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曉明
(恩施廣播電視大學(xué),湖北 恩施 445000)
《論語》之治國安邦思想及其現(xiàn)實意義初探
譚曉明
(恩施廣播電視大學(xué),湖北 恩施 445000)
春秋戰(zhàn)國時期關(guān)于治國與安邦的道理在《論語》中得到了較為集中的體現(xiàn),主要表現(xiàn)在認為治國的根本在于“人倫綱?!?,治國的前提在于君主要嚴于律己,及治國的基本方法和原則,同時講究德治和以人為本。這些治國的方法和理念對于當前建設(shè)和諧社會具有極強的現(xiàn)實意義
人倫綱常;嚴于律己;信用;德治
儒家十三經(jīng)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圣經(jīng)”,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主體和核心。它們主導(dǎo)和影響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發(fā)展達數(shù)千年之久,中國傳統(tǒng)的哲學(xué)、文學(xué)、教育、倫理等一切學(xué)術(shù)思想以及政治、經(jīng)濟、文化活動和社會風(fēng)尚,無不以之為圭臬。經(jīng)學(xué)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國學(xué)”,統(tǒng)治者奉它們?yōu)橹螄舶畹姆▽殻看蠓蛞酝ń?jīng)致用為自己的終身抱負,平民百姓也以它們?yōu)樾奚硇惺碌囊陀?xùn),是以才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這正是因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期關(guān)于治國與安邦思想在《論語》中有較為集中的體現(xiàn),現(xiàn)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論述。
首先,治國的根本——人倫綱常。齊景公問孔子怎樣治國,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惫唬骸吧圃眨⌒湃缇痪?,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即要治理好國家,君主必須像個君主,臣子必須像個臣子,父親要像個父親,兒子必須像個兒子。這一思想雖然反映了孔子的宗法倫理觀念,影響了中國好幾千年,但是在當時奴隸制度已經(jīng)腐朽封建制度尚未確立的歷史條件下,這種倫理綱常確實起到了治理國家的重要作用。事實上,在階級社會里,不論處于什么時代都需要各在其位,各司其職。否則國將不國,政治紊亂,社會將混亂不堪。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薄釉唬骸吧轮远Y,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倍ü珕枺骸熬钩迹际戮?,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弊釉唬骸熬由喜粚?,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弊釉唬骸爸爸?,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以莊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边@些都確定了禮讓對于治國的重要作用??鬃铀鲝埖摹岸Y”,很多已經(jīng)成了我們的社會公德,比如“孝”、“倫理”等,關(guān)鍵是看我們怎么去做。
其次,治國的基本方法——選才、育人、立法??鬃釉唬骸跋扔兴?,赦小過,舉賢才?!笨鬃拥叫l(wèi)國去,孔子說:“衛(wèi)國的人口真多??!”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痹唬骸凹雀灰?,又何加焉?”曰:“教之。”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比~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者來?!鳖仠Y請教老師怎樣治理國家,孔子說:“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薄爸敊?quán)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笨鬃咏梃b夏、商、周三代的古德,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他不僅強調(diào)了法制對治國的重要作用,而且他的古為今用的思想、方法也值得今人好好學(xué)習(xí)。
再次,治國的基本原則——講究信用,愛護人民,以人為本。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奔粗卫硪粋€大的國家,就要認真對待政事,并講究信用,取信于民。同時還要節(jié)省儉用,役使人民不要違背農(nóng)時,只要這樣才能處理好君主與人民的關(guān)系,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國家富強,人民安居樂業(yè)的繁榮昌盛的局面。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信,雖曰未學(xué),吾必謂之學(xué)矣。”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弊迂曉唬骸氨夭坏靡讯?,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子曰:“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子曰:“人兒童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 ,小車無軏 ,其何以行之哉?”當今的“三農(nóng)”政策可以說正是愛護人民、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的重要措施,在發(fā)展經(jīng)濟、加強法制建設(shè)的同時,進一步凸顯以人為本的治國理念。
然后,治國的前提——君主要嚴于律己,以身作則??鬃釉唬骸捌堈渖硪?,于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即君主要治理好國家,必須端正自己本身,嚴于要求自己。如果己正,管理國政就不會有什么困難,如果自己不端正,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就不可能去端正別人,其國家也無法治理??鬃釉唬骸盁o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痹诳鬃涌磥?,能從容安靜使天下太平的人大概只有舜吧?同時,孔子還以為君主治國除了行為端莊以外,還應(yīng)當重視才智禮儀仁德的關(guān)系。季康子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fēng)。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fēng),必偃?!弊勇穯栒诳鬃?。子曰:“先之勞之?!薄罢堃妗薄T唬骸盁o倦”。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弊又^子產(chǎn):“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弊釉唬骸肮ё院穸∝?zé)于人,則遠怨矣?!弊釉唬骸捌渖碚?,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边@些都集中體現(xiàn)了嚴于律己的思想。再就是“民本”思想在《論語》一書中也多次提到。如:哀公問于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足?”又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即來之則安之……”子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边@一點,對于我們的“公仆”來說,有著永恒的教育意義。
最后,治理好國家的重要途徑——以德治國?!耙缘轮螄钡乃枷朐凇墩撜Z》中也得到充分體現(xiàn)。譬如: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弊釉唬骸暗乐哉?,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有禮,有恥且格?!弊釉唬骸暗茏尤雱t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庇秩纾釉唬骸吧鹘K追遠,民德歸厚矣?!弊忧輪栕迂曉弧迂曉唬骸胺蜃訙?、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之求之與!”在這里,一再強調(diào)了為政者道德品質(zhì)、道德教化在治理國家中的重要作用。當今社會也經(jīng)常強調(diào)要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文化素質(zhì),以德治國,這是對以法治國的有力補充,也只有全民族的道德文化素質(zhì)全面提高到一個新階段,才能真正構(gòu)建一個和諧、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總之,《論語》從多種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征,作為兩千多年前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思想和我們有許多共同之處,其中的許多思想仍是當代人的楷模,這說明古代的思想家有著廣博精深的內(nèi)涵,值得我們?nèi)ダ^承、挖掘。但是我們也應(yīng)當看到其歷史局限性,如: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边@種愚民思想顯然與現(xiàn)在的民主建設(shè)、社會發(fā)展是背道而馳的。是以,我們要辨證的理解、把握《論語》的思想精華,而不是簡單的全盤否定或者全盤肯定,要真正作到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古為今用。
[1] 阮元???,何晏集解,邢昞疏. 十三經(jīng)注疏?論語注疏[M]. 北京:中華書局,1980.
[2] 陰法魯,許樹安. 中國古代文化史[M]. 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5.
B222.2
A
1008-7427(2012)03-0076-01
201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