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恒勇
(江蘇省邗江中學 江蘇 揚州 225009)
新課程背景下,要求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不僅要求教師的觀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師的角色要轉變。
著名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說“假如讓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僅僅歸納為一條原理的話,那么,我將一言蔽之:影響學習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習者已經知道了什么。要探明這一點,并應據(jù)此進行教學”。 梅耶和加涅也認為,教新知識之前,必須先激活學生長時記憶中相關的原有知識。教學重心前置強調 “先學后教”,把師生課前活動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要求學生在上課之前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讀課本、查閱資料、交流討論的方式激活自己記憶中相關的原有知識,培養(yǎng)其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得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要求教師在上課之前通過學生導學案的檢查和分析搞清楚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并進行有針對性的備課。
教師是教學改革的實施者,是改革的關鍵,傳統(tǒng)的教師角色在新課程改革中受到挑戰(zhàn)。我認為教學重心前置為教師提供了一個舞臺,賦予了教師更為豐富的角色內涵: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促進者、學生學習成果的欣賞者、課堂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和組織者、教學活動的反思者。
“信息爆炸的時代”已經到來,教師在學校教育時間里的主要任務是什么?我們不可能通過課堂讓學生掌握本學科的全部知識,學生也不是除了課堂就無法獲得知識,現(xiàn)代社會為學生提供多種的獲得知識的渠道。教師強勢的知識傳輸者的地位被動搖了,不再是只傳授現(xiàn)成的教科書上的知識,而是要指導學生懂得如何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掌握獲取知識的工具以及學會如何根據(jù)需要去處理各種信息的方法。
教學重心前置要求教師將引導學生學習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輔導者、激發(fā)者、各種能力和個性的培養(yǎng)者。導學案的使用彌補了學生自我學習、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不足,適當引導,促進學生智慧、能力不斷提升,幫助學生從教材、生活、記憶中激活與即將學習知識的關聯(lián)的內容。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研究導學案的編制:
(1)新課程要求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化學,從生活現(xiàn)象中提取化學問題。教師在編制導學案時可以引導學生尋找生活中的一些與本節(jié)課內容相關的現(xiàn)象。如在學習“金屬的防護和回收”這一節(jié)時,我設計了這樣三個問題讓學生思考:①鋼鐵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金屬材料,你身邊有哪些物品是用鋼鐵制造的?②金屬的銹蝕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你知道哪些鋼鐵制品生銹的事實?③你知道日常生活中人們采取哪些措施防止鋼鐵制品生銹?
(2)閱讀是從書面材料中獲取信息的過程,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形式。學生閱讀教材或根據(jù)問題查閱資料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閱讀的能力。如在學習“化學與能源”這一節(jié)時,可以鼓勵學生通過教材、網絡、報刊等途徑查閱中國的能源狀況與政策和中國能源形勢等相關內容,讓其形成報告,在教學過程中交流。
(3)化學實驗對化學學習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體驗化學實驗的過程既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又發(fā)展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在導學案中,教師也可以將一些學生可以利用身邊物質完成的探究實驗交由學生課前完成。例如:“鋼鐵銹蝕的條件”可以在導學案中設計如下實驗讓學生在課前自己完成。
【家庭探究小實驗】在切過咸菜的鐵質菜刀(或選擇鉛筆刀)同一面上選相近的三處進行實驗:第一處用濕棉球潤濕;第二處用干布擦干;第三處用干布擦干后,再涂上一層食油。
菜刀(或鐵片)干布擦干后,再涂上一層食油現(xiàn)象濕棉球潤濕用干布擦干
(4)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形成也是導學案要肩負的一項責任。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學生查閱有關資料或提供相關資料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心智。如在學習酸堿鹽的應用時,我們可以讓學生查閱侯德榜先生的事跡。這樣的化學史教育,無須額外的描述,就能讓學生體會到科學家求真求實、嚴謹細致的科學態(tài)度,以及用于探索、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產生國家榮譽感,從而使學生的精神境界得到陶冶和升華。
在教學重心前置模式下,我們除了簡單的檢查學生的導學案之外,還可以通過學生課上交流學習收獲的方式來了解學生“先學”的情況。這個過程可以展示學生的風采,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時候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傾聽他們的心聲,善待他們的意見,不要打擊他們“先學”的積極性,真正的從心里賞識每一個學生,做一個謙虛的傾聽者、真誠的賞識者和鼓勵者。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學習,避免學生體驗挫折和失敗而灰心喪氣,失去學習的信心。如在學習“化學與材料”時,我將班級學生分成四個小組,利用周末時間自學,并讓每個小組準備一種材料進行交流發(fā)言。看著學生自己制作的powerpoint課件,教師能不滿意嗎?采用這種方式,學生不僅可以針對書本知識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還可以聽取他人的見解,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學生不僅理解掌握了知識內容,提高了思維和學習能力,促進了學生之間的合作。更重要的是老師的信任和賞識激發(fā)了學生的進取心,增強了學生自我學習的欲望,享受了學習的樂趣,體驗了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心前置使教師課前充分了解學情,課上有針對性地教。教師要組織并參與學生交流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引導學生討論解決問題,彌補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不足。教師要像一個導游,不斷地指引學生,教師的指導要做到適時、謹慎、有效,教師在課堂上指導過程中要控制講話的時間,要掌握好介入指導的時間。不能指導過早,浪費了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的機會,也不能過晚指導,會讓學生過久處于無助的狀態(tài)。在課堂上師生是完全平等的,教師不能光站著看學生,而要蹲下去看學生,把自己放到與學生對等的位置上,教師要不斷地欣賞學生,才會贏得學生的尊敬。教師的參與一方面讓學生感到親切,增強參與活動的動力和自信心;另一方面對教師來說通過親歷教學活動豐富了教學經歷,提升了教學經驗,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教學重心前置下,教學過程再也不是教師思考和學生接受的過程,而是在學習中共同思考、共同進步的過程。教學過程再也不能搬著數(shù)年不變的教案在講臺上侃侃而談,必須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教學活動和反思。如果一個教師不能對教學過程中的經驗進行深刻的反思,那么你即使教了一輩子的書也只是將一年的工作重復了一輩子而已。只有不斷進行反思,善于從反思中提升,才能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水平,更好地指導以后的教學工作。
教學重心前置符合教育心理學規(guī)律,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隨著深入的展開和研究,教師的角色必然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