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花平,陳健
(1.南京體育學院,江蘇南京210014;2.南京森林警察學院,江蘇南京210046)
淺析交際法視角下體育院校大學英語的教學*
杭花平1,陳健2
(1.南京體育學院,江蘇南京210014;2.南京森林警察學院,江蘇南京210046)
體育院校英語教學需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交際法是達到此目的的有效途徑之一,因為交際法以培養(yǎng)學習者的語用交際能力為目標,實現(xiàn)以交際法目的的大學英語教學,不僅可以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功能交際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交往活動能力,從而使大學英語教學活動能夠滿足學生畢業(yè)后從事體育類工作的需要。
體育院校;大學英語;交際法
交際法又稱“意念法”或“功能法”,20世紀70年代誕生于歐洲,隨后迅速風靡全球。簡單地說,“交際法是以語言的功能意念項目為綱,培養(yǎng)交際能力的一種外語教學法體系?!保?]交際法產(chǎn)生的語言學理論基礎主要是20世紀60、70年代社會語言學家海姆斯(Hymes)的交際能力理論和功能主義語言學家韓禮德(Halliday)的功能語言理論。倡導交際法的學者認為語言的基本功能是社會交際,語言學不應僅研究語言的形式,還要研究語言的社會功能。語言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使用該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在學習者掌握語言規(guī)則和正確運用語言的同時,更為重要的是掌握如何得體地運用語言進行人際交流。
交際法具有如下主要特征。首先,交際法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習者交際能力。交際能力是一個復合性的概念,它涉及到語言、文化、社會等各個層面。根據(jù)海姆斯的觀點,交際能力包含下列四個方面:“a)合乎語法;b)可行性;c)得體性;d)實際操作性”[2]。從大學英語教學層面理解,英語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應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教學上不僅要注重英語運用的正確性,更要注重英語使用的得體性。其次,交際法強調(diào)以功能意念為綱。即在教材的選擇、教學內(nèi)容的設計上需根據(jù)學習者的現(xiàn)實需要,選用真實自然的語言材料。再者,交際法強調(diào)教學過程交際化。教師在教學中需設置接近真實交際的情景,讓學習者身處情景之中采用互動交流的方式進行交際。教學過程的交際化可以借助多種教學輔助方式實現(xiàn),如視頻、音頻、圖片等。最后,交際法強調(diào)以學習者為中心,強調(diào)教學需滿足學習者的交際需要。
首先,教師設置情景讓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活動。在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充分挖掘教材內(nèi)容,能使用情景再現(xiàn)方式演繹的教學內(nèi)容,盡量為學生設置交際環(huán)境,從而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語言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模擬真實情景的活動中,學生能夠較容易運用英語,有效提高英語交際能力,并能在語言實踐中培養(yǎng)得體的交際行為準則。因為,“學習者必須有機會使用所學語言,這樣才有可能達到流利、類似母語者的水平?!保?]角色扮演(role play)能夠有效讓學生使用目的語,“角色扮演是能讓學生深度參與學習的最具創(chuàng)造性的一種方法?!保?]在大學英語的課堂上,角色扮演主要是讓學生想象他們是某種特殊情景下的人物,準確表現(xiàn)該人物具體的言行,理解其所飾演人物的情感、態(tài)度等。角色扮演任務不僅能使學生運用英語,在模擬情境中進行語言方面交流,更為重要的是角色扮演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在安全環(huán)境中學習社會行為和社會價值觀的機會”[4],學生通過換位思考,可以進一步理解他人的感受與觀點,從一種全新角度審視自己的交往過程。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可以達成大學英語學習目標和社會人際交往目標,可謂一舉兩得。
其次,借助視聽說手段培養(yǎng)學生英語交際能力。視聽說手段可以將語言學習與情景緊密結(jié)合,“就外語學習而言,學習者多缺乏宏觀的語言環(huán)境的熏陶,教師應精心創(chuàng)設較為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通過語境化語言輸入幫助學生感知、理解語言?!保?]在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學生往往被孤立地放置在非真實的單一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之中,然而在現(xiàn)實的人際交流中,語言的應用常常是與視、聽、說緊密結(jié)合,語言的學習也應該被放置于立體的多維的空間之中。視聽說能夠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將看到的影像,聽到的聲音相結(jié)合,同時模仿跟說,從而更有效地選擇吸收信息,重構(gòu)信息并將新信息融于已知的知識,最終領會掌握英語。當然,在強調(diào)視聽說的同時,并不意味教師就可以忽視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英語交際能力是包括聽、說、讀、寫、譯在內(nèi)的全方位的綜合能力,教師側(cè)重聽、說能力訓練的同時,仍需兼顧讀、寫、譯能力的培養(yǎng)。
最后,利用豐富的課外活動促進學生英語語用能力的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意識。體育院校學生英語水平差異較大,體育生在進入高校學習之前,體育訓練往往占據(jù)其學習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體育生對文化知識的學習欲求相對較低。加之學生對英語能力的要求與期望值也不盡相同,部分學生往往會對英語學習失去信心,甚至影響到其他學生,最終變成學習氣氛淡,課堂效果差。同時,許多院校已安排或擬安排將大學英語課由原來的小班授課調(diào)整為合班授課,隨著授課班級人數(shù)的倍增,授課難度也急劇增加。如何處理培養(yǎng)交際能力與學生英語水平差異較大、班級人數(shù)過多的矛盾,如何讓每位學生在大學英語的課堂上都有所收獲,是大學英語教師們非常關注的課題。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進行英語短劇表演、詩歌朗誦等活動,此類活動既可以豐富體育院校學生的課外生活,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能促進和提高學生的英語語用能力與人際交往能力。
首先,運用交際法進行語言教學的同時,需兼顧英美文化教學。外語學習不僅僅是語言知識的學習,同時還是文化的學習。因為“任何一種語言都是某種文化的反映,都有其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不了解所學語言所賴以存在的文化,就很難完全理解和正確、得體地使用所學語言,有時非但達不到交際的目的,還可能會產(chǎn)生截然相反的效果?!保?]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運用交際法的時候,教師如能既注重語言教學,又能兼顧文化教學,往往會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最終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其次,教師在教學中應為學生提供一個互動交流的平臺。在大學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注重教與學相互結(jié)合,教師和學生互為主體,互為客體,不斷進行交互式的交流,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掌握文化知識,并借助學習過程發(fā)展智力與陶冶情操。在師生互動的同時,學生之間也需進行互動交流,學生在雙向交流過程中參與和檢測自身與他人的學習行為和交往行為,從而達成學習目標于人際交往目標。交互式學習可以讓大學英語課堂形成一種相互感染的氛圍,此氛圍可以減輕部分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時的焦慮感,有助于幫助部分學生克服因害怕犯錯而不愿開口、不敢開口的學習障礙,從根本上加大學生課堂上英語的語言輸出。我國學生從小學開始學習英語(有些地區(qū)從幼兒園開始),進入大學時,學生學習英語的時間已長達十余年,然而一部分學生學到的只是“啞巴英語”,部分學生根本無法使用英語與他人進行交流溝通。交際法的運用,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溝通的平臺,可以讓學習英語的重點轉(zhuǎn)向人際交流(主要為聽、說),同時也可以兼顧讀、寫、譯,從而使學生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通過交流互動,如模擬交際情景等教學任務,較快提高英語語用能力。
再者,教師需容忍學生的語言錯誤。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重視語言的精確性,常常忽略語言使用的流利性。學生在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時,往往過于注重時態(tài)、用詞搭配等語法方面的內(nèi)容從而影響了英語表達的流利性。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犯的語言錯誤,不應該有錯必糾,盡量給予學生更多的課堂發(fā)言機會,學生所運用的英語的流暢性和英語符合英美文化傳統(tǒng)比語言的準確度更為重要。
最后,運用交際法進行大學英語教學時,教師需要轉(zhuǎn)換角色,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和督導者。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中心,是課堂學習的主宰者。學生學習的主要任務是理解教師的講授內(nèi)容,學生學習缺乏獨立性、探究性與自主性,英語課堂教學往往是“填鴨式”的,教與學之間形成了突出的矛盾。在交際法的課堂上,教師是以學生為主體,并與學生形成伙伴關系,共同完成教學任務。教師的任務從傳統(tǒng)的單一講授演變?yōu)閹椭鷮W生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和交際目標,講解學習任務,促進小組內(nèi)的交際互動等。課堂上,教師需將大部分的時間交給學生去交流、互動、討論、探究。如在學習《新世紀大學英語系列教材:綜合教程》第一冊Unit 6 Christmas Spirit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四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討論以下問題:1.Why do people celebrate Christmas?2.What are the names of some Christmas songs?也可以讓小組成員做mind mapping活動,讓學生盡可能多的例舉有關圣誕節(jié)的詞匯。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布置小組學習任務:Work in groups.Make the second part into a short dialogue and roleplay it.Following are the roles of the dialogue:the husband,the wife,the American sailor and the French flower woman.這些合作式互動式學習任務可以較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體育院校大學英語教學要立足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中注重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能力,在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過程之中,教師需要不斷自我提高,樹立先進科學的教學理念,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讓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形成共享知識、共享生活和共享生命價值的良好學習氛圍與和諧人際關系。同時,體育院校大學英語教學又有其鮮明的特色,因此體育院校的外語教學必須以先進的外語教學理論為指導,從院校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創(chuàng)建符合體育院校實際的大學英語教學策略。
[1]田式國.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D.E.Hymes.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In Pride and Holmes(eds)Sociolinguistics[M].Harmondsworth:Penguin,1972.
[3]K.E.Johnson.Understanding Communic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霍爾特.教學樣式:優(yōu)化學生學習的策略[M].沈書生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5]魯子問.英語教學設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6]陳仕清.英語新課程理論與實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012-05-04
杭花平(1977-),女,江蘇連云港人,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