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柏群,陳紹成,彭 騰,黃道秋
(1.重慶三峽中心醫(yī)院,重慶 404000;2.重慶教育學院生物與化學工程系,重慶 400067;3.成都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四川 成都 611137)
腸易激綜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種慢性功能性腸道疾病,常伴有腹痛、腹部不適、排便習慣和大便性狀異常,由于缺乏形態(tài)學或生化異常改變等臨床癥狀供解釋,其發(fā)病機制至今尚未明確。現(xiàn)代研究認為:腸易激綜合征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心理情緒、社會環(huán)境等在疾病發(fā)生、發(fā)展和轉歸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同時受到中樞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和免疫系統(tǒng)的制約。
根據(jù)糞便性狀特征,腸易激綜合征可進一步被分為4種亞型,其中腸易激綜合征 (腹瀉型)在我國較為多見。腸易激綜合征-D歸屬于中醫(yī)“泄瀉”,脾氣虛弱及情志失調(diào)是其產(chǎn)生的重要原因,中醫(yī)臨床上多用溫中補氣、和里緩急或者補脾柔肝、祛濕止瀉的方劑加以治療,收到較好效果。
本實驗選用方劑風芍六君子湯為我院名老中醫(yī)在六君子湯的基礎上加防風、白芍、地錦草而得。全方兼具益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在脾胃氣虛兼痰濕的病癥治療中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本實驗進一步探討風芍六君子湯對模型動物胃腸功能的影響,為臨床應用該方治療脾虛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提供研究依據(jù)。
1.1 試驗藥物 風芍六君子湯由紅參、白術、茯苓、白芍、法半夏、防風、陳皮、地錦草、甘草組成;成人劑量為122 g(生藥)/(60 kg·d);風芍六君子湯水煎液、六君子湯水煎液水溶性部位、正丁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均由成都中醫(yī)藥大學中藥化學教研室提供。健脾糕片 (四川禾潤制藥有限公司,批號:091106);馬來酸曲美布汀片(山西三浴制藥有限公司,批號:20100503);吲哚美辛腸溶片 (山西太原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100105)。大黃藥材和番瀉葉藥材 (均購于華康大藥房)。
1.2 試劑 5-羥色胺 (5-HT)ELISA試劑盒 (美國R&D公司);烏拉坦 (德國進口,廣州工業(yè)有限公司分裝);0.9%生理鹽水 (四川科倫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墨汁。
1.3 動物 健康SD大鼠,SPF級,150只,雌雄各半,體質(zhì)量 (200±20)g;健康KM種小鼠,清潔級,360只,雌雄各半,體質(zhì)量 (20±2)g,以上動物均由四川省醫(y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yī)院實驗動物研究所提供,生產(chǎn)許可證號:SCXK(川)2008-24。
1.4 儀器 T500型電子天平 (常熟雙杰測試儀器廠);一次性使用無菌導尿管 (規(guī)格:3mL);玻璃均漿器;LD2-5醫(yī)用離心機 (北京醫(yī)用離心機廠);酶標儀 (美國熱電公司)。
1.5 方法[1-3]
1.5.1 對大黃致小鼠脾虛腹瀉的健脾止瀉作用[4]
將健康KM小鼠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模型組、陽性組、六君子湯藥物組、風芍六君子湯藥物組 (包括水煎液,水溶性部位,正丁醇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分別記錄每只動物體質(zhì)量,適應性正常飼養(yǎng)。
除正常對照組外,其余各組灌胃給予大黃水煎液 (1 g/只),連續(xù)8 d;正常對照組給予同體積蒸餾水。最后一次灌胃大黃水煎液后,記錄各組小鼠體質(zhì)量及稀便率。
從第10天開始,藥物組灌胃給予受試藥物[按各部位提取率折算原生藥材后相當于低、中、高給藥劑量分別為:10 g(生藥)/kg、20g(生藥)/kg、40 g(生藥)/kg],陽性組灌胃給予健脾糕片 (2 g/kg),正常對照組與模型組給予同體積蒸餾水,連續(xù)7 d。
各組動物最后一次給藥前再次記錄各組小鼠體質(zhì)量及稀便率,記錄完畢后禁食不禁水24 h,最后一次給藥后30 min灌胃墨汁 (墨汁∶水∶黑芝麻糊=1 mL∶3mL∶0.4 g,0.5 mL/只),20 min后頸部脫臼處死小鼠,迅速解剖取出腸道,用直尺記錄小腸總長度和墨汁在腸道中推進的距離(幽門到墨汁推進前端的距離),計算推進率 (推進率=推進距離/總長度)。同時取出胸腺與脾臟,稱質(zhì)量,計算臟器系數(shù)。
1.5.2 對脾虛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大鼠的影響[5-6]
將健康SD大鼠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模型組、陽性組、六君子湯藥物組、風芍六君子湯藥物組 (包括水煎液,水溶性部位,正丁醇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分別記錄每只動物體質(zhì)量,適應性正常飼養(yǎng)。
實驗開始時,第1周和第2周灌胃番瀉葉煎液[6 g/(kg·d)];從第2周開始,當灌服完番瀉葉煎液后即用膠帶束縛前肩、前上肢、胸部,限制前上肢搔抓頭面部,但不限制其活動,束縛時間2 h/d;第3周和第4周則僅用膠帶束縛前肩、前上肢、胸部,限制前上肢搔抓頭面部,且不限制其活動,束縛時間2 h/d;第4周于每次束縛完畢后立即灌胃給予相應試驗藥物[按各部位提取率折算原生藥材后相當于低、中、高給藥劑量分別為:5 g(生藥)/kg、10 g(生藥)/kg、20 g(生藥)/kg],陽性組灌胃給予馬來酸曲美布汀片 (25 mg/kg),正常對照組與模型組給予同體積蒸餾水。
從第3周開始,記錄各組動物體質(zhì)量和腸道敏感性。腸道敏感性測定方法:測試前一天大鼠禁食不禁水24 h,大鼠頭部固定后,將導尿管沿大鼠肛門插入,深度約5 cm,用橡皮筋把導管和大鼠尾巴根部纏在一起,15 min后待大鼠適應環(huán)境,用2.5 mL注射器逐漸向?qū)蚬軆?nèi)推注蒸餾水0.5~1.2 mL擴張腸道,分別觀察引起大鼠腹部抬起以及背部拱起的蒸餾水體積閾值,進行行為評估;15 min后對每一閾值重復評估,共3次。
最后一次給藥前,再按上述方法記錄每只動物的體質(zhì)量和腸道敏感性。最后一次給藥后半小時,灌胃墨汁 (墨汁∶水∶黑芝麻糊 =1 mL∶3 mL∶0.4 g,2.5 mL/只),20 min后處死,測量幽門到墨汁推進最前端的長度,計算推進率 (推進率=推進距離/總長度)。然后剖取結腸組織,4℃生理鹽水沖洗干凈,稱取0.5 g,用生理鹽水制成10%勻漿,1000 g離心10 min后,取上清ELISA法測定5-HT。
1.5.3 對醋酸致小鼠扭體反應的鎮(zhèn)痛作用 將健康KM種小鼠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模型組、陽性組、六君子湯藥物組、風芍六君子湯藥物組 (包括水煎液,水溶性部位,正丁醇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分別記錄每只動物體質(zhì)量,適應性正常飼養(yǎng)。
藥物組動物灌胃給予相應藥物[按各部位提取率折算原生藥材后相當于低、中、高給藥劑量分別為10 g(生藥)/kg、20 g(生藥)/kg、40 g(生藥)/kg],陽性組動物灌胃給予吲哚美辛腸溶片 (10 mg/kg),其余組別給予等體積蒸餾水,連續(xù)8 d,末次給藥后1 h,每只鼠腹腔注射0.6%冰醋酸 (0.2mL/只),記錄小鼠出現(xiàn)扭體反應的潛伏期和10 min內(nèi)扭體次數(shù)。
1.5.4 數(shù)據(jù)處理 統(tǒng)計分析采用SPSS13.0軟件,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多重比較采用LSD-t檢驗;當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大黃致小鼠脾虛腹瀉的健脾止瀉作用
2.1.1 對小鼠體質(zhì)量變化的影響 造模前,各組動物間體質(zhì)量無明顯差異;經(jīng)過連續(xù)8 d灌胃大黃水煎液,正常對照組小鼠體質(zhì)量正常增長,平均每只約2.0 g,而其余各組小鼠體質(zhì)量增長緩慢,均低于正常對照組,見表1。給藥7 d后,與模型組比較,六君子湯水煎液中劑量組、六君子湯乙酸乙酯中劑量組體質(zhì)量增長明顯 (P<0.05),其余各受試藥物組體質(zhì)量增長均無明顯變化。
表1 風芍六君子湯對脾虛小鼠的影響(,n=12)
表1 風芍六君子湯對脾虛小鼠的影響(,n=12)
注:A,B,C,D分別表示風芍六君子湯水煎液組,水溶性部位組,正丁醇部位組和乙酸乙酯部位組 (下同);與模型對照組比較,*P < 0.05,**P < 0.01(下同)。
組別 造模前體質(zhì)量/g 造模后體質(zhì)量/g 給藥后體質(zhì)量/g 稀便率/% 推進率/% 胸腺指數(shù)/% 脾臟指數(shù)/%正常對照組 23.3±1.6 25.3±1.0 24.6±1.2 5.66±1.22 81.7±5.9 21.05 ±7.82 24.76 ±5.66模型組 23.6±0.9 22.6±0.6 22.7±0.6 36.51±5.41 86.9±9.4 25.39±7.34 24.18±2.76陽性組 23.7±1.1 23.9±1.8 23.5±0.9 28.24±2.30 82.8±6.2* 20.94±3.00 23.37±6.35六君子湯組 23.5±0.9 23.7±2.0 22.4±2.3 11.39±2.93* 96.8±4.9 25.43±7.62 24.47±2.39 A 高劑量組 23.3±2.2 23.6±1.1 24.0±1.1 9.09±0.89* 75.9±7.1* 27.64±2.50 25.25±3.12 A 中劑量組 23.6±1.0 23.9±1.0 24.4±1.1* 7.50±0.66* 97.8±1.6 32.14±13.95 21.26±5.63 A 低劑量組 23.7±1.3 23.5±1.4 22.3±1.4 21.15±1.43 66.9±29.3* 31.14±15.35 39.61±23.02*B 高劑量組 23.6±1.2 24.0±0.5 22.9±2.0 27.27±3.08 89.5±13.0 19.84±3.73 23.83±4.97 B 中劑量組 23.2±1.2 23.7±1.8 22.2±0.9 12.50±2.42* 89.0±2.8 30.04±1.06 21.85±2.22 B 低劑量組 22.7±1.7 23.8±2.2 22.5±2.1 10.69±3.03* 96.0±4.1 24.43±9.62 23.47±4.39 C 高劑量組 23.4±1.2 23.7±1.7 22.5±1.5 38.89±4.25 87.5±2.2 26.92±11.69 27.79±8.54 C 中劑量組 23.3±0.9 23.2±2.3 22.1±2.1 17.14±4.50 86.7±5.2 28.62±4.65 33.92±23.65 C 低劑量組 23.3±1.0 23.1±2.3 20.2±2.3 16.06±3.07 95.4±4.4 18.17±9.86 26.01±10.08 D 高劑量組 23.2±1.5 22.9±1.2 22.4±1.4 12.90±1.49* 85.5±12.2 10.00±0.63 16.82±5.47 D 中劑量組 23.0±0.9 23.3±0.7 25.8±1.8* 27.24±2.46 88.4±11.9 20.23±3.14 28.87±1.32 D低劑量組 23.4±1.0 24.1±1.5 23.6±1.6 30.00±2.00 91.6±1.7 24.99 ±7.07 29.50 ±8.90
2.1.2 對小鼠稀便率的影響 由表1,模型組小鼠稀便率為36%,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 (P<0.05),受試藥物六君子湯水煎液高、中劑量組、六君子湯水溶性部位中、低劑量組、六君子湯乙酸乙酯高劑量組分別能明顯降低脾虛腹瀉小鼠稀便率,其中六君子湯水煎液中劑量組止瀉效果最好。
2.1.3 對小鼠腸推進的影響 與正常對照組相比較,模型組小鼠腸推進距離變長,推進率明顯增加,可能是脾虛腹瀉所致;陽性藥、六君子湯水煎液高劑量組、六君子湯水煎液低劑量組都明顯降低脾虛小鼠的腸推進距離和推進率(P<0.05),改善腸道的運動功能,見表1。
2.1.4 對小鼠胸腺指數(shù)和脾腺指數(shù)的影響 大黃所致的小鼠脾虛腹瀉模型,自行恢復一周后,模型組胸腺指數(shù)和脾臟指數(shù)恢復正常水平。各給藥組與模型組相比較,六君子湯水煎液、六君子湯水溶性部位劑量組對胸腺指數(shù)有升高趨勢,六君子湯水煎液、六君子湯正丁醇部位、六君子湯乙酸乙酯劑量組對脾臟指數(shù)有升高趨勢,因此,受試藥物不同部位可能分別有促進脾虛小鼠胸腺和脾指數(shù)恢復到正常水平的作用,見表1。
2.2 對脾虛腹瀉型IBS大鼠的影響
2.2.1 對大鼠體質(zhì)量變化的影響 結果見表2。
由表2可知,造模前,各組動物間體質(zhì)量無明顯差異;造模2周后,正常對照組大鼠體質(zhì)量正常增長,2周平均增長約8.0 g/只,而其余各組大鼠體質(zhì)量成負增長,且明顯低于正常對照組;給藥1周后,與模型組相比較,六君子湯水溶性部位高劑量組與低劑量組能明顯促進大鼠體質(zhì)量的恢復(P<0.05),六君子湯水煎液、六君子湯水溶性部位、六君子湯乙酸乙酯劑量組有促進大鼠體質(zhì)量恢復的趨勢,六君子湯正丁醇部位劑量組對該模型大鼠體質(zhì)量變化無明顯影響。
表2 對脾虛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大鼠體質(zhì)量的影響(,n=10)
表2 對脾虛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大鼠體質(zhì)量的影響(,n=10)
組別 大鼠體質(zhì)量/g造模前 造模后 給藥后正常對照組201.3 ±9.9 209.3 ±22.7 219.3 ±28.3模型組 196.3 ±6.1 183.6 ±23.6 197.4 ±21.6陽性組 190.0 ±5.6 171.6 ±24.8 185.0 ±24.6六君子湯組 195.2±5.7 181.4 ±21.9 195.4 ±20.9 A 高劑量組 201.9±8.0 189.8 ±14.3 206.7 ±15.6 A 中劑量組 191.0±6.7 177.7 ±15.0 191.0 ±19.2 A 低劑量組 193.7±12.2 194.2 ±30.0 209.0 ±37.9 B 高劑量組 194.9±10.0 190.7 ±15.8 211.0 ±20.4*B 中劑量組 192.2±7.4 188.6 ±26.7 206.5 ±33.7 B 低劑量組 205.4±7.6 193.4 ±12.2 210.5 ±22.0*C 高劑量組 194.7±7.7 181.7 ±8.4 193.5 ±9.4 C 中劑量組 202.7±11.8 183.3 ±10.5 198.7 ±12.2 C 低劑量組 205.7±10.7 196.4 ±18.0 204.5 ±22.4 D 高劑量組 193.3±12.4 200.0 ±28.2 209.2 ±29.2 D 中劑量組 194.2±3.4 188.5 ±15.3 206.2 ±22.7 D低劑量組193.1 ±10.6 192.3 ±20.4 206.2 ±27.3
2.2.2 對大鼠腸道敏感性的影響 結果見表3。
由表3知,造模前,各組動物間腹部抬起的閾值無明顯差異;造模2周后,除正常對照組外,其余各組動物腸道敏感性閾值均低于原來水平和正常對照組,且多數(shù)組別與正常對照組降低明顯;給藥治療后,六君子湯正丁醇部位高劑量組腸道敏感性閾值與模型組比較明顯增加 (P<0.05),六君子湯水煎液高劑量組、六君子湯正丁醇部位中劑量組、六君子湯乙酸乙酯高劑量組腸道敏感性閾值也高于模型組,但無明顯差異,六君子湯水煎液低劑量組、六君子湯水溶性部位高劑量組、六君子湯正丁醇部位低劑量組腸道敏感性閾值高于治療前,其余受試藥物組腸道敏感性閾值低于本組給藥前和模型組。
2.2.3 對大鼠腸推進的影響 與正常對照組相比較,模型組大鼠腸推進距離變長,推進率明顯增加,可能是脾虛腹瀉所致,與大黃致小鼠脾虛實驗結果一致;給藥后,六君子湯水溶性部位中劑量組、六君子湯正丁醇部位低劑量組、六君子湯乙酸乙酯高中劑量組腸推進率與模型組相比明顯降低 (P<0.05),其余各組腸推進率也低于模型組,但無明顯差異,見表3。
表3 風芍六君子湯對脾虛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大鼠腸道的影響(,n=10)
表3 風芍六君子湯對脾虛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大鼠腸道的影響(,n=10)
組 別 造模前敏感性/mL 造模后敏感性/mL 給藥后敏感性/mL 推進率/cm 5-HT水平/(μg·mL-1)正常對照組 0.65±0.23 0.68±0.26 0.65±0.13 60.01±17.83 0.665 ±0.133模型組 0.64±0.16 0.56±0.21 0.58±0.11 95.73±9.54 0.973±0.141陽性組 0.62±0.13 0.56±0.10 0.51±0.09 70.10±7.08* 0.826±0.254六君子湯組 0.63±0.17 0.52±0.18 0.53±0.09 90.77±8.78 0.892±0.158 A 高劑量組 0.64±0.17 0.56±0.20 0.59±0.14 94.00±13.42 0.899±0.147 A 中劑量組 0.66±0.18 0.62±0.17 0.55±0.14 100.00±0.00 0.792±0.190 A 低劑量組 0.62±0.16 0.48±0.20 0.52±0.11 81.07±15.68 0.818±0.224 B高劑量組 0.54±0.09 0.51±0.11 0.52±0.12 73.82±16.74 0.934±0.202 B中劑量組 0.62±0.16 0.60±0.06 0.54±0.12 74.32±8.01* 0.925±0.317 B低劑量組 0.60±0.14 0.61±0.19 0.52±0.10 73.22±17.86 0.894±0.178 C高劑量組 0.64±0.18 0.59±0.17 0.69±0.10* 77.04±15.87 0.706±0.193*C中劑量組 0.58±0.13 0.50±0.17 0.59±0.12 73.02±15.14 0.733±0.210*C低劑量組 0.66±0.38 0.51±0.24 0.56±0.12 69.80±16.13* 0.834±0.131 D 高劑量組 0.68±0.11 0.58±0.18 0.61±0.17 63.49±7.60* 0.902±0.310 D 中劑量組 0.60±0.29 0.59±0.13 0.55±0.09 67.27±5.51* 0.885±0.141 D低劑量組 0.64±0.18 0.63±0.24 0.52±0.11 75.62±16.62 0.867 ±0.251
2.2.4 對大鼠結腸組織5-HT水平的影響 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模型組結腸組織5-HT水平明顯升高;與模型組比較,受試藥物六君子湯正丁醇部位高、中劑量組結腸組織5-HT水平明顯降低 (P<0.05),其余各組也有降低趨勢,實驗結果見表3。
2.3 對醋酸致小鼠扭體反應的鎮(zhèn)痛作用 由表4可知,六君子湯水煎液高劑量組與正常對照組相比,潛伏期明顯延長 (P<0.05);正常對照組相比,陽性組和六君子湯乙酸乙酯中劑量組扭體次數(shù)明顯減少 (P<0.05)。
表4 對小鼠潛伏期和扭體次數(shù)的影響(,n=12)
表4 對小鼠潛伏期和扭體次數(shù)的影響(,n=12)
組別 潛伏期/s 扭體次數(shù)/次正常對照組230.00±60.81 14.33±1.15陽性組 265.00±19.80 10.50±2.12*六君子湯組 235.17±35.62 15.09±4.98 A高劑量組 313.33±21.15* 14.67±1.12 A中劑量組 104.60±10.54 18.60±6.71 A低劑量組 187.50±57.28 21.50±0.71 B高劑量組 194.60±25.83 20.00±2.74 B中劑量組 226.75±42.17 15.00±5.41 B低劑量組 256.50±107.75 14.25±4.99 C高劑量組 311.20±106.23 12.60±2.02 C中劑量組 257.50±78.62 13.00±6.73 C低劑量組 238.33±25.97 16.00±5.17 D高劑量組 277.40±80.18 12.60±3.91 D中劑量組 269.67±95.01 11.00±1.64*D低劑量組215.20±8.79 16.20±6.14
腸易激綜合征的發(fā)病機制至今未有明確的研究結果,但研究發(fā)現(xiàn),腸易激綜合征的發(fā)生與發(fā)展與多方面因素有關,包括胃腸動力學障礙、腸道感染與抗生素濫用、內(nèi)臟感覺異常、胃腸道激素與神經(jīng)肽分泌異常、腦-腸軸改變、精神心理因素和社會經(jīng)濟壓力、飲食結構不當及飲食習慣改變等諸多方面。
研究表明,風芍六君子湯總體上具有健脾止瀉的作用,能有效降低腹瀉小鼠的稀便率,并促進腸道功能的恢復。其中水溶性部位對脾虛腹瀉模型小鼠止瀉作用明顯;乙酸乙酯部位能升高脾虛小鼠體質(zhì)量,高劑量時有一定止瀉作用。對脾虛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大鼠的研究發(fā)現(xiàn),風芍六君子湯水溶性部位能升高模型大鼠體質(zhì)量、降低腸推進率,從而改善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大鼠腸道運動功能異常;正丁醇部位能降低脾虛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大鼠腸道敏感性、降低大鼠的腸推進率;乙酸乙酯部位能降低大鼠的腸推進率,改善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大鼠腸道運動功能異常。
由于5-HT是廣泛存在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胃腸道的一種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zhì),在外周參與胃腸動力和感覺的調(diào)節(jié),在中樞與情感障礙有關,其在腸易激綜合征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備受關注。本實驗對風芍六君子湯對結腸中5-HT水平的影響做了進一步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風芍六君子湯水煎液及各部位提取物能不同程度的促使結腸中5-HT水平向正常水平恢復,這可能是風芍六君子湯灌胃后腸道敏感性增加的原因之一;其中與模型組比較,單獨灌胃正丁醇部位的大鼠,結腸組織內(nèi)5-HT水平能顯著降低。
此外,風芍六君子湯還有一定的鎮(zhèn)痛作用,其中乙酸乙酯部位能降低小鼠的扭體次數(shù),提示全方鎮(zhèn)痛作用的發(fā)揮與乙酸乙酯部位的物質(zhì)有關。風芍六君子湯對脾虛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健脾止瀉,促進腸道運動功能的恢復,并促使體質(zhì)量恢復正常;其鎮(zhèn)痛作用能改善腸易激綜合征發(fā)生時腹痛等不適癥狀;其對結腸組織中5-HT水平的影響提示風芍六君子湯能通過5-HT調(diào)節(jié)腸道動力和感覺。
綜上所述,風芍六君子湯可能通過止瀉、降低腸道敏感性和腸推進率、外周鎮(zhèn)痛及促使結腸中5-HT水平向正常水平恢復等多個環(huán)節(jié)的作用發(fā)揮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作用。其與六君子湯液相比,總體效果上略好。通過在臨床上的觀察,其效果也要好于六君子湯液。進一步從其極性分段部位的藥效而言,其正丁醇部位療效明顯優(yōu)于全方及其它極性段,結合本方的處方組成,這提示風芍六君子湯的物質(zhì)基礎極有可能為其中的皂苷類物質(zhì),相關研究有待進一步深入,以開發(fā)療效確切、成分明確的新型腸易激綜合征治療中藥。
[1]陳 奇.中藥藥理研究方法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
[2]徐叔云,卞如濂,陳 修.藥理實驗方法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
[3]張 濤,潘 峰,徐建軍.痛瀉要方干預脾虛肝郁型大鼠腸易激綜合征的實驗研究[J].中成藥,2011:33(4):687-689.
[4]劉曉輝,牛仁秀,朱力陽,等.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動物模型研究現(xiàn)狀[J].中華實用中西醫(yī)雜志,2009,22(3):136.
[5]李 冀,鄒大威,杜雅薇,等.二神丸與四神丸對脾虛泄瀉作用的配伍比較研究[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7,34(6):728.
[6]徐海珍,謝建群,施 斌,等.溫中健脾方對脾虛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大鼠結腸粘膜肥大細胞的影響[J].江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7,19(4):58.
[7]李 丹,張鋒雷,李任鋒,等.匹維溴胺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大鼠結腸組織SP含量的影響[J].遼寧醫(yī)學院學報,2010,31(1):13.
[8]李佃貴,趙玉斌.痛瀉要方對腸易激綜合征作用機制的實驗研究[J].中草藥,2006,37(11):1681-1685.
[9]呂 妍,李 月,唐 方.藿香正氣提取物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模型大鼠腸動力調(diào)控機理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31(7):94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