自己沒有理由不吸煙”,不吸煙是“腦子有病”的。吸煙現(xiàn)象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因素,其中之一就是開始吸煙的文化動機[11]。本研究中,病人將吸煙看成男人的特征、身份的象征是其對中國香煙文化的誤讀,跟隨大流而吸煙是盲目從眾的文化心理需求的表現(xiàn)。在這樣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吸煙者對吸煙持正面的態(tài)度,其吸煙行為被不斷的強化,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錯誤的吸煙觀念。
3.2 維持吸煙行為的主要因素 吸煙的“好處”是病人維持平均吸煙年限長達50年的主要原因。吸煙的“好處”促使病人形成吸煙的生理依賴、心理依賴和社交依賴。他們認為吸煙具有提神醒腦、鎮(zhèn)靜安神的作用,可以緩解壓力、消遣解悶,而實際上是“自欺欺人”,是心理上的一種依賴,即“心癮”。吸煙在社交活動中的作用是病人吸煙的文化維持因素。研究表明,因社交需要而吸煙的成年人約占85%[12],自身對社交性吸煙的認知態(tài)度是吸煙行為的重要影響因素[13]。本研究中,被訪者認為吸煙是人際關(guān)系的潤滑劑,是辦事找工作、社交應酬的手段。吸煙的社交作用是由特定的文化背景決定的,病人所描述的吸煙的“好處”正反映了吸煙文化對煙民的行動取向所產(chǎn)生的現(xiàn)實壓力,從而維持吸煙行為。
知識獲取途徑的局限導致老年COPD病人缺乏對吸煙危害性的深刻認識,這是老年COPD病人在了解吸煙危害性后仍維持吸煙的另一重要原因。吸煙與肺癌的關(guān)系是在1962年被科學研究證實的,隨后人們才逐漸認識到吸煙對健康的危害[14]。訪談資料表明,病人是在從眾心理和環(huán)境影響下開始吸煙的,對吸煙的危害完全沒有認識。開始吸煙之后,嘗試到香煙的各種“好處”,則更加堅定了其維持吸煙的信念。隨著吸煙危害性的宣傳的推廣,病人逐漸了解吸煙的危害性,但因年齡、文化程度及根深蒂固的錯誤吸煙觀念的影響,他們并未能真正意識并接受吸煙有害健康的事實,正如有些吸煙者表示的“即使有危害我也要吸,即使得病我也不后悔,我不吸煙也不一定不得這個?。–OPD)”。這種現(xiàn)象歸根到底是COPD病人對吸煙的錯誤認識根深蒂固,難以轉(zhuǎn)變其吸煙觀念,從而致使他們的平均吸煙年限長達50年。
3.3 加強宣傳、轉(zhuǎn)變觀念 世界衛(wèi)生組織比擬吸煙的危害猛于“非典”和海嘯,目前全世界吸煙人數(shù)約有13億人,每天就有490萬人死于煙草相關(guān)疾病,占總死亡構(gòu)成的1/10[15]。2009年的調(diào)查表明,目前中國人整體人群對吸煙危害性的認識很低,只有40%的人了解吸煙易患肺癌,高達70%的人認為吸煙僅有輕度危害,甚至認為吸煙沒有危害或者不知道吸煙的危害性[12]。因此,應加強宣傳,轉(zhuǎn)變觀念。對于老年COPD病人來講,由于其文化程度較低,思想老化、頑固不易接受新知識,對吸煙危害性的認知可能更低。所以,對于被診斷為COPD但仍在吸煙的病人,戒煙更是一件艱難而又非常緊迫的任務。護士是與病人接觸最密切的醫(yī)務人員,應有主動幫助和指導老年COPD病人戒煙的意識和責任感。護士需加強對吸煙危害性、戒煙重要性和緊迫性的宣傳,以科學證據(jù)改變COPD病人錯誤的吸煙觀念,并根據(jù)病人吸煙的原因提供個性化戒煙指導,并鼓勵其家屬參與到病人戒煙的行動中,努力營造無煙環(huán)境。
4 小結(jié)
老年COPD病人的吸煙行為受多方面的因素影響,主要的相關(guān)因素為:中國煙文化下濃厚的吸煙氛圍、強烈的生理、心理依賴和社交依賴、局限的戒煙知識和獲取知識的途徑。老年COPD病人受傳統(tǒng)煙文化的影響深重,戒煙更加艱難但勢在必行,醫(yī)護人員應加強宣傳教育,糾正其錯誤的吸煙觀念。
[1]Rachet B,Siemiatycki J,Abrahamowicz M,etal.A flexible modeling approach to estimating the component effects of smoking behavior on lung cancer[J].Clin Epidemiol,2004,57(10):1076-1085.
[2]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OPD:2009 update[EB/DL].[2012-02-10].http://ww w.goldcopd.com/.
[3]Scanlon PD,Connett JE,Waller LA,etal.Smoking cessation and lung function in mild to moderat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Care Medicine,2000,161:381-390.
[4]Lundback B,Lindberg A,Lindstrom M,etal.Not 15 but 50%of
smokers develop COPD?Report from the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in Northern Sweden studies[J].Respir Med,2003,97:115-122.
[5]Sullivan BS,Bova C,Harper D.Developing and refining interventions in persons with health disparities:The use of qualitative description[J].Nurs Outlook,2005,53(3):127-133.
[6]Monninkhof E,Valk P,Palen J,etal.The effect of a minimal con-tact smoking cessation programme in out-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 pre–post-test study[J].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ling,2004,52:231-236.
[7]Jamie B,Billie B,Christine Pa,etal.Developing cessation interventions for the social and community service setting:A qualitative study of barriers to quitting among disadvantaged Australian smokers[J].BMC Public Health,2011,24(11):493.
[8]Polit DF,Beck CT.Nursing research:Principles and methods[M].
7th ed.Philadelphia: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2004:308s.
[9]張偉.煙民文化研究[J].理論學習,2010,4:47-51.
[10]張治英,彭華,徐德忠,等.西安市居民吸煙行為流行病學分析[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0,21(6):682-684.
[11]于忠,陳漢汛,陳愉.湛江市區(qū)男性居民吸煙行為與相關(guān)知識態(tài)度狀況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07,23(7):497-498.
[12]李秀菊.我國控制吸煙的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管理學院,2009:1.
[13]李麗霞,鄒宇華,郜艷暉,等.廣東省居民吸煙現(xiàn)狀調(diào)查[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7,23(7):790-792.
[14]于忠,陳漢訊,陳愉.湛江市區(qū)男性居民吸煙行為與相關(guān)知識態(tài)度狀況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07,23(7):497-498.
[15]陳霞.健康教育對吸煙行為干預的研究進展[J].全科護理,2011,
9(4C):1100-1102.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reasons for initiating and maintaining smoking behavior among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PD
Luo Qiaoling,Chen Qin,Liang Shaoying
(Health Vocation and Technique College of Guangzhou Medical College,Guangdong 510182 China)
R473.56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2.34.011
1009-6493(2012)12A-3195-03
1)為廣東省衛(wèi)生廳醫(yī)學科研課題項目,編號:A2011231。
羅俏玲,碩士研究生,單位:510182,廣州醫(yī)學院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廣州衛(wèi)生學校);陳沁單位:510182,廣州醫(yī)學院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廣州衛(wèi)生學校);梁少英單位:530000,廣西中醫(yī)藥大學護理學院。(
2012-03-13;
2012-11-18)
(本文編輯 孫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