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當農民“孺子?!?/p>
他是一位情系“三農”的市人大代表,一位盡心盡力為村民辦實事的黨支部書記。他幾十年如一日,心里始終裝著選民,事事替群眾著想,贏得了當?shù)厝罕姷囊恢潞迷u。
他就是衢州市第六屆人大代表、常山縣同弓鄉(xiāng)竹篷底村黨支部書記潘廣豐,曾先后當選為常山縣第九屆、第十二屆、第十三屆、第十四屆人大代表。
自當選人大代表以來,他一有空閑就深入村間田頭收集社情民意,群眾什么呼聲最高,他就關注什么。這些年,他向大會提出了關于改善農田水利設施、加強龍繞溪治理等意見建議30余件。
常紅公路是從常山縣城至球川鎮(zhèn)紅旗崗的一條交通主干道,途經天馬鎮(zhèn)、同弓鄉(xiāng)、球川鎮(zhèn)。該條公路彎道多,部分路段比較狹窄,再加上近幾年大型車輛增多,路面損毀十分嚴重,已存在嚴重的交通安全隱患,當?shù)厝罕姺从硰娏?。潘廣豐深入了解情況后,向縣人代會提出了《關于要求對常紅線公路進行道路拓寬硬化的建議》。該建議一經提出,立即引起了縣政府的重視,在交通部門的努力下,這條全長16.8公里的公路現(xiàn)已全線進行拓寬硬化,極大地方便了沿線6萬余名群眾的出行。
2011年,竹篷底村計劃實施美麗鄉(xiāng)村建設,準備啟動污水處理系統(tǒng)、村民休閑中心等項目建設,總投資額約150萬元??芍衽竦状迦丝谏?,村集體經濟薄弱,縣里的配套建設資金又只有50萬元,致使竹篷底村的美麗鄉(xiāng)村建設規(guī)劃成了無法實現(xiàn)的藍圖。為使這一難題早日得到解決,潘廣豐四處了解、取經,結果發(fā)現(xiàn)其他村莊也同樣遭遇了類似問題。為此,在衢州市六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他向大會提出了《關于加大美麗鄉(xiāng)村建設資金扶持力度的建議》,促使有關部門制訂出臺了美麗鄉(xiāng)村建設以獎代補政策,有力推動了全市美麗鄉(xiāng)村建設。
(張翼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