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祎蘭
(大慶石化公司信息技術中心,黑龍江 大慶 163714)
正確引導家族文化建設 努力促進傳統(tǒng)文化振興
陳祎蘭
(大慶石化公司信息技術中心,黑龍江 大慶 163714)
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和血脈淵源,更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精神家園。家族文化則是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原素,是推動傳統(tǒng)文化進步的重要力量,是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基礎。因此,要振興傳統(tǒng)文化,就應該重視和探索家族文化建設的創(chuàng)新思路,精心選擇與傳統(tǒng)文化和先進文化相融合的內(nèi)容,引導家族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
正確引導;家族文化建設;傳統(tǒng)文化振興
當前,隨著世界多極化、經(jīng)濟全球化、政治多元化、文化兼融化的發(fā)展,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其形式、內(nèi)容、速度和力度都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一些西方國家和敵對勢力不愿看到中國的發(fā)展和強大,憑借其經(jīng)濟實力、科技優(yōu)勢、貿(mào)易手段、政治滲透,一天也沒有停止對我國“西化”、“分化”和“演化”的圖謀。全國人民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粉碎了他們一個又一個圖謀,不斷取得新的勝利。但我們不能不冷靜地看到,我國公民的人文素質(zhì)特別是道德修養(yǎng)與經(jīng)濟發(fā)展的速度、社會發(fā)展的進程,還有不少不適應的地方,還有不少令人擔憂的問題。一些領域道德滑坡、誠信缺失;一些人信仰危機、價值觀扭曲;一些領導干部以權謀私、追名逐利的負面影響,嚴重損害著黨和政府的形象。如此等等,迫切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其中就包括用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人們崇高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而家族文化是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五千年的中華文化傳承中,家族文化歷來是國民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新中國成立后遭到了冷遇,人們在批判其封建宗法落后一面的同時,忽略了它積極的一面,直到今天才漸漸引起人們的重視。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對近年來我國文化發(fā)展的實踐和經(jīng)驗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回顧和總結(jié),明確強調(diào)“要全面認識祖國傳統(tǒng)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堅持保護利用、普及弘揚并重,加強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思想價值的挖掘和闡發(fā),維護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成為新時代鼓舞人民前進的精神力量”。
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和血脈淵源,更是今天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精神家園。家族文化則是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原素,是推動傳統(tǒng)文化進步的重要力量,是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基礎。同時,家族文化又是以血緣親情為紐帶,以振興家國為目標,以族規(guī)族訓為核心,以家庭教育為基礎的文化。因此,要振興傳統(tǒng)文化,就應該重視和探索家族文化建設的創(chuàng)新思路,精心選擇與傳統(tǒng)文化和先進文化相融合的內(nèi)容,引導家族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
這十六個字是家族文化的核心內(nèi)容,是家庭教育的基礎。志者乃立身之本,人生之坐標,猶如航船之方向。人若無志猶如航船失去方向,哪面來的風都是逆風,永遠不會遇到順風。立志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建立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拿破侖曾經(jīng)說過:“人與人之間只有很小的差異,但這種很小的差異卻造成了巨大的差異!很小的差異就是所具備的心態(tài)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巨大的差異就是成功和失敗?!币粋€人一旦失去志向,精神就會完全崩潰,沒有人能救得了他。所以,沒有明確人生目標的人,是不會獲得成功的。當然,立志要排除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及時調(diào)整方向,從小的目標——興家立業(yè)、奔向小康開始,到大的目標——創(chuàng)業(yè)、報國,立功、立德、立言等,努力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明理知事是育人第一法。要讓受教育者從小就知道孝父母、尊長輩,敬老師、愛同學,知美丑、識對錯,切忌不可把這些關系搞顛倒了。學習發(fā)奮是人生的第一步,是改變命運的階梯。自古以來治窮容易治愚難。西方諺語說:“人類只有一個暴君,那就是愚昧?!庇廾恋母淳驮谟诓粚W習,既不注重向書本學習,也不注重向?qū)嵺`學習。結(jié)果是越不學越愚昧,越愚昧越不學。古人講,學然后知不足,知不足才能反省改正自己的不足。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常??吹?,越不學習、越愚昧無知的人,越常常自我感覺比誰都聰明,這是十分可悲的。一定要走出這個誤區(qū),隨時講學習,處處講學習,終身講學習,越是逆境下越是要發(fā)奮學習。不怕老而無成,只怕幼而不學。薄學無良友,才疏少知音。淺識薄學之人,不管你怎樣去討好別人,怎樣去攀龍附鳳,商品經(jīng)濟與知識經(jīng)濟社會的現(xiàn)實與默守的“郎才女貌”的聯(lián)袂規(guī)則,終將無情地拒你于“游戲”之外。人的一生學習、交友、創(chuàng)業(yè),原本就是時刻不可怠慢的“連環(huán)扣”。因此,非學難以有成。學習的內(nèi)容要精、要管用,要先學做人,再學做事。在完成學業(yè)的同時,中西方的文化精髓能學的都應學一點,諸如國學中的啟蒙教材《弟子規(guī)》,能使子弟受益終生;儒家的《論語》、老子的《道德經(jīng)》、孫武的《孫子兵法》等,享譽中外,博大精深,開人心智,指人迷津。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一領袖群倫的科學,以及毛澤東的《實踐論》、《矛盾論》,有理想有目標的人絕不可不學。而學就要忍受千辛萬苦,發(fā)奮努力,矢志不渝,方能實現(xiàn)自己最初之理想和目標。遵禮守法是做人的本分、做人的底線,舍此寸步難行,到處碰壁。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實在是千古名言,是處理人事關系的最高準則。就“非理勿言”而論,許多人不懂傾聽之禮,不明傾聽之妙,只圖一時之快,不管時間、地點、人物、場合、氛圍、角度,不分次序,口無遮攔,偏激狂妄;或失禮于賢者方家,或開罪于上峰同仁,或弄丑于大庭廣眾之下,結(jié)果后患無窮,引來一連串麻煩?!罢f病”難治,由來已久,古來有不少大人物和一些名人雅士因恃才傲物、出言無狀,引來殺身之禍,甚至秧及家人九族;至于今人的教訓則比比皆是,此中利害不可不察。當然該說的話一定要說,不可走到另一個極端,可與言而不言者豈不失人誤事。但是,要說就要審時度勢,講究方法。古代的經(jīng)典文章,如《戰(zhàn)國策》中的《觸龍說趙太后》、《鄒忌諷齊王納諫》,李斯的《諫逐客書》、諸葛亮的《出師表》、魏征的《諫太宗十思疏》等,都有各自的精妙和可借鑒之處。厚德者方能載物,非此,錢多大、權多大,留給子孫禍多大;修身者才能齊家,己不修身,如何教人。
這十六個字是治家的要領,是教子育人的準則。一勤天下無難事。勤能補拙,勤能生智,勤能立品,勤能為人生打開一條新路。儉者可遠庸養(yǎng)德,樹立純樸家風,陶冶子弟情操。試觀古今先哲、偉人,哪一位不是從憂苦貧賤中走來。子弟生于富貴之家,驕貴癡養(yǎng),頤指氣使,疏懶成性,諸多陋習,集于一身,若非嚴父名師,苦心教養(yǎng),很少能有成器者,由此可見勤儉之重要。一貪事事出麻煩。小到貪吃、貪喝、貪睡、貪玩、貪懶、貪小便宜,大到貪名、貪利、貪權、貪燈紅酒綠,貪上一樣就會給人生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忠者忠于家國、忠于信仰、忠于事業(yè)、忠于朋友。忠以孝為前提,孝以忠為目的。一個人在家能對父母盡孝,在外才能對國盡忠,對單位盡責,對朋友盡義。試想一個不愛父母甚至打爹罵娘的人,還能是個好學生、好兄弟、好朋友、好干部、好下級、好同事嗎?還會有好的未來嗎?至于誠信在當今社會已經(jīng)缺失得太多了,但我們不能忽視,而且要堅信不疑,此乃人間大道,我們至少要努力做到誠信而不愚蠢,聰明而不奸詐。審時思變就是要識時務、知進退,了解把握應知的國內(nèi)外大事和自身所處的環(huán)境,知情善變,與時俱進,使自己的言行、學業(yè)、事業(yè)合于時代的潮流。知己識人是門大學問,是人生始終需要面對的課題。知己者難,非賢達聰慧者難以做到。大凡只知己之長、不知己之短,只知有己、不知有人,只知顯露、自以為是者,其學業(yè)、事業(yè)很難大有作為,且人際關系常常處于緊張狀態(tài)而老去不知其故。識人者則更非易事,以諸葛孔明的大智大慧,尚且用錯了馬謖,有街亭之失,何況我輩。因此,一定要站在客觀的角度嚴格地審視自己,以求揚長避短;謹慎地認識他人,以便交友處事用人。
這十六個字是家族文化的重點,是教子育人的鏡子。憤怒始于無謀,而終于懊悔。性躁易怒的人是什么事情都很難成功的。這種人一事不合,拍案而起,一語不合,翻臉相向,家里家外,關系緊張,如何與人合作,共謀大事,殊不知連小事都很難干成。人不成功常怨天尤人而不知己過,不知去過,這是很不明智的?!熬訜o德怨自修”,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己過。而謙恭謹慎、心緒平靜的人是由于做事考慮周到而容易成功,所以各種福音也就自然光顧。要懂得謙恭謹慎、以禮待人的真諦,這對長者、對老師、對上級來說是應盡的本分;對同學、對同事來說是一種文明;對后進或?qū)ν磔厑碚f是一種高貴;對自己來說則是一道安全保護屏障,免受他人之辱和無端之禍。謙恭智慧的人總是把著眼點首先放在欣賞別人的長處、學習別人的長處上;驕傲愚腐的人則總是先把著眼點放在挑剔別人的不足、指責別人的不足上,以顯示自己的高明。因此,前者總在不斷豐富自己,而后者則是失去更多的知識和友情。再者休要與人爭風頭,不要與人作口舌之辯。老子說:“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張,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边@是醒世恒言。所謂和順就是和諧處世、順理行事,這是有教養(yǎng)的人才能具備的一種品質(zhì)。宋代大理學家朱熹說:“和順,興家之本?!焙晚樖紫纫椭C,當知懂和諧是大智慧,會和諧是大學問。欲和諧者先要自身和諧,有一個健康良好的心態(tài),善良正直,公正無私,愛財有道,求官講德;待人處事能換位思考,長幼尊卑能以禮相待,努力信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傳統(tǒng)美德;同時,要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欣賞別人的才能,深知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遠離“自私、自伐、嫉妒”之魔影,努力創(chuàng)造和諧的環(huán)境。誠如是者則必將身心和諧、家庭和諧、親友和諧、事業(yè)和諧。順理行事的人通情達禮,守規(guī)距,講程序;不順理行事的人總是七個不服、八個不忿,誰都不在話下。這種人走到哪里都制造麻煩,都給自己設陷井。美國西點軍校奉行一條最重要的行為準則,就是下級服從上級“沒有任何借口”??梢娒绹嗽撝v紀律的時候也不含糊。因此,我們雖不是軍人,也一定要順理行事,守規(guī)距,講程序,檢點自己的言行。寬容是一種胸懷,是一種強大的道德力量,能幫助人們化敵為友,減少仇恨、暴力和偏執(zhí),引導人們用善良、尊重和理解來對待別人。寬容別人就是寬容自己,理解別人就是理解自己。海納百川而不棄細流,容污納濁卻能凈化為碧水。沙士比亞說:“真正勇敢的人,應當能夠智慧地忍受最難堪的羞辱。”臺灣星云大師說:“一個人心量有多大,事業(yè)就有多大,一個人心能容多少,成就就有多少;人有一分學養(yǎng)便有一分氣質(zhì),人多一分氣量便多一分人緣。”如果一個人連一點誤解都承受不了,或者連長輩的、老師的、領導的乃至朋友的不同意見都不能擇善而從的話,那么這個人還能很好與人合作嗎?還會有大的發(fā)展嗎?自古達人知命,順乎自然,不把得失放在心上。這并非前人作秀、唱高調(diào)、故弄玄虛。而是先哲們看透了世間萬物變化的永恒規(guī)律: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塞翁失馬的故事告訴我們,好事可能轉(zhuǎn)化為壞事,壞事也可能轉(zhuǎn)化為好事。老子說:“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奔热坏檬Аs辱、禍福相互轉(zhuǎn)化,又何必太介意這些東西呢!人生最大的快樂是知足,無論做什么事,到了該罷手不干的時候就要及時停止。富蘭克林說:“對于不知足的人,沒有一把椅子是他舒服的?!惫沤裰型?,身居富貴之鄉(xiāng),能知足者甚少。這些人非到了奈何橋下才知醒悟,可惜為時晚矣,奈何、奈何!感恩是人立身處事的根基和法寶,是人與人交往中最珍貴的品格。忘恩負義、過河拆橋的人孤情寡義,不珍惜別人的真情付出。這種人不會有真朋友、真的合作伙伴,不會成就大的事業(yè)。最大的感恩莫過于為國盡忠、為父母盡孝,哪怕你有再大的委屈也不要忘記這一點。父母把你帶到這個世上,把全部的愛和心血都給了你,腳下這片熱土養(yǎng)育了你,你的委屈和這些相比還有可比性嗎?同時,要由衷地感恩黨、感恩你的企業(yè)、你的單位、你的師長、你的親友以及患難中幫助過你的人,甚至要感謝當初那些蔑視你、打擊你、羞辱你、擠兌你、傷害你的那些人,因為他們的言行為你提供了巨大的、特殊的動力,玉成了你今天的進步和成功。因此,感恩也可以說是一種最大的樂趣,使你置身于幸福之中。
〔責任編輯:陳 ?!?/p>
G112
A
1002-2341(2012)01-0054-03
2011-12-20
陳祎蘭(1975-),女,黑龍江綏棱人,辦公室秘書,工程師,主要從事企業(yè)文秘與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