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hard Hollman
(美國英科系統(tǒng)股份有限公司,Billerica,MA 01821-3929,USA)
在先進封裝,MEMS,LED制造和其他領(lǐng)域,會涉及到在基板的雙面電鍍金屬形成互連線的一些加工程序[1]。在許多情況下,實際的做法是,分別用單獨的工序來加工基板的雙面。然而,在有些情況下,例如,如果有通孔或其他開口穿過基板時,對基板的雙面同時加工的能力更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在標準的電鍍工藝中,通常需要將基板安裝在載體上,以避免鍍液泄漏。對于減薄后的基板,晶圓經(jīng)過第一面的電鍍后,會產(chǎn)生一個大的彎曲,這使得電鍍晶圓另一面時更加困難。
在基板兩側(cè)和通孔內(nèi)用一種單一的工序電鍍,也可以大大簡化Das等人[2]討論的3D結(jié)構(gòu)轉(zhuǎn)接板的加工。參考文獻2介紹了用導電膠填充轉(zhuǎn)接板通孔的工藝。對基板雙面及通孔電鍍互連,不僅能簡化工藝流程,而且會提供更好的電氣和熱傳導性能(見圖1)。
圖1 用一步工藝電鍍的硅轉(zhuǎn)接板互連和通孔
正如Tummala[3]和圖2所示,雙面電鍍,也可以簡化TSV工藝。在標準的工藝中,通孔是部分地在基板上蝕刻后經(jīng)過電鍍銅填充。通過背面研磨基板暴露出孔的另一端,之后經(jīng)研磨減薄的基板面形成互連。一種雙面工藝可以從采用減薄后的基板開始,蝕刻成穿通基板的通孔,并通過單一的電鍍工藝對基板雙面填充后形成互連。
圖2 標準工藝與簡化工藝
一種垂直電鍍槽通過一些改進后便可用于雙面電鍍用途的試驗。如圖3所示,這種鍍槽設(shè)計成一次可鍍兩個晶圓,相向安裝在晶圓夾持器具的兩側(cè)。
在每個鍍槽內(nèi)設(shè)置兩個陽極,兩個屏蔽板組件(形成電場)和兩個剪切板(控制邊界層厚度),便能同時對兩枚晶圓進行電鍍。配做一種單晶圓雙面電鍍類型所需的垂直鍍槽(a)在晶圓夾持器上制作一個大型開口,(b)提供電接觸并在晶圓背面的邊緣密封鍍液。圖4顯示了用這種方式改制的晶圓夾持器。
圖3 垂直電鍍槽的分解圖
圖4 進改后的單晶圓電鍍雙面電鍍晶圓夾持器
這種雙面電鍍結(jié)構(gòu)已經(jīng)過基本的電鍍試驗,并進行了最新的兩種不同工藝的開發(fā)。圖4所示的改進型結(jié)構(gòu)是準備用于原理性研究試驗的一個原型。如圖5所示,在鍍銅工藝后,獲得了晶圓兩面匹配非常良好的效果。
圖5 雙面鍍層的電鍍銅厚度。厚度值來自表面電阻測量
雙面電鍍已單獨和順序經(jīng)過多種金屬測試。在一個應(yīng)用程序中,基板兩面在不同的可電鍍區(qū)域各有不同圖形。通過對兩面施加不同的電流,即使可鍍面積密度差異超過30%,有可能使基板兩面鍍層厚度匹配性小于1.5%。
圖6說明了在有通孔的晶圓上雙面電鍍時3種不同的選項。如果用于電鍍基板的孔壁上沒有子晶層,那么將只有晶圓表面被鍍。如果在孔壁上沉積一層子晶,這時晶圓的孔壁便可以形鍍或填充。圖7顯示了一個形鍍通孔的例子。
圖6 有通孔的晶圓上雙面電鍍時3種不同的選項
圖7 用一種加工工序進行通孔電鍍和雙面電鍍示例
一種生產(chǎn)型ECD裝置在先進封裝應(yīng)用中的雙面晶圓電鍍中已通過驗證。用于這種試驗的原型設(shè)備給出了可喜的結(jié)果。即使基板兩面可鍍區(qū)域不同時,也可以得到相等的電鍍速率。當對基板的兩面電鍍時,采用相同的工序形鍍通孔已得以驗證。進一步的硬件和工藝開發(fā)正在進行中。
:
[1]Pagaila et al.(StatsChipPac,Ltd.)“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forming double-sided through vias in saw streets”U.S.Patent7,666,711issued February23,2010.
[2]Das et al.“Package-Interposer-Package(PIP):A Breakthrough Package-on-Package(PoP)Technology for High End Electronics”2011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Technology IEEE Conference
[3]Tummala et al.“Impact of 3D ICs with TSV is profound but complex and costly-is there a better way?”Chip Scale Review July/August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