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今
徽商大宅院的“違建”之爭
文/曉今
提起安徽省的歙縣,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匯徽派建筑藝術于一體的“徽商大宅院”,但凡外地游客去歙縣,沖著就是這個目的地。毫不夸張地說,“徽商大宅院”是歙縣的驕傲,是歙縣的一張名片。
徽商大宅院因其選址為歷史上徽商大院“西園”的廢墟之上,故又名西園。據悉,該院是按照“復原”的原則,將從民間搶救而來的26棟明末、清代及民國期間極具徽派特色的建筑,修繕之后集體搬入,而落成的徽派古建筑藝術博物館,院中陳列的各種代表徽州文化的木雕、石雕、磚雕更是數以萬計。
然而,就是這么一個被當地人視為“寶貝”,成為很多影視劇拍攝基地,給當地旅游業(yè)帶來影響的經典景點,近日,傳出了屬“非法占有土地”的“違章建筑”,政府將予以沒收的消息。
2012年4月20日,一起徽商大宅院建設方和經營方訴歙縣國土局的行政訴訟案的開庭,證實了這一消息的真實性。
那么,硝煙何以彌漫?怎樣的未來是人們期待的?這起案子對徽派建筑文化的保護將有哪些意義?
和許多地方的重大工程一樣,徽商大宅院之所以能成為歙縣的一個地標,與其從2005年4月動工建設起就得到縣委縣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
在歙縣發(fā)改委2005年的重點項目工作簡報上,曾記錄過這樣兩段文字:
2005年4月,時任縣委書記親臨施工現場審閱施工圖紙,對徽商大宅院項目予以充分肯定,他指出:“徽商大宅院凝聚了創(chuàng)業(yè)者的智慧和心血,具有前瞻性,也是我縣建設全國文化大縣、華東旅游強縣的重要載體。要把徽商大宅院建成搶救和保護徽文化遺產、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里程碑式的建筑?!辈⒁蟠笳杭涌焓┕みM程。
2005年9月,時任歙縣縣長在檢查指導徽商大宅院建筑工程時指出:“建成的大宅院不僅要成為徽派建筑的集大成者,也要成為徽派文化的集大成者。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讓該工程早日竣工,發(fā)揮作用?!?/p>
因為是搶救和保護徽文化遺產的一大項目,徽商大宅院在建之初,就引起了各界的關注,聲名大作。
如2005年8月,正在黃山拍攝《再說長江》的央視攝制組就曾聞訊來到徽商大宅院。當時正值大宅院正廳上大梁,這是一個充滿了徽風徽韻的上梁儀式,在莊嚴而隆重的氣氛下,攝制組拍下了這一珍貴場面,最后通過央視在《再說長江》第23集中向全球播放。
徽商大宅院的建設,不僅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也得到了省領導的高度重視。2006年6月12日,時任安徽省委書記郭金龍在黃山市委書記的陪同下,視察了在建造中的徽商大宅院。視察中,他充分肯定道:徽商大宅院的建成,為搶救、保護、發(fā)展徽文化立了一功。下一步一定要在文脈的延續(xù)上下工夫,在歷史故事的收集上下工夫,將徽商大宅院做成一個盡善盡美的文化產品,進而形成一個優(yōu)秀的文化產業(yè)。
“上規(guī)模、高檔次”,各級領導的親臨與關心,讓徽商大宅院的投資建設方大受鼓舞。與此同時,歙縣發(fā)改委下發(fā)了第33號文,將徽商大宅院列為縣“十一五”重點項目工程,并對徽商大宅院的施工進度規(guī)定了要求和期限。
這種情勢下,徽商大宅院的建設步伐加快了。在150多名中老年徽州工匠經過兩年多的緊張施工下,于2007年9月,氣勢磅礴的徽商大宅院終于落成,并于當年年底正式開院接待游客。
應該說,從規(guī)劃起就扛起弘揚徽派文化大旗的徽商大宅院,果然不負眾望。
開院后,它迎來了絡繹不絕來自全國各地甚至海外的游客,不僅讓徽文化得以傳播,更推動了當地的文化旅游業(yè)。同時,獨特古樸的建筑風格和居室擺設,還讓它成為眾多導演青睞的影視拍攝基地,《大祠堂》、《新安家族》、《紅槐花》、《小城往事》等影視劇組都曾在此駐扎。
然而,就在徽商大宅院開業(yè)迎客三四年后,2011年6月,這個著名工程突然被指屬于“非法建筑”。歙縣國土局更是直接向承建商——歙縣徽城鎮(zhèn)建筑工程隊發(fā)出了行政處罰通知,認為徽商大宅院系非法占用土地,擬采取收回土地、沒收地上建筑物。
何以規(guī)模空前的歙縣“十一五”重點工程項目,竟然是“非法建筑”?是什么使縣國土局一朝變臉?內中真相是什么?
這得從徽商大宅院的用地說起:
1995年,在國土局等政府部門的批準下,歙縣房地產開發(fā)公司從農民手中直接購得土地150余畝。歙縣房地產開發(fā)公司是一家國有資本為零的全民所有制企業(yè),1996年12月,該企業(yè)將其中舊時屬徽商大院——西園遺址的一塊地轉讓給了歙縣徽城鎮(zhèn)建筑工程隊,作為開發(fā)建設徽商大宅院的用地,占地約20畝,其余130畝地均由歙縣房地產開發(fā)公司直接開發(fā)建設。
2005年,歙縣徽州文化旅游景點開發(fā)中心在作了充分準備的基礎上,斥巨資興建了徽商大宅院。
在如今,土地開發(fā)是不允許“先建造后補辦權證”的,但當時的歙縣走的都是這個程序。據悉,在歙縣房地產開發(fā)公司征來的150畝土地上,其他開發(fā)建設的如商品住宅房、公安局、教育局等項目,均是先建造后由政府批準予以補辦手續(xù)(補辦權證)的。
歙縣國土局的“非法建筑”一說,恰恰針對的就是徽商大宅院建設者沒有與國土局簽署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用地,沒繳納出讓金。
從現在看,徽商大宅院出現“沒繳納出讓金”這一嚴重問題,似乎并非資金原因,因為,按17年前的價格計算,當時出讓金非常低廉。當然,如今的價格已漲至上千萬元。
那么,是什么原因讓“土地出讓金”成為徽商大宅院的阿喀琉斯之踵呢?原來震驚全國的徐普來父子貪污案案發(fā),案件一查三年有余,致使徽商大宅院后續(xù)開發(fā)等整個事情擱淺。之后,雖經多次申請,徽商大宅院項目補辦手續(xù)一直沒獲批。
徐普來是徽商大宅院繞不開的一個人物情結。徐曾任歙縣房地產開發(fā)公司經理、歙縣城鄉(xiāng)建設環(huán)境保護委員會主任、歙縣政協副主席等職,曾經是國際著名的“探索頻道”眼中的徽州文化保護神、被媒體譽為“文物斗士”。2008年,因涉及伙同他人貪污國有財產逾4900萬元,一審獲無期徒刑,被稱為“黃山第一貪”。對這樣的結局,徐家人至今在申訴。徽商大宅院據說是其傾20多年心血在全國5000個村莊中,一個村子一個村子摸底后高價收購來的。而參與建設與投資開發(fā)經營徽商大宅院的兩家公司都是徐家的家族企業(yè)。
“非法占用土地”一紙通知,讓徽商大宅院再次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對于徽商大宅院方回應該項目建造“是辦理過合法手續(xù)”一說,2011年8月,歙縣國土局組織召開了聽證會。
會上,國土局列舉了縣建設、規(guī)劃局、發(fā)改委等有關部門的函件證據,證明徽商大宅院建造時,上述有關政府職能部門均不知道,更沒有辦理過相關行政審批手續(xù)。
而針鋒相對的是,聽證會上,徽商大宅院方聘請的律師拿出了歙縣徽州文化旅游景點開發(fā)中心向縣政府遞交的“關于《徽商大宅院》立項報告”、由歙縣發(fā)改委在該材料上蓋有公章“項目申報材料”;“歙縣富資小區(qū)規(guī)劃平面圖”;“歙縣建設局2006年第52號文件”;“縣政府領導批示轉告單”;稅務局收取大宅院的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的納稅證明;以及安徽省各大媒體刊登的有關省、市、縣領導視察指導在建中的徽商大宅院的照片等等材料,以證明徽商大宅院的建造辦理過合法手續(xù)。
“當然,徽商大宅院的建設有其欠缺之處,那就是尚未繳納土地出讓金,致使至今仍未取得土地使用權證,但這有歷史原因,為什么不能像這一地塊上其他項目那樣允許補辦權證呢?”該律師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2011年9月13日,歙縣國土局在爭議中,還是向歙縣徽城鎮(zhèn)建筑工程隊作出了“責令退還非法占用的11452.13平方米徽商大宅院(又稱西園)土地;沒收在非法占用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的行政決定。
歙縣徽城鎮(zhèn)建筑工程隊不服行政決定,遂向歙縣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法院撤銷歙縣國土局上述行政處罰決定。
而歙縣徽州文化旅游景點開發(fā)中心隨后也加入了訴訟行列,認為該中心是“徽商大宅院”的投資者之一,并是“徽商大宅院”的實際經營者,對徽商大宅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歙縣國土局作出上述行政處罰決定,與他們有直接的利害關系,而歙縣國土局卻既沒有通知他們,也沒有向他們送達處罰通知?!霸谖覀儾恢榈那闆r下‘沒收’我們的合法財產。這一做法不僅程序違法,而且有悖事實和法律規(guī)定?!?/p>
如果說,沒有土地權證的徽商大宅院是個沒有上戶口的孩子,那么,這個孩子將如何處置才是最好的結果?
歙縣國土局若收回徽商大宅院的用地,是否有權沒收地面上的建筑物以及個人收藏的私有財產?
顯然,徽商大宅院的這起行政訴訟案注定是引人注目的,這不光是一個著名景點被定性后的產權歸屬問題,更讓人思考在我國文化發(fā)展大背景下,民營資本的投入最后是否會有個樂觀結局的問題。同時,這也再次提醒民營企業(yè),任何時候都應遵守市場經濟的法律原則。
據悉,就在徽商大宅院被行政處罰“沒收”之時,建在同一地塊上,同樣沒有取得土地使用權證的歙縣煙草專賣局辦公大樓,卻沒有遭遇徽商大宅院同樣的“沒收”命運。
一個“重點項目”變“非法建筑”,對地方政府來說,究竟是悲劇還是喜劇,個中揣測似不便明言。但對于一個社會來說,那必然是出悲劇。因為人們擔心,如果結局是“身首分離”,那么,一件原本是保護徽派文化的好作品——徽商大宅院,恐怕真的將走向末路,不復存在?!?/p>
編輯:董曉菊 dxj50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