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敏
(福州大學 體育部,福建 福州 350002)
從三次大賽獎牌榜分析世界田徑格局
黃文敏
(福州大學 體育部,福建 福州 350002)
獎牌榜總體反映各參賽國的綜合實力,它較為直觀清晰的反映該項目的大體競爭格局和和發(fā)展態(tài)勢。大邱,柏林世錦賽和北京奧運會田徑比賽獎牌榜統(tǒng)計分析研究表明:1)世界田徑運動的總體競爭格局未發(fā)生重大的變化;2)金牌分布呈高度集中趨勢,“強弱分明”的兩極分化態(tài)勢加?。?3)競技實力格局極端不平衡,優(yōu)勢項群的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4)歐洲是現在世界田徑運動的中心,中北美則是世界田徑運動的焦點;5)中國隊的整體實力有一定的提升,但奪金點,突破點并沒有明顯有效的增加,女子投擲、男女競走、女子馬拉松和男子110m欄是中國田徑隊倫敦主要奪金奪牌點。
世錦賽;奧運會;獎牌統(tǒng)計;世界田壇;競爭格局
田徑項目因其獎牌多、影響大、觀賞性強的特點,在世界大賽中都受到各國的高度重視,同時它也是世界體壇公認的“體育強隊標尺”項目,在世界競技體育舞臺素有“得田徑者得天下”的共識。在各級世界田徑大賽中,尤以奧運會和世界田徑錦標賽最能展示世界現代田徑運動發(fā)展的趨勢和特征。而獎牌榜則最集中記載著各參賽國的競技實力,清晰、真實、客觀地反映著各代表團頂級運動員數量以及該國總體水平[1]。本文擬采用文獻資料、數理統(tǒng)計、邏輯分析等方法,從大邱、柏林世錦賽和北京奧運會田徑比賽獎牌分布情況的統(tǒng)計入手,深入分析不同項目獎牌的分布特征,以期展示現代競技田徑運動的競爭格局,真實客觀的判斷各參賽國的真實實力,旨在為我國備戰(zhàn)倫敦奧運會制定相應的戰(zhàn)略目標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1.1研究對象
1) 大邱、柏林世錦賽和北京奧運會田徑比賽獎牌榜。2) 大邱、柏林世錦賽和北京奧運會田徑比賽獎牌分布總體趨勢和特征。
1.2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統(tǒng)計分析法;比較分析法。
2.1大邱、柏林世錦賽和北京奧運會田徑比賽獎牌總體態(tài)勢統(tǒng)計分析
目前有關競技水平強弱劃分的研究[2,3],大部分是根據金牌榜和獎牌榜進行的,獎牌榜反映各參賽國的總體實力和基礎厚度,而金牌榜則集中反映該國頂級競技人才的數量。通常將獎(金)牌榜前三名稱為“第一集團”,獎(金)牌榜第四至第八名為第二集團,其余的為第三集團。
統(tǒng)計數據顯示大邱世錦賽, 41支代表隊進入獎牌榜,獎牌分布廣度略高于柏林世錦賽的37支代表隊和北京奧運會38支代表隊。美國、俄羅斯、肯尼亞、牙買加四強一直輪流牢固占據獎牌榜前三的位置,穩(wěn)定的構筑著“第一集團”(見表1)。統(tǒng)計還發(fā)現, “第二集團”雖有一定成員和排序的更迭變動,但基本態(tài)勢變化不大,依然以德國、英國、埃塞俄比亞、古巴等傳統(tǒng)田徑強國為主要成員組成??傮w上看“北京-柏林-大邱-倫敦”這一完整的奧運大周期內世界田徑運動版圖由傳統(tǒng)體育大國和田徑強國劃分的主基調基本未變。
表1 大邱、柏林世錦賽和北京奧運會田徑比賽獎牌榜前八名隊伍統(tǒng)計對比表
獎牌榜統(tǒng)計數據清晰顯示, “第一集團”三國奪著了這三屆大賽40%的獎牌,其中美國一直牢牢地占據著榜首位置,每屆都獲得超過20枚的獎牌,其獎牌數明顯高過第一集團的其他隊伍。排名二、三名的隊伍獎牌數基本維持在15枚左右,相互之間差距十分微弱,但也明顯高過第二集團各個隊伍。第二集團各國的獎牌數占總獎牌數的25%,其隊伍數量雖多但競爭力卻明顯弱于第一集團,且分化十分明顯,呈階梯式層降遞減分布態(tài)勢。
這種持續(xù)且相對穩(wěn)定的“第一、二集團”獎牌榜組成成員以及所對應的基本一致的獎牌占有率客觀清晰的反映世界田徑運動的總體競爭格局未發(fā)生重大的改變。
2.2大邱、柏林世錦賽和北京奧運會田徑比賽金牌榜總體態(tài)勢統(tǒng)計分析
北京奧運會,有24個國家運動員染指金牌;2009年的柏林世錦賽,登上金牌榜的國家減為19個。大邱世錦賽,獲金牌的國家銳減為16個,呈現平穩(wěn)的遞減趨勢。這種趨勢主要表現為獲得1枚到2枚金牌的國家數量在萎縮,北京奧運會共有19個國家獲得1枚金牌,2009年世錦賽,有6個國家獲2金,8個國家獲1金,獲得1到2金的群體有14家。本屆在大邱,僅英國一家獲2金,另有10隊各獲1金,獲得1到2金的群體減少為11家。
圖1 大邱、柏林世錦賽和北京奧運會田徑比賽各集團金牌分布趨勢比較圖
與之相反的是獎牌榜前三名、前八名隊占據金牌的份額呈跳躍式遞增趨勢。北京奧運會金牌榜前三位美國、俄羅斯、肯尼亞僅取得19枚金牌,前八名金牌數為32枚,且沒有一個國家的金牌數超過10枚,獲得一枚金牌的國家多達13個,金牌分布多而廣。2009年世錦賽,美國、牙買加、肯尼亞列獎牌榜三甲,他們共獲得21枚金牌;前八名則累計奪得33金[4]。大邱世錦賽,美國、俄羅斯、肯尼亞三強的金牌共有28枚,較上屆增加了7枚,占全部金牌的近60%;前八名累計拿到的金牌增至39枚,金牌占有率高達82.97%。
圖1清晰反映“第一集團”金牌的占有率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 “第二集團”金牌的占有率基本維持不變,而“第三集團”金牌的占有率卻呈大幅下降之勢。這表明第一、二集團表現出極強的奪金能力,金牌的“扎堆”現象十分嚴重,金牌分布呈現明顯的高度集中趨勢,世界田壇延續(xù)“強者更強、弱者恒弱、強弱明顯”的兩極分化態(tài)勢。這與處于該集團的美國的持續(xù)強大,俄羅斯的全面復蘇不無關系,從1991年的第三屆世錦賽起,美國隊就一直占據獎牌榜和金牌榜榜首位置,北京奧運會雖然受到一定的沖擊,但從柏林世錦賽開始又逐步強大,大邱世錦賽,他們又狂掠12金,其霸主地位依然如故。經歷幾年不溫不火表現之后,俄羅斯田徑水平呈現全面復蘇之勢,大邱世錦賽一舉奪得9金,緊隨美國位列獎牌榜第二,創(chuàng)其單獨組隊以來參加世錦賽奪金數量之最。近幾年來隨著牙買加選手在短跑、跨欄等項目的異軍突起,肯尼亞在中長跑項目水平的壟斷性恢復,世界田壇“強弱分明”的兩極分化態(tài)勢有加劇之勢。
2.3大邱、柏林世錦賽和北京奧運會田徑比賽中國田徑代表隊表現統(tǒng)計分析
統(tǒng)計數據顯示這三次大賽中國隊的排名出現大幅度的攀升,由北京奧運會的第35名躍居大邱世錦賽的第7名,取得近18年來參加世界大賽的最佳成績。但從金牌數,獎牌數以及參賽人數項目數來看中國隊并沒有出現明顯的增加(表2),這主要與大邱世錦賽獎金牌“貧富分化,高度集中”致使奪牌奪金國家銳減有關。
包括奧運會在內的各類不同級別的比賽都會對于不同項目比賽的優(yōu)勝者分別錄取不同名次給予獎勵且多數項目是錄取和獎勵前8名,并把此作為評價代表團的總體實力重要指標,此方法主要著眼于從長遠和發(fā)展的觀念判定一支隊伍的潛在實力和發(fā)展的空間。因此對一支田徑隊伍而言,在世界大賽中進入前八名的人(隊)數和項目數,是其整體實力的綜合反映,意義十分重大。1983年,中國參加首屆田徑世錦賽,僅一人進入前八名,此后的每屆世錦賽,中國都有人數不等的選手躋身八強,其中人數最多為1993年斯圖加特世錦賽的6項12人和2007年大阪世錦賽的8項12人,2009年柏林世錦賽為8項11人,而北京奧運則為6項9人。大邱田徑世錦賽中國隊派出歷屆世錦賽參賽人數最多的陣容,參加了男、女23項爭奪,結果在獲得1金2銀1銅的同時,共有14人在9個項目比賽中進入八強,超過了歷屆世錦賽和奧運會,其中4名男選手進入3項前八名,10名女將在6個項目躋身前八。從這一點看在北京-倫敦這一大周期里中國隊的整體實力還是有一定的提升。
表2 大邱、柏林世錦賽和北京奧運會田徑比賽中國田徑代表隊表現統(tǒng)計
統(tǒng)計數據顯示在這三次大賽中女子投擲隊共獲得一金四銅,10人進入前八名的優(yōu)異成績(見表3),無疑是中國隊在世界大賽中最具有競爭力和表現力的一支隊伍,無論是從比賽成績,訓練水平,梯隊建設,歷史傳統(tǒng)上看都是田徑隊倫敦奧運會第一奪金點和突破口。但必須克服決賽成績遠差預賽成績的頑疾。
競走也是中國田徑的另一拳頭項目,三次大賽兩銀一銅6人次前八名的突出表現,使得競走隊成為又一支承擔爭金奪銀重任的隊伍。但發(fā)揮不穩(wěn),技術不過關一直是競走隊的一大弊病,如何解決比賽發(fā)揮率和技術的世界認可度是競走隊的首要任務。
女子中長跑和馬拉松一直是中國田徑的優(yōu)勢項目,當年橫空出世的馬家軍,曾神話般的締造了一個屬于中國巾幗的中長跑輝煌時代[5],但近幾年女子中長跑持續(xù)低迷,女子馬拉松則表現搶眼。一金一銅另有五人進入前八名的優(yōu)異成績可以比肩任何一個隊伍,作為隊伍梯隊建設最為完整,且已形成團隊集體作戰(zhàn)的女子馬拉松如果能解決好周期波動大,缺乏穩(wěn)定領軍人物的不足,倫敦奧運會成為中國田徑隊亮點的可能性極大。
除了上述三支隊伍外,男子110m欄也是中國田徑另一焦點,劉翔的成功和輝煌曾帶動全國一陣110m欄熱潮,也冒出不少好苗子,但統(tǒng)計發(fā)現該項并無太多出彩之處,除了劉翔外,僅一人進入這幾次大賽的前八名,可以說110m欄還未形成可以在世界大賽出成績的團隊優(yōu)勢,更多的是依靠劉翔的個人表現,該項依然處于“一榮俱榮,一敗俱敗”狀況。
另外幾個項目雖偶有表現,但基本屬于“曇花一現”,很難在倫敦有所作為。
表3 大邱、柏林世錦賽和北京奧運會田徑比賽各單項統(tǒng)計
綜上所述,“北京-倫敦”這一大周期里中國隊的整體實力有一定的提升,但獎、金牌數,奪金奪牌點,突破點并沒有明顯有效的增加。女子投擲、男女競走、女子馬拉松和男子110m欄是中國田徑隊倫敦奧運會主要奪金奪牌點和突破點。
1)持續(xù)且相對穩(wěn)定的“第一、二集團”獎牌榜組成成員以及所對應的基本一致的獎牌占有率客觀清晰的反映世界田徑運動的總體競爭格局未發(fā)生重大的改變。
2)研究表明金牌的“扎堆”現象十分嚴重,金牌分布呈現明顯的高度集中趨勢,世界田壇 “強弱明顯”的兩極分化態(tài)勢有加劇之勢。
3)統(tǒng)計數據顯示當今世界田壇競技實力格局仍極端不平衡, 優(yōu)勢項群的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
4)歐洲乃世界田徑運動的中心,中北美則是現在世界田徑運動的焦點和窗口,非洲正實現跨越式的飛速發(fā)展,是未來田徑運動的生力軍,而亞洲、南美洲、大洋洲整體水平相對較低,仍然扮演著世界田徑比賽的配角。
“北京-倫敦”這一大周期里中國隊的整體實力有一定的提升,但獎、金牌數,奪金奪牌點,突破點并沒有明顯有效的增加。女子投擲、男女競走、女子馬拉松和男子110m欄是中國田徑隊倫敦主要奪金奪牌點和突破點,但必須解決自身固有的不足和缺陷,提升比賽的發(fā)揮率和成功率,這樣有望在倫敦奧運會上獲得2-3枚金牌,3-4枚獎牌,8-10人進入前八名的成績。
[1] 孔慶鵬. 獎牌榜的啟示[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12(5):1-6.
[2] 葉加寶,李宗浩,裴立新.第28屆奧運會我國競爭實力的目標定位及可持續(xù)發(fā)展對策[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2,18(4):1-5.
[3] 楊樹安.我國競技體育的實力現狀、形勢任務及對策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2,38(1):3-9.
[4] 世錦賽綜述世界篇:博爾特注入強心劑,俄羅斯復蘇 [EB/OL].http://sport.sina.com.cn,2011-09-05.
[5] 中國田徑奧運把握幾何:沖金點增大,中長跑依舊低迷[EB/OL].http://sport.sina.com.cn ,2011-09-06.
TheStructureofWorldTrackandFieldSportsfromMedalListofThreeGames
Huang Wenming
(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China)
Medal list reflected each participating countries integrative strength, which more clear reflected this sport general competitive pattern and developing state.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of medal standings of IAAF World Championships Daegu , Berlin and track and field competition in Beijing olympic games showed that: 1)The overall competitive pattern of world track and field sports has never made great change. 2)Gold medal distributing become more and more centralizated, the gap between strong and weak is very huge. 3)The pattern of competitiveness strength is extremely unbalance, preponderant item group distributing has distinct regionally character. 4)Europe is the center of world track and field sports, and middle and north america is the focus. 5)Chinese team’s strength has definitely improved. However, gold point and break point have never effective increased. Women’s Jaculation, men's race-walking, women’s marathon and men’s 110m hurdles will be chinese team’s gold medal point or medal point in London olympic games.
IAAF World Championships and Olympic games; medal list; world track and field sports; competitive structure
G82
A
1672-1365(2012)03-0074-04
2012-02-08;
2012-03-20
黃文敏(1973-),男,福建福州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田徑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