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蔚,唐繼海,李崢嶸,付春英,程余恒,宮晉華
(四川省人民醫(yī)院草堂病區(qū),四川 成都610071)
糖尿?。―M)作為一種代謝性疾病,通過嚴(yán)重的并發(fā)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糖尿病腎?。―N)是糖尿病的慢性并發(fā)癥之一,在發(fā)達國家已經(jīng)成為導(dǎo)致患者終末期腎功能衰竭的首位原因[1]。糖尿病導(dǎo)致的早期腎功能損傷無明顯的癥狀和體征,常規(guī)的腎功能檢查,如血尿酸(Sur)、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都處在參考范圍,因此,極易漏診。雖然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Ccr)和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能夠較早地反映早期發(fā)生損傷的腎小球率過濾(GFR),但前者檢測過于復(fù)雜,且較少應(yīng)用于臨床,而后者容易受到較多因素影響而難以準(zhǔn)確地反映實際情況。為了能更早的檢測出腎功能損傷,我們通過檢測Cys-c、hs-CRP及 U-mAlb聯(lián)合診斷早期腎損傷,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Sur、SCr、BUN選取2009年6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內(nèi)分泌科住院的Ⅱ型糖尿?。═2DM)患者148例,男68例,女80例,年齡(63.3±15.3)歲。所有患者均依據(jù) WHO/國際高血壓聯(lián)盟(ISH)糖尿病診斷標(biāo)準(zhǔn)確診,根據(jù)糖化血紅蛋白(HbAlc)測定值分兩組:HbA1c<8%為控制較好組(70例),男32例,女38例,平均年齡(60.8±16.4歲);HbA1c>8%為控制較差組(78例),男36例,女42例,平均年齡(65.5±15.2);隨機抽取120例(男60例,女60例)同期健康體檢者中為對照組,平均年齡(58.5±14.8)歲,均排除糖尿病。所有入選患者均排除既往腎病史及近期服用腎毒性藥物史,Sur、SCr和BUN檢測均正常,尿蛋白陰性,各組患者年齡、性別、血壓、Sur、SCr和BUN間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檢測方法
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液,自然凝固后,吸取血清待檢。U-mAlb檢測:收集晨尿5ml,3 000 rpm,離心10min,取上清液檢測。U-mAlb采用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法;HbA1c、Cys-C和hs-CRP檢測采用乳膠顆粒增強免疫比濁法(PETIA),Cys-C試劑盒購自浙江伊利康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hs-CRP試劑盒購自北京利德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bA1c試劑盒購自寧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儀器為日立70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U-mAlb試劑盒由濰坊三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1.3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2.1 控制較好組、控制較差組 Cys-c,hs-CRP,U-mAlb比較
對血糖控制較好組、血糖控制較差組的Cys-c、hs-CRP、U-mAlb檢測結(jié)果比較發(fā)現(xiàn),糖尿病組患者的Cys-c、U-mAlb值均高于對照組,對照組和控制較好組比較,P<0.05;與控制較差組比較,P<0.01,差異有顯著性。同時還發(fā)現(xiàn),控制較差組的Cys-c要高于控制較好組(P<0.01)。hsCRP控制較好組與對照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而控制較差組與對照組或控制較好組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1),如表1。
表1 控制較好組與控制較差組Cys-c、hs-CRP和U-mAlb比較
2.2 糖尿病不同控制情況下 Cys-c、hs-CRP和 U-mAlb陽性率比較
比較控制較好組與控制較差組患者的Cys-c、hs-CRP和U-mAlb的陽性病例數(shù),并對其進行卡方檢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Cys-c、U-mAlb在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1),而hs-CRP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1)。見表2。
表2 糖尿病不同控制情況下Cys-c、hs-CRP和U-mAlb陽性率比較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的慢性并發(fā)癥之一,在發(fā)達國家已經(jīng)成為導(dǎo)致患者終末期腎功能衰竭的首位原因[1]。糖尿病導(dǎo)致的早期腎功能損傷無明顯的癥狀和體征,常規(guī)的腎功能檢查Sur、SCr、BUN都處在正常參考范圍,臨床診斷缺乏金標(biāo)準(zhǔn),因此,對早期輕微腎功能損傷極易漏診。尋找新的能更早地檢測腎功能損傷的指標(biāo)對診斷早期糖尿病腎損傷具有重要的意義。Cys-C是一類在體內(nèi)有核細胞內(nèi)恒定表達的蛋白,不受年齡、性別、飲食和環(huán)境等的影響,加上其分子量小,且表面帶正電荷,能夠自由地通過腎小球濾過膜的機械屏障與電荷屏障,慮過后能在近曲小管完全重吸收和分解,并且腎小管也不分泌Cys-C。因此,血清 Cys-C主要由腎小球率過濾(GFR)決定,理論上Cys-C是一個反應(yīng)GFR的內(nèi)源性標(biāo)志物[2]。在糖尿病進程中,早期腎損傷尿中就出現(xiàn)m-Alb,且遠早于尿常規(guī)的變化和血清尿素氮、肌酐的升高。有報道稱[3],糖尿病患者m-Alb的檢測敏感度為79.5%,特異度為93.8%,說明U-mAlb檢測對糖尿病腎損傷診斷性能比較好。hs-CRP目前已被臨床作為非特異性的炎性標(biāo)志物[4-5],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極少,糖尿病引起的腎損傷也是一種慢性炎癥,特別是在腎臟損傷早期引起的炎癥與急性炎癥比較接近,會導(dǎo)致hs-CRP不同程度的上升。
李桂才等[6]的研究表明,Cys-C在糖尿病患者體內(nèi)與肌酐成明顯的正相關(guān),但其檢出陽性率明顯高于血清肌酐,說明Cys-C可以作為早期腎臟損傷的標(biāo)志物。張秀屏等[3]的研究表明,尿液的β2微球蛋白和U-mAlb對診斷糖尿病早期腎損傷具有很高的臨床價值。
本研究根據(jù)患者HbA1c的控制情況將患者分為血糖控制較好組和血糖控制較差組,分析兩組患者的Cys-c、hs-CRP和 U-mAlb與健康體檢者的差異,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隨著血糖控制程度的變差,三者的濃度表現(xiàn)為逐漸上升,特別是血糖控制較差組患者的三者值都明顯高于健康體檢組和血糖控制較好組(P<0.01),這一結(jié)果可能說明對于血糖控制較差的患者而言,其對腎功能的損傷不容忽視,從另一個方面也證實了臨床上積極控制血糖對抑制長期高血糖引發(fā)血管病變的治療方案具有重要意義。我們還發(fā)現(xiàn),血糖控制較好組的hs-CRP和健康體檢組患者之間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說明血糖控制較好的患者基本不引起由于血糖導(dǎo)致的血管炎性損傷,血糖控制好,機體的炎性介質(zhì)量會降低。
為了進一步說明糖尿病腎病損傷的早期表現(xiàn),我們單獨比較了糖尿病血糖控制較好組與較差組的Cys-c、hs-CRP和 U-mAlb的檢出陽性率。血糖控制較差組的Cys-C、U-mAlb檢出陽性率高于血糖控制較好組,而hs-CRP卻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相反,hs-CRP濃度在二者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可能原因是hs-CRP本身含量非常少,輕微的炎癥就會得出檢出陽性的結(jié)果,因此,hs-CRP需要和直接反應(yīng)腎功能的指標(biāo)聯(lián)合檢測才能反映是腎臟功能損傷。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患者聯(lián)合檢測Cys-c、hs-CRP和U-mAlb能夠及早地檢測到腎功能輕微損傷,為糖尿病腎病的早期診斷與治療提供依據(jù)。
[1]Ziyadeh FN,Sharma K.Overview:combating diabetic nephropathy[J].J Am Soc Nephro,2003(14):1355.
[2]Delanaye P,Lambermont B,Chapelle J P,et al.Plasmatic cystatin C for the estimation of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in intensive care units[J].Intensive Care Med,2004(30):980.
[3]張秀屏,王冬梅.尿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腎損傷中的意義[J].內(nèi)蒙古醫(yī)學(xué)雜志,2011,43(8):940.
[4]Corrado A,D'Onofrio F,Santoro N,et al.Pathogenesis,clinical finding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gout[J].Minerva Med,2006(97):495.
[5]Tousoulis D,Kampoli A M,Stefanadi E,et al.New biochemical marker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Curr Med Chem,2008(15):1288.
[6]李桂才,張麗萍,李鳳華,等.血清胱抑素C檢測對2型糖尿病腎損傷的價值[J].職業(yè)與健康,2011,27(19):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