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歡歡
(新疆師范大學 文學院,烏魯木齊 830054)
孟浩然是盛唐時期山水田園詩派最重要的代表詩人之一。他一生中創(chuàng)作了大量以田園隱逸、山水行旅為題材的詩歌,在南方山水田園詩歌領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與北方的王維構(gòu)成了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兩座高峰,并稱“王孟”。但與王維詩歌典雅端莊的風格不同的是,孟浩然的山水田園詩歌呈現(xiàn)出一種清淡美,讀之令人不自覺地沉靜并回味其中。
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說:“間游祕省,秋月新霽,諸英華賦詩作會。浩然句曰:‘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e坐嗟其清絕,咸閣筆不復為繼?!盵1]高棅在《唐詩總匯·總序》中也說:“開元、天寶間,則有李翰林之飄逸,杜工部之沈郁,孟襄陽之清雅,王右丞之精致?!盵2]這里所說的“清”,應該是指詩歌所表現(xiàn)的清幽簡淡的意境和清新明凈的語言特色。如《夜歸鹿門歌》:
山寺鳴鐘盡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詩人以談心的語調(diào)、清淡的語言,描寫了夜歸鹿門沿途的景色,由山寺鳴鐘、江村爭渡的喧鬧到鹿門山巖扉深處的靜謐,從漢江舟行到鹿門山途,正是從塵雜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隱逸之路。月光下的“巖扉松徑”無疑是清冷幽寂的,再加上詩中出現(xiàn)的“幽人”形象,更為全詩創(chuàng)造了一種高曠清遠的意境,表現(xiàn)了消極避世的孤寂情懷。又如《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山暝聞猿愁,滄江急夜流。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游。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哀猿夜吟,滄江急流,風吹落葉,月照孤舟,詩中營造了一種蕭騷凄愁的氛圍。月光本來是普照大地的,但詩人偏偏強調(diào)它照著這一葉孤舟。這不僅暗示了舟中人望月懷遠的愁思,也使月光罩定的這葉孤舟成為整個畫面的亮點,顯得更加清冷孤獨。如此陰寒而騷屑的江景,在南梁詩人何遜的詩中也頗為常見,但何遜詩僅能表現(xiàn)氣氛,而孟詩則清空如畫。再如《題大禹寺義公禪房》:
義公習禪房,結(jié)宇依空林。戶外一峰秀,階前眾壑深。夕陽連雨足,空翠落庭陰??慈∩徎▋?,方知不染心。
這是一首題贊詩,也是一首山水詩。結(jié)宇空林,崖壑幽深,夕陽帶雨,空翠滿庭。在詩人的筆觸下,景色清絕,再加上養(yǎng)靜習禪的主人公,更增添了清幽恬靜的情調(diào)。情與景的交融,使全詩帶上了一種清冷孤寂的感情色彩。
這類詩歌,不但描寫了清幽的景物,還表現(xiàn)了詩中主人公孤高寂寞的情懷,這種客觀景物與主觀情緒的相互滲透,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清淡曠遠的意境,從而構(gòu)成了作品的清幽特色。
以上所舉的這些詩歌,是孟浩然山水田園詩中最具清淡美的典型?;蛟S有人會產(chǎn)生疑問,這些詩歌中的意象本身就具有清幽孤冷的特色,倘若以一些密實堆垛的意象和繁復華麗的詞匯入詩來描摹景物,是否會形成另一番風格呢?其實,孟浩然除了喜好創(chuàng)作清淡的山水田園詩歌之外,“詩人力糾齊梁體山水詩淺顯之偏,即使是在最適宜用大謝體表現(xiàn)的越中、永嘉、洪州山水中,孟浩然也能變密實為清空,化堆垛為云煙?!盵3]如《永嘉上浦館逢張八子容》:
逆旅相逢處,江村日暮時。眾山遙對酒,孤嶼共題詩。廨宇鄰鮫室,人煙接島夷。多關(guān)萬余里,失路一相悲。
據(jù)王叔杲《孤嶼記》說:“孤嶼江心寺,林木交陰,殿閣輝敞。獨浩然樓峻竦洞達,坐其中滄波可吸,千峰森前?!盵4]可見其景色清幽森奇。謝靈運也有《登江中孤嶼》的名作,是用鋪敘詳密的大謝體來表現(xiàn)的。然而孟浩然卻將詩境拓展到視野之外,展現(xiàn)出江村隱于暮色、人煙遙接海島的空茫景象?!氨娚竭b對酒,孤嶼共題詩”兩句,化用謝詩典故,構(gòu)思卻極其新穎。遙對眾山置酒,共在孤嶼題詩,一語雙關(guān),使眾山和孤嶼都有了人情,仿佛這些景物與詩人一起宴樂題詩,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無須再細致刻畫山水形貌,而使千峰森列于前,孤嶼林木交陰的景象與周圍煙水空茫的意象溶成一片,形成了清曠的境界。
當然,孟浩然在創(chuàng)作山水田園詩歌的過程中,沿襲了謝靈運山水詩隨游蹤展開景物描寫并穿插感慨的寫法,但孟詩意象排列疏簡,而且筆勢連貫,無堆垛之病。如《登鹿門山懷古》:
清曉因興來,乘流越江峴。沙禽近方識,浦樹遙莫辨。漸到鹿門山,山明翠微淺。崖潭多屈曲,舟楫屢回轉(zhuǎn)。昔聞龐德公,采藥遂不返。金澗養(yǎng)芝術(shù),石休臥苔蘚。紛吾感耆舊,結(jié)纜事攀踐。隱跡今尚存,高風邈已遠。白云何時去,丹桂空偃蹇。探討意未窮,回艫夕陽晚。
這首懷古詩以游覽的順序依次描寫了遙看鹿門山、漸到鹿門山、登鹿門山的所思所感以及日暮歸去的情景。詩人登臨懷古,憑吊古人為本詩的重點,然而孟浩然的懷古情感卻顯得異常平靜,就像一位老者將很久遠的故事娓娓道來一般。登鹿門山之前的景物描寫及離開之后的環(huán)境渲染,意象排列簡單流暢,絲毫沒有繁冗堆砌之感。這也是孟浩然追求詩歌意象的清空和風格的清淡的表現(xiàn)。
蘇軾曾這樣評價孟浩然的詩:“孟浩然之詩,韻高而才短,如造內(nèi)法酒手而無材料爾?!盵5]嚴羽在《滄浪詩話》中則說:“孟襄陽學力下韓退之遠甚,而其詩獨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語而已?!盵6]這里所說的孟浩然詩歌缺少學力和才氣,可能是由于孟浩然不喜歡用堆砌的意象和繁富的詞匯描摹景物的創(chuàng)作方式,而是多用清空的意象和簡約的文字表達情感,正如聞一多先生在談到《游精思觀回王白云在后》時所說:“甚至淡到令你疑心到底有詩沒有?!痹谡劦健度f山潭》時說:“淡到看不見詩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詩。不,說是孟浩然的詩,倒不如說是詩的孟浩然,更為準確。”[7]盡管如此,孟浩然雖然堅持追求意象的清空和風格的清淡,卻并不忽視詩歌內(nèi)在的骨力。他的詩讀來淡淡的,似乎沒有什么驚人之處,卻不乏深刻的蘊意。從而形成了“沖淡中有壯逸之氣”的特色。如《早發(fā)漁浦潭》:
冬旭早光芒,渚禽已驚聒。臥聞漁浦口,橈聲暗相撥。日出氣象分,始知江湖闊……
詩中的意象清晰而簡明,東方透出的光亮,禽鳥驚起的聒噪,以及漁人撥動的橈聲,這些都是詩人臥于船中所感覺到的動靜,但盡管如此,詩人分明在船內(nèi)感知到了外面水上世界的熱鬧和生機。接著描繪出日照江湖的開闊氣象,詩人是在詩歌氣氛渲染得足夠令人陶醉的時候,以最明麗的色調(diào)將詩歌的氣勢推向高潮。因此,潘德輿在《養(yǎng)一齋詩話》中稱這首詩為“精力渾健,俯視一切”。[8]而《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的那句“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詩人更是大膽運用想象,超出視野的局限,以整個身心融入宇宙深處去感受洪波涌起、撼動岳陽的氣勢和偉力。
盡管如此,孟浩然詩歌中更多的是融入他主體氣質(zhì)的、與山水田園有關(guān)的清淡之境。于無詩處見真詩,正是孟浩然詩歌所獨有的清淡特色。古人所謂“若公輸氏當巧而不巧”(《皮子文藪·郢州孟亭記》),“有似粗而非粗處,有似拙而非拙處”(《滄浪詩話·詩評》),都是指孟浩然詩歌渾然天成,不假雕琢。胡應麟《詩藪》中也稱其詩風“簡淡”、“雅淡”,并贊其淡而不幽。清人劉邦彥認為“孟詩以清勝,其入悟處,非學可及”(《唐詩歸折衷》)。后代的詩論家似乎認同了杜甫對孟浩然詩歌的評價:“復憶襄陽孟浩然,清詩句句盡堪傳?!保ā督鈵炇住分9]
于無詩處見真詩,正是孟詩所獨有的特色。形成孟詩這種清淡特色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孟浩然的人生經(jīng)歷較為簡單,是一個典型的盛世隱士。雖然他一生都處在出仕和退隱的矛盾痛苦中,但他既沒有親歷過像安史之亂那樣重大的社會變動,也沒有卷入任何政治斗爭,而主要是以游覽名山大川、飽覽山川秀色為樂,以陶醉在恬靜優(yōu)美的田園風光中為快,更多的是欣賞空寂無人的青山、漂浮藍天的白云、緩緩流動的清江、夜空幽冷的月光、自來自去的幽人以及深山古剎的高僧等。這些因素必然制約著孟浩然的詩歌創(chuàng)作,使其不可能去選擇和發(fā)掘具有重大社會意義的題材,而只能關(guān)注于山水田園或隱居之樂,后者的詩歌題材是相對平淡的。在這些相對平淡的題材中,所體現(xiàn)的思想感情,無論是追求還是不平,都表現(xiàn)得比較平和,并在山水之間求得精神的平衡。如“自顧躬耕者,才非管樂儔。聞君薦草澤,從此泛滄州”(《與黃侍御北津泛舟》)就體現(xiàn)了這點。
第二,孟詩的清淡不僅來自于詩歌所描寫的山水田園客體,更來自于詩人的心境。孟浩然生活在太平的“開元盛世”,在襄陽又有自己的莊園,因此即使是在進士考試失利的情況下,仍可以隱居田園,幾乎沒有后顧之憂?!氨讖]隔塵喧,唯先養(yǎng)恬素。卜鄰近三徑,植果盈千樹。”(《田園作》),可見孟浩然的生活條件非常優(yōu)裕。優(yōu)越的物質(zhì)條件使孟浩然得以在多年的隱居生活中陶冶情操,而他的家鄉(xiāng)附近有許多漢代隱士和晉代名士的遺跡,孟浩然受其影響,靜心養(yǎng)性。如“阮籍推名次,清風滿竹林”(《聽鄭五愔彈琴》),“給園支遁隱,虛寂養(yǎng)身和”(《晚春題遠上人亭》),“彭澤先生柳,山陰道士鵝”(《尋梅道士》),“晚憩支公室,故人逢右軍”(《同王九題就師山人房》)。[10]阮籍的放達、支遁的虛寂、陶潛的高潔和右軍的風雅都被他和諧地統(tǒng)一在隱居生活中,并一直秉持這種高尚的節(jié)操。
第三,孟浩然的人生態(tài)度是超塵越俗的,對清淡之境更為偏愛,并努力追求高尚情操。最后,善于運用白描手法、疏簡的意象及古淡素樸的語言入詩,也是孟浩然詩歌清淡的主要原因。當然,這與詩人生活閱歷的簡單及崇尚自然的信仰不無關(guān)系。
除此之外,詩人在創(chuàng)作中有意識地學習齊梁山水詩,并傾向于吳越山水詩的清麗詩風。這也是孟浩然能創(chuàng)作大量山水田園詩并使其詩歌獨具清淡美的重要原因。
孟浩然作為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其詩歌所表現(xiàn)的清淡之美,在山水田園詩的發(fā)展史上是具有獨特風格的。前人賞贊孟浩然清淡的詩風和高潔的人格,今人也追慕孟浩然的隱逸生活,想要親近山水自然,親近清淡之境,或許就是要在喧囂的塵世中為疲憊的自己找一個能夠棲息的精神家園,有詩意地活著。
[1]王士源.孟浩然集序[M]//董誥等.全唐文(卷三七八).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本),1987:3837.
[2]申東城.唐詩品匯研究[M].合肥:黃山書社,2009.
[3]葛曉音.山水田園詩派研究[M].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3.
[4]王叔杲.溫州文獻叢書·王叔杲集[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
[5]喬象鐘,陳鐵民.唐代文學史(上)[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6]王術(shù)臻.滄浪詩話研究[M].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
[7]聞一多.唐詩雜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8][清]潘德輿著,朱德慈輯校.養(yǎng)一齋詩話[M].北京:中華書局,2010.
[9]王啟興.王維孟浩然詩歌名篇欣賞[M].成都:巴蜀書社,1999.
[10]王富仁.古老的回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