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鄭守林 謝文艷
大慶石化夢圓大乙烯
○ 文/鄭守林 謝文艷
大慶石化乙烯進行改造后,年綜合產能將達到120萬噸,可與大煉油形成煉化一體優(yōu)勢,大慶石化將實現(xiàn)產業(yè)和發(fā)展實力全面升級。
2012年10月30日,大慶石化公司接到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科技管理部發(fā)來的賀信。賀信說:欣聞你們承擔的集團公司重大科技專項依托工程大慶石化120萬噸/年乙烯改擴建工程60萬噸/年乙烯裝置一次開車成功,特向你們表示誠摯的祝賀!
該裝置的建成標志著中國結束了50多年來乙烯技術重復引進的歷史,擁有了首套國產化大型乙烯生產裝置。標志著中國石油在自主創(chuàng)新的道路上取得了又一次重大突破,成為首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大型乙烯生產技術的中國企業(yè)。這是一項行業(yè)發(fā)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壯舉。
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大慶石化乙烯曾是一個令人關注的名字。裝置建成投產后,在同期引進裝置中創(chuàng)出了“四個第一”,即第一個建成投產,第一個通過國家驗收,第一個全部工程獲金牌獎,第一個實現(xiàn)裝置全面達標。1999年,裝置又進行了48萬噸/年擴能改造,創(chuàng)下高緯度乙烯裝置冬季開工的紀錄,在國內首家實現(xiàn)核心設備大型裂解氣壓縮機國產化。
歷經近半個世紀,隨著國內各地百萬噸乙烯裝置的紛紛上馬,大慶石化乙烯昔日的華彩逐漸隱退,裝置每年產能僅能達到國內平均水平,明顯落后于國內外先進企業(yè)。
保持現(xiàn)狀就會走向沒落,抓住機遇就能贏得主動。大慶石化立足未來發(fā)展,站在為后人謀福祉的高度,在中國石油集團的信任與支持下,經過反復研究、論證,先后提出大乙烯構想,將乙烯改擴建項目由原地改造調整為并線建設。2007年6月4日,項目順利得到國家發(fā)改委批復。
2007年12月28日,在大慶石化120萬噸/年乙烯改擴建工程奠基儀式上,幾代大慶石化人心潮澎湃。大慶石化乙烯年綜合產能將達到120萬噸,可與大煉油形成煉化一體優(yōu)勢,大慶石化將實現(xiàn)產業(yè)和發(fā)展實力全面升級。
乙烯不能長期依賴國外技術!我們擁有一流的設計、一流的施工、一流的開車水平,更要有一流的技術。2008年2月19日,中國石油召開了開發(fā)大型乙烯成套技術專題研討會。
歷經數(shù)次乙烯規(guī)模調整的大慶石化在關鍵時刻受命,再次成為第一個敢于吃螃蟹的有志者。一邊是國內唯一連續(xù)11年進入全球最大200家國際設計公司排名的中國寰球工程公司,一邊是勇于創(chuàng)新的大慶石化。2008年5月13日,120萬噸/年乙烯改擴建工程總體設計協(xié)調會拉開序幕。雙方圍繞設計分工、設計統(tǒng)一規(guī)定、界區(qū)交接條件、總體設計概算編制、進度等問題進行協(xié)商。
2009年3月27日,“大型乙烯裝置工業(yè)化成套技術開發(fā)”工藝包審查會在北京召開。
至此,由中國寰球工程公司和大慶石化公司聯(lián)合開發(fā),被列入國家級重大科技專項的大型乙烯裝置工業(yè)化成套技術開發(fā)工藝包“新鮮出爐”。
同年9月29日,120萬噸/年乙烯改擴建項目的龍頭裝置——乙烯裝置打下第一根樁基。
“大乙烯就是一切。一切為了大乙烯!”大慶石化公司總經理王德義帶領石化人向“12630”進發(fā)的銳氣勢不可當。
寰球工程公司、昆侖公司、中油一建公司、六建公司、東北煉建公司、大慶化建等單位與大慶石化都把大乙烯建設當成大事來做,牢固樹立“一盤棋”的思想,“一家人、一條心、一股勁、一個目標”,協(xié)調聯(lián)動、不分彼此、合力攻堅的多兵種聯(lián)合作戰(zhàn)氛圍迅速形成。
“為了把項目方案和總體設計做到最好、最完善,大量基礎性數(shù)據(jù)、幾易其稿的設計方案、幾近等身的各類資料……”寰球工程公司副總工程師、乙烯裝置項目經理楊慶蘭和所有參與設計的人員都不會忘記那段爭分奪秒的日子。
大慶石化領導層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乙烯工程指揮部,各路人馬積極為大乙烯建設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特事特辦、簡化程序、快速通過。乙烯工程指揮部實施“分項、分級、分點”的“三分控制法”,把參與質量管理的乙烯工程指揮部質量監(jiān)督部、各項目組、監(jiān)理單位、總包單位和施工單位等五個層面人員全都牽動起來,實現(xiàn)過程控制、檢查驗收與銷項同時完成。
為了準確把握項目節(jié)奏,他們相繼開展了跨年度勞動競賽、“土建年百日會戰(zhàn)”“大乙烯工程攻堅戰(zhàn)”等,傾力打造優(yōu)質、綠色、陽光工程。
歷經兩個寒冷漫長的冬季、19個月的有效工期,大慶新建60萬噸/年乙烯裝置拔地而起。
近8萬平方米的土地上、580多個日夜見證了新時期石化人奮勇拼搏的精神。2012年6月30日,裝置中交準時到達節(jié)點,刷新國內高寒地區(qū)建設同類裝置有效工期最短的紀錄。
裝置現(xiàn)場數(shù)百公里的工藝管線、130余臺主要轉動設備、90余臺塔罐等容器和不計其數(shù)的閥門,靜靜矗立在近8萬平方米的土地上,蓄勢待發(fā)。
為了讓鋼鐵巨人順利運轉,化工一廠開工準備小組充分論證,科學模擬,搶前抓早完成了生產準備綱要和總體試車方案的制定工作,組織進行模擬開車論證,保證了統(tǒng)籌的精確合理,并據(jù)此編制了總體試車方案,為開車提供了技術指導。
通過“三查四定”和流程學習,查出問題5480項,既鍛煉了隊伍,又提升了裝置的安全水平,為裝置的順利開車打下堅實基礎。
2012年9月下旬,裝置陸續(xù)引入氣相乙烯、丙烯等實物料,裂解爐也相繼成功點火。9月27日9時38分,第一股尾油汩汩流入6號裂解爐。
調度室忙碌著物料平衡,技術科專注于工藝調整,機動科和安全科人員奔赴開工現(xiàn)場,觀察設備運行狀態(tài),監(jiān)督員工安全操作。
眾盼所歸的時刻終于來了,10月4日22時,丙烯產品合格。10月5日22時18分,合格的乙烯產品流入儲罐,新建60萬噸/年乙烯裝置投料一次成功,合格的乙烯產品開始源源不斷地被輸送到下游裝置。
“大慶石化全體干部員工沒有辜負中國石油集團的期望和重托,心血與汗水終于澆鑄成豐碩的果實,百萬噸大乙烯的夢想,今朝變成現(xiàn)實?!痹?20萬噸/年乙烯改擴建工程報捷大會上,公司黨委書記楊大明的鏗鏘話語振奮人心。
2012年6月30日,新建60萬噸/年乙烯裝置建成中交后,采取“倒開車”方式,在兩套全密度、順丁橡膠、四套聯(lián)合、丁辛醇等下游裝置試車成功基礎上,裝置分別于2012年10月4日和5日產出合格丙烯和乙烯。
工程實現(xiàn)了1450萬安全工時、單位工程一次驗交合格率100%、焊接一次合格率99.6%,僅用了19個月時間,比計劃建設工期提前一年,圓滿完成了工程建設任務,設備國產化率達到94%。
大慶乙烯裝置采用由中國寰球工程公司牽頭、大慶石化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參加的集團公司重大科技專項《大型乙烯裝置工業(yè)化成套技術開發(fā)》的研究成果設計建造,完成了獨具特色的裂解技術和前脫丙烷前加氫分離工藝技術的研發(fā)工作,形成了60萬噸/年大型乙烯裝置工藝包,突破了急冷技術、電介質技術、冷箱技術、大口徑管道應力分析等多項關鍵技術瓶頸,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設備國產化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開發(fā)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乙烯裝置核心單元——大型實體裂解爐。實現(xiàn)了國內冷箱工藝設計技術的突破,已與處于國際壟斷地位的五大知名乙烯專利商的技術水平達到相同水平。實現(xiàn)了中國石油集團領導提出的“工程要做出中國人威風,做出石化人威風”的工作目標,為提升我國乙烯工業(yè)自主技術水平和國產化率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