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果
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指的是由于長期且嚴重的心肌缺血造成的心肌出現急性壞死。主要臨床癥狀為: (1)疼痛癥狀出現最早,在清晨的發(fā)生率較高,疼痛部位和性質與心絞痛相同;(2)發(fā)生發(fā)熱、心動過速以及白細胞增多等全身性的臨床癥狀; (3)胃腸道癥狀惡心,嘔吐和上腹脹痛,重癥者有呃逆;(4)在患者的發(fā)病初期心律失常較為常見和多發(fā),且一天之內發(fā)生可能性很大; (5)低血壓和休克常出現于3~7d,一般都是心源性;(6)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1-3]。由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fā)率高以及并發(fā)癥多的特點,所以醫(yī)學界將其列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也呈日益上升的趨勢。為了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治水平,現將我院收治的1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6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8例,其中男102例,女56例,男女之比為1.82∶1,年齡41~79歲,平均63.74歲;心肌梗死部位:前壁及廣泛前壁63例,前間壁34例,下壁52例,高側壁9例。
1.2 溶栓方法 符合溶栓條件,無溶栓禁忌證。即刻口服雙抗血小板藥物:拜阿司匹林300mg,硫酸氫氯吡格雷片150 mg,同時服用他汀類藥:阿托伐他汀20mg。之后控制在半小時之內將100~150萬U尿激酶加入定量的0.9%氯化鈉溶液混合靜脈滴注。根據患者的病情選用嗎啡以及硝酸酯類藥物。
1.3 溶栓再通的判定指標 (間接指征) (1)ECG抬高的ST段在2h內回降>50%; (2)患者的胸痛在2h內消除;(3)在2h之內患者發(fā)生再灌注心律失常[4]。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組所有患者中發(fā)生心律失常82例,占51.9%。按照發(fā)病的類型可分為:室性心律失常66例,竇性心動過緩16例,冠狀動脈再灌注58例,其中6例屬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1例為頻發(fā)室性期前收縮。58例患者均為前壁或前間壁或廣泛前壁心肌梗死,其中7例頻發(fā)性室性期前收縮或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用乙胺碘呋酮干預后很快消失,其余持續(xù)時間不超過20min自行終止。另16例竇性心動過緩或傳導阻滯患者中,均為下壁心肌梗死,其中13例出現于冠狀動脈再灌注組,3例心室率在35次/min左右,給予阿托品后患者恢復加快。再灌注組再灌注心律失常 (reperfusion arrhythmias,RA)的發(fā)生率為70.1%,未再通組為19.3%,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急性冠脈綜合征的主要發(fā)病機制是粥樣斑塊的破潰和血栓形成,導致冠狀動脈阻塞,血流中斷。迅速開通閉塞血管(血管再通治療:溶栓和PCI)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最重要臨床治療手段。溶栓的治療手段具有操作程序方便以及治療費用實惠等優(yōu)勢,在我國醫(yī)療資源貧乏和分配不均的情況下,依然是主流的治療方案[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易出現RA,RA是指缺血心肌在部分或全部恢復血流灌注的過程中所發(fā)生的心律失常。
對本組患者心律失常的類型以及特點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前壁、前間壁、廣泛前壁再灌注心律失常,多表現為室性心律失常 (66例),且58例發(fā)生在冠狀動脈再灌注組,以室性期前收縮最多。一過性竇性心動過緩、傳導阻滯16例,均發(fā)生在下壁心肌梗死,且13例出現在冠狀動脈再灌注組。RA在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者中發(fā)生率較高,文獻報道其發(fā)生率為45%[6]。本研究結果顯示再灌注組RA的發(fā)生率為70.1%,未再通組為19.3%,兩組差異有顯著性。RA可作為心肌再灌注成功的可靠無創(chuàng)性指標之一。
1 任春平,梁興盛.急性心肌梗死128例溶栓再灌注心律失常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 (醫(yī)學專業(yè)),2009,13(20):17-18.
2 邢繼滿,陳丹,牛曉明,等.重組人腦利鈉肽對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影響 [J].吉林醫(yī)學,2011,32(8):1556-1557.
3 劉軍,池蓮花,詹奇.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臨床探討 [J].現代醫(yī)院,2008,8(1):48-49.
4 王吉耀.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311.
5 高傳玉.溶栓治療依然是STEMI患者的主要治療策略[EB/OL].心血管網.ID:61807.
6 Hobhloser SH,ZabelM,OlsehewskiM,etal.Arrhythmias during the acute phase of reperfusion therapy for 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effect of beta-adrenergic blockade [J].Am Heart J,1992,123(6):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