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福清
(廉江市人民醫(yī)院,廣東 廉江 524400)
腎損傷是高血壓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相當部分的高血壓患者都伴有腎損傷。在早期高血壓腎損傷時,及時、有效的治療對阻止病情的發(fā)展、改善預后有重要價值[1]。因此,早期高血壓腎損傷的診斷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以往臨床對高血壓腎損傷的診斷指標主要有尿蛋白定性、血尿素和血肌酐,然而這些項目的陽性率較低。本研究對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08例高血壓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進行測定,分析其在高血壓腎損傷中的診斷價值,現報告如下。
108例均為我院收治的高血壓患者,高血壓均符合200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診斷標準的原發(fā)性高血壓標準。該組患者在未服用抗高血壓藥物的情況下收縮壓>140mmHg及/或舒張壓>90mmHg;經過病史、體檢及相應的實驗室檢查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心功能不全,排除惡性高血壓、腦血管意外、腎動脈狹窄、腎炎、糖尿病腎病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繼發(fā)性腎損害。其中,男62例,女46例;年齡60~78歲,平均(52.3±4.2)歲;高血壓病史3~20年,平均病程(15.1±3.5)年。將該組患者根據尿蛋白的定性將高血壓組分為陽性組78例和陰性組30例,另選取40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56~78歲,平均(53.3±13.5)歲;該組體檢者肝腎功能正常,無高血壓、糖尿病及甲狀腺功能異常等,腎病組與對照組在年齡、性別方面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測定高血壓組和對照組的尿微量白蛋白(MA)水平。MA檢測:所有受試者于受測日清晨8:00-10:00空腹取肘靜脈血3mL,抽血后,自行凝固后,于專用抗凝管混勻,1h內以3000轉/min離心10min分離血漿,將其于-70℃保存,統(tǒng)一進行檢測,尿微量白蛋白的檢測采用放射免疫法,北京太陽能研究所提供的尿微量白蛋白試劑盒,檢測采用全自動生化儀,專職檢驗師操作。尿蛋白的定性檢測:留取清晨第二次清潔中段尿10mL,1500r/min離心沉淀5min,采用干化學法,試劑為韓國盈東11A試紙條,尿蛋白定性后取上清液,尿蛋白定性用迪瑞H-100尿11項分析儀及配套試紙。各個項目以儀器和試劑說明書要求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進行測定。尿 MA的正常范圍為0.62~11.00μg/mL,尿常規(guī)蛋白定性為陰性。
高血壓組的ALB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陽性組ALB水平顯著高于陰性組(P<0.05),且陰性組的ALB陽性率為36.7%。見表1。
表1 兩組高血壓患者及對照組的尿MA的測定結果
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的主要原因是人體尿液中的白蛋白排泄量超過了正常的水平,但是在常規(guī)實試帶法檢出范圍中又是相對正常的,但是這個指標確實是早期腎小球受損的敏感指標。本文對108名高血壓患者及同期健康體檢者(對照組)40例的臨床資料,根據尿蛋白的定性將高血壓組分為陽性組78例和陰性組30例。測定兩組的尿微量白蛋白(MA)水平。
由于晨尿所測u-mALB基本能夠客觀反映患者的實際u-mALB水平,且早晨第1次尿樣本的測定對大多數患者可以代替24h白蛋白排泌率測定,故本研究取早晨第1次清潔中段尿作為分析標本。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重要并發(fā)癥是腎臟功能的損害,高血壓患者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正常者,并不能排除腎臟病理性損害的存在。尿微量蛋白的升高作為監(jiān)測早期腎功能損害的指標越來越受到重視。本研究表明,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異常率顯著高于非高血壓患者在明顯的血尿素氮、肌酐升高之前,尿微量白蛋白升高提示出現腎功能損害。尿微量白蛋白排泌量的測定有助于早期發(fā)現高血壓腎損害,并可判斷其病情和預后。隨著患者年齡增加,老年患者腎臟排泄功能逐漸減退,再加上高血壓病程的延長,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也增加,有效控制血壓,必然對腎臟功能的保護具有重大意義。
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食結構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高血壓的患病率也逐年升高。腎臟可以通過分泌加壓和降壓物質以及對水、鈉代謝的調節(jié)而影響血壓,也是高血壓損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腎臟一旦損傷必然會加重高血壓,而長期的高血壓導致腎小球動脈硬化,腎組織缺血缺氧引起腎小球濾過膜受損[2],如此以往,惡性循環(huán)。高血壓腎損傷的預后較差,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對改善患者的預后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有一些研究成果已有了表現,尿液中的微量蛋白作為腎臟檢測的早期指標,對于原發(fā)性高血壓的臨床預測有著很大的意義,在臨床上可以被大范圍推廣。一般而言,尿微量白蛋白的分子量為6.5萬,帶負電荷,由于濾過膜的電荷選擇性屏障的靜電同性排斥作用,絕大部分白蛋白不能通過濾過膜。在腎小管損傷時,尿中白蛋白排出明顯升高,其升高程度與腎小球損傷程度呈正相關。因此,尿微量白蛋白可作為臨床上腎小球濾過膜電荷選擇屏障受損的重要標志[3-5]。本研究結果顯示高血壓組的MA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陽性組的MA水平顯著高于陰性組(P<0.05),且尿蛋白定性陰性的患者仍存在36.7%的MA陽性率,這提示不能單以尿蛋白定性作為篩選高血壓早期腎損害的復查指標。這表明尿微量白蛋白是高血壓早期腎損傷診斷的敏感指標,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其有利于早期采取綜合治療措施,防止腎動脈硬化。
[1]胡宗仁,劉龍民,朱喜英.原發(fā)性高血壓腎損害的研究概況[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8,24(13):1990-1992.
[2]張妍.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在高血壓腎損傷早期診斷中應用[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半月刊,2009,11(4):83.
[3]楊曉霞,來麗萍,武曉云.42例高血壓患者血、尿B2-徽球蛋白檢測分析[J].寧夏醫(yī)學院學報,2007,29(6):631-632.
[4]PRABHAKAR SS.Role of nitnc omde in diabetic nephropathy[J].Semin Nephrol,2004,24(4):333.
[5]王學強,宗學琴.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在高血壓早期腎損害診斷中的臨床意義[J].中國民康醫(yī)學,2009,21(14):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