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桃良,李志剛
(1.曲靖師院人文學(xué)院,云南曲靖 655000;2.紅河學(xué)院人文學(xué)院,云南蒙自 661100)
《詩經(jīng)》①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原名《詩》,又稱《詩三百》。漢代開始稱為《詩經(jīng)》,被奉為儒家經(jīng)典。《詩經(jīng)》非一人一時所作,作者包括從貴族到平民社會各階層人士,最后成書大約在公元前6世紀。《詩經(jīng)》是我國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源頭?!对娊?jīng)》所反映的歷史時代自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共500年左右。
《詩經(jīng)》內(nèi)容豐富而深刻,是古代奴隸社會的百科全書。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文學(xué)價值以及廣告價值。前人主要是從文學(xué)角度解讀和研究《詩經(jīng)》,成果豐碩,浩如煙海。鑒于《詩經(jīng)》內(nèi)容及思想的廣泛性和豐富性,從廣告的角度解讀《詩經(jīng)》中的廣告思想,進一步探索那個時代的廣告文化現(xiàn)象,解讀那個時代和社會的發(fā)展特點。
首先,從廣義上對“廣告”作一個界定,凡是由發(fā)布者通過一定媒介傳播信息給接受者的過程和現(xiàn)象都稱之為廣告。所以 “任何一種廣告活動,都必須具有廣告主、廣告信息、廣告對象、廣告媒體等四種基本要素?!盵1]根據(jù)廣告活動的諸要素可以判斷,《詩經(jīng)》中充滿了豐厚的廣告活動和廣告思想。
《詩經(jīng)》中大量的詩歌,尤其是情歌,有思婦詩、思夫詩、怨夫詩、戀情詩等都表現(xiàn)主人公內(nèi)心深處對美好愛情的渴望和追求。作者為了鮮明透徹地表達主人公的情感和思想,借大量有象征意義的事物和景色向世人傳播自己的愛情觀和婚姻觀。
如《邶風(fēng)·雄雉》“雄雞于飛,泄泄其羽。我之懷矣,自詒伊阻?!痹诖恕靶埏簟笔恰昂魡尽钡姆?,“日月”是“光明”的象征。借“雄雉”、“日月”作為媒介來傳達主人公對丈夫久役的思念,對團聚和幸福的渴望。
《邶風(fēng)·靜女》“靜女其孌,貽我彤管。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辈捎谩巴堋?、“ 荑(茅荑)”來傳達男女約會時的美好戀情。這種媒介是愛情的信物和情書,也是愛情的符號。
在《衛(wèi)風(fēng)·木瓜》中男女傳達情意和愛戀的廣告方式主要是互贈物品,“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用以為好也。”詩中“木瓜”、“木桃”、“木李”和“瓊琚(佩玉)”、“瓊瑤(美玉)”、“瓊玖(寶玉)”就是愛情的媒介和橋梁。男女彼此珍藏這些物品,是對愛情的向往和守望。
《鄭風(fēng)·女曰雞鳴》“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蓖ㄟ^贈“佩(玉)”這種媒介來傳達愛情婚姻的甜美與純潔。
《秦風(fēng)·蒹葭》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再水一方。”詩中“伊人”意義最深廣,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使用最頻繁,不僅具有傳播力,也有很強的廣告效應(yīng)。 “伊人”具有豐厚的情思意蘊、深刻的哲理意味和豐富的廣告內(nèi)涵。狹義地說“伊人”是戀人。隨著時間的推移,“伊人”具有深遠的文化意義,已成為“思念”的廣告符號,傳達的是美好和向往??梢哉f,“伊人”是黑暗中的明燈,是人生的理想;是一種永恒的遺憾,美好的回憶;是一種惘悵和失落;是永遠追逐的夢,可望不可及?!耙寥恕边@種廣告符號傳達廣泛而久遠,深入人心,深入生活。
《陳風(fēng)·東門之枌》“視爾如荍,貽我握椒?!边@里出現(xiàn)的“椒”,是古代男女在會舞中產(chǎn)生好意之后互贈的一種芬芳,以示好感。“椒”是一種表愛戀的廣告形式,雙方互贈就知道彼此的心愿?!敖贰焙髞碓谠颇仙贁?shù)民族地區(qū)大為流行,是男女在歌舞場上、節(jié)日宴會和勞作趕集中談情說愛相互贈送的信物,隨后演化為一種香囊或香包。
從這些愛情廣告可以看出,在古代經(jīng)歷殷商鬼神文化的統(tǒng)治之后,人們開始覺醒,掙脫鬼神觀念的束縛,并以詩歌為媒介大膽地表現(xiàn)和傳播自己對美好愛情的渴望和追求。這是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也是女性意識的覺醒?!对娊?jīng)》愛情詩里的景與物在當(dāng)時和后來的傳播中,經(jīng)過長期的文化整合形成了內(nèi)涵豐富、意義深遠的具有穩(wěn)定性、流行性和傳播性的文化符號。這些廣告符號具有影響力和傳播力,也具有教育作用、示范作用和警示作用。由于其深遠的符號意義,才被當(dāng)時和后來的人們廣泛用之和傳之,在長期的文化經(jīng)驗和文化傳播中形成審美共識和文化認同。
政治軍事廣告在中國古代最為普遍,這是從原始社會末期開始,私有制產(chǎn)生、階級出現(xiàn)、國家建立的必然結(jié)果。在國家的政治管理和軍事事務(wù)中,信息的傳達和掌握已經(jīng)成為國家和階級獨立的第一需要。信息的擁有和把握成為國家政治軍事掌控的話語權(quán)。
如《鄭風(fēng)·清人》“清人在彭,駟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表現(xiàn)的是戍守防地的將士們的軍事生活。詩中“二矛重英” 是那個時代的軍事廣告,傳達的是壯士出征和防守的英勇陣勢。朱熹:“二矛,酋矛、夷矛也。英,以朱羽為矛飾也。酋矛長二丈,夷矛二丈四尺,并建于車上,則其英重疊而見。”所以“二矛重英” 是軍事的標志,起到強有力的軍事廣告的作用,給敵人一種威懾作用。
《小雅·六月》中“六月棲棲,戎車既飭。四牡骙骙,載是常服”?!俺7币彩枪糯囊环N軍事廣告,是將士出征時的一種旌旗廣告。因為林伯桐:“《傳》曰:日月為?!??!爸^畫日月于旗,則為太常。”姚際恒:“常服。常,旂也。服,屬也。言常之屬也”。詩中“織文鳥章,白旆央央”。其中“織”、“白旆”為古代的戰(zhàn)旗廣告,顯示戰(zhàn)爭的激烈。朱熹:“織、幟字同。鳥章,鳥隼之章也”。嚴粲:“曹氏曰‘白,帛也’。白旆以絳帛為斾也。以帛續(xù)旐末為燕尾,戰(zhàn)則旆之”。
《小雅·采芑》中有“方叔蒞止,其車三千,旂旐央央”?!皵鐢怼币彩枪糯能娛聫V告。
旗幟廣告在軍事中的應(yīng)用,如《大雅·大明》中:“殷商之旅,其會如林?!边@里“會”是一種旗幟廣告,傳達的是武王伐商的英勇場面,武功輝煌。為什么“會”是一種旗幟?馬瑞辰:“三家詩或亦有作旝者。馬融《廣成頌》:旃旝森其如林,即本此詩。是馬融詩傳亦作旝。然以旌旝連言,仍以旝為旌旗。《左傳》杜注:‘?dāng)?,旃也’?!墩f文》:‘?dāng)?,旌旗也’。”吳闿生:“旅,眾也。會,《說文》作旝?!蹲髠鳌罚骸?dāng)鲃佣摹?。?/p>
《大雅·疊柔》中:“四牡骙骙,旟旐有翩。亂生不夷,靡國不泯?!痹娭小皵鶖怼笔擒娛聫V告,傳達國危軍荒,戰(zhàn)亂四起。毛亨:“骙骙,不息也。鳥隼曰旟,龜蛇曰旐?!?/p>
《大雅·韓奕》中:“王錫韓侯,淑旂綏章?!痹娭小笆鐢缃椪隆边@是古代帝王朝貢的旗幟廣告,顯得豪華氣派。毛亨:“淑,善。交龍為旂?!蓖跻骸案`疑綏者,文貌。《荀子·儒效篇》:綏綏兮其有文章也。綏綏即文章之貌,注以為安泰,失之?!嬘跀纾积埲赵轮?。綏然有文,故曰綏章。綏章與淑旂,文正相對也?!苯椪?,染鳥羽或旄牛尾綴于旗竿首。鄭玄:“交龍為旂”。“旂”指龍旗。
《大雅·江漢》中:“既出我車,既設(shè)我旟”。詩中“旟”是出征戰(zhàn)旗,屬于軍事廣告。鄭玄:“車,戎車也。鳥隼曰旟”。詩贊揚宣王命召虎平淮夷的武功。
《魯頌·泮水》中:“魯侯戾止,言觀其旂。其旂茷茷,鸞聲噦噦?!薄皵纭笔擒娛聫V告,傳達魯僖公平服淮夷的勝利氣勢。
《小雅·車攻》中“之子于苗,選徒囂囂。建旐設(shè)旄,搏獸于敖?!薄笆捠採R鳴,悠悠斾旌。徒御不驚,大庖不盈?!边@里的旗幟廣告“旐”、“旄”、“斾旌”,顯示的是古代貴族出征打獵的氣派陣勢,也顯示了貴族的豪華顯赫,這種旗幟廣告只有貴族和統(tǒng)治階級才能享用。
《小雅·庭燎》中“夜如何其?夜鄉(xiāng)晨。庭燎有輝。君子至止,言觀其旂?!?“旂”就是古代官員上朝時的標志。這是古代的一種政治廣告形式。類似關(guān)于上朝的旗幟廣告還有《小雅·采菽》中“君子來朝,言觀其旂。”這是傳達周幽王時代的上朝狀態(tài)。
信息在政治軍事中起到重大的推動作用。大量政治軍事信息第一時間傳遞和交流是民族獨立和權(quán)力的象征。在古代如果權(quán)力相爭激烈,社會動蕩,戰(zhàn)爭頻繁,那么政治軍事廣告在國家政治中的地位就突出,使用廣泛,作用強大。
如《衛(wèi)風(fēng)·氓》,從整體上是體現(xiàn)古代不幸的婚姻家庭生活的詩。詩開頭:“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闭劦氖枪糯腥宋竦恼劵榍髳?。詩中說的是男人笑嘻嘻的裝模作樣地抱著布來換絲,其實哪兒是來買絲,其實是來談婚事。從“抱布貿(mào)絲”可以看出在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物物交換的廣告形式?!睆哪腥诵ξ丶傺b貿(mào)易來談婚求愛,可以看出,當(dāng)時的商品交換很繁榮,物物交換的廣告形式很盛行。因此,詩中男人就用大家習(xí)慣而流行的商品廣告交換形式來遮避了自己虛偽的愛情。這反映出當(dāng)時人們對商品交換的熱衷,也反映出商品對愛情的沖擊和影響。同時也體現(xiàn)出古代奴隸社會中男權(quán)主義的婚姻文化特點。
這種文化特征在邊遠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尤為盛行。在古代或邊遠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由于自然地理條件和經(jīng)濟發(fā)展等制約因素,青年男女在平時沒有機會交往,只有待到趕集之時,在貿(mào)易交換的過程中才有機會見面、認識、幽會。所以從《衛(wèi)風(fēng)·氓》可以看出,在古代或邊遠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貿(mào)易集市是青年男女戀愛的舞臺,物物交換成為一種浪漫而委婉的戀愛方式,趕集是青年男女不約而同的“戀愛會”。云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青年男女也是如此,他們流行“趕場會”,情歌流行“趕場調(diào)”。從《衛(wèi)風(fēng)·氓》也可以看出,古代物物交換的廣告形式產(chǎn)生久遠,而且普遍,直到今天仍然很盛行。從古代奴隸社會的經(jīng)濟發(fā)展來看,物物交換主要用于日常生活的需要,不是商業(yè)資本的積累。物物交換也是古代集市貿(mào)易的主要廣告形式,在古代這種廣告形式有利于促進商品的大量流通和集市貿(mào)易的發(fā)展。
如《鄘風(fēng)·干旄》“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絲紕之,良馬四之。”此詩主題說法不一,根據(jù)“朱熹《詩集傳》為代表的‘衛(wèi)大夫訪賢說’”的觀點,[2]詩中表現(xiàn)的是對賢才的渴望,打著旗幟廣告,不辭遙遠,帶著“素絲”和“良馬”到“浚之都”招聘人才。由此可見,古代招賢納士的廣告標志已經(jīng)鮮明的呈現(xiàn)出來,就是詩中的“干旄”(以旄牛尾飾旗干,豎于車后,以狀威儀。)、“干旟”(畫有鳥隼的旗)和“干旌”(綴旄牛尾于竿頭,下有五彩鳥羽)。馬瑞辰《通釋》:“是古者聘賢招士,多以弓旌車乘,此詩干旄、干旟、干旌,皆歷舉招賢者之所建?!笨梢姽糯钠鞄脧V告,最早是作為招聘廣告,用來招聘人才。后來古代旗幟廣告的傳播范圍更廣泛,用于經(jīng)濟和軍事,主要是酒旗廣告和戰(zhàn)旗廣告。用這樣的旗幟作為招聘廣告,反映出古代統(tǒng)治階級對招賢納士的渴望和重視。這種強大的廣告氣勢,是統(tǒng)治階級權(quán)力意志的表現(xiàn)。同時也反映出旗幟廣告在古代奴隸社會人才招聘中積極的廣告效應(yīng)。
《詩經(jīng)》中還有大量的反映禮賢下士,歡迎親朋好友的廣告形式。如《小雅·鹿鳴》中“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拔矣兄季疲钨e式燕以敖?!痹娭胁捎谩奥锅Q”、“鼓瑟”、“吹笙”、“鼓簧”、“酒”等作為媒介,表現(xiàn)對親朋好友和賢人雅士的真誠渴望與熱烈歡迎。由于這種良好的媒介傳播效果,所以曹操在《短歌行》中大力借鑒了《詩經(jīng)》里《鹿鳴》中的這些媒介。
以類似的媒介來表達對親朋好友祝福的詩還有《小雅·常棣》中“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湛”?!皟啝柣e豆,飲酒之飫?!薄缎⊙拧しツ尽分幸踩绱?,“嚶其鳴矣,求其友聲?!薄胺ツ驹S許,釃酒有藇?!薄缎⊙拧ね分小扮姽募仍O(shè),一朝右之?!敝幸灿小肮摹保渲小坝摇敝敢跃葡鄤?,相尊,所以詩中也含有“酒”。 如《小雅·湛露》中“湛湛露斯,匪陽不晞。厭厭夜飲,不醉無歸?!边@些詩中分別有“鳥鳴嚶嚶”、“鼓琴瑟”、“酒”作為媒介來祝福真誠的友誼,表達深厚的感情。
這些詩形象有力的傳達了對朋友和客人的深厚感情和真誠祝福,這種廣告給人一種親切感和溫暖感。因為在中國從古至今,對親朋好友表達敬意和感激之情大凡都要敲鑼打鼓熱烈歡迎,設(shè)酒擺宴熱情款待。這也是中國人熱情好客的傳統(tǒng)美德。這種美德和情感在詩歌中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得益于“鹿鳴”、“鳥鳴”、“鼓瑟”、“吹笙”、“鼓簧”、“酒”等這些充滿表現(xiàn)力和傳播力的媒介。其中“鹿鳴”、“鳥鳴”表示呼朋引伴,“鼓瑟”、“吹笙”和“鼓簧”表示熱烈歡迎,“酒”表示深厚感情。從古代奴隸社會開始就形成了這樣的文化共識。在云南少數(shù)民族的生活、節(jié)日、民歌中處處充滿著“酒”意,體現(xiàn)出豐富的酒文化。在濃濃的酒文化中傳達出老百姓真誠的友誼和熱情的祝福。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自《詩經(jīng)》以來中國古典詩歌就有貼近現(xiàn)實生活的一脈流傳?!盵3]從《詩經(jīng)》開始,文人在詩詞中大量以鳴叫、響聲、動植物、器物、旗幟等等作為廣告媒介,形成集體無意識的廣告思維。根據(jù)瑞士心理學(xué)家榮格“集體無意識”理論,可以說“一切偉大的藝術(shù)并不是個人意識的產(chǎn)物,而恰恰是集體意識的造化?!盵4]人們使用這種廣告方式已經(jīng)成為一種普遍的集體無意識的文化行為。在詩詞中不僅創(chuàng)造出豐富的廣告內(nèi)容和也創(chuàng)造出多樣的廣告形式。
物鳴達意的廣告形式就是常說的音響廣告,以“物鳴”為媒介傳達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如《邶風(fēng)·擊鼓》中“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用“擊鼓”表現(xiàn)戰(zhàn)爭的來臨和激烈緊張的形勢。在古代“擊鼓”也是一種軍事廣告。
如《鄭風(fēng)·女曰雞鳴》中“雞兒唱”傳達的是男女日常生活起居的一種廣告形式。古代由于科技的局限,人們的作息時間主要根據(jù)雞的鳴叫來判斷。所以“雞鳴”是古代人們作息的廣告形式,也稱時間廣告或報時廣告。這種廣告形式對人們的日常生活起到極大的提醒和報時的作用。類似的廣告形式在《齊風(fēng)·雞鳴》中也有,如詩中“雞兒已經(jīng)叫啦,朝里人都滿啦。”《鄭風(fēng)·風(fēng)雨》中也有“雞鳴”的廣告形式。
《小雅·鶴鳴》中“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魚潛在淵,或在于渚?!痹娭械摹苞Q鳴”為媒介來傳達作者求賢自助的渴望,即求賢廣告。《小雅·鹿鳴》中“呦呦鹿鳴,食野之草。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币彩且浴秫Q傳志’的廣告形式,表達了對賢人的渴望與歡迎,這也是求賢廣告。如《小雅·鼓鐘》中“鼓鐘將將,淮水湯湯。憂心且傷。淑人君子,懷允不忘。”這里以鼓鐘之鳴來傳達對好人和賢人的思念,這也是求賢廣告。
《小雅·伐木》中也有:嚶其鳴矣,求其友聲?!啊渡添灐つ恰分校红捁臏Y淵,嘒嘒管聲。這種音響廣告主要是慶祝勝利,歡迎客人,也稱歡慶廣告?!缎⊙拧じμ铩分校骸扒偕獡艄模杂镒??!痹娭幸彩且郧俟闹魝鬟_對田祖的歡迎和對財富的渴望,這屬于歡慶廣告。類似的還有《小雅·賓之初筵》中:“鐘鼓既設(shè),舉醻逸逸。”“籥舞笙鼓,樂既和奏”。也是以鼓、笙之音為音響廣告?zhèn)鬟_對賓客的歡迎。
《小雅·青蠅》中:“營營青蠅,止于樊。豈弟君子,無信讒言。”以青蠅之鳴傳達一種慌言和不祥?!盃I營青蠅”最具廣告效果,也稱為征兆廣告。
《詩經(jīng)》中的“物鳴達意”是中國最早的音響廣告,“物鳴”是中國音響廣告中的天籟之音。這種音響廣告是借大自然中動物的鳴叫和物體擊打發(fā)出的聲音作為媒介,是自然與生活有機結(jié)合的廣告形式。人們聽到這種廣告會感到親切熟悉,自然順耳,深入人心,容易記憶。因此這種廣告不僅具有天然性、便捷性和傳播性,也具有特殊的廣告效果和象征意義。
古代旗幟廣告的用途多種多樣,由于用途的不同,旗的大小、規(guī)格、內(nèi)容也不一樣。所以傳播的信息就不一樣。一是軍事廣告,傳達的是軍隊出征時的軍容軍姿,如《鄭風(fēng)·清人》、《小雅·六月》、《小雅·采芑》都有記錄。二是生活廣告,傳達的是貴族生活中出征打獵的氣派陣勢,如《小雅·車攻》中有記錄。三是政治廣告,傳達的是古代官員上朝時的狀態(tài)和標志,如《小雅·庭燎》、《小雅·采菽》中也有記錄。四是招聘廣告,傳達的是古代官員對賢才的招納,如《鄘風(fēng)·干旄》中有記錄。五是慶祝廣告,傳達的是古代對豐收、成功、團聚的喜慶,如《小雅·無羊》中“牧人乃夢,眾維魚矣,旐維旟矣。大人占之:眾維魚矣,實維豐年。旐維旟矣,室家溱溱。”詩中表達的意思是牧人做夢真稀奇,夢見蝗中變了魚,夢見龜蛇旗換鳥旗。大人占夢細推:蝗蟲變成魚兒呀,準是豐年谷滿倉。龜蛇旗換鳥旗呀,家人團聚豐慶有余?!皵怼焙汀皵倍际侵钙鞄?,周禮:“龜蛇為旐,鳥隼為旟?!崩C有鳥隼的旗即“旟”表示英勇、正義、成功、豐收。這也反映出人們追求美好的審美判斷和價值取向。
通過這些廣告看到,從古代統(tǒng)治階級開始,一旦國家形成,人們需要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認同。這種認同需要一種標志來確認,這種標志就需要一種穩(wěn)定的圖案化的符號來代替。經(jīng)過長期的整合與發(fā)展,這種符號就是旗幟。旗幟具有標識和引領(lǐng)作用,能體現(xiàn)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和權(quán)利。于是旗幟在統(tǒng)治階級的生活中功能多樣,使用廣泛。可以判斷旗幟廣告的使用最早是從統(tǒng)治階級開始的。在古代從奴隸社會之后,旗幟廣告的使用者和廣告內(nèi)容越來越廣泛,進而普及到老百姓和各行各業(yè),尤其是商業(yè),如唐代的酒旗廣告尤為興盛。
這種廣告方式在詩詞中的運用更是不計其數(shù)。如《小雅·鴻雁》中“鴻雁于飛,肅肅其羽。之子于征,劬勞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鰥寡?!敝祆洌骸按笤圾?,小曰雁。肅肅,羽聲也?!薄袄隙鵁o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边@里反映古代服役人悲嘆自己的辛勞,雖然筑起高墻,但自己卻無處安身,思念家人的軍事生活。如《豳風(fēng)·九罭》“鴻飛遵渚,公歸無所?于女信處?!痹娭幸曾櫻銥槊浇閭鬟f作者對周公的贊美和挽留之情。這是古代最為普遍的鴻雁傳情的廣告形式。
從古至今,人們總是通過季節(jié)交替和節(jié)令變化來認識天象與自然。秋天就是回歸、團聚、思念的季節(jié),自然界中一切生命在深秋都有這種共識和感應(yīng),其中鴻雁就是傳達秋意的先知和使者。于是古代文人把這種廣告方式用于詩歌,既認識了自然也感悟了情感。因此,“鴻雁傳情”從古代開始就被人們廣泛的認知和使用,形成共同的“鴻雁傳情”的廣告文化思維。這種廣告方式在唐詩宋詞里的運用極為廣泛。
另外,《詩經(jīng)》及后來的詩詞中大量的重章疊句的反復(fù)表達的方法也是廣告在表現(xiàn)和播放的常用手法。二者目的一致,都是為了向世人傳達信息和表達思想,希望能廣而告之,深入人心,引領(lǐng)社會。這也是《詩經(jīng)》和廣告的淵源關(guān)系和內(nèi)在規(guī)律。所以《詩經(jīng)》充滿了豐富的廣告內(nèi)容和廣告思想。《詩經(jīng)》來源于民間,民間是廣告文化的寶庫,生活是廣告文化的源泉。
通過《詩經(jīng)》廣告現(xiàn)象的分析,可以知道古代奴隸社會的發(fā)展在中國社會文化發(fā)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無論是政治、經(jīng)濟還是文化,都具有標志性的意義。《詩經(jīng)》具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隨著后人的研究和發(fā)展,在幾千年的文化傳播中,具有文化符號的意義,呈現(xiàn)出文化的生命力,具有文化傳播價值和廣告?zhèn)鞑バ?yīng)。另外從《詩經(jīng)》中的廣告可以看出,中國廣告歷史悠久,內(nèi)容豐富,無處不在。
注釋:
①文中《詩經(jīng)》詩句來源于金啟華譯注《詩經(jīng)全譯》,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
[1]涂小瓊.廣告學(xué)全書[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5:2.
[2]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xué)鑒賞辭典編纂中心.詩經(jīng)三百首鑒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89.
[3]秦秋咀.論近代詩話的基本特質(zhì)[J].曲靖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8,(5):22.
[4]童慶炳,程正民.文藝心理學(xué)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