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靖
城管部門信息公開工作優(yōu)化路徑探究
熊靖
城管作為政府的重要組成部門,在推進政府信息公開的過程中不可小覷。但目前,城管部門的信息公開工作并不理想。分析了城管部門信息公開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現(xiàn)實原因,探討了優(yōu)化城管部門信息公開工作的有效方法。
城管;信息公開;路徑;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2008年5月1日正式實施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為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指明了方向,它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獲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進依法行政,充分發(fā)揮政府信息對人民群眾生產(chǎn)、生活和經(jīng)濟社會活動的服務作用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1]。城市管理執(zhí)法部門(以下簡稱城管部門)作為地方政府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不僅是其自身職責,更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第一,它是城管部門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政府部門必須依法進行行政管理,如果沒有按照法律規(guī)定做,就要為其后果承擔相應的責任。城管部門要依法行政,就必須按照法律規(guī)定,扎實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第二,它是城管部門改變自身形象的重要切入點。長期以來,社會上對城管部門的評價較差,批評指責聲此起彼伏。政府信息公開有利于拉近城管部門與普通百姓的距離,使政府部門與社會形成良性互動,塑造城管部門的人性化形象。
第三,政府信息公開有利于優(yōu)化城市管理格局,惠及民生。城管部門依法實施信息公開,可以使城管執(zhí)法內容被社會所知,從而達到既滿足自身和周圍群眾的需要,又使城市秩序得到維持的效果。
鑒于信息公開工作的重要性,各地城管部門都已經(jīng)采取了相應措施,使部門信息向社會公開。這些公開的信息主要集中在:(1)部門機構設置和工作職責,包括單位各處室機構設置、單位領導分管工作、各處室工作職責介紹、執(zhí)法程序等。(2)政策法規(guī)文件,包括關于城市管理執(zhí)法依據(jù)的各項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和其他規(guī)范性文件。(3)行政許可和辦事指南,包括行政許可的范圍、相關表格、許可公示和其他通知、公告等。(3)城管部門新聞,包括近期城管工作動態(tài)、市民關注的城管工作的熱點、城管工作近期存在的問題等。
盡管城管部門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各類問題依舊存在,在某些方面,信息公開工作甚至還非常不成熟。許多地區(qū)的信息公開,只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臨時完成任務的需要,他們對信息的更新非常緩慢,對城管工作頌揚性內容居多,信息公開儼然成了一些部門的“政績宣傳板”。公開的信息較為抽象,缺乏具體的實質性內容,對社會的“有用信息”不多。能夠獲取城管部門公開信息的人群有限。公開渠道不暢,除了網(wǎng)站,其他可以獲取信息的渠道少之又少。信息公開互動缺失,普通百姓難以和城管部門形成互動,信息公開變成“單向公開”等等。
城管部門目前在政府信息公開方面尚存在較大缺陷,這對于構建和諧的城市管理執(zhí)法非常不利。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挖掘存在于法規(guī)、體制、環(huán)境、倫理、權利意識等方面的深層次原因。
第一,《條例》本身在行政法層級上屬于行政法規(guī),其位階要低于法律,權威性也不如法律。在許多條款規(guī)定上,《條例》規(guī)定得比較籠統(tǒng),缺乏可操作性。同時,《條例》出臺后,缺少相關配套法規(guī),并且部分規(guī)定與已有法律(如《保守國家秘密法》、《檔案法》、《統(tǒng)計法》等)相沖突。這一方面使行政機關無所適從,另一方面也使普通公民獲取政府信息出現(xiàn)障礙。
第二,《條例》雖然出臺了,但城管系統(tǒng)針對條例要求應采取的措施不甚明朗。由于城管部門在中央沒有直接管理部門,實際上是在地方政府領導下開展工作的,他們的任務也更多的是依據(jù)地方政府的紅頭文件和領導的個人意志。在這種情境下,如果地方政府不重視信息公開工作,那么城管部門就更沒有相應的約束機制,信息不公開也就成了常態(tài)。
第三,長期以來,城管部門由于缺乏約束,形成了部門利益。政府信息公開要求打造一個“陽光下的政府”,而實施信息公開,一些掩藏在信息背后的“黑幕”一旦被公布,必定會對既得利益者造成損害。因此,在部分地方,從領導到普通工作人員,都對信息公開工作極為抵觸。這種人為造成的阻礙嚴重放慢了城管部門政府信息公開的步伐。
第四,城管部門工作人員應當具備以人為本、依法行政、為民服務等行政基本倫理規(guī)范。但是,由于城管執(zhí)法隊伍中的部分人素質不高,或由于長期接觸城管部門文化而被逐漸影響,他們極易忽視自己的身份,忘記了“為人民服務”,很難意識到要求政府信息公開是公民的權利,而主動公開信息則是自身的義務。倫理層面的缺失,使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步履維艱。
第五,公民權利意識淡薄,救濟渠道不暢,對城管部門信息公開工作的監(jiān)督缺失。由于城管執(zhí)法的對象多是素質不高的小商小販,他們難以意識到自身還有要求城管部門信息公開的權利,或者即使意識到,也因種種現(xiàn)實原因而放棄。救濟無門成為常態(tài)。另一方面,社會對于城管部門的信息公開工作關注較少,這使得信息公開工作缺乏動力和監(jiān)督力量。
針對廣泛存在于城管部門信息公開工作中的問題,一些地方也采取了部分措施來提高整個城管部門信息公開的效率和質量,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城管部門的信息公開工作是一個綜合復雜的工作,要想真正將信息公開工作落到實處,還必須多管齊下,共同治理。
第一,繼續(xù)深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特別是城管部門管理體制改革。當前,城管工作出現(xiàn)的問題,很大一部分是其自身的管理缺陷。城管部門的法律地位不明確,法律權限界定模糊,上下體制不順,諸多問題導致城管信息公開工作推動緩慢。只有準確定位城管部門的角色,才能煥發(fā)其應有的活力,信息公開工作也才能真正發(fā)揮其應有作用,為普通民眾服務。
第二,繼續(xù)完善立法工作,應在《條例》的基礎上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引向深入。推動《條例》早日向法律轉變,盡早解決法律法規(guī)之間的沖突。
第三,探索多樣化的信息公開方式。由于城管執(zhí)法對象的特殊性,對于現(xiàn)階段的城管部門而言,要想進行信息公開,除了建立網(wǎng)站之外,還應該包括百姓易于接受的多種方式,包括廣播、電視、報紙多方面宣傳,微博等網(wǎng)絡宣傳,城管工作開放日,路邊宣傳牌或標語,LED屏流動字幕等。
第四,強化信息的實用性,方便人們獲取信息。政府信息公開平臺應該成為政府與民眾交流互動的大舞臺,單向傳遞絕不是政府信息公開的初衷。城管部門要告知普通民眾,哪里可以擺攤設點,哪里是絕對不允許的,處罰金額范圍是多少,對于多次不聽勸告的行為有什么懲罰措施,罰沒物品的去向,等等。城管部門可以通過信息公開進行宣傳教育,形成良性治理結構,變“堵”為“疏”,不斷改善城市管理的效果。
第五,加強對城管部門工作人員的倫理教育,使之認識到為民服務的重要性。只有當城管部門工作人員真正認識到自己的權力來源,他們才能變被動為主動,積極推進城管部門信息公開工作,使信息公開成為依法行政、服務民生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六,在全社會積極引導公民權利意識塑造。公民權利意識是推動政府信息公開不斷向前發(fā)展的源動力。當公民的權利意識被培養(yǎng)起來之后,城管工作的公正與高效將不再遙遠,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也將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因子,起到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
[1]李步云.信息公開制度研究[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2
[2]康之國,劉嫻靜.政務公開的法理邏輯與現(xiàn)實悖論分析[J].中國行政管理,公務創(chuàng)新???,2008.
[3]周漢華.《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實施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中國行政管理,2009(7).
[4]周漢華.起草《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專家建議稿)的基本考慮[J].法學研究,2002(6).
[5]陳建國.論構建和諧城管的制度基礎.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07(3).
[6]馬玥.我是城管,我也無奈[J].中國建設信息,2009(5).
[7]賈志.我國城管暴力執(zhí)法的危害、成因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8]謝海德.城管執(zhí)法的倫理思考[D].湖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D630.1
A
1673-1999(2012)06-0065-02
熊靖(1988-),男,湖北人,湖南師范大學(湖南長沙410000)法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海事海商。
201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