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潤宏
論和諧文化建設下圖書館服務模式
——以漯河醫(yī)學高等??茖W校圖書館為例
呂潤宏
通過對圖書館在和諧文化建設中新型服務模式的構建、具體實施方案、實現效果等相關問題進行一定程度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夠對和諧文化建設下圖書館服務的研究和發(fā)展,特別是同類高職高專院校圖書館進行和諧文化建設中讀者服務工作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和諧文化;圖書館;服務模式
在知識和經濟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之一。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專門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而黨的十七大報告更是明確提出:和諧文化是全體人民團結進步的重要精神支撐,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要求我們必須建設和諧文化,培育現代文明風尚。圖書館作為專門收集、整理、保存、傳播和流通文獻,以供讀者進行學習和參考研究的文化教育機構,它是重要的宣傳、教育理論實踐陣地。在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建設中,我們應該充分發(fā)揮圖書館的作用,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
面對我們國家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新形勢新任務,圖書館作為文化教育機構,要努力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變化要求,不斷更新觀念,抓住機遇,不斷增強自身整體實力,提升管理水平,增加服務項目,拓寬服務領域,為推進和諧文化進程發(fā)揮更大作用,讓圖書館的社會價值和經濟效益在和諧文化的指引下實現利益最大化。
從社會發(fā)展和人文角度來說圖書館既是一種社會制度,也是一種實現的價值目標。圖書館社會價值的主要表現在文獻信息的積累、傳遞和再生之中,是通過讀者使用信息資源并不斷提高其自身勞動素質和勞動效率來實現的,他的全部價值奧妙其實就是因為他收集的資料全、信息廣,能夠滿足社會成員各方面的需要。在和諧文化建設的要求下,圖書館要實現社會價值和社會效益的共贏就必須做好兩件事情,一是努力收集各類信息資源,最大限度的保證文獻信息資源的新穎性、豐富性和全面性;一是千方百計的為讀者提供優(yōu)質服務,讓圖書館的信息資源為用戶認識、理解并掌握使用,以此提高他們在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綜合能力,從而進一步服務于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實現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
從實際應用上講,圖書館追求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圖書館在不斷實現社會價值的同時,也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而經濟效益的產生必然又促使圖書館社會價值的不斷實現,經濟效益是圖書館社會價值賴以實現的物質基礎。
進行和諧文化建設,構建和諧圖書館,就要求我們本著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從服務觀念、服務創(chuàng)新、服務措施等方面構建一種以讀者及其需求為中心的和諧圖書館服務模式,以便更好的為讀者提供優(yōu)質服務。在日本圖書館法中規(guī)定:“圖書館的服務理念就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為任何人提供所需要的文獻信息資料”。這就是把讀者滿意度作為圖書館服務質量高低的標準,是實現讀者和圖書館的和諧相處,建設圖書館和諧文化的關鍵舉措。要實現這種和諧的讀者關系我們還必須努力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認真做好“以人為本”的辦館理念。作為情報文獻信息資源中心的圖書館,是為讀者服務的社會文化教育機構,應該把“讀者第一,服務至上”作為圖書館工作的宗旨,把讀者的滿意度作為衡量工作好壞的唯一標準。讓讀者高興而來,滿意而去也就真正做到了“以人為本”,這也是圖書館文化衍生發(fā)展的不懈動力。在圖書館的整體服務中,我們應該真正樹立起“以讀者為本”的觀念,要真正做到按照讀者需求的時間和地點為他們提供細心周到的服務,使讀者能夠公平、公正、自由、方便地查找、利用和獲取各種文獻信息資源,平等公正的享受圖書館提供的各種服務。
其次,形成“以人為本”的環(huán)境文化。圖書館的環(huán)境建設直接影響著讀者的閱讀心理和閱讀行為。布局合理、設施完善、功能齊全、舒適方便、美觀大方的圖書館能充分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調動他們的閱讀積極性。圖書館建筑應該具有自己的文化內涵,整個環(huán)境能夠給人帶來學習的歡樂,是一個使人振奮、有活力的理想場所,并且特有的建筑文化讓人走進圖書館就能得到潛移默化的人格熏陶。圖書館內部空間是圖書館館員、讀者學習和工作的場所,其氛圍直接影響著工作人員和讀者情緒,所以圖書館的內部裝飾應突出人性化和諧的特點,要根據圖書館內部環(huán)境的特點,在使用的材料、燈光、色彩、室內綠化及各種圖書設備等方面營造出一種和諧的氛圍,把圖書館的社會功能、實用功能和藝術美感統(tǒng)一起來。為了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在圖書館大廳、辦公室、閱覽室放一些常綠植物,設置各種類型的座椅、書桌、沙發(fā)和茶幾;同時根據讀者需要提供相應食品、飲料、茶水等,以及開展借、閱、視、聽一體化等服務,做到想讀者之所所想,備讀者之所需,真正做到以人為本。
再次,建立“以人為本”的制度文化。和諧統(tǒng)一、科學合理的規(guī)章制度是圖書館事業(yè)健康發(fā)展的需要,是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和搞好圖書館圖書館內部職工之間、圖書館與讀者之間乃至圖書館與社會之間關系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圖書館服務效率的重要保證,是圖書館制度層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圖書館規(guī)章制度包括領導制度、行為規(guī)范、人事制度、科學評價體系、工作標準、學習進修制度等等。圖書館規(guī)章制度應充分體現以人為本,尊重人的價值,適應和滿足現代人的自尊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員工的參與管理、繼續(xù)教育和培訓的權利等應該在規(guī)則和條例中反映出來,這種科學合理、公平公正、和諧統(tǒng)一的圖書館制度文化,不僅能夠保證圖書館正常工作的開展,而且又能營造出一種激勵館員愛崗敬業(yè)、積極進取、自覺學習的文化氛圍,同時對于館員和讀者的價值觀念、行為規(guī)范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響。
最后,實施“以人為本”的服務文化。圖書館的工作對象是文獻信息資源,讀者是服務對象,是圖書館賴以生存的基礎,換句話說,圖書館的主體是讀者,圖書館工作的根本目的是為讀者提供優(yōu)質高效的服務。圖書館在為讀者提供服務過程中,應堅持以讀者為本,把讀者的所需所感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為讀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在開放時間、借閱環(huán)境、借閱方式、書刊擺放、信息產品的服務上為讀者盡可能提供方便,展現出圖書館以人為本的特色服務文化。
在做好以上幾個方面的同時,我們想要實現以讀者及其需求為中心的和諧圖書館服務模式,完全按照讀者的需要或者說是依據用戶個人的興趣愛好和研究方向提供服務,而且為讀者提供的不再是那種千篇一律的服務,而是讀者真正需要的和所認可的服務,那么我們圖書館還要從館員素質、文獻信息資源的豐富程度以及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等方面進行變革。
必須提高圖書館館員的綜合素質與服務水平。圖書館員作為圖書館的核心力量,他們不但要具備良好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完善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和科研能力以及計算機與網絡應用知識。而且還要具有與讀者的和諧溝通協(xié)調能力及較強的適應能力,以及吃苦耐勞、甘為人梯等無私奉獻的行業(yè)精神。要想取得廣大讀者的信任,提高讀者使用圖書館的效率,僅僅依靠豐富的館藏資源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館員的服務態(tài)度在很大程度上會直接影響讀者的心理,影響讀者使用圖書館,只有優(yōu)質的服務和豐富的館藏資源達到空前和諧,讀者才會從內心真正接受圖書館、信任圖書館。因此,構建跨學科指導小組并且采用各種服務手段,是非常重要的。圖書館不僅要有優(yōu)秀的專業(yè)團隊,除文獻信息教育專家之外,還要有政治經濟、人文社科、工業(yè)科技等多學科的人才,以滿足不同學科,不同層次,不同階段的讀者的信息需求。傳統(tǒng)的圖書館服務項目主要包括館藏文獻信息資源分布情況、圖書館各種服務項目以及服務指南、圖書借閱各種注意事項、館藏目錄體系介紹、各部門具體開放時間通知等等;同時網絡環(huán)境下的信息服務還必須包括向讀者宣傳計算機網絡知識、專業(yè)知識等。同時還要采取開設文獻信息檢索課、開辦培訓講座等形式,普及網絡知識和專業(yè)知識不斷提高讀者的檢索技巧和水平。另外做好課題查新、課題跟蹤、館際互借、新書推薦等服務也是圖書館提高知名度、拉近館讀關系必不可少的手段。圖書館可以充分利用文獻信息資源的自身優(yōu)勢為讀者提供優(yōu)質的信息服務,讓讀者的的科學文化水平、道德素質修養(yǎng)、信息素養(yǎng)和信息意識等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圖書館作為圖書、報紙、期刊、音像資料、文獻數據庫等等聚集的地方,作為人類社會文化信息的寶庫和傳播者,它自身有許多和諧的元素和功能,如進行政治文化教育功能、宣傳教育功能、傳播和諧等功能。因此,我們作為圖書館人要有責任和義務把圖書館的和諧功能挖掘出來,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強有力和諧文化的支持,同時也要將和諧文化不斷滲透融入到圖書館管理,體現到各項規(guī)章制度之中來。
進一步增強和提高圖書館文獻資源、人力資源與讀者之間的和諧途徑。圖書館主要收藏的是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工業(yè)科技和其他領域的優(yōu)秀成果,而豐富的的館藏文獻信息資源是培養(yǎng)人文素質的主戰(zhàn)場,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文化基礎。所以圖書館在收集、整理、保存、傳播文獻信息資源的過程中必須做好,不但要注意傳統(tǒng)介質文獻的收藏,而且也要注重網絡文獻的整理,同時為了保證收藏到人類優(yōu)秀文化成果,我們在收集、整理、保存文獻資源時都應該進行嚴格審查,讓圖書館真正成為人類精神財富聚集的殿堂。在網絡電子信息資源建設方面,對圖書館的所有信息應該嚴格審核其真實性、可靠性和完整性,如果發(fā)現有虛假的、低俗的內容,我們應該馬上采取刪除內容地址、目錄索引或者關閉服務器和其他措施,以保證所發(fā)布傳播的信息屬于健康、積極向上的。社會不斷向前發(fā)展必然導致信息資源的共享,在未來的和諧社會,單個圖書館將不會以擁有館藏資源的多寡為目的,而是以能夠迅速、準確地為讀者提供所需的信息服務為最終目標。圖書館之間相互交換所需的資源,單個圖書館將成為圖書館系統(tǒng)的一個子系統(tǒng),徹底擺脫自給自足的狀態(tài),能夠快速、經濟地為讀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并及時送到讀者手中,同時也盡可能準備將自己的文獻信息資源供應其他圖書館。資源共享是和諧圖書館的“天人合一”的直接反映。只有真正實現圖書館管理和服務工作的公開、公正和信息共享,圖書館價值的實現才有保障,圖書館的全部功能才能充分發(fā)揮,才能更好的服務于和諧社會。
必須建立規(guī)范合理的制度規(guī)范和各項規(guī)章制度。只有做到“依法治館”才能更好的構建和諧圖書館,才能更好的為和諧社會建設服務。要實現“依法治館”,首先要盡快出臺和逐步完善各項法律政策。我國雖然還沒有全國統(tǒng)一的“圖書館法”,但在盼望著“圖書館法”盡快出臺的同時,圖書館自身也要積極做好規(guī)章制度和其他各項工作的建設。規(guī)章制度是否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一個圖書館的館風情況,因此建立科學、規(guī)范、合理的規(guī)章制度不僅可以保障圖書館能夠更好的落實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圖書館的各項政策,從而進一步改善和提高圖書館的業(yè)務水平,而且能夠更好的保障讀者使用圖書館的各項權利和營造出一個人人按照規(guī)章制度辦事的和諧氛圍。
以讀者及其需求為中心的和諧圖書館服務模式是在和諧文化建設背景下開展的一種新型服務,是圖書館服務模式的補充和完善,在實踐過程中受到了廣大讀者的熱烈歡迎和推崇,筆者以這種服務模式從2010年3月份開始在漯河醫(yī)學高等??茖W校圖書館進行具體的實施,經過一年多的實踐發(fā)現,這種服務模式完全能夠適應和諧文化建設的需要,是圖書館在構建和諧社會過程的新舉措。
我們學校是一所年輕的醫(yī)學類的高等學府,在進行和諧文化建設方面走在了同類院校的前列,而作為學校教輔部門的圖書館在和諧文化建設的大潮下也積極行動起來,以建立“以讀者及其需求為中心的和諧圖書館服務模式”為目標,從館舍的修整、人員素質的提高、規(guī)章制度的修訂、文獻信息資源的豐富以及內涵文化的改造等方面進行全面提升。
我們學校培養(yǎng)的是醫(yī)藥衛(wèi)生類人才,在讀者層面上有初中起點的五年一貫制大專生、3+2分段制專科生和高中起點三年制??粕约俺山躺⒆钥忌蛯W校職工中的碩士、博士等各種學歷層次的;在讀者年齡上最小的只有十四五歲最大的已經快要退休了;同時還有身體上或生理上不健全的讀者。針對這種復雜的情況,我們在實行這種新型服務模式的時候,一是做到了解讀者信息、重視讀者需求,與讀者坦誠相對,建立讀者與圖書館館員之間的溝通渠道,縮小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距離。二是對所有來館讀者實行一視同仁的原則,讓他們都有平等使用圖書館的權利。三是實行免費服務的原則,圖書館的所有服務項目全部實現免費使用。四是所有人員實行掛牌上崗服務,充分接受讀者監(jiān)督,實現了文明服務、陽光服務,融合了館讀關系,促進和諧,完善監(jiān)督。五是成立學生社團,在圖書館與讀者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讓圖書館的建設和服務更加貼近和符合讀者。最后針對讀者特殊的信息需求,實行獨具特色的信息服務。這樣在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日益豐富完善的前提下,圖書館完全根據讀者自身的需求向讀者提供全方位的文獻信息服務,實現了和諧文化建設下圖書館服務模式的轉變,在受到學校師生一致好評的同時,圖書館的閱覽人數由過去的每天200多人增加到500多人、圖書流通數量由原來的每月1萬多人次增加到3萬多人次,網絡數據資源的訪問量更是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而且在召開讀者座談會時大家一致反映他們現在對圖書館的態(tài)度由過去的不愿意去、不想去圖書館逐步轉變到每天都想要去圖書館,圖書館是他們的樂園。
圖書館服務工作是在網絡化、數字化的信息時代,特別是在和諧文化建設環(huán)境下所面臨的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同時是圖書館向前發(fā)展的一個重要任務。本文只是筆者對我校圖書館在和諧文化建設中新型服務模式的構建、具體實施方案、實現效果等相關問題進行一定程度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夠對和諧文化建設下圖書館服務的研究和發(fā)展,特別是同類高職高專院校圖書館進行和諧文化建設中讀者服務工作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
[1]崔海蘭.和諧社會與圖書館文化建設[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7(2).
[2]鄒國榮,湯亞.以人為本——構建高校圖書館和諧的環(huán)境[J].圖書館論壇,2006(2).
[3]彭小平.圖書館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J].管理科學文摘,2007(4).
[4]王秀芬,包慶德.論圖書館的和諧文化構建功能[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報,2007(9).
[5]陳玉榮.探討圖書館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J].農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09(8).
[6]袁永九.圖書館在和諧文化中的作用探析[J].現代情報,2011(4).
Analysis of Library Service Pattern Under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ulture
Lv Runho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pattern of library service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harmonious culture,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and effect to implement the new type service pattern in the library.The article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library service pattern under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ulture,especially it is helpful for the librar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ir efforts to provide better service.
harmonious culture;library;service mode
G251.5
A
1672-6758(2012)05-0156-3
呂潤宏,碩士,館員,漯河醫(yī)學高等??茖W校圖書館,河南·漯河。研究方向:文獻信息資源開發(fā)和利用。郵政編碼:462002
漯河醫(yī)專2010年度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計劃項目,課題名稱:和諧文化建設下的高校圖書館服務模式研究,課題編號:2010-H04
Class No.:G251.5Document Mark:A
(責任編輯:蔡雪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