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錦霞
周四下午下班后,我到三元小區(qū)里的藥店,在門前停車時,發(fā)現(xiàn)路對面,俞沈月正坐在姨媽自行車后,小手緊緊扒著姨媽的腰,看著很可愛,我心里暗笑。回頭往里走時,小家伙看見我了,遠遠地喚我,我對她搖搖手,進店門了。
沒想到第二天俞沈月的姨媽告訴我,后來,她居然拉著家人到藥店來找我,可是我走了。
呵呵!我想其他行業(yè)不可能擁有這樣的小插曲,這樣的小幸福。
記得前幾年,我一天晚上逛街時,在商場三樓遇到班上的一個男孩子和他的家人,彼此搖搖手打個招呼就分開了。后來我反反復復的逛,試衣服,看小孩的衣服鞋子,老半天才下樓。赫然看見男孩子的爸爸就守在一樓樓梯口,孩子的媽媽和奶奶陪男孩子在一樓閑逛,然后孩子爸爸看見我,立馬去叫小孩:“陳老師下來了!”原來,這個小孩子一定要等到我下樓來才肯離開。
眼里有孩子,心里有孩子,孩子眼里自然也就有了我們,回饋,永遠是豐厚的!
有一次,幼兒園有活動,通知家長提前到三點前來接孩子,看得出來其實很多家長也不方便,而且中午接回家,孩子也不定睡午覺。放在幼兒園多省心,孩子又午休了,自己也能歇息會兒??珊芏嗉议L都在中午來接了,下午接的,也都在三點前。三點整,我準時關門關窗去開會了。
幼兒園發(fā)放“家長滿意度調查表”,很多家長不是直接將調查表投放到指定“投放箱”里,而是有意無意揚著表格來給老師看。其實家長的用意老師領會:就是叫老師放心,我打的那個“勾勾”在哪個位置。我不善言辭,沒有過多華麗的言語,但我很愿意去思考,家長的用心老師明白,也會記得!
幸福來自于什么——無非是讓自己的內心更柔軟一些,容易觸動、愿意感動、樂于敞開自己的心扉。
人能感動,就能幸福!忽略那些、不糾結于那些磕磕絆絆的、彎彎繞繞的東西,相反專注于那些美好的、純真的東西,把溫馨的、靚麗的留下來裝扮自己的內心,將那些岔枝、扭曲、憤懣遠遠拋在后面。
哪個行業(yè)都沒有我們幼兒園教師那么得天獨厚地得以面對“純如一張白紙”的孩子們,回饋,永遠是豐厚的!孩子的日漸貼近的腳步,日益信賴的笑容,日益張揚的話語,都在告訴我:“時間,真是個很好的東西,也是個公平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