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輝
(晉中職業(yè)技術學院,山西 晉中 030600)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高職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對象是思想活躍的大學生,自己的言談舉止、氣度風貌,無時無刻不在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學生,因此自己必須學高和身正。所謂“學高”,就是要求我們須有淵博的知識、超凡的智慧,而不是不學無術、胸無點墨。當你教育學生成才時,你卻往往表現(xiàn)為知識貧乏、詞不達意,學生就會嘀咕:你自己又怎么樣?若你以學富五車、才華出眾的面貌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自然就會在學生心中收到“親其師,信其道”的功效。所謂“身正”,就是要求我們品行端正、情操高尚、言行一致、為人表率。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言:“為了給學生以道德上的影響,教師本身必須是有高尚道德的人,自己沒有的東西是不可能傳授給別人的?!币晃怀錾慕逃ぷ髡?,他在學生面前的行為所展示的思想境界,本身就是重要的教育內容和活的教材。我們經(jīng)常講的身教重于言教就是這個道理。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妙在于如何保護學生?!睕]有愛,就沒有教育。這種愛,應是誠摯的愛、高尚的愛、無私的愛。只有學生真正感受到你愛心的時候,他們才會把你當做可以信賴的人,向你敞開心扉,自覺接受你的教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達到水乳交融的程度,對學生的教育也就容易收到“水到渠成”之效。但是,這種愛決不是毫無原則的愛,它是愛而不是溺,愛中有嚴、嚴中有愛、嚴愛相濟。對犯錯誤的學生,既要滿腔熱情地對待他們,又要嚴格批評,決不姑息遷就,也就是“愛之深,責之切”。但有的人對學生嚴而無度,甚至體罰學生,這是違背教育原則的,應當堅決予以摒棄。另外,嚴格要求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給學生制定出明確、適度、可行的行為準則。明確:就是行為準則的目的、內容、范圍以及違反時如何懲處等都要明確,容易理解;適度:就是要考慮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盡可能不提那些辦不到的措施;可行:就是要有相應的監(jiān)督機制保證措施行得通,做到有章可循,增強遵守紀律的自覺性。
當前高職學生的思想狀況與心理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他們擁護改革,向往開放,但往往情緒偏激,求全責備;他們思想活躍,要求進步,但往往缺乏實干精神,價值取向偏己;他們創(chuàng)新觀念強,接受新生事物快,但往往良莠不分,容易上當受騙;他們渴望獨立,要求自主,注重社會交際,但往往紀律松懈,法制觀念淡薄,交友不夠慎重,互相攀比,講究吃穿;他們希望學有所成、學有所為,但往往專業(yè)思想不牢固,難以做到學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等等。所謂有的放矢,就是要針對這些思想和心理特點,對他們進行教育,揚長避短,去惡存善。對優(yōu)秀學生,教育他們發(fā)揚成績,謙虛謹慎,更上一層樓;對一般學生,鼓勵他們學先進、趕先進,克服自卑心理,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閃光點,不要自甘落后,努力朝好的方向轉化。此外,學生的年齡特征、個性差異也是針對性教育必須考慮的領域。
荀子曰:“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故知默猶知言也”。這就是說:有的時候該講話,有的時候該沉默。該講的時候則要講準講透;不該講的時候則不講。我們在教育學生的時候,應注意把握火候、適時適宜。即使你是一片好心,若不在火候,也許會出現(xiàn)“好心得不到好報”的尷尬局面。具體地講,學生思想教育的適時性,要注意把握以下幾種情形:
1.新生進校時:剛到一個新環(huán)境,他們對新的生活充滿希望,渴求在新的生活中掀起新的一頁,這個時候對學生進行理想、抱負和未來方面的教育,往往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學生受到表彰時:這時他們的心情是高興的,在肯定他們成績的同時,潑一點冷水,進一步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他們幾乎都能愉快地接受。
3.學生受挫時:處在受挫折境地,他們迫切希望有人能“雪中送炭”。比如某個學生受到處分之后,老師并沒有歧視他,而是給他更多的關心,為他指明努力前進的方向,他就會受到鼓舞而振奮起來;反之,老師若不聞不問,學生就很容易一蹶不振、消沉下去。
4.學生突發(fā)違紀行為時: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一定要頭腦冷靜,不能憑一時之氣把學生狠狠地教訓一頓,而要采取“冷處理”的辦法,緩一緩,待雙方情緒安穩(wěn)后,將事情發(fā)生的來龍去脈搞清楚,再作處理,方可使學生心悅誠服。
學生教育一定要在引導學生方面狠下工夫,注意啟發(fā)學生去認識問題、分析問題,使他們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這樣才可能找到最理想的答案,不注重誘導與啟發(fā),只是一味地要學生怎么做,而不使他們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做,那肯定收效不大。
在誘導與啟發(fā)學生的過程中,要學會用親和、含蓄、生動幽默的語言來進行“點化”,使他們在心情愉快的過程中接受你的教育。那種用刻板、枯燥、諷刺、譏笑的語言訓導學生的辦法,絕對會使人生厭,絕對不會在學生心中引起共鳴。
誘導與啟發(fā)學生,還應學會寓理于例、寓理于喻、寓理于知識之中。寓理于例,就是列舉一些典型事例,就事論理,以增強大道理的感染力。事例要新、要近,不要老生常談,還要是發(fā)生在身邊的讓學生感到真實可信的事。寓理于喻,就是用淺顯常見的事物去說明深奧的道理,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寓理于知識中,就是適當?shù)匾梦膶W名著的警句箴言、科學家的美談軼事以及諺語成語、詩詞歌賦等,增強教育的吸引力和啟發(fā)性。
應采取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偸抢弦惶?,缺乏新意,就會使學生感到興味索然,激不起渴望成才的浪花。需要指出的是,用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決不能追求表面上的花樣翻新,而要始終把教育學生成才這一主題貫穿于各種活動當中,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開闊視野、得到鍛煉、提高能力。
學生思想教育也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只要我們經(jīng)常深入學生中間,掌握學生的思想脈搏,摸清學生的行為特點,我們就能有效地把思想工作做在前面,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例如,畢業(yè)班學生在最后一段時間往往都會放松要求,思想波動大,容易產(chǎn)生消極情緒,這時提前對學生進行“做合格畢業(yè)生”的教育活動,就可以使他們在心理上有良好準備,從而順利地畢業(yè)。又如,學生之間出現(xiàn)打架斗毆時,我們往往是在事后再作處理,而應該在出現(xiàn)苗頭的時候,就深入了解超前做好雙方的思想工作,這就可以防止矛盾激化。
做好學生思想超前教育,要牢牢抓住兩條。一是抓住學生中的骨干力量,使其起到“一花引來萬花開”的作用,并在學生中形成一種蓬勃向上遏制歪風邪氣的氛圍。二是抓住正確輿論導向,使學生在正面教育下辨明是非,旗幟鮮明地筑起一道抵制歪風毒霧的堅強防線。
學生的思想發(fā)展和變化,需通過量的積累才能達到質的飛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不可能指望向學生作幾次報告、開幾次班會就能使學生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育人是一項艱苦而長期的綜合工程,它需要我們在育人過程中持之以恒,一步一個腳印地把學生引向光明之道,到達成功彼岸。任何“畢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現(xiàn)實的。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工作,就能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使他們真正成為符合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1]李底平等.淺析中等職業(yè)教育與德育教育[J].中等職業(yè)教育(理論版),2011,(4).
[2]謝錫玉.“冷處理”——師生溝通的堅實橋梁[J].湖南教育(上旬),2009,(4).
[3]萬素花等.切實加強高校教育中的情感交流[J].中國教育現(xiàn)代化,2004,(5).
[4]張輝.淺談技工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藝術性[J].職業(yè)技術培訓,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