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 陳蘋
分層任務驅動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
廣東 陳蘋
針對目前中職英語教與學中存在的問題,本文探索了一種基于“分層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教學思路和方法,通過對分層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內涵介紹,以具體教學案例形式,提出合理分層教學方式,設計有效的驅動任務,采用分層模式下的任務驅動法教學,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個性差異,使每個學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fā)展,從而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英語學習、樂于英語語言實踐,提高中職英語課程的教學效果。
中職英語;分層教學;任務驅動教學;有效融合;語言實踐
中職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能力。英語作為一種廣泛應用的語言工具,對于中職學生日后在社會上的交際,學習上的進修和工作上的應用都顯得尤為重要,社會對中職學生英語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中職英語課程是以就業(yè)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而設立的。相對于中學英語教學,中職英語教學沒有升學壓力,更強調課堂的實用性,課堂氣氛應該是輕松愉悅的。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shù)專業(yè)雖然開設了英語課程,但實際的教學效果并不很理想,在課堂上往往會出現(xiàn)教師的教學很吃力,學生學得很吃力,教和學不能達到最大效果。應該如何組織學生進行科學卓有成效的英語學習呢?為此,筆者在教學中進行了反復思考與實踐,研究和探索了分層任務驅動教學方法。通過合理的分層和設置有效的任務,“驅動”學生在英語課程中主動學習、探索,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鍛煉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使課程教學目標明確,提高教學效果。
1.培養(yǎng)目標不明確,課程設置流于形式
目標計劃不明確,中職英語教學大多只是依照教學計劃或某教材,逐課按一定的題目進行教學,偏重詞匯、課文等方面的講解,內容缺乏聯(lián)系,甚至有的草率敷衍,只為完成教學計劃。課程設置不合理或流于形式,為急于學生就業(yè),加強專業(yè)課程學習,壓縮基礎課程,尤其是英語課程,有的只開設一個學期,而且課時很少。由于課時少,為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多講少練,學生缺乏必要的聽說訓練,致使學生缺乏交際意識。專業(yè)英語課程過難,忽視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大多數(shù)學生由于入學水平較差,教學課時有限,畢業(yè)后不具備語言基本功,看不懂與其專業(yè)有關的最簡單的應用文。
2.教學方法單一,教學課堂沒有生機
受傳統(tǒng)英語教育的影響,中職英語教育長期以來教學方式和手段較單一,重講授、輕實踐,重語法、輕口語,課堂氣氛沉悶,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未得到充分利用。很大部分教師僅僅從語言的角度組織課堂教學,從單詞、句子到語法,采取滿堂灌的方法,忽視了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未得到確立。課堂教學情景設置不夠,信息量小,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沒有得到均衡發(fā)展。
3.學生基礎薄弱,自主學習意識較差
中職學生英語的水平整體偏低,差異性較大。雖然有了三年初中的基礎,掌握了一定的詞匯與基礎語法,但由于缺乏英語實踐能力與自學能力,很多學生還停留在跟在老師后面跑的狀態(tài),導致基本的聽說讀寫四項能力明顯欠缺。主要表現(xiàn)在:語音基礎欠缺,“聽”不明白;詞匯量掌握太少,“說”不出口;平時疏于練習,“讀”不流利;語法不通,詞序混亂,“寫”不成文。根據(jù)多年的教學調研發(fā)現(xiàn),中職學生中70%的學生對學習英語缺乏興趣,80%的學生在初中階段處于中下等水平,90%以上的學生認為英語學習能力較差,有10%的學生甚至連26個英文字母都寫不全。學生存在英語學習心理障礙,有自卑、畏難心理。
這些問題給中職英語教學帶來諸多的困難,應該如何改變現(xiàn)狀,筆者認為,以學生為中心,因材施教,注重個性差異,實行分層教學,以真實任務為學習內驅力、以完成任務過程為學習過程、以展示任務成果方式來體驗成功是引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內在動力、培養(yǎng)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提高英語整體課堂效果的有效途徑。
分層教學是從端正教學觀、學生觀入手,立足于學生現(xiàn)實差異性,著眼于學生發(fā)展的差異性,著意對學生差異的適應、培植和利用,探索適合學生差異特點和發(fā)展需求的一種教學策略。其核心是因材施教。根據(jù)大綱和教材的要求,結合專業(yè)需求,在一個班內針對不同類型學生的接受能力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提出不同層次的學習要求,給予不同層次的輔導,進行不同層次的檢測,從而使各類學生分別在各自的起點上選擇不同的速度,獲取數(shù)量、層次不同的信息。
任務驅動教學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是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一種強調“做中學”的語言教學方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方法。其核心是讓學生在完成有現(xiàn)實意義的任務過程中學習語言,提倡學生參與、體驗、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從中職學生的英語學情出發(fā),以完成一個個真實、具體任務為線索,將教學內容設計成圍繞著主題的、學生熟悉的一個個“任務”,巧妙地通過貼近學生生活或專業(yè)需求的情境導入,引導學生帶著生動、真實、有用的任務在“情景”中探索實踐,在實踐中完成一個個具體任務,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提高學生在真實語境中運用語言的能力,達到實踐現(xiàn)實語言交流的效果。
孔子說,教育學生要“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即教育學生要看他的所作所為,了解他的經(jīng)歷,觀察他的興趣和愛好。美國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布魯姆也指出:“世界上任何一個能夠學會的東西,幾乎所有的人也會——只要向他們提供了適當?shù)那捌诤彤敃r的學習條件。”由此可見,對于面向就業(yè)、面向市場、不存在升學壓力的中職學生來說,分層教學和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有效融合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分層教學是取得理想教學效果的前提,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教學重任,采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不斷地激活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潛能,通過學生的自主參與,使學生學會學習策略,達到掌握的程度。
筆者在中職班級中進行了分層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的實踐與探索,實際證明分層任務驅動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和中心、以任務為依托、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為目標,注重差異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挖掘學生的潛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并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
1.進行有效的分層模式
對學生進行分層是進行分層教學的第一步,是最重要的一步。我所任教的2011級電商4班學生英語水平懸殊。學期初,我對這32位學生進行“把脈確診”,綜合他們的學習動機、興趣、接受知識的能力和英語知識基礎等各方面情況將全班學生劃分為A、B、C三個不同層次?;A較好的10位同學為A組,基礎一般的14位同學為B組,基礎較差8位同學為C組。當然,這種層次的劃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分層設計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是中心環(huán)節(jié)。我對不同組的學生按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提出不同的目標。對于A組學生,我把目標設定為:熟練理解和掌握所學的內容,能綜合運用新舊知識,靈活會話,并能自主開展相關知識的探索和發(fā)現(xiàn)。對B組學生,要求識記常用單詞和習慣用語,能在口頭和書面交流中正確使用所學知識。對C組學生,只要求他們識記最常用的單詞和習慣用語,對課文的理解只要求了解其大意,能基本聽懂和進行最常見的日常會話,單詞聽寫只要能寫出一半就可以過關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特別注意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的不斷建構認知結構的過程。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并照顧不同層次學生接受能力的差異。教材一步步呈現(xiàn),采取走小步的方法,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如教《新模式英語》Unit3 Food時,我制定了不同層次的教學內容,要求全體學生掌握有關食物的詞匯和表達個人喜好的句型,要求C組學生識記最常用的食物單詞和習慣用語,能表達有關三餐的簡單句子;要求B組學生懂得詢問食物價格;要求A組學生掌握和運用購買食物和比較價格的句子。我分層提出了這樣一些問題:
SC:Doyou like salad?
SC:What doyou eat for lunch?
SB:Doyou buyyour lunch at school?
SB:Howmuch is the bread?
SA:Does he want sandwiches?
SA:I need some ground beef.Where is it cheaper?
通過這些與教材內容、學生層次相配套的問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既有可學性,又有驅動性。
2.設計各層次有效的驅動任務
任務的設計是關鍵,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教師進行任務設計時要仔細推敲每個知識點、統(tǒng)籌兼顧,為學生設計、構造出一系列典型的“任務”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完成“任務”,掌握知識、技能和方法。需注意以下幾點:1)任務的真實性。在設計任務時,教師應提供明確、真實的語言信息或語言情景,使學生在一種自然、真實或模擬真實的情景中體會、學習語言,從而激發(fā)中職學生參與活動的動機,使學生感到學習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學習。要在把握總體目標的基礎上,把總目標細分成一個個的小目標,并把每一個學習模塊的內容細化為一個個容易掌握的“任務”,通過這些小的“任務”來體現(xiàn)總的學習目標。2)任務的可操作性。在設計任務時,教師要注意學生的特點與知識接受能力的差異,充分考慮學生的現(xiàn)有文化知識、認知能力和興趣等。要始終以學生的角度考慮,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來設計每一個模塊,要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來設計不同層次的任務練習。要結合學生自身需要,教師在設置任務時就要考慮,任務是否實際,能否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是否可以按要求完成。難易程度要適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完成的,這樣引導學生去解決問題,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樂趣。3)任務的開放性。設計的任務不應該給學生設下太多的框框,扼殺了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應該允許學生在完成任務時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不同或各具特色的結果或結論和操作,應留給學生一定的獨立思考、探索和自我開拓的余地,培養(yǎng)學生用探索式學習方法去獲取知識與技能的能力。
在課后作業(yè)的設計中,我根據(jù)教材的彈性、各層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量體裁衣”,設計等級化作業(yè)。對C組的學生,降低練習作業(yè)難度,并給予必要的提示,鋪設坡度,切實減輕學業(yè)負擔,增強他們求知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并及時批改,及時反饋,及時糾錯補漏。對于A組的學生則根據(jù)教材的內容,設計要求較高,難度較大的選做題,讓他們完成,培養(yǎng)他們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B層次介于兩者之間,鼓勵他們選做A組作業(yè)。作業(yè)批改,形式多樣,如面批、小組互改、小組集體批改等等。對學生作業(yè)的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就予以肯定,對作業(yè)態(tài)度認真、正確率高的作業(yè)等,必加鼓勵性評語。
3.運用靈活多樣的方法準備任務和實施任務
有任務就有動力,教師應組織好所有學生積極參與資料收集、信息組合,在資料收集及信息組合過程中進行語言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態(tài)度和方法。在任務的準備和實施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原則:1)體現(xiàn)主動參與原則。每位學生在教學活動前、活動中、活動后分別承擔著各種相關資料的收集、與全班同學進行語言實踐交流等任務。變“以教師為中心”為“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實踐活動為主線構建英語課堂教學模式,靠學生自己去體驗、去感悟、去內化,才能學有所成。2)體現(xiàn)合作學習原則。只有通過師生、生生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進行大量的信息交流、語言實踐、人際交流才使得任務得以順利完成。3)體現(xiàn)差異發(fā)展原則。要力求任務的呈現(xiàn)多渠道、多樣化,任務的完成應尊重差異,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知識接受能力的差異,為每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大的空間。
如教《新模式英語》Unit5 Our Community前,我布置各小組到教學樓或行政樓,熟悉各部門或班級的位置,要求畫出位置圖,并在網(wǎng)上搜集與direction(方位)有關的詞匯和用語。學生們通過共同學習共同思考,有效地使用了around the corner,next to,on the corner,between,across from等詞組,準確地描述了身邊位置的方位和關系。A組的同學更是結合對話的學習,能進行流利的方位咨詢對話。
4.推行科學合理的方式評價和考核任務
評價和考核學生完成的任務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對學生完成的任務進行及時的評價,并對優(yōu)秀的、有進步的任務結果進行表揚或展示,供其他學生學習。這樣,一方面可使學生相互學習,另一方面使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我改變對學生評價的方法,著重過程評價。學生成績的來源主要有以下方面:平時50%(課堂表現(xiàn)20%、測驗20%、作業(yè)10%);期末50%。測驗試題的設計分甲乙兩類,甲類基礎題100%,乙類基礎題60%,水平題30%、難度題10%,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重視對學生全面語言技能的考核,避免純知識性的考核。另外,成績的考評多元化,力求客觀、準確、科學??己诵问桨谠嚺c筆試、開卷與閉卷、獨立完成與分組完成、考場完成與考場外完成等多種方式。這些評價方式及成績評定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成功感,從而增加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成功的英語教學活動主要在于組織,使學生準確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在教學活動時,教師把明確的教學任務告訴學生,使其明白自己的任務,以及如何開展活動,活動結束后如何組織評價反饋等,在任務明確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會更加積極主動,學習的效果才會得到明顯的改善。
通過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中職英語教學中,通過改變過去傳統(tǒng)教學的習慣,適當?shù)牟捎梅謱尤蝿镇寗咏虒W法,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因為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可以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全體學生在各自的范圍內探索、進步和發(fā)展,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實現(xiàn)教學目標??梢?,分層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教學中應用切實可行,有蓬勃的生命力,這對于我們中職英語教學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指導意義。
[1]何少慶.英語教學策略理論與實踐運用.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
[2]王麗楊.任務驅動型專業(yè)英語課程的改革研究.教學研究,2007.
[3]方莉.中職任務型英語教學探索[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07,(08).
[4]程小堂.任務型語言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陳柏華,陳冬梅.英語教學與學業(yè)評價[M].廣州:廣州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單位: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
(編輯 王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