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消防支隊 平陽大隊 鄭云朋
隧道火災的預防和控制
溫州消防支隊 平陽大隊 鄭云朋
隨著我國“五縱七橫”國道主干線系統(tǒng)的實施,丘陵、山嶺地段的隧道不僅在數量上有所增加,而且在規(guī)模上也不斷擴大。城市隧道的發(fā)展,雖然使城市交通更為便利,但在消防安全上卻存在著隱患。如,隧道內發(fā)生火災。據統(tǒng)計,隧道內的火災事故發(fā)生次數并不多,但是,由于隧道是相對封閉的交通空間車輛自身就是可燃體,火災一旦發(fā)生,就可能造成重大事故。因此,對隧道火災進行正確的預防和控制非常重要。
隧道火災一般是車輛、可燃材料燃燒所致,如座椅、輪胎、聚合物飾物、油桶和車輛運載貨物等。通常,隧道內火災有以下幾個特點。
1.煙霧大,溫度高。由于隧道空間小,近似處于密閉狀態(tài),隧道內一旦發(fā)生火災,煙霧比較大,燃燒產生的熱量不易散發(fā),會破壞隧道照明系統(tǒng),使隧道內能見度低,給撲救火災和疏散人員帶來困難。
2.疏散困難。隧道橫斷面小,道路狹窄,發(fā)生火災時除了人員疏散困難外,物資疏散也極其困難。車輛一輛接著一輛,要疏散幾乎不可能,而且火災在車輛之間的蔓延速度很快,且每一車都有油箱,如果汽油燃燒將加劇火勢發(fā)展。
3.撲救困難。由于隧道狹小,消防人員很難接近火源,如果發(fā)生在整條隧道中心,到火災現場有時有上千米或更長距離,再加之照明體統(tǒng)被損壞,撲救將更加困難。因此,長距離隧道火災進洞滅火幾乎是不可能的。
目前,我國在隧道建設中使用的火災控制技術包括:預防事故發(fā)生的通風照明設施、交通管制設備、緊急停車帶、危險品車輛的通行限制、對火災發(fā)生后防止受害擴大的緊急電話、按鈕式火災報警裝置、火災監(jiān)控系統(tǒng)和火災消防設施等。其中,水消防技術在隧道火災消防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水消防技術主要包括消火栓系統(tǒng)、水成膜泡沫滅火系統(tǒng)、水噴淋系統(tǒng)、泡沫—水聯(lián)用噴淋系統(tǒng)等。
1.消火栓系統(tǒng)。消火栓系統(tǒng)是使用最廣泛、最經濟有效的滅火設備,主要由水源、供水設備、管道、消火栓、水槍、水帶等組成。
2.水成膜泡沫(AFFF)滅火系統(tǒng)。泡沫滅火劑主要有普通蛋白泡沫滅火劑、氟蛋白泡沫滅火劑和水成膜泡沫滅火劑。隧道內的火災主要是汽車火災,其中汽車相撞導致油箱汽油起火最常見。汽油起火會很快引燃汽車本身及車上裝載的可燃物,在風壓、溫度等外部環(huán)境作用下,火災很可能燒到前后車輛,甚至會蔓延到整個隧道。所以,撲滅該類火災關鍵是撲滅初期油類火災,可普遍采用泡沫滅火。
3.水噴淋系統(tǒng)(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已在美國、日本等國家的隧道中設置。但有學者認為,隧道內設水噴淋系統(tǒng)將惡化環(huán)境,降低能見度,不利于消防人員滅火。
4.泡沫—水聯(lián)用噴淋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一般是在火災特控制重地和允許裝運危險貨物的車輛在無人護送情況下,通過隧道時可以設置水噴淋系統(tǒng),并且考慮設AFFF(水成膜泡沫)噴淋。
1.制定隧道防火制度。政府和社會的消防機構,應組建多種形式的消防隊伍,制定頒布消防法令和消防技術法規(guī)標準;組織開展消防科學研究;制定隧道火災逃生和救援指南圖片、小冊子,將宣傳圖片貼在隧道洞內、公路服務區(qū)和收費站,通過宣傳與教育,提高駕駛員及乘客的消防知識、逃生和救援能力;加強隧道巡邏檢查,隧道內視頻監(jiān)視不留盲區(qū);隧道中值班人員24 h監(jiān)控隧道,及時發(fā)現隧道內異常情況,并采取相應措施。
2.提高隧道火災報警系統(tǒng)的及時性、有效性和耐久性,并設置自動報警系統(tǒng)。如,設置線性火災探測器:感溫電纜、感煙電纜、火災報警光纖等;設置點式火災探測器:紅外線火災探測器;雙波長火災探測器;閉路電視監(jiān)控系統(tǒng)和手動報警系統(tǒng);緊急電話系統(tǒng)和報警按鈕系統(tǒng)等。
3.提高隧道結構防火性能。使用新型隧道專用防火涂料。防火涂料原料分為液體和固體兩種,涂料分為厚型和薄型,耐火時間1.5~3.0 h,耐火時間超過3 h的較少。所以,要嚴格現場配置涂料管理,否則就難以保證涂層質量,造成涂層耐火時間不達標,涂料與隧道壁黏接力不夠的結果。
4.研制高效快速的環(huán)保滅火產品。研究高滅火效能并環(huán)保的滅火器,如,細水霧滅火器等;開發(fā)遠距離滅火裝置;輕便的消防摩托車等;搭載高滅火效能的滅火裝置,行駛到火災附近滅火。
5.研制高效快速的自行式自動滅火產品。在隧道內建設自行式自動滅火裝置的專用軌道,一旦發(fā)現火災報警信號,該裝置會自動運行到著火點附近,在火災初期將火撲滅,可防止因火災導致隧道內塞車,即使消防人員不能及時趕到現場也同樣可以滅火。德國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就開發(fā)出脈沖式細水霧滅火裝置配以火災跟蹤裝置安裝在隧道頂部軌道上,可跟蹤火源進行滅火。
6.研制高效快速的固定式自動滅火產品。目前,此類產品已經開發(fā)出自動噴淋系統(tǒng)、水噴霧系統(tǒng)、水–泡沫噴淋滅火系統(tǒng)、CO2滅火系統(tǒng)等。這些系統(tǒng)在建筑和地下停車場、油庫、廠房內等應用廣泛,但對隧道還不很適用。
本文,筆者從宏觀上對隧道火災的預防和控制進行闡述,為今后進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