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盈
(大連外國語學院研究生部)
關于并列助詞「に」與「と」的異同點
——以日語諺語為研究對象
◆孟 盈
(大連外國語學院研究生部)
眾所周知,「に」與「と」作為格助詞用法廣泛,意思繁多,其格助詞的用法在日語教學中也得到相當程度的重視。但根據(jù)橋本近吉的分類,「に」與「と」亦可作并列助詞使用。例如,日語中有「提燈に釣鐘」、「月と鼈」這樣的諺語。兩句諺語不僅結(jié)構相似,所表示的意思也近乎相同。在漢語中它們均表示“外表雖近似,但本質(zhì)卻反差極大、有天壤之別”的含義。那么,兩句諺語中為什么會分別使用「に」與「と」來連接呢?人們常說助詞可體現(xiàn)出說話人對談話內(nèi)容的理解。通過對日語諺語進行比較和分析,希望究明「に」與「と」在作為并列助詞使用時的用法及含義的差異。
日語諺語 「に」 「と」
在并列助詞中,「に」不僅表示單純的事物的列舉,還含有事物的累加,特別是同類事物的累加的語氣。經(jīng)常在名詞或準體助詞“の”之后出現(xiàn)。如例(1)。
例(1)ごはんに味噌汁にお新香だけの朝食だった。
例(1)中使用「に」將早餐的內(nèi)容連接起來,不僅單純的表示“早餐有米飯和醬湯還有咸菜”,更暗含三種食物可相互搭配之意。同樣用法的還有「おせんにキャラメル」、「お茶に弁當」等句,經(jīng)常在推銷產(chǎn)品時被商家使用。
將語句單純并列的助詞中,「と」最具有代表性,且被廣泛使用。主要用于名詞句的列舉。接在名詞或相當于名詞詞性的語句后。例如:
例(2)中學生と高校生と大學生を?qū)澫螭趣工搿?/p>
(3)字を書くのと計算するのは大嫌いだ。
但根據(jù)以上所闡述的「に」與「と」的用法,無法清楚的解釋由于助詞使用的不同,「提燈に釣鐘」、「月と鼈」在意思方面所暗含的差異。下面筆者將以日語諺語為語料庫,探求并列助詞「に」和「と」在使用上的差別。
諺語是人們從共同的生活經(jīng)驗、知識中總結(jié)提煉出來的,經(jīng)過了長時間的形成與發(fā)展,是人們智慧的結(jié)晶。多數(shù)諺語都簡短易記、言簡意賅,且表意傳神往往一針見血。因為廣為流傳所以表達正確,適合用做于語學研究的語料庫。本文為分析并列助詞「に」與「と」的異同,借從《巖波諺語辭典》中提取了所有含有并列助詞用法「に」與「と」的諺語。包含并列助詞「に」的諺語共29條,包含并列助詞「と」的諺語共59條。筆者通過對兩者的含義、用法、諺語的起源、使用程度等因素進行分析和對比,得出以下用法。
(1)強調(diào)對事物進行累加,多用「に」,這里的「に」與「それに」或?そのうえに?的用法相通。例如:
例(4)盜人に追い銭;例(5)おんぶに抱っこ;例(6)弱り目に祟り目;例(7)鬼に金棒;例(8)重荷に小付け。
例(4)的意思是先被別人偷了錢還要多付已經(jīng)付清的賬,比喻雪上加霜,用「に」將不好的事進行累加。例(5)將「おんぶ」(背)和「抱っこ」(抱)兩個動作累加,表示既讓人背又讓人抱,得寸進尺的含義。例(6)的「弱り目」和「祟り目」都表示“倒霉的時候,走背運的時候”,將兩者進行累加,表示禍不單行的含義。例(7)中,「鬼」與漢語的“鬼”的意思不同,在日語里「鬼」可以作為接頭詞表示強悍的,勇敢的意思。此諺語則表示讓已經(jīng)非常強悍的鬼再拿上狼牙棒,與漢語中的“如虎添翼”意思相同。例(8)表示「重荷」(重擔)再加上「小付け」(小行李),負擔重重的意思。
(2)列舉兩個在性質(zhì)或意思上有明顯關聯(lián)的事物,從而通過列舉進行對照和對比,將兩者進行統(tǒng)一。也就是說將具有協(xié)調(diào)性的兩者進行搭配,從而形成一個整體。例如:
例(9)梅に鶯;例(10)牡丹に唐獅子;例(11)桐に鳳凰;例(12)竹に虎;例(13)東男に京女。
上述例句都是通過將兩者進行組合和搭配來尋求得到統(tǒng)一的美感。比如,例(9)(10)將「梅」和「鶯」、「牡丹」和「唐獅子」這些吉祥美好的東西搭配在一起,表示配合得當,陪襯得體的意思。例(11)(12)是日本家徽的名字。這里用「に」將前后事物進行連接,通過兩者的搭配來體現(xiàn)家徽的整體特征。例(13)中「東男」指江戶即關東男子,「京女」指京都女子,關東男子身材魁偉,京都女子溫柔美麗,意為“男子數(shù)關東,女子數(shù)京都”。也就是說前后事物的關聯(lián)性很強,提及前者,自然聯(lián)想到后者。且兩者非常相配,可以成為一個整體時用「に」連接最為合適。
例(14)提燈に釣鐘;例(15)霞に千鳥。
「提燈に釣鐘」有不搭對兒、無法相提并論以及單相思的詼諧表現(xiàn)等兩個意思。從這條諺語的語源來說,在日本人的思維認知中提燈與吊鐘外形非常的相似,所以想要將兩者進行比較或搭配,但又因為其重量相差懸殊,所以非常遺憾無法進行搭配。也就是說「提燈に釣鐘」這條諺語暗含著想要將「提燈」和「釣鐘」作為一個整體來處理的強烈愿望。此時,用強調(diào)搭配感的并列助詞「に」來連接非常恰到好處。
(1)并非僅表示單純的并列,表達事物乍一看毫無關聯(lián),但彼此確實有某種相似點。但是,「と」在二者搭配并統(tǒng)一的用法上遠不及「に」。
例(16)月と鼈;例(17)女心と秋の空;例(18)醫(yī)者と味噌は古いがよい;例(19)春の雪と叔母の杖は怖くない。例(16)比喻雖然有極小的相似點,卻相差懸殊。江戶時代后期的隨筆《嬉游笑覽》中,甲魚的漢子表記是「団魚」,因為甲魚的殼是圓的,江戶時代更是有別名將其稱作「マル」。另一方面,雖然一輪圓月也是圓的,但是一般人不會將兩者聯(lián)系起來,也就是說兩者的圓是有天壤之別,完全不可相提并論。這里的月亮與甲魚乍一看毫無關聯(lián),實際上有“圓“這一微小的相似點。也就是說,「と」不僅表示單純事物的并列,還暗含著兩者存在著某種相似點。
(2)強調(diào)事物極端的對立。也常使用「と」。例如:
例(20)鷺と烏;例(21)雪と墨;例(22)飴と鞭;例(23)聞くと見るとは大違い。例(20)(21)在顏色上形成反差和對立,將“白鷺與烏鴉”,“白雪和墨汁”進行對比,形容顛倒黑白,截然相反。例(22)將吃糖時的幸福感和被鞭笞時的疼痛感進行對比,比喻普魯士政治家對社會主義者既有讓步又有鎮(zhèn)壓的軟硬兼施的政策。例(23)字面意思是“聽見的與看見的有很大反差”,用「と」將兩者連接起來,表示兩者的對立恰到好處。也就是說,通過列舉兩事物,揭示兩事物極端的對立情況,以兩者的差異為問題點的時候,經(jīng)常使用「と」來連接兩事物。而「に」沒有這樣的用法。
綜上所述,當強調(diào)事物累加列舉,和將具有無法割舍的關聯(lián)性很強的兩者進行搭配時多用「に」。而與此相對,「と」多用于表示列舉的事物有微小的相似點,或者表示列舉的事物處于極端對立的情況。為了更加正確的掌握并列助詞「に」與「と」的用法,還需多理解日本文化以及日本人的思維習慣。
[1]時田昌瑞.巖波ことわざ辭典.巖波書店,2003.
[2]劉金釗.日語助詞、助動詞.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2.
[3]松村明.日本文法大辭典.明治書院,1981.
[4]鈴木忍.教師用日本語教育ハンドブック 助詞の諸問題1.凡人社,1978.
[5]森田良行.日本語の類意表現(xiàn).創(chuàng)拓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