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在經歷著強國富國道路上的關鍵時期,高校在這個過程中承擔著重要角色。一方面要為社會持續(xù)輸送創(chuàng)新型人才,另一方面還承擔著科研的職責。但目前我國高??蒲泄ぷ鞔嬖谝恍﹩栴},主要表現(xiàn)為:
1.高??蒲泄ぷ髡吖ぷ鲝姸冗^大。近些年,關于高校年青學者和教授英年早逝的信息屢見報端,不但數(shù)量呈現(xiàn)增加趨勢,而且年齡更趨年輕化。究其原因,長時間的超負荷工作是罪魁禍首。
2.學術腐敗問題還比較嚴重。除卻個人因素,不科學的科研項目申報和浮夸等不合理現(xiàn)象,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科研是有偶然性的,并且很多時候是要建立在多次失敗基礎上的。急功近利的思想只能催生更多的學術腐敗和學術造假,并使國內的科研環(huán)境陷入惡性循環(huán)。
3.高校重科研輕教學。目前國內許多一流高校致力于知名研究型大學建設,把主要精力放到了科研上。更糟糕的是,一些教授以科研成果轉化之名紛紛“下?!鞭k企業(yè),進一步影響了日常教育教學。
基于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議,以加強高校科研體制改革:
1.研究和制定更加科學的高校教師評估機制,讓他們能夠在更加輕松和愉快的環(huán)境下履行他們的教育職責,并充分發(fā)揮他們的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教育和科研真正有了“人”的基礎。
2.對于學術腐敗問題,在加大打擊力度的同時,要從科研的本質特點出發(fā),以務實和客觀的態(tài)度設置和評估科研項目。專家組成員選拔時需要做到更加公平和透明,可以考慮聘請一定比例的獨立成員??煽紤]在學術科研領域試推行學術信用制度。
3.限制高校重科研輕教學的發(fā)展趨勢。重新研究高校的發(fā)展經費來源問題,避免高校不得不通過科研經費來生存的現(xiàn)象。既要解決高校的后顧之憂,同時也要使科研經費能夠更有效地使用到科學研究工作中。高校的科研重點也應以基礎研究為主,把應用研究的主要任務放在國家級的科研院所和各個行業(yè)的重點企業(yè),以實現(xiàn)更明確的社會分工。
(米烈漢 全國政協(xié)委員,陜西省中醫(yī)藥研究院文獻信息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