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鈺 蔣海嶺
(武夷學院 藝術系,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淺談主流動畫和非主流動畫
張 鈺1蔣海嶺2
(武夷學院 藝術系,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沿著世界動畫的發(fā)展歷程,選取最具代表性的國家(中國、美國、日本以及蘇聯、加拿大),從他們每個國家的動畫發(fā)展來看主流動畫與非主流動畫的發(fā)展及二者間的相互關系。
動畫原理;動畫發(fā)展;主流動畫;非主流動畫
動畫的發(fā)展歷史悠長,遠古人類各種形式圖像的記錄,就已告訴后人先前的人類意想表現物體動作過程的欲望。[1]p1比如:二萬五千年前石器時代洞穴畫上就有系列的野牛奔跑分析圖,這是人類試圖用筆(或石塊)來撲捉動作的嘗試。其他的再如埃及墓畫、希臘古瓶上的連續(xù)動作分解圖畫,也是同類型的例子。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著名畫家達·芬奇的黃金比例人體幾何作品上的四只胳膊,就是雙手上下擺動的動作,這和動畫有著相似的概念。
動畫的原理與電影一樣,利用“視覺殘留”來使人們感覺到畫面動起來。
“視覺殘留”:當看東西時我們的視覺神經會把相應的東西轉換成為生物電信號,從而傳給大腦。我們的大腦接到信息以后,就會轉換為“原景”于是我們面前就呈現出我們我們看到的東西。但是,由于我們要對我們看到的信息有個很好的連貫性,所以我們要求相關信息停留在腦子里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就那么零點幾秒。 視覺實際上是靠眼睛的晶狀體成像,感光細胞感光,并且將光信號轉換為神經電流,傳回大腦引起人體視覺。感光細胞的感光是靠一些感光色素,感光色素的形成是需要一定時間的,這就形成了視覺暫停的機理。
比如,大家會有這樣的印象,夜晚正在看電視,突然,斷電后漆黑一片,眼睛里暫時還會殘留電視里的畫面。
再比如夏天,將扇子一面畫上只小鳥,另一面畫上個籠子,你來回轉動扇子,小鳥就會在籠子里一樣。
主流動畫:以觀眾和市場為目標創(chuàng)作的故事類動畫片,制作往往以團隊的形式出現,有一定的組織性,有完整獨立的部門分工合作。動畫片的表現形式非常單一,往往利用單線平涂的形式,以最低成本制作爭取最大盈利而制作的動畫片。這種形式最節(jié)省成本。作品完成后輸送到電影院,電視臺等媒體播放。并衍生品種多樣的周邊產品,形成一系列的動慢產業(yè)。
中國動畫始于20世紀20年代,動畫創(chuàng)始人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簡稱萬氏三兄弟)拍攝出1分鐘動畫廣告短片 《舒振東華打字機》,開創(chuàng)中國動畫先河。1941年攝制的動畫長片《鐵扇公主》,將中國的動畫藝術列入世界電影史冊。1946年,新中國第一個電影制片基地——東北電影制片廠成立。之后中國動畫進入發(fā)展階段。1957年,中國第一家專業(yè)美術電影制片廠——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簡稱“上海美影長”)成立。成立至今上海美影廠制作出多部優(yōu)秀動畫片。如:《小蝌蚪找媽媽》、《牧笛》、《山水情》、《九色鹿》、《哪吒鬧?!?、《天書奇談》、《大鬧天宮》、《葫蘆兄弟》。成功確立了“中國學派”在世界動畫中的地位。另外一些動畫公司制作的動畫片 《小鯉魚跳龍門》、《寶蓮燈》、《藍貓三千問》、《福娃》、《孔子》、《秦時明月》、《天上掉下個豬八戒》、《孫悟空大戰(zhàn)白骨精》、《寵物寶貝環(huán)游記》、《寵物寶貝環(huán)游世界》、《無不想》、《池塘王子》、《小兵張嘎》、《寶葫蘆的秘密》一系列動畫長片。
迪斯尼是美國主流動畫的主要代表。1928年迪斯尼制作出電影史上第一部有聲卡通片《蒸汽船威力》。米老鼠也開始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1932年推出世界第一部彩色動畫片《花與樹》。1937年迪斯尼拍攝世界上第一部電影動畫片《白雪公主》,開啟動畫新紀元。接著美國的迪斯尼公司、夢工廠公司、華納公司又拍攝出 《木偶奇遇記》、《幻想曲》、《小飛象》、《人猿泰山》、《小馬王》、《獅子王》、《花木蘭》、《海底總動員》、《僵尸新娘》、《美女與野獸》、《冰河世紀》、《埃及王子》、《料理鼠王》、《海的女兒新歷險記》、《快樂大腳》《加菲貓》、《瘋狂牧場》、《別惹螞蟻》、《極地特快》、《玩具總動員》、《怪物史萊克》、《蟲蟲特工隊》、《小雞快跑》、《功夫熊貓》等等。
在主流動畫領域中,日本憑著自己的風格和巨大的產量是世界惟一能與美國相抗衡的動畫大國。而且隨著動畫片的大量輸出,日本的文化和價值觀也傳播到世界各地。日本動畫是從1956年10月成立的東映動畫株式會社開始壯大起來的。大川博于1958年制作的彩色動畫長片《白蛇傳》獲得第一屆威尼斯兒童電影節(jié)特別獎。后又制作《少年猿飛佐助》也取得了良好的商業(yè)回報。直到大川博去世,東映公司都是日本動畫工業(yè)的搖籃。手冢治蟲也是日本動畫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是日本新漫畫的創(chuàng)始人,有“漫畫之神”的美稱。他于1966年推出日本第一部彩色電視動畫系列片《森林大帝》,之后相繼出品《街角的故事》、《鐵臂阿童木》。[2]而宮崎峻是20世界80年代日本動畫界的龍頭。1978年制作的《未來少年柯南》,1979年執(zhí)導《魯幫三世》獲得大藤獎。他主要的作品有《風之谷》、《天空之城》、《龍貓》、《幽靈公主》、《千與千尋》、《魔女宅急便》、《再見螢火蟲》、《紅豬》等。
1984年推出第一部影院動畫片《風之谷》獲得日本大藤獎和十四界巴黎國際科幻電影節(jié)最佳作品。
2001年宮崎駿的《千與千尋》曾經在日本創(chuàng)造了2340萬人次的最高上座率。2002年獲得國家評論協(xié)會獎(美)最佳動畫長片獎、落杉磯影評人協(xié)會獎最佳動畫片、紐約影評人協(xié)會獎最佳動畫片、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獎、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金柏林熊獎、歐洲電影獎銀幕國際獎、2003年獲得奧斯卡獎最佳動畫片獎、法國愷撒獎最佳外語片獎。
此外日本動畫片 《GTO麻辣教師》、《極道鮮師》、《翼·年代記》、《涼風》、《百變小櫻》、《水果籃子》、《櫻蘭高校男公關部》、《涼宮春日的憂郁》、《NANA》、《豐田少年史》也是很成功的作品。
蘇聯的動畫藝術開始于1922年。創(chuàng)作的第一部動畫片《戰(zhàn)火中的中國》,1936年在莫斯科建立了專門拍攝動畫片的制片廠,對蘇聯的動畫藝術發(fā)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初期作品有《星際的旅行》、《阿哈梅德王子奇遇記》、《拉西與尼諾夫的前奏曲》、《小沙皇杜朗臺》、《新格利弗游記》到了二戰(zhàn)后前蘇聯的動畫片在藝術風格上和質量技術上逐漸成熟,推出一系列出色的影片如 《快樂的歌》、《漁夫和金魚的故事》、《灰脖鴨》、《冰雪女王》等,這些影片在國際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非主流動畫是與主流動畫相對而言的。它是指更加注重個體化制作和自己創(chuàng)作體驗的自由創(chuàng)作,以此表達個人的思想,愿望。動畫片的表現形式多樣化,風格多樣化,真正的藝術不是用語言和文字就表達的,而是用心去感受的。
俄羅斯年僅40歲的亞歷山大佩特洛夫克用手指在玻璃上完成了這部鴻篇巨著。油畫和玻璃所表現出的透明和鮮亮的感覺讓人嘆為觀止的 《老人與?!返鹊?。
第78屆奧斯卡獲獎影片《超級無敵掌門狗》是一部英國Aardman公司推出的粘土系列動畫短片。以及加拿大的一些藝術短片 《動物園訪談錄》《平衡》等等。
中國的折紙片誕生于1960年。例如:1982年獲加拿大第四屆渥太華國際動畫電影節(jié)兒童片一等獎,1987年獲保加利亞第四屆卡布洛澳國際喜劇電影節(jié)最佳短片的剪紙動畫片《猴子撈月》??梢哉f,《葫蘆兄弟》的剪紙動畫片,創(chuàng)造了國內剪紙動畫片的一個巔峰。
如加拿大大師 Frédéric Back的作品 《搖椅》等等。
藝術短片的形式并不僅僅限于上述的幾種,它所包含的范圍極廣,還包括:沙土動畫,線繩動畫等等。藝術家通過利用一切能為作品服務的材料、工具來表現作品。使作品達到理想的效果,作者的思想得到充分的表達。
主流動畫的商業(yè)性和非主流動畫的藝術性不是絕對對立的。
主流動畫和非主流動畫之間應該像金字塔尖和金字塔座,許許多多的商業(yè)動畫一層層的堆,最底下的是一些意義上的失敗片的,漸漸往上堆,直到頂上堆出的是少數的藝術動畫或是動畫精品。比如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動畫片。如果離開了商業(yè)動畫的試驗堆積沉淀,一個產業(yè)只有藝術動畫而缺乏各種層次的商業(yè)動畫做底層,那也是不穩(wěn)固而曇花一現的塔尖,一下就倒了。
為了適應社會的發(fā)展,不管是商業(yè)動畫片還是藝術動畫片,都需要獲得一定的經濟利益。
的確,獲取一定的利益,商業(yè)化的要素是很關鍵的,我們的確需要有高新的技術、夸張的想象,但是我們更加不能忘記,給我們的作品一顆靈魂。
而且只有一部有靈魂的動畫才能獲得長久的成功。
看一看成功的日本動畫,它們的商業(yè)價值在哪里?日本動畫片子的票房收入并不是商業(yè)收入的全部,甚至也不只是錄像、DVD出售,更主要的是包括了很多周邊產品如cd、人偶、游戲、卡片、畫集……之所以人們能在看完動畫之后還如癡如狂地收集各種周邊產品,正是因為這部作品在觀眾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這是單純依靠商業(yè)化的外在因素所做不到的。特別是對于沒有商業(yè)化創(chuàng)作經驗的中國作者來說更做不到。一部動畫真正想獲得商業(yè)上最大的成功,就一定要有一些東西值得觀眾思考,回味,流連忘返。
因此,我認為這就是動畫片商業(yè)性和藝術性的結合點。同時商業(yè)動畫片注定要向藝術動畫片靠攏,以獲得更高的利潤價值。
[1]丁海洋,姚桂萍.動畫概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2]劉健.映畫傳奇——當代日本卡通縱覽[M].天津:白花文藝出版社,2002.
[3]十一郎.世界動漫藝術圣殿[M].北京: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2002.
On the Mainstream Animation and Non-mainstream Animation
ZHANG Yu1JIANG Hailing2
(Art Department of Wuyi University,Wuyishan,Fujian 354300)
According to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animation in the world,this article analysis the the development of mainstream animation non-mainstream 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typical countries such as China,the United States,Japan,the ex-Soviet Unions and Canada.
animation principles;the development of animation;mainstream animation;non-mainstream animation
J238.7
A
1674-2109(2012)03-0039-04
2011-10-10
1.張鈺(1983-),女,漢族,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動畫。2.蔣海嶺(1981-),男,漢族,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