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輝
長春市人民醫(yī)院心內二科,吉林長春 130051
華法林抗凝治療非瓣膜病心房顫動的安全性及療效分析
方 輝
長春市人民醫(yī)院心內二科,吉林長春 130051
目的 探究華法林抗凝治療非瓣膜病心房顫動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選取筆者所在醫(yī)院2007年4月~2011年4月間收治的150例非瓣膜病心房顫動患者作為實驗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甲乙兩組,每組各75例。分別給予標準比值下華法林和拜阿司匹林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用藥情況。 結果 甲組患者無死亡病例,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2例,缺血性腦卒中1例,外周動脈栓塞1例;乙組患者死亡2例,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7例,缺血性腦卒中7例,外周動脈栓塞4例。兩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嚴重出血患者,甲組皮膚、牙齦出血各2例,乙組患者皮膚出血1例,牙齦出血2例,兩組患者出血癥狀停藥后自然消失。 結論 標準比值華法林抗凝治療非瓣膜病心房顫動療效顯著,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華法林;拜阿司匹林;抗凝治療;非瓣膜病房顫;安全性
為探究標準比值下華法林治療非瓣膜病心房顫動的臨床效果,筆者進行了本次探究。選取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150例非瓣膜病心房顫動患者作為實驗對象,分別給予標準比值下華法林和拜阿司匹林治療,分析其用藥效果,發(fā)現(xiàn)標準比值下華法林治療非瓣膜病心房顫動療效更為確切,安全性也較好,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yī)院2007年4月~2011年4月間收治的150例非瓣膜病心房顫動患者作為實驗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甲組患者75例,其中男44例,女31例,年齡58~73歲,平均(63.8±3.2)歲,乙組患者75例,其中男45例,女30例,年齡59~72歲,平均(64.6±2.7)歲。所有患者均確診為非瓣膜病心房顫動,顫動時間不低于1年,無恢復竇性心律可能,且伴有一種以上高危因素(糖尿病史、腦卒中等)。本組所有患者均排除嚴重臟器管損害以及出血者、慢性肝腎損傷者、有潰瘍病史者和對本組研究藥物過敏者。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房顫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
1.2 治療方法
甲組患者給予華法林治療,按照國際標準比值測量用藥,首次劑量2.5 mg,1次/d,比值數(shù)控制在2~3之間。之后根據比值變化及病患病情調節(jié)用藥劑量,每次劑量增加和減少控制在0.63~1.25 mg間,使比值始終保持在2~3之間。對于出血患者對其比值的檢測要更為積極,使華法林(河南中杰藥業(yè)有限公司,H19993692)用藥劑量符合比值要求。乙組患者給予拜阿司匹林(Bayer Health Care AG,H20050059)治療,1次/d,每次300 mg,飯后口服[2]。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于治療1個月后進行臨床數(shù)據對比,分析死亡、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缺血性腦卒中和外周動脈栓塞等終點事件發(fā)生率,分析用藥安全性。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組所有研究數(shù)據應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資料用t檢驗,組間對比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甲組患者無死亡病例,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2例,缺血性腦卒中1例,外周動脈栓塞1例,乙組患者死亡2例,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7例,缺血性腦卒中7例,外周動脈栓塞4例。兩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嚴重出血患者,甲組皮膚、牙齦出血各2例,乙組患者皮膚出血1例,牙齦出血2例,兩組患者出血癥狀停藥后自然消失。見表1~2。
表1 兩組患者用藥情況分析[n(%)]
表2 兩組患者出血情況對比[n(%)]
心房顫動是常見心律失常之一,其發(fā)病率近年來呈現(xiàn)出一種上升趨勢,為我們的生命健康帶來極大威脅。而非瓣膜性房顫是反產中較具威脅性的類型,促使患者發(fā)生腦卒中的幾率非常高。心房顫動最為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是血栓栓塞,能夠促使患者致死或致殘,給予心房顫動患者有效的抗凝治療是非常重要的[3]。
華法林是香豆素類抗凝藥物,具有非常顯著的體內抗凝效果。其通過抑制維生素K合成凝血因子而發(fā)揮其作用,體內使用效用持久,能夠有效降低凝血酶誘導血小板反應癥狀。華法林是一種消旋混合物,具有兩種光學活性構成,所以通過消化道吸收時非常迅速,且半衰期長,藥效持久,直至維生素K依賴性因子恢復一定濃度藥效才會逐漸減弱[4]。華法林作用于房顫患者時,能夠通過抑制凝血因子生成而削弱血栓栓塞癥狀,抑制血栓擴展和蔓延,阻止血栓脫落,防止栓塞癥狀生成。但是華法林不具有溶栓效果,用藥后能達到溶栓效果乃是機體自身溶栓機制的運動。
本研究中,筆者分別給予參與實驗患者華法林和拜阿司匹林治療,治療效果具有顯著性差異。病患應用標準比值下華法林治療,使死亡率得到良好控制,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患者僅2例,發(fā)生率為2.67%,缺血性腦卒中患者1例,發(fā)生率為1.33%,外周動脈栓塞1例,發(fā)生率為1.33%,臨床用藥效果非常顯著。兩組患者的用藥安全性相當,出血情況皆十分輕微,僅出現(xiàn)少量皮膚出血和牙齦出血癥狀,停藥后自然消失。
綜上所述,標準比值下華法林抗凝治療非瓣膜病房顫患者療效十分顯著,明顯由于拜阿司匹林的治療效果,且安全性相當,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心房顫動抗栓研究協(xié)作組.華法林對非瓣膜病心房顫動抗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J].中華內科雜志,2006,45(10):800-803.
[2] 吳梅芳,方少紅.非瓣膜病房顫的華法林抗凝治療研究[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09,18(1):65-67.
[3] Hirsh J,F(xiàn)uster V,Ansell J,et al.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 guide to warfarin therapy[J].J Am Coll Cardiol,2003(41):1633-1652.
[4] 鄭立文,劉晨,文應峰.華法林對老年非瓣膜房顫抗凝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4):2739-2740.
R547.1+5
B
2095-0616(2012)12-50-02
2012-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