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奇,邵宛芳,易水娟,劉路梅,侯 艷
(云南農(nóng)業(yè)大學龍潤普洱茶學院,云南昆明 650201)
普洱茶果凍的研制
劉家奇,邵宛芳,易水娟,劉路梅,侯 艷*
(云南農(nóng)業(yè)大學龍潤普洱茶學院,云南昆明 650201)
研制一種普洱茶果凍食品,并對其工藝條件進行優(yōu)化。將普洱茶經(jīng)浸提、減壓真空濃縮后,通過單因素實驗和正交實驗得出工藝配方,結(jié)合感官審評和理化指標的檢測篩選出工藝的最佳配方為:茶水比1∶30,瓊脂1.0%,卡拉膠0.05%,檸檬酸0.05%,白砂糖15%,食鹽0.05%,蜂蜜1.5%。通過上述優(yōu)化工藝制作普洱茶果凍。
普洱茶,果凍
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地理標志產(chǎn)品,是指符合普洱茶產(chǎn)地環(huán)境條件生產(chǎn)的云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經(jīng)特定的加工工藝生產(chǎn),具有獨特品質(zhì)特征的茶葉。由于加工工藝的不同,普洱茶被分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1]。本課題組在前期研究中,發(fā)現(xiàn)普洱茶(熟茶)具有較好的減肥、降血脂、抗氧化、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和保護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保健作用[2-4]。然而目前我國市場上普洱茶主要還是以原茶的形式進行銷售,深加工產(chǎn)品較少。果凍產(chǎn)品,自從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其豐富的口味和特殊的口感很快受到廣大消費者,特別是青少年朋友的青睞[5]。普洱茶果凍采用小包裝,具備了方便攜帶的特點,將是休閑、旅游、饋贈的佳品。因此本研究以普洱茶(熟茶)為原料,結(jié)合普洱茶的保健功效,對普洱茶果凍加工過程中瓊脂、蔗糖、檸檬酸、卡拉膠的添加量等工藝條件進行探討,通過單因素實驗和正交實驗得出最佳配比,最終研制出在市場上具有廣泛發(fā)展前景的普洱茶果凍。
1.1 材料與儀器
云南龍潤普洱茶熟茶(2007年10月) 云南云縣天龍生態(tài)茶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生產(chǎn)(云衛(wèi)食質(zhì)2006年第530922-0001322);云南七子餅茶熟茶(2007年) 云南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西雙版納普洱茶研究院生產(chǎn)(云衛(wèi)食質(zhì) 2006年第 532822-2261133);云南帕卡普洱茶熟茶(2006年5月) 云南省普洱市茶樹良種場,中國普洱茶研究院生產(chǎn)(云衛(wèi)食質(zhì)2006年第530800-0041122),以上三種普洱茶熟茶經(jīng)1∶1∶1混合磨碎而成;百花蜂蜜 云南農(nóng)業(yè)大學東方蜜蜂研究所;瓊脂 福建省石獅市泉州副食品加工廠;檸檬酸 天津市風船化學試劑科技有限公司;卡拉膠、食鹽(白象牌)、白砂糖 均為市售。
SJ210A多功能打磨機 江蘇器具廠;20目(830μm)標準檢驗篩(GB6003-95標準) 浙江上虞市華豐五金儀器有限公司;WTY型手持糖量計 成都光學廠;RE-2000旋轉(zhuǎn)蒸發(fā)儀 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HH-6數(shù)顯恒溫水浴鍋 常州市華普達教學儀器有限公司;101C-3B鼓風電熱恒溫干燥箱 上海市崇明實驗儀器廠;722型光柵分光光度計 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分析儀器總廠。
1.2 實驗方法
1.2.1 工藝流程
1.2.2 操作要點 選料[6]:選取普洱茶應注意其外觀完好,品質(zhì)純正,保存完好,符合安全衛(wèi)生要求,沖泡后要求湯色紅濃明亮,香氣獨特陳香,葉底褐紅色,滋味醇厚回甘。選取輔料時,輔料應該符合國家衛(wèi)生標準,無變質(zhì),禁用無生產(chǎn)許可證的廠家生產(chǎn)的輔料,以保證實驗的質(zhì)量。
浸提:采用常用的浸提方法(煎煮法):以水為溶劑,加熱煮沸浸提7h。但要嚴格控制加熱的溫度,觀察現(xiàn)象,隨時控制溫度,以保證浸提質(zhì)量。
表2 普洱茶果凍感官評定標準Table 2 Pu-erh tea jelly sensory evaluation standards
瓊脂的使用[7]:瓊脂條溶解之前,必須經(jīng)過水充分的浸泡和溶脹,以確保瓊脂在沸水中迅速分散溶解。通常放于水中浸泡12h以上效果最佳。瓊脂不宜與含有酸性的食品混合,會影響其效果。
殺菌:本實驗采用巴氏殺菌,注模前進行殺菌,殺菌溫度控制在85~92℃,殺菌時間為30~50s。
加料:按配比將瓊脂加入茶湯中,煮沸并不斷攪拌,直至瓊脂融化,將準確稱量的輔料加入,并攪拌均勻。
倒盤:殺菌后應立即注模,注模前應將容器先清洗滅菌符合衛(wèi)生要求。有條件的可采用無菌注模法。
冷卻:在無菌條件下冷卻,避免細菌污染,否則,將進行第二次滅菌處理。
包裝:包裝容器應清潔、無毒、無異味,符合相應的食品衛(wèi)生標準。最小食用包裝應封口嚴密、食用方便。包裝可采用定量包裝和稱量銷售包裝兩種形式,銷售采用稱量或其他方式不限。
1.2.3 單因素實驗 以產(chǎn)品的感官性狀、強度和持水性為指標,進行茶水比、瓊脂、卡拉膠、白砂糖、檸檬酸的單因素實驗[8],固定蜂蜜添加量為1.5%,食鹽添加量為0.05%。
1.2.4 普洱茶果凍工藝條件優(yōu)化正交實驗 通過閱讀文獻,選取了最佳茶水比,因此,在單因素實驗的基礎上,對瓊脂、卡拉膠白砂糖和檸檬酸添加量進行三水平四因素正交實驗,因素水平見表1[8]。
表1 正交實驗因素水平表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test
1.2.5 品質(zhì)評定方法
1.2.5.1 感官評定[9]本實驗采用感官評定中的25分制評分法,評定標準見表2。
1.2.5.2 果凍強度測定[10]將一根斷面平整光滑,直徑為0.5cm的玻璃棒固定在滴定管專用鐵架臺上。室溫下,在托盤天平的2個托盤中,一邊放置被測的果凍,另一邊放置與果凍等質(zhì)量加入水的燒杯,當兩端平衡時,將固定在鐵架臺上的玻璃棒底面與果凍表明輕輕接觸,然后固定好玻璃棒;在另一端燒杯中用膠頭滴管緩緩加入水,直至果凍表面在壓力下破裂。停止加水。如此測定5次,設M為最終燒杯與水的質(zhì)量減去果凍的質(zhì)量,則為果凍的強度(g),取平均值。
1.2.5.3 果凍持水性的測定[11]將制備好的果凍樣品放在5℃冰箱里儲藏,將析出的液體倒去,稱量果凍減輕的重量,每天測定一次,共測定5次,最后取平均值。計算方法如下:
脫水率(%)=(析出液體質(zhì)量/果凍質(zhì)量)×100 1.2.5.4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測定[12]按 GB/ T12143.1-1989《軟飲料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測定方法》,采用手持糖量儀進行測定。
1.2.5.5 茶多酚的測定 按照GB/T 8313-2002《茶多酚測定》進行測定[13]。
1.2.5.6 咖啡堿的測定 按照GB/T 8312-2002《茶咖啡堿測定》進行測定[14]。
1.2.6 衛(wèi)生指標及測定方法[15]菌落總數(shù)和的測定:按GB/T 4789.2-2003《食品衛(wèi)生微生物學檢驗菌落總數(shù)測定》測定;大腸菌群的測定:按 GB/T 4789.3-2003《食品衛(wèi)生微生物學檢驗 大腸菌群測定》測定。
1.3 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spss軟件進行方差分析。
2.1 茶水比的確定
茶水比直接影響著果凍的茶味、色澤,由圖1可知,茶水比在1∶10~1∶30之間時,感官評定值隨茶水比的減小而增大;而在1∶30~1∶40之間時,感官評定值則隨茶水比的減小而逐漸減小,在1∶50時感官評價略有上升。所以,本實驗取1∶30的茶水比為最佳配比。在此比例條件下,果凍色澤均勻透亮,呈琥珀色,并具有普洱茶特有的茶味。
2.2 瓊脂添加量的確定
圖1 茶水比的確定Fig.1 The single factor of tea water ratio determination
瓊脂在食品工業(yè)的應用中具有一種極其有用的獨特性質(zhì),其特點:具有凝固性、穩(wěn)定性,能與一些物質(zhì)形成絡合物等物理化學性質(zhì),可用作增稠劑、凝固劑、懸浮劑、乳化劑、保鮮劑和穩(wěn)定劑。由圖2可知,瓊脂含量在1.5%以下時,感官效果逐漸增加,超過1.5%則逐漸下降。瓊脂含量0.5%時,果凍過軟;而2.5%時,果凍過脆,缺少彈性。
圖2 瓊脂含量的確定Fig.2 The single factor of agar determination
2.3 白砂糖添加量的確定
白砂糖決定著果凍的甜味程度,由于普洱茶果凍本身會有些苦味,所以白砂糖的添加量尤為重要,直接影響著果凍的味道。由圖3可知,白砂糖含量低于15%,果凍有苦澀味,茶味過重;超過25%,甜味又掩蓋了茶味;而15%到25%間,茶味和甜味兼具,可以達到普洱茶果凍的獨特風味。
圖3 白砂糖含量的確定Fig.3 The single factor of sugar determination
2.4 檸檬酸添加量的確定
加入檸檬酸調(diào)整果凍糖酸比,同時它可使蔗糖溶液水解,因此,加入少許檸檬酸鈉可與檸檬酸起到緩沖作用,可穩(wěn)定膠體,減少檸檬酸對膠體水解的影響[16]。如圖4所示,檸檬酸含量并非越大越好,在0.1%時普洱茶果凍的感官評定值最高,酸味更適中。當含量超過0.15%后,檸檬酸的酸味就掩蓋了果凍的茶味,口味過酸。
圖4 檸檬酸含量的確定Fig.4 The single factor of citric acid determination
2.5 卡拉膠添加量的確定
卡拉膠不耐酸,加酸時溫度越低越好,溫度越高卡拉膠越容易被破壞,影響口感,同時最好在檸檬酸溶于水后添加,以免造成局部過酸[17]。由圖5可知,卡拉膠含量在0.08%、0.11%、0.14%時感官評定值最高,但考慮到0.05%和0.14%的卡拉膠含量得出的效果相差不大,凝固劑中是由瓊脂和卡拉膠復配,所以選擇0.05%、0.08%、0.11%的卡拉膠作為卡拉膠單因素,這樣降低了成本。
圖5 卡拉膠含量的確定Fig.5 The single factor of carrageenan determination
2.6 正交實驗
正交實驗結(jié)果見表3。
表3 正交實驗結(jié)果Table 3 Results of L9(34)orthogonal test
由表3可以看出,各因素影響產(chǎn)品品質(zhì)的主次順序是:白砂糖含量>檸檬酸含量>瓊脂含量>卡拉膠含量。A2B1C1D3為最佳組合,即最佳配方。因此,最佳配方為瓊脂1.5%,白砂糖15%,檸檬酸0.05%,卡拉膠0.11%,經(jīng)過感官評定得分為92。
表4 普洱茶果凍主要理化指標測定結(jié)果Table 4 The main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dicators of flavor tea jelly results
2.7 茶果凍的主要質(zhì)量指標
2.7.1 感官指標 最佳配方綜合得分為92分,果凍色澤均勻透亮,呈普洱茶湯色的琥珀色,深淺適中,有光澤;具有普洱茶特有的茶味,口感細膩,酸味、甜味適中,無苦澀味,無異味;表面光滑,柔軟適中,有彈性,細膩均勻,呈透明凝膠狀,無明顯絮狀物;無正常視力可見外來雜物。
2.7.2 成品理化指標 主要理化檢測結(jié)果見表4。
2.7.3 微生物指標 表5顯示,所制作的普洱茶果凍符合果凍衛(wèi)生國家標準《GB 19299-2003》,消費者可以放心食用。
表5 微生物指標的標準Table 5 The standard of the microbial indicators
3.1 經(jīng)過實驗與感官評定,制作普洱茶果凍的最佳工藝參數(shù)為:瓊脂 1.0%、卡拉膠 0.05%、白砂糖15%、蜂蜜1.5%、檸檬酸0.05%、食鹽0.05%。
3.2 所制作的果凍,色澤均勻透亮,呈琥珀色,具有普洱茶特有的茶味,口感細膩,酸味、甜味適中,無苦澀味,表面光滑,柔軟適中,有彈性,細膩均勻。
[1]DB 53/T 173-2006,云南省地方標準[S].
[2]侯艷,肖蓉,徐昆龍.普洱茶對實驗大鼠血清中血脂水平和脂質(zhì)過氧化的影響[J].中國食品學報,2009,9(2):80-85.
[3]Yan Hou,Wanfang Shao,Rong Xiao,et al.Pu-erh tea aqueous extracts lower atherosclerotic risk factors in a rat hyperlipidemia model[J].Experimental Gerontology,2009,44:434-439.
[4]侯艷,肖蓉,徐昆龍,等.普洱茶對非酒精性脂肪肝保護作用[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9,25(12):1445-1447.
[5]王麗梅,韓莉莉.藍莓果凍的加工與研制[J].吉林農(nóng)業(yè)科技學院學報,2010,19(1):15-17.
[6]周紅杰,龔加順,王星銀,等.云南普洱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7]詹曉北,朱莉.食用膠的生產(chǎn)、性能與應用[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3:184.
[8]王欽德,楊堅.食品實驗設計與統(tǒng)計分析[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出版社,2003.
[9]付紅軍,彭湘蓮,李雪巧.綠茶果凍關(guān)鍵工藝研究[J].食品工業(yè),2010(6):51-52.
[10]程道梅.綠茶果凍的制作[J].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學刊,2005 (4):53-55.
[11]秦慧彬,李晉毅.爽口鮮果啤酒果凍制作工藝[J].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7(6):207-209.
[12]GB/T12143.1-1989《軟飲料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測定方法》[S].
[13]GB/T8313-20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標[S].
[14]GB/T8312-20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標[S].
[15]GB 19299-2003國標《果凍衛(wèi)生標準》[S].
[16]宗留香,毛薇,肖青苗.杜仲茶果凍的研究[J].食品工業(yè)科技,2005(4):140-142.
[17]王麗梅,韓莉莉.藍莓果凍的加工與研制[J].吉林農(nóng)業(yè)科技學院學報,2010(1):15-17.
Research on the preparation of Pu-erh tea jelly
LIU Jia-qi,SHAO Wan-fang,YI Shui-juan,LIU Lu-mei,HOU Yan*
(College of Pu-erh Tea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unming 650201,China)
Introduced the pu-erh tea jelly food,and optimized the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pu-erh tea jelly food.After decompressing pu-erh tea,vacuum concentrating the leaching mention,in the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 foundation,through the orthogonal test and the sensory evaluation of pu-erh tea jelly,the best formula:tea proportion was 1∶30,agar was 1.0%,carrageenan was 0.05%,citric acid was 0.05%,sugar was 15%,honey was 1.5%,salt was 0.05%.
Pu-erh tea;jelly
TS571.1
B
1002-0306(2012)21-0261-04
2012-04-09 *通訊聯(lián)系人
劉家奇(1988-),女,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普洱茶保健功效研究。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技術(shù)體系建設專項資金(CARS-23);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2007BAD58B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