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輝
(濟源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 濟源 459000)
高職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英語課程設置研究
——以濟源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
李光輝
(濟源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 濟源 459000)
英語課程的教學質量直接影響中外合作辦學目標的實現(xiàn).為了達到中外合作辦學的培養(yǎng)目標,在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突出英語的重要性,教學過程中實行分級目標法、分項教學法,同時注重雙語教學.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保證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教學質量.
分級目標法;分項教學法;雙語教學;中外合作辦學;英語
教育全球化和國際化有效的推動了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發(fā)展,當前國內高校的合作外方多是英語國家,中國學生要充分接受并消化國外高校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首要條件是必須具備一定的英語溝通能力.英語既是學生學習的基本內容,又是學生學習專業(yè)知識的必要工具.中外合作辦學對學生的英語水平要求比較高,但招收的學生高考分數普遍低于普通高校學生.這些學生的英語語言知識基礎比較差,而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對學生英語能力的要求相對較高.那么如何幫助學生學好英語就非常重要.因此,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英語課程設計,從目標上講,是要提高學生的溝通實戰(zhàn)能力,最終能聽懂外教用外語講授的專業(yè)課,能以外語作為思維語言消化理解并運用國外高校教師所傳授的知識來提高專業(yè)技能水平;從內容上講,既不能照搬大學公共外語課程的設計,又不能仿照大學外語專業(yè)的課程設計,還不能復制社會上出國人員外語培訓課程的設計,必須從中外合作辦學的特點出發(fā),將外語課程分為三個層面,先是外語的日常交流,再是語言的基礎知識,最后是專業(yè)外語.三個層次具有遞進式發(fā)展的內在聯(lián)系,每個層次的教學效果終究都會影響中外合作辦學目標的實現(xiàn),這就決定英語課程教學在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有限的條件下,保證外語課程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外語溝通能力,是亟待探索研究的課題.
河南省教育廳2002年批準了濟源職業(yè)技術學院與澳大利亞北墨爾本高等技術學院(NM IT)合作辦學項目,2005年與蘇格蘭合作辦學開展H ND項目,2007年與華南師范大學華澳國際會計學院合作開展南昆士蘭大學專本銜接項目,2011年與菲律賓崇德大學合作.先后開設了國際商務、信息技術、會計(國際會計方向)和護理(涉外護理方向)等專業(yè).合作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yǎng)方案,實質性引進國外優(yōu)質教學資源,使學生學到“原汁原味”的國外最新知識和正宗的英語表達,真正實現(xiàn)不出國的留學,培養(yǎng)英語精、素質高、技能強的國際化專門人才.經過十年的不斷探索與實踐,學校在英語教學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學生參加全國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A級過關率80%,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達標率為30%,參加雅思培訓的學生都能達到5.0以上,專升本學生英語考試成績均能達到100分以上,在全國大學生英語比賽中多次獲特等獎和一等獎,畢業(yè)學生英語水平受到合作院校學院的好評.
為了保證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首先要有足夠的課堂教學時間,因此在制定人才培養(yǎng)方案時要充分考慮到英語類課程的課時.濟源職業(yè)技術學院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入學英語成績和畢業(yè)時所要達到的英語程度,結合多年的教學實際,確定了英語課課時量要占到總課時量的35%左右.下表為學院近三年部分專業(yè)的英語課課時量調查統(tǒng)計表.
年級專業(yè) 總課時 英語課時 英語課時所占比例2009級國際商務 2696 928 34%2010級國際商務 2541 882 35%2010級國際會計 2893 992 34%2011級涉外護理 2900 995 34%
3.2.1 一年級要求學生通過全國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Pract i cal Engl i sh Test f or Col l eges,簡稱 PRETCO)B級.因為擴招原因,近幾年??祁惡献鬓k學院校招收的學生是最低分數的,2011年學院錄取的大一學生平均分數為180分(總分750分),英語平均入學分數為70分(總分150分),學生英語水平偏差.為了使學生的英語水平盡快提升,能夠適應外教上課和第二年的雙語專業(yè)課學習,學院對大一學生進行強化英語教學,英語課時占到總課時的70%左右.通常每周開設綜合英語8節(jié),聽力4節(jié),口語4節(jié).在大一第二學期時候,由任課老師安排自己的教學計劃,教學部原則上安排大一新生統(tǒng)一參加全國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B級考試.那么任課老師就要在自己的教學計劃中安排對學生的B級考試進行強化輔導,一般安排在統(tǒng)一考試前一個月左右,其他的口語和聽力課程暫停,全部進行考試強化輔導,大一學生綜合英語和聽力沒有期末考試,學生參加的B級考試成績作為期末考試成績.在實施的過程中,為了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過程,對所有學生都公平合理,綜合英語、聽力的平時成績由任課老師把握,教師給出每個學生的平時成績,把學生參加的B級成績相當于學生的卷面成績,這樣本學年學生的綜合英語課程成績就是平時成績+B級考試成績,聽力也是如此.按照比率最后填寫在學生的成績單上.有一部分學生綜合英語成績合格,但是B級成績并沒有合格,這部分學生還要繼續(xù)參加B級考試,直到拿到B級能力證書為止.否則,未通過者不能取得畢業(yè)資格.在大量英語學習時間的堆積和考試的壓力下,大部分學生在大一階段英語水平提升非???
3.2.2 二年級要求學生參加全國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A級或大學英語四級考試(Col l ege Engl i sh Test Band 4,簡稱 CET-4).
在這一階段,二年級主要是專業(yè)課的學習,英語列為次要課程,學院減少了英語課的課時量,通常安排讀寫為4節(jié)、聽力、口語每周各2節(jié),雖然英語課程有所減少,但是學生并沒有減少英語的學習時間,因為還有外教講授的部分專業(yè)課程和部分雙語教學課程,所以學生的英語水平也會不斷的提高.除了正常的英語課程之外,學院會在英語應用能力考試A級或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之前對學生有針對性的進行考前培訓,重點是考試技能培訓和真題訓練,一般為兩個周末,學生志愿參加,目的是提高考試通過率.在大一統(tǒng)一B級考試沒有過關的學生,在大二由自己單獨報名,參加B級考試或者PETS二級考試,或者四級考試,在大三畢業(yè)時,必須確保有合格的英語等級考試成績.所以大二時期,沒有制訂相應的考核標準,學生通過全國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A級或四級考試分數達到學院規(guī)定的分數就算二年級英語考試合格,要求學生畢業(yè)前要過關.
學院是三年制高職,第三年畢業(yè)班學生都朝著不同的人生方向努力,因此把學生分為三類:讀國外本科(出國留學和華澳國際會計學院對接升本)、國內專升本和就業(yè).在三年級第一學期,學院安排每天早上是專業(yè)課的學習,所有學生都要參加,下午是英語課,根據學生不同的畢業(yè)方向學院實施不同的英語教學,學生選擇不同班級來參加學習.準備讀國外本科的學生編成一個班級,安排有經驗的教師進行雅思的培訓,此外大部分學生還利用寒假時間,選擇到鄭州,北京等地進行雅思技巧培訓,然后參加雅思考試,考試合格者可以辦理出國留學手續(xù),或者到華澳國際會計學院學習.對于國內專升本的學生,編成專門班級,安排專職班主任和專職教師,有針對性的進行英語輔導和考前培訓.準備就業(yè)的學生學院以實用、夠用為原則,只講少量的實用交際英語和專業(yè)英語,節(jié)省時間讓學生提前進行了工作鍛煉和實習,為畢業(yè)后找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為什么要采用雙語教學?因為雙語教學是中外合作辦學比較好的教學模式之一,是向全英語教學或出國留學最好的過度方法之一.雙語教學目標是雙重性的,其一是獲取學科知識,其二是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運用外語的能力.必須明確雙語教學不是單純地學外語,而是用外語學,學生應重點掌握專業(yè)知識,切忌將雙語課變?yōu)槠胀ㄓ⒄Z課的翻版.由于任課教師懂得學生的第一語言,減少了他們害怕因為聽不懂第二語言授課而產生的種種顧慮,從心理上保證學生學好第二語言.但教師盡量將第一語言的運用降低到最低的限度,避免學生對第一語言產生依賴心理.
為什么學院只有部分專業(yè)課采用雙語教學?其一,因為學生的英語水平比較低,專業(yè)詞匯知道的比較少,開設雙語教學的專業(yè)課太多學生壓力大,學不會,可能會適得其反;其二,師資水平達不到.英語教師不懂專業(yè),專業(yè)課教師英語水平好的不多,雙語教學缺乏足夠的經驗和條件.學院在選擇雙語教學的專業(yè)課時首先選擇比較簡單的,學生初步了解或一定的基礎的專業(yè)課.
英語教學的效果決定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成敗.中外雙方在制定人才培養(yǎng)方案時要充分考慮到英語課程所占的比例,在學時上突出英語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各校實際情況采用分級目標法、分項教學法等有效方法,根據學生水平實施雙語教學或全英教學,通過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提高學生英語水平,保證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教學質量.
〔1〕方宗祥.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新探索——以南郵—紐約理工國際學院項目為例[J].學理論,2009(10).
〔2〕肖瑤.關于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下英語教學的思考[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1(12).
〔3〕王玉敏.中外合作辦學英語教學內容和方法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8(04).
〔4〕張漾濱.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外語課程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8(05).
G642
A
1673-260X(2012)10-0196-02
河南省社科聯(lián)、河南省經團聯(lián)2011年度調研課題(SKL-2012-2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