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麗微,凌曉飛,徐 潔,王秋惠
(瑞安市人民醫(yī)院,浙江 瑞安 325200)
神經外科手術室是我院重要科室,具主專科性、專業(yè)性強、急診重患多的特點,因此工作量大,患者病情復雜,病情變化快,手術搶救分秒必爭。護生進入神經外科手術室實習,不僅能通過自身實踐進一步強化書本知識,增加實踐經驗,同時在臨床搶救手術中能不斷提高搶救能力和水平,對將來從事護理工作打下重要基礎?,F將我科帶教實習護生的體會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本院神經外科手術室 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間接收來自各醫(yī)學院校的實習護士64人,其中男2例,女62例,年齡17-22歲,平均(18.5±1.5)歲。將64名實習護士隨機分為兩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32名。兩組研究對象在性別、年齡、性格、文化程度、家庭教育、自學能力等方面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選擇帶教老師。臨床帶教老師是使護校學生進入護理角色的指導者,也帶教老師的思想素質、工作作風、技術操作水平和理論知識乃至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對護生的心理素質和專業(yè)素質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1]。因此,選擇的帶教老師應具有10以年手術室臨床經驗,有較高的業(yè)務素質和職業(yè)道德,掌握本科前沿新知識,能隨臨床變化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有較強的分析問題能力和高度的責任心和耐心,不斷地用知識豐富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從而更好地將新知識、新技術傳授給護生。
3.帶教方法。(1)熟悉環(huán)境。帶領護生熟悉手術室的工作環(huán)境、了解手術室規(guī)章制度,參觀無菌區(qū)與非無菌區(qū)。介紹手術室每日工作程序、不同崗位業(yè)務職責、手術室的常用器械以及重患搶救手術程序和顯微神經外科手術醫(yī)護配合的特點。(2)基礎練習。帶領護生進行基礎性操作,帶教老師帶領護生從準備器械敷料、鋪無菌器械臺開始,逐漸熟悉了解術野范圍和無菌區(qū)的維護及手術中器械的擺放、傳遞以及術中生命體征觀察、術后三查七對、手術器械的清洗消毒、重危病人監(jiān)護等等。(3)模擬訓練。由護士扮演重病手術患者,帶教老師向護生詳細講解手術部位、手術的過程,從器械準備到解剖層次、術中配合,然后安排護生進行模擬搶救,由帶教老師跟蹤指導。訓練結束由護生介紹搶救過程和搶救經驗,使護生能學到課本以外的知識,學為所用,邊學邊用。(4)實踐演練。安排學生單獨承擔一部分中型手術助手和器械護士工作,帶教老師嚴格注意手術進展情況,加強臨床和指導,保證護生的術中配合及急診手術的搶救配合工作到位,提高護生的應急反應能力。(5)綜合考核。對照組在整個實習階段不進行任何考核,試驗組護生每周考核一次。出科時兩組均進行綜合考核。
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3.0統計學分析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在理論知識和業(yè)務技能考核上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意義(P<0.05),(詳見附表)。
附表 兩組護生理論考核與實踐技能考核結果
臨床實習是每個護生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護士的必經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正確引導、提高實習生的各種能力是臨床帶教的首要任務[2]。護生實習的過程是由基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由知識向能力轉化的過程[3]。神經外科手術室具有專業(yè)性、獨立性和服務性很強的特點,且危重病人多,手術搶救工作繁重,死亡率高。因此應培養(yǎng)護生敢于接觸病人,從機械被動地學習到積極主動地進行模擬訓練和實戰(zhàn)演練,不斷提高急診搶救配合能力。帶教老師對護生應嚴格管理,做到“放手不放眼”,以身作則,做好表率,正確引導處理手術中突發(fā)情況,加強溝通,更好地完成帶教任務。總采取一對一帶教模式,在實習中開展模擬演練和實戰(zhàn)訓練,嚴格出科考核,能有效提高護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果,激發(fā)護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加學習興趣及主動性,從而有效保證神經外科手術室護理帶教質量。
[1]楊敏利,王 宇,殷寶玲.手術室護生帶教模式的探討[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10,7(11):142.
[2]唐雪蓮,秦 露.神經外科護理帶教的體會[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醫(yī)學卷,2009(3):240-241.
[3]余 航,太嘉琪.在情景中體會和提高——手術室護生帶教新模式的探討[J].醫(yī)學信息(中旬刊),2011(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