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少華
[摘要] 如何幫助初學者克服怕水心理是游泳教學中首要解決的問題,根據(jù)筆者多年的游泳教學,認為熟悉水中環(huán)境,讓學生喜歡水,建立興趣與自信,對于小孩子今后是否喜歡游泳,能否學會/學好游泳起到關(guān)鍵的作用。同時在教學中要重視應用教學心理法,消除學生對水的恐懼感,教學中必須做到循序漸進,不要急于求成,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在教法上也應該和游戲活動相互交叉進行,應寓教于樂。教學中針對學生上游泳課的心理狀態(tài),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改變學生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激發(fā)學生游泳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關(guān)鍵詞] 游泳教學恐懼
游泳是古代人類為了求生存,在同大自然的斗爭中產(chǎn)生的,是一項人體憑借自我支撐力和推進力在水中進行的運動?,F(xiàn)代研究表明,游泳不僅能增強體質(zhì),還有利于促進兒童智力的開發(fā)與提高;有助于兒童意志品質(zhì)及協(xié)調(diào)能力的形成與發(fā)展;同時,學會游泳,學會自護自救,掌握一項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將使少年兒童終身受益。
每個游泳初學者都會有對水的恐懼心理,恐懼的程度因人而異。如何幫助初學者克服怕水心理是教學中首要解決的問題。
一、造成初學者害怕的原因
(1)環(huán)境的改變。游泳時要仰臥或俯臥在水中做動作,完全改變了平時陸上那種習慣的直立姿勢,其運動軸、運動面及運動方向也發(fā)生了變化。人在水中活動時,由于水的浮力,使得游泳者失去了陸地上的固定支撐,加上水的波動,會使游泳者感到晃晃悠悠,很難維持身體平衡。人在水中活動時要受到水的壓力,造成呼吸困難。另外游泳時的呼吸與陸地不同,要求吸氣時用口在水面上吸氣,用鼻和嘴在水下呼氣,并在吸氣和呼氣之間有一段憋氣,還要求呼吸必須在一
定動作配合下有節(jié)奏地呼吸。由于水對人體的壓力和阻力,人們既要克服水對人體的阻力和壓力,又要充分利用水的阻力,用四肢劃水使水對手和腳產(chǎn)生反作用力,造成盡可能大的推進力。鑒于以上因素變化,給學生的身體、心理帶來各種不適應,以致學生在學習游泳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溺水、喝水、嗆水、呼吸困難及肌肉緊張等,從而產(chǎn)生恐懼心理。
(2)水質(zhì)和水溫的條件。滿池的池水和過低的水溫會造成初學者的不適心理,同時,過低的水溫和氣溫會造成人體體表溫度的下降,使人在水中活動出現(xiàn)肌肉僵硬、痙攣、頭疼、力不從心等現(xiàn)象,使初學者產(chǎn)生恐水心理。
(3)心理素質(zhì)差。有些學生由于意志品質(zhì)較差,缺乏勇敢頑強的精神,雖然掌握了相應的技術(shù),具備了一定成功的能力,但對日常生活中較少接觸的游泳動作,仍然不敢練習,出現(xiàn)猶豫不決、動作失調(diào)等現(xiàn)象,結(jié)果不能完成動作,從而產(chǎn)生恐懼心理。
二、恐懼心理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
(1)話多。在水中總是找機會和教師說話,借機會靠在岸邊或伏著水線,表面上嘴里說個不停,實際上心理很害怕。
(2)動作急。特別是在游蛙泳時,節(jié)奏特別快,生怕沉下去。兩手不是在劃水,而是在水面摸水。
(3)不翻腳。踝關(guān)節(jié)僵硬,繃著腳面,甚至用手掰不動。兩腳不是向后做蹬夾水的動作,而是像蝶泳似地拍擊水面。
(4)不下水。離岸邊遠遠的,無論怎么勸說都無效,嚴重的甚至大聲叫喊。
(5)扶人。特別在蛙泳腿的練習中,往往是松開手中的浮板,去扶鄰近的學員,或者是扶岸邊和水線,不相信自己,總想找點兒依托。
(6)縮肩收胯。由于害怕,致使身體各部位均處于緊張狀態(tài),肩、肘、髖、膝關(guān)節(jié)動作不舒展,不放松。
(7)立著游。抬著頭,挺著胸,怕頭部沾水,導致臀部下降,以至于身體不能漂浮在水中,只能像海馬那樣立著游。
(8)水中不吐氣。因為怕嗆水,嘴閉得緊緊的,即使頭部進入水中也不張嘴吐氣,而是始終憋著氣。待頭部出水后又吐又吸,造成身體缺氧無力。
三、有效的教學方法
根據(jù)筆者多年的游泳教學,認為熟悉水中環(huán)境,讓學生喜歡水,建立興趣與自信。此時動作尚未成形,不能提出過多的技術(shù)要求,先讓他們在水中動起來。
(1)明確學習動機??朔斡拘睦碚系K的關(guān)鍵,就是要有好的學習動機,因為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積極學習游泳的心理動力。學習動機是指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是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核心。而動機的產(chǎn)生總是和需要緊密聯(lián)系著的。所以教師要讓學生充分了解游泳在生理、生物力學、心理方面的價值,說明游泳在學校體育、生產(chǎn)勞動、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調(diào)動學生潛在的學習需要。
(2)加強安全保護。學生心理上有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在游泳教學中,學生如果有溺水的體驗,都會給學生造成程度不同的怕水心理及心理障礙,對游泳的教學極為不利。因此,在教學中應盡量避免在學生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出現(xiàn)一些強烈的刺激使學生出現(xiàn)不應有的溺水現(xiàn)象。
(3)熟悉水性練習。熟悉水性教學是游泳教學中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游泳初學者的必經(jīng)階段。通過對游泳初學者進行水中行走、呼吸、憋氣、漂浮、滑行與站立等練習,讓初學者體會與了解水的特性,逐步適應水的環(huán)境,消除怕水心理,培養(yǎng)對水興趣,并掌握游泳中的一些最基本的動作,從而建立良好“水感”的心理狀態(tài)。初學者通過對水感體會,就會逐漸達到在水中比較自由的境地,使學生在心理上從“恐懼感”轉(zhuǎn)變?yōu)榘踩校瑥膽炙驉鬯D(zhuǎn)變,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游泳技術(shù)動作的能力和興趣。
(4)有趣游戲活動。在游泳練習中對學生提出一定的任務,安排一些有趣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會求知需要。如:學習憋氣音,通過做水下數(shù)數(shù)、睜眼看同伴做動作,鉆桿、鉆救生圈等等方法,可進一步鞏固呼吸方法,提高水憋氣的能力,消除怕水心理,培養(yǎng)對水的興趣。又如:在熟悉水性時,用扶池邊行走、水中睜眼數(shù)數(shù)、憋氣比賽、蹬邊滑行比賽、打水仗等游戲練習,使學生從認識水性進而熟悉、掌握、利用水的特性。
四、游泳初學者教學初探
第一次下水的教學,對于小孩子今后是否喜歡游泳,能否學會/學好游泳起到關(guān)鍵的作用。對于小孩子來說,有一些喜歡玩水,有一些不感興趣,有膽子大的,也有怕水的,各有不同,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都是孩子,都有著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欲。那么,對于游泳教學來說,第一次下水,就必須讓孩子對水有興趣,喜歡玩水,從而產(chǎn)生學習游泳的念頭。當然,我們要讓孩子們知道水是有趣的,但更是危險的,如果沒有一定的游泳技能以及合格的救生裝備,是不能夠下水的。特別是對于10歲以下的孩子,第一次下水前,更要強調(diào)說明這一點。
初次下水,教師必須要耐心的講解人在水中的各種感覺與反應。讓孩子們對于可能會發(fā)生的狀況有一個提前的認識,以避免孩子們不必要的驚慌。這也是很重要的,對于孩子來說,如果在水中過于驚慌,他們往往會嗆水,甚至發(fā)生危險,從而對于游泳產(chǎn)生恐懼。
初次下水的教學,也是教師與孩子的初次或是剛開始接觸的時候,這時候教師的耐心以及和藹會給孩子們更多的信心與勇氣。教師用命令或是強壓的方式也許能夠讓孩子們下水,但是這樣做的后果不管從長期,還是短期看都是有害的,對于游泳教學而言,練習呼吸換氣是個難點,讓學生能掌握好呼吸換氣的方法和技巧,必須要做到把呼吸練習貫穿在整個教學的始終。
對于后面的泳姿動作練習,一般應讓學生先練陸上模仿練習,做出規(guī)范動作姿勢,注意隨時糾正他們的錯誤動作。然后再在水中實踐練習,水陸相結(jié)合。這樣訓練效果比較好。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初學者我們不能對其要求太高,剛開始的時候可以適當把動作技術(shù)簡化,然后再過渡到規(guī)范技術(shù)動作。
另外在游泳教學中,學生的心理障礙也會對游泳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要重視應用教學心理法,消除學生對水的恐懼感,教學中必須做到循序漸進,不要急于求成,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在教法上也應該和游戲活動相互交叉進行,應寓教于樂。教學中針對學生上游泳課的心理狀態(tài),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改變學生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激發(fā)學生游泳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