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栗
從林谷山刷標語的少年到編外記者,再到經歷蟄伏后的湖北首富,他終于在39歲迎來爆發(fā)。但又或許,在他眼中這只是人生的又一次起承轉合。
“喜歡詩歌的孩子,長大了一定會有出息!”這是茅盾文學獎獲獎小說《天行者》里,一位鄉(xiāng)村小學校長說的話。長篇小說《天行者》是湖北著名作家劉醒龍的作品。
19年前,在文壇上初具聲名的劉醒龍,發(fā)現(xiàn)湖北羅田縣三里販鎮(zhèn)有一位年輕的林業(yè)勘測員寫得一手好詩。他非常賞識,自此時加關照,甚至三次為其介紹工作。然而劉醒龍恐怕也未曾想到,19年后,這個當年的青年詩人閻志,已成為身家百億的湖北首富,在香港上市的卓爾集團的掌門人。
山窮水盡
將時鐘倒撥20年,當時閻志還在羅田林谷山獨自跋涉。
1972年出生的他是家中獨子,上面有5個姐姐。他出生的時候,算命先生掐指一算,說:“五朵金花一樹紅?!钡x高二那年,閻志的父母雙雙得病,他只得退學回家照顧。父母康復后,他接班到父親任職的林業(yè)站工作。最初的工作是刷標語,之后又被派進深山做林業(yè)勘測。
1992年,閻志的詩文被當年已經是黃岡地區(qū)群眾藝術館干部的劉醒龍發(fā)現(xiàn)并賞識,將他介紹到黃岡文聯(lián)《鄂東文學》擔任編輯。誰也沒想到,這場本來只是文人間惺惺相惜的一個機緣,竟成為閻志人生軌跡改變的開始。
兩年后,那份地方小刊未能支撐下去。懷揣最后的200元錢,閻志來到武漢。即將彈盡糧絕之際,劉醒龍又一次對他伸出援手,介紹他到《市場時報》成為一名編外記者。盡管表現(xiàn)突出,但幾個月后,沒有戶口和住房的閻志依然成為報社裁員的對象。
閻志帶著自己僅有的2000元積蓄,說服兩個朋友一起湊了6000元,開了一間“藍白文化傳播工作室”。他們策劃的第一個方案就是“武漢老字號”,希望重振武漢百年老店。但經驗不足,錢很快打了水漂。
自己的錢搭進去不打緊,最讓閻志難受的是“將朋友拖下水”。當時可謂山窮水盡了,他沒辦法就變賣自己所能變賣的一切東西,只剩下自己凈身一個大活人。怎么辦?8000元賣自己吧!這個匪夷所思的念頭在腦子里一閃而過,他有了一個“方案”。
那天晚上,他用兜里僅剩的10塊錢打的將女友送回家,之后他連坐公交車的錢也沒有了,只得徒步回來。
命運轉折
竟然有一家廣告公司接受了他的“賣身”方案,不過,對方只愿出4500元。閻志將這點“賣自己”得來的錢,還給了朋友。幾個月后,再次失業(yè)的他來到良友雜志社。第一個月他拿到了500元工資,還未及高興,雜志社領導輕蔑地說:“其實你不值500元。我發(fā)給你500元很冤枉!”
現(xiàn)在,每當談起那段顛沛流離的生活時,閻志已經內心平靜了,但他還不忘調侃:“如果他當初給我一個很好的環(huán)境,我可能還不會出來。”
離開這家雜志社后,閻志將自己關在出租屋里,沒日沒夜地趕寫一本書:《天若有情》。值得慶幸的是,這本描寫香港歌星劉德華生活與性格的書,為閻志換來了2.5萬元的稿費。
命運就是這樣,有時殘酷,有時幽默。
曾經裁掉閻志的《市場時報》因為經營不景氣,準備出賣廣告版面。但這份行業(yè)報發(fā)行量有限,一時乏人問津。閻志卻敏銳地從中窺見了蘊藏的商機,果斷承包下這家報紙的家電廣告專版,并以此為依托開創(chuàng)了全國第一家VCD專號,與當時的新科、愛多、萬利多等展開合作。
1996年12月16日,閻志的“卓爾傳播有限公司”正式注冊成立。到1999年年底,卓爾傳播借助《市場時報》合作模式,首先在省內推行“品牌代理制”,與武漢14家紙媒“合縱連橫”,開設“家電專版”,幾乎囊括了全國所有的家電品牌。卓爾傳播也在短短數(shù)年內累積資產達5000萬元,成為當時湖北地區(qū)最大的民營廣告企業(yè)。
陌生的“后來者”
自2001年起,除去廣告,閻志將卓爾的觸角延伸至生物、食品、教育、紡織等多個行業(yè)。
但他慢慢發(fā)覺這種多元化的收效并不盡如人意,到2004年他開始逐步退出這些領域,專注公用物業(yè)開發(fā)。先后開發(fā)了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NO.1企業(yè)社區(qū)、武漢客廳、卓爾·湖畔豪庭、卓爾筑錦苑、襄陽客廳、濱??蛷d和中部物聯(lián)港等項目。
對于進入這一陌生領域,閻志也坦言,2005年下半年才進去的自己是個“后來者”。但他同時也分析,若投資住宅建設很難趕得上萬科、保利等成熟的住宅開發(fā)企業(yè)。但在當時的非住宅業(yè),省內外還缺乏范本,“這恰恰是卓爾的機會”。
“隨著沿海企業(yè)內遷、武漢中心城市地位凸現(xiàn)、武漢城市圈實施一體化,公用物業(yè)在武漢有著廣泛的發(fā)展空間,這是大勢所趨?!遍愔菊f,“當別的企業(yè)在做住宅地產的時候,我看準了產業(yè)發(fā)展和商貿平臺;當別的公司盯著A股上市的時候,我看到了H股的潛力?!?/p>
對于漢口北這一項目,他當年只是出于“宜商”考慮。閻志也曾多次不厭其煩跟媒體強調:“漢正街和漢口北不是一個你死我活的關系,只是一個承接?!?/p>
“漢正街到了一定的時候,它的業(yè)態(tài)就要升級,區(qū)域的功能就需要提升。他的傳統(tǒng)業(yè)態(tài)、批發(fā)業(yè)態(tài)就應該外遷出來,對不對?”他反問道,“那么我們就是承建它的外遷。漢正街的潛力、價值,做批發(fā)的話現(xiàn)在來說沒有最大化?!?/p>
“我2007年開始做漢口北,那時候有誰預知漢口北要搬了嗎?沒有。只是我看到了漢口北這樣一個區(qū)位優(yōu)勢,就是這個地方適合發(fā)展現(xiàn)代的,新型的商品集散地?!彼硎?,“而我在做漢口北的過程中,漢正街的問題出現(xiàn)了,而此時的漢口北正好具備這樣一個承接能力,于是這種轉移構想順理成章出現(xiàn)了?!?/p>
問鼎首富
而他也許更加沒有預料到的是,隨著囊括漢口北和武漢客廳等項目的卓爾發(fā)展控股有限公司的上市,他會一躍成為湖北首富。
2011年7月13日,卓爾發(fā)展在香港聯(lián)交所成功掛牌交易,截至當日下午4時,以3.09港元/股收盤,公司總股本為35億股,市值108.15億港元。持股85%的閻志以總身家91.9億港元(約合人民幣76.32億元)成為IPO新貴。此次上市,卓爾發(fā)展共發(fā)售5.25億股,首次融資15.18億港元,規(guī)模為2009年A股IPO重啟以來14家湖北新上市公司平均募資額的兩倍。這次上市,卓爾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多項第一:是香港主板市場第一只“武漢概念”股、第一只批發(fā)市場概念股。
對此閻志表現(xiàn)淡然,雖然認為“市值被資本市場低估”,但也并不在乎這一紙上財富。
于他來說,生活并未因為這一頭銜而有什么太大不同。他依然偶爾約三兩好友喝茶聊天,被服務員告知不能抽煙,“坐在那里,郁悶一個下午”。就如他去年出版的長詩《挽歌與紀念》的后記中所言:“這與我十多年前草率出版作品第一版大相徑庭,記得那時候我對于出版和發(fā)表是迫不及待的,而今似乎從容了些。”
從林谷山刷標語的少年到編外記者,再到經歷蟄伏后的湖北首富,他終于在39歲迎來爆發(fā)。但又或許,在他眼中這只是人生的又一次起承轉合。
摘自《名人傳記(財富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