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繼勛 王建輝
(武警后勤學院 中國天津 300162)
論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
何繼勛 王建輝
(武警后勤學院 中國天津 300162)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xù)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要不斷豐富其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這是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黨校7.23講話創(chuàng)造性提出的一個重大理論觀點,進一步深化了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深刻內(nèi)涵、鮮明特征的理解,明確了繼續(xù)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課題新要求。本文試就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談一些看法。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根本的特性就是它的實踐性。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就是要立足實踐、勇于探索,依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開拓道路、創(chuàng)新理論、完善制度。
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最主要、最根本的特點。馬克思指出:“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真理性,這并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盵1]立足實踐來研究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最根本方法,也是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特點。社會主義不是印寫在書本上的僵化教條,也不是某種具體形式,作為一種社會形態(tài),社會主義的內(nèi)在規(guī)定性和發(fā)展規(guī)律只能在具體的實踐中展開和顯示,人們對社會主義的科學認識只能在實踐中獲得。
把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立于實踐的基礎上,這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邏輯起點,也是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的歷史起點。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夕,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是全黨的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是為了使全黨在認識上和實踐上把中國社會主義落到現(xiàn)實實踐的基礎上,這是當時擺在中國共產(chǎn)黨面前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改革開放伊始,鄧小平多次講:“我們現(xiàn)在所干的事業(yè)是一項新事業(yè),……沒有現(xiàn)成的經(jīng)驗可學,我們只能在干中學,在實踐中摸索”[2]“用實踐證明優(yōu)越性,我們要用發(fā)展生產(chǎn)力和科學技術的實踐,用精神文明、物質(zhì)文明建設的實踐,證明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于資本主義制度。”[3]1985年鄧小平在同外賓的一次談話中說:“中國搞社會主義走了相當曲折的道路,二十年的歷史教訓告訴我們一條最重要的原則,搞社會主義一定要遵循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也就是毛澤東概括的實事求是,或者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盵4]1978年到1982年,這段時間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主要來自于對歷史經(jīng)驗的總結,尤其是對“文化大革命”的反思??梢哉f,我們黨工作重心轉移,經(jīng)濟體制改革,以及其他社會改革,都是傾聽實踐呼聲的結果。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與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不斷完善都突出體現(xiàn)了實踐特色。鄧小平講過:我們改革開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實踐,靠實事求是。
江澤民也講到:“鄧小平理論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重新確立了看待社會主義的正確方法,突破了認識社會主義的傳統(tǒng)思想和方法,突破單純演繹思維的局限,提供給我們認識社會主義新視野新方法?!盵5]江澤民講:“要在觀念上創(chuàng)新,要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fā),扎根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生動實踐,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通過思想認識上的飛躍,來實現(xiàn)工作思路上的新突破,提出打開局面的新舉措。”[6]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社會主義不是說的看的,而是干出來的,只有在實踐中才能說清楚社會主義應該是什么樣,社會主義的本質(zhì)到底是什么,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確立社會主義的實踐標準,用實踐來確立社會主義的應然狀態(tài)。這是我們改革開放以來的寶貴經(jīng)驗,也是我們進一步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特色的必然要求。
社會主義既是理論又是一種制度,而制度是人的實踐活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如何看待實踐與理論的關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探索中思維方式的核心問題,也是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特色的重要問題。
改革開放前我們對于社會主義,往往習慣于從概念或理論上加以闡述,輕視對實踐的分析和論證。而今天強調(diào)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性,并不是唯實踐論,而是立足實踐,又要理論指導實踐。現(xiàn)實狀況要比理論豐富的多,現(xiàn)實中存在的問題,只有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在豐富的實踐中找答案。社會主義必須注重實踐,在實踐中確立社會主義的本真,同時,社會主義既要注重實踐,又要以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來指導實踐,對實踐加以唯物主義的制約和規(guī)范。江澤民同志講過,“我們從事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前無古人的開創(chuàng)性事業(yè),如果頭腦里沒有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就不可能以正確的立場和科學的態(tài)度認識紛繁復雜的客觀事物,把握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盵7]在現(xiàn)實中正確處理好理論與實踐的關系 才能更好地推進社會主義的實踐,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
把社會主義置于現(xiàn)實的基礎上,在現(xiàn)實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去研究和探討社會主義問題,這是馬克思論證社會主義的一個顯著特點,也是馬克思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性所在。
馬克思主義強調(diào),“社會生活在本質(zhì)上是實踐的”[8]社會主義成為科學的理論以后,也“不能把它們(指社會主義的概念等——引者注)限定在僵硬的定義中,而是要在它們的歷史的或邏輯的形成過程中來加以闡明?!盵9]“馬克思主義者必須考慮生動的實際生活,必須考慮現(xiàn)實的確切事實,而不應當抱住昨天的理論不放。”“理論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樹是長青的?!盵10]理論是什么?理論就是對實踐的總結,一切科學的理論,總是從實踐中來,又回到實踐中去,接受檢驗、指導實踐,同時在實踐中豐富和發(fā)展自己,“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不斷向前發(fā)展的偉大事業(yè)。鄧小平同志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奠定了發(fā)展的基礎,但是今后的路具體怎么走,要靠我們自己在鄧小平理論的指導下,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開拓,總結新的經(jīng)驗,形成新的認識?!盵11]
強調(diào)社會主義必須注重實踐,在實踐中確立社會主義的本真,不是說實踐萬能。所以胡錦濤在講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強調(diào)了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四個特色”,即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恩格斯在談到科學社會主義的形成時指出:“同任何新的學說一樣,它必須首先從已有的思想材料出發(fā),雖然他的根系深深扎在物質(zhì)經(jīng)濟的事實中?!盵12]所以我們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尤為重視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chuàng)新。胡喬木講:“自己建立起來一種社會制度,建立起來一種新的社會,但是不等于對它有充分的了解,這很不容易”。[13]他還講:“社會主義運動和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發(fā)展,是互相聯(lián)系的,科學社會主義運動不能離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則。可是科學社會主義絕不能一字不差地按照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著作的論述去實現(xiàn)。否則,就不是實踐中的社會主義,而仍然只是一種設想?!盵14]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按照科學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而創(chuàng)立的制度,要經(jīng)歷長期的實踐過程,既涵蓋現(xiàn)在,也涵蓋未來,是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科學與價值的統(tǒng)一,理想與現(xiàn)實的統(tǒng)一。
社會主義是作為資本主義的替代物出現(xiàn)在人類社會發(fā)展趨勢中的,探索社會主義的歷史命運,離不開對資本主義實踐的考察,離不開對社會主義資本主義關系的研究。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nèi),社會主義必然要與各種發(fā)展水平的資本主義國家并存于世。這樣,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系從馬克思恩格斯科學預測中的替代繼承轉變?yōu)楝F(xiàn)實中長期的并存共處、合作競爭。在“一球兩制”的狀態(tài)下,社會主義的發(fā)展以及如何發(fā)展,都與資本主義的狀況,休戚相關的。由此,社會主義國家面臨正確認識和處理與資本主義關系的理論課題和實踐課題。這一課題非常重要,它伴隨著社會主義實踐的全部進程,關系到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
改革開放伊始,鄧小平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方法,從事實出發(fā),以開闊的眼界把握世界和時代的發(fā)展大勢。在世界的整體高度來把握中國社會主義。1980年,鄧小平明確指出,“不僅要弄清什么是社會主義,還要弄清什么是資本主義?!盵15]鄧小平指出:“世界在變化,我們的思想和行動也要隨之而變。過去把自己封閉起來,自我孤立,這對社會主義有什么好處呢?歷史在前進,我們卻停滯不前,就落后了?!盵16]“資本主義已經(jīng)有了幾百年的歷史,各國人民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所發(fā)展的科學和技術,所積累的各種有益的知識和經(jīng)驗都是我們必須繼承和學習的?!盵17]社會主義制度“將一天天完善起來,它將吸收我們可以從世界各國吸收的進步因素,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盵18]
以寬廣的“世界眼光”來看待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江澤民講到:“社會主義作為一種嶄新的社會制度,只有在繼承和利用資本主義社會已經(jīng)創(chuàng)造出來的全部社會生產(chǎn)力和全部優(yōu)秀文化成果的基礎上,并結合新的實踐進行新的創(chuàng)造,才能順利建設成功?!薄拔覀儽仨殬淞⒁粋€明確的認識,不管是那種社會制度創(chuàng)造的文明成果,只要是進步的優(yōu)秀的東西,都應該積極學習和運用?!盵19]
胡錦濤強調(diào):“我們必須始終堅持獨立自主地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善于把握國情進行自主創(chuàng)新,又積極借鑒國外有益的經(jīng)驗,不斷開拓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世界在變化,我國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在前進,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在發(fā)展,迫切要求我們黨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勇氣,總結實踐的新經(jīng)驗,借鑒當代人類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論上不斷擴展新視野,作出新概括?!盵20]2003年,胡錦濤“七一”講話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不斷發(fā)展的事業(yè),……全黨同志必須認識到,我國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fā)展還有許多重大課題需要進一步探索和回答,還有大量的工作去做”。胡錦濤列舉了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十四個”如何,如何認識資本主義、如何認識市場經(jīng)濟、如何認識社會主義、如何認識執(zhí)政黨建設、如何認識當今時代……。這種把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同人類文明、時代潮流和世界未來自覺地聯(lián)系起來,不僅僅為社會主義實行更加開放的政策,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實踐中的一切先進文明成果,積極應對經(jīng)濟全球化挑戰(zhàn)提供了理論依據(jù),而且也深化了共產(chǎn)黨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和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更豐富了中國特色同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
[1][8]《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16頁 、第56頁
[2][4][16]《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258-259頁、第118頁、第274頁
[3]《鄧小平年譜》(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 第1255頁)
[5][19]《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627頁 、第205-206頁
[6][20]《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5年版第543頁 、第647頁
[7]《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第491頁,
[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第17頁
[10]《列寧選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 第26-27頁
[11]《求是》雜志 1998年第4期第4頁《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1998年1月26日
[1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719頁
[13]《胡喬木談中共黨史》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第153-154
[14]《胡喬木文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442頁
[15] [17] [18]《鄧小平文選》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351頁、第167-168頁、第337頁
何繼勛,武警后勤學院副教授;王建輝,武警后勤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