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定勝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附屬中學,江蘇 南京 210044)
所謂“自主學習”是就學習的內在品質而言的,相對的是“被動學習”、“機械學習”和“他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指較少地依賴別人的幫助而自己進行的有效的學習。自主學習強調的是自由、自主、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是學生展現(xiàn)自我的舞臺,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這一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戰(zhàn)場,培養(yǎng)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從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入手,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在獨立讀書、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點撥,圍繞重點內容展開討論和交流,發(fā)表獨立見解。引導學生自主地進行語文實踐活動,使他們在實踐中主動獲取知識、形成能力。改變過去“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及大量演練習題的模式,因此,我們必須認真研究有助于促進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新方法,讓學生走進自主學習的境界。
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內部動力。實踐證明:學生學習動機一旦被激發(fā),就會以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自覺地投身到教師指導下的各種自學活動中去,學生只有自覺地投身、主動地參與,他才想做、想說、想思考。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進入渴望學習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對自主學習產(chǎn)生興趣。
學習動機的激發(fā),是在一定教學情境下進行的,它要利用一定的誘因,使已形成的學習需要由潛在狀態(tài)轉化為活動狀態(tài),形成學習的積極性,推動學生自主學習。那么,在實際教學情境中,教師應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使他們那種潛在的學習愿望變成主動學習的行為呢?
1.引發(fā)好奇心?!芭d趣是一切成功的前提”。只有在極大興趣的驅使下,學生才能迅速有效地進入文本自主學習,了解課文,掌握知識,好奇心是興趣的先導,是人們積極探求新奇事物的心理活動,是人類認識世界的動力之一,對于形成動機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學中要注意在情境中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如教《死海不死》一文,我是這樣導入的:“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們的地球有一個地方很令人神往。那里藍天白云、碧水沙灘,當你走過寸草不生的沙灘,來到一望無際的海邊,你可以縱身躍入水中自由的游弋,無論你是游泳的好手,還是地道的旱鴨子,都可以盡情地享受水中的樂趣……這就是死海。今天讓我們一起到這個神秘的地方,去探索它的奧秘吧!”這樣,通過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好奇心,大大增強了他們的閱讀興趣,他們較快地進入了自主閱讀的情境。
2.激發(fā)求知欲。如果“尋求‘是什么’體現(xiàn)了兒童的好奇心,那么,尋求‘為什么’則更多地體現(xiàn)了兒童的求知欲?!碑斠黄碌恼n文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時,學生由于個體知識水平的不平衡,不能單純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習慣的方法解決面前的問題,學習活動常常是不自主的、無效的。要讓學生自主、有效地投入學習活動中去,就要利用一定的誘因,以求得認知結構和期望的一致,通常情況下我是通過 “疑難問題”的設計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的。
如《孔乙己》一文,開頭有這樣一句話:“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幾聲?!痹诮虒W中,我便抓住這個疑點發(fā)問:“為什么‘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幾聲’呢?”“疑難”使學生“憤”,使學生“悱”,“憤”使學生“啟”,“悱”使學生“發(fā)”,學生行求動、心求通、言欲云,為求得認知的新平衡,產(chǎn)生了求知欲,自主進入到閱讀探求中。
3.激發(fā)探究情。這里的“情”是指性情,即性格的情緒。情緒用時下很流行的話也可以說是情商或叫情緒智力。古人說的好:做學問要先從做人開始,具有良好的性情比智能更重要。良好的性情包括自信、自律、執(zhí)著、理性、責任感、樂觀、冷靜,其中責任感是唯一的可以挖掘內心需要,并啟動無比強大的主觀能動性的金鑰匙。因此,語文教學中,要善于以自身的狀態(tài)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除了使學生有效地克服厭學情緒之外,使學生“能學”、“想學”、“會學”之外,還必須讓學生達到“樂學”的境界。
長期以來,無論備課還是上課,教師習慣于從自己的角度理解、把握教材,精心設計“教學高招”。課堂上,教師常常自以為是地向學生傾銷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認識。這就將為誰服務的問題倒了個“個兒”。學生長期沒有自主參與的機會,自主學習熱情慢慢淡漠,自信心也越來越不足,能力也越來越差,更談不上形成自主學習了。這樣造成了學生習慣于被老師牽著鼻子走,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潛能被無情地扼殺。為了徹底改變這種現(xiàn)狀,在教學實踐中,我采用“放、扶”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激活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讓他們在自主學習中逐步掌握方法。
1.大膽地“放”?!胺拧本褪墙o學生以充分的自主權,最大限度地在時間、空間上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機會。在教學中,首先,注重課前放手。讓學生自己憑借已有知識探索即得知識,找到已有知識與即得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讓學生自己摸索學習方法,找到適合自己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讓學生親身體驗解決問題,獲得成功之后的樂趣,激活自主學習的潛能。其次,注重課中放手。課堂上放手讓學生去讀,粗讀、精讀、品讀、美讀等;放手讓學生去思,思考并解答提出的問題;放手讓學生去說,說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說讀書后的體會、感受,說讀懂一篇文章、解決一個問題的方法等;放手讓學生去寫,寫對文章空白之處的理解,寫對人物的評價,寫對故事情節(jié)的推想……在“放”中讓學生從容地進行字詞句篇的品位、賞析,在“放”中讓學生進行聽說讀寫思的訓練。通過大膽的“放”,讓每一個學生都去練;通過大膽的“放”,讓不同的學生都有可能得到最好的發(fā)展;通過大膽的“放”,讓學生帶著教材走向老師,帶著對教材的理解、帶著學習成果、學習方法,自信地向老師展示自己的成功。更重要的是,通過大膽的“放”,喚醒學生沉睡的自主學習意識,“學生為主題”真正得到落實、發(fā)展。
2.巧妙地“扶”。充分地“放”之后有針對性地“扶”才是重要的,才是學生所需要的?!胺觥币龅们擅?,教師要扶在學生的“疑”處,扶在學生的“難”處?!胺觥辈坏獛椭鷮W生弄清“是什么”,還要引導學生知道“為什么是這樣”,更要點撥學生搞懂“怎樣知道是這樣”,即指導學生歸納總結學習方法。在詞語教學時,指導學生總結構詞規(guī)律,歸納理解詞語的方法;在理解課文時,指導學生歸納讀懂語文的基本方法。如:預習時,怎樣抓好題目審題,怎樣憑借課文內容處理不能直接解決的問題等。同時,還要善于幫助學生歸納學習語言文字的一般方法。通過這樣的訓練,達到葉圣陶說的“教師之教不在于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必乏學生運其智,勤學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熱之功彌增?!闭嬲笆谌艘贼~”,實現(xiàn)從學會“學到什么”到會學“怎樣主動地學習”。
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需要去稱贊別人,真誠的贊美,于己于人都有重要的意義。對別人來說,他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因你的贊美顯得更加光彩,對自己來說,表明你已被別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所吸引。威廉·詹姆斯說:“人類本性上最深的企圖之一是期望被贊美、欽佩、尊重?!笨释澝朗敲恳粋€人內心的一種基本愿望。教育兒童是這樣,對學生也是這樣,他們需要被贊揚、被鼓勵。
1.肯定激勵。老師的諷刺挖苦,吹毛求疵會使學生志氣喪失,發(fā)自內心的肯定則會使學生積極向上?;诖耍谌粘=虒W中,教師要留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做出的每一點努力,看到學生所取得的每一點成績,哪怕是一個詞語的準確運用,一個恰切的生動比喻,一個大膽的合理想象;或者是課堂上踴躍的舉手,流利的回答;或者是課外閱讀的專注、討論的投入。教師都要不吝褒貶之詞,熱情洋溢地給予肯定和褒揚,以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燃起渴望進步的熱情,增加語文學習的興趣,增強自主學習的信心。
2.信任激勵。信任激勵是尊重學生、激發(fā)自信心的重要方法。教學中,教師時常要挖掘學生潛能,抓住學生閃光點、進步點,特意安排有一定難度的學習任務給學困小組和個人,并給予充分的信任和鼓勵,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就感,使他們想學、愿學、樂學,最后主動學。
埃德加·富在《學會生存》中指出:“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爆F(xiàn)代教育對學生的要求已經(jīng)不是“學到什么”,而是學會“怎樣主動學習”?,F(xiàn)代教師教學生不但要使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會學”。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尋求發(fā)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也是素質教育的又一要求。我們應當把愛獻給學生,把讀書、思考的時間留給學生,把學習方法傳給學生,達到葉圣陶先生所說的能“自讀自悟”的最佳境界。讓自主學習成為課堂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使每一堂語文課都能煥發(fā)出生命力。
[1]周衛(wèi)勇等.走向發(fā)展性課程評價.北京大學出版社.
[2]朱慕菊主編.走進新課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王勤敏編.明明白白搞課改.天津教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