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雪山,楊云剛,馮玉舜
(1.巍山縣畜牧獸醫(yī)局,云南 巍山 672400;2.巍山縣畜禽品種改良站,云南 巍山 672400)
要養(yǎng)好肉牛,獲得好收益,主要是要抓好“種、料、管、繁、銷”五項關鍵技術。種是關鍵,料是基礎,管是方法,繁是發(fā)展,銷是目的。為了使廣大農戶更好掌握養(yǎng)殖優(yōu)質肉牛的關鍵技術,筆者結合多年實踐經(jīng)驗,與同行作一些探討。
選擇生產(chǎn)性能優(yōu)良、品質好的肉牛品種開展雜交改良,是繁育出有較高生產(chǎn)性能后代,提高個體產(chǎn)品率,增加經(jīng)濟效益的最佳途徑。經(jīng)大理州多年試驗推廣,使用以下肉牛品種進行雜交改良效果較好。一是西門塔爾牛。原產(chǎn)瑞士阿爾卑斯山區(qū),是目前全世界分布最廣,數(shù)量最多的肉乳兼用型品種。成年公牛體重1100kg,母牛700kg,肌肉發(fā)達,產(chǎn)肉性能高,胴體瘦肉多,脂肪分布均勻,在舍飼和放牧條件下,日增重為800~1000g,18月齡活重可達480kg。云南省于1977年首次從奧地利引入并生產(chǎn)凍精改良云南黃牛,是云南省內推廣面最廣的外引良種父本之一。二是短角牛。原產(chǎn)于英國東北部,云南省于1974年首次從加拿大引入,其雜交效果極為顯著,雜一代初生重比本地牛提高48%,斷奶重比本地牛提高44%。成年公牛體重1000kg,母牛700kg。全身肌肉豐滿,頸短而多肉,頸胸結合良好,垂皮發(fā)達,背線直,背腰寬,全身被毛為棕紅色,是著名的肉牛品種之一,主要用于改良一代西本雜交牛。三是安格斯牛。原產(chǎn)于蘇格蘭的阿伯丁安格斯,是英國古老的小型肉用品種。無角,有黑毛和紅毛兩種,體質結實。成年公牛體重800kg,母牛600kg。體軀寬而深,呈圓筒狀。具有典型的肉用牛外貌特征,對環(huán)境適應性好,較耐寒。巍山縣主要用于改良短角牛與西門塔爾牛及本地牛的二代雜交牛。
飼料是養(yǎng)牛的物質基礎。在肉牛養(yǎng)殖過程中,飼料費用占生產(chǎn)總成本的比重最大,在利用草山草坡的基礎上,可結合實際充分利用當?shù)剞r作物秸稈,制作青貯飼料,這是目前肉牛飼養(yǎng)過程中飼喂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飼料之一,其制作要點如下。
一般情況下,全株玉米青貯應在蠟黃期收割,收果穗后玉米秸稈青貯應在果穗成熟,僅有下部1~2片枯黃葉時,立即收割。豆科牧草宜在現(xiàn)蕾期至開花初期,禾本科牧草在孕穗至抽穗期收割為宜。
須在短時間內將原料收運到青貯地點,不要長時間在陽光下暴曬,切短時防止原料的細嫩部分損失。
切短的青貯原料應立即裝填,最好把切碎機放置在青貯窖旁,邊切邊入窖。裝填時應逐層裝入,每次裝15~20cm厚,及時壓實,然后再繼續(xù)裝填,應特別注意緊實,四角與靠壁的地方尤要注意,一直到裝滿窖并超過0.5~1.0m為止。長形窖、青貯壕或地面青貯時,可用拖拉機等進行碾壓,小型窖可用人力或畜力踏實。青貯料緊實程度是青貯成敗的關鍵之一,青貯緊實度適當,發(fā)酵完成后飼料下沉不超過深度的10%。
嚴密封窖,防止漏水、透氣是調制優(yōu)良青貯飼料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青貯容器密封不好,進入空氣和水,有腐敗細菌、霉菌等繁殖,使青貯料變壞。封頂時先蓋一層塑料薄膜,然后再用土覆蓋拍實,厚30~50cm并做成坡形,以利排水,上面加蓋防雨棚。
青貯窖密封后,為防止雨水滲入窖內,距窖四周約1m處應挖溝排水。以后應經(jīng)常檢查,窖頂有裂縫時,應及時覆蓋土壓實,防止漏氣,防止雨水淋入。
開窖時應注意按每日飼喂量取用,由窖的一端或由上而下層層取用,取出后仍用覆蓋物蓋好。青貯料是牛的理想飼料,可占飼料干物質的1/2。每100kg體重育肥牛每日可喂4~5kg,役牛4.0~4.5kg,育成牛1.5~2.0kg,對懷孕母牛應控制喂量。
廄舍要向陽干燥,夏天要空氣流通,冬天要保暖。
飼喂飼草飼料要先粗后精,喂料后要給予充足的飲水,飼料中要加適量的食鹽及微量元素,喂青草時不要忘了喂干草,每天要給牛適當?shù)倪\動,要給牛體進行一次刷拭。喂牛時千萬不要給牛誤食鐵器或塑料薄膜。每天至少要讓牛曬太陽2h,母牛懷孕后要注意3個月和7個月時的飼養(yǎng)管理,否則容易發(fā)生流產(chǎn)。
一看精神狀態(tài):健康牛精神活潑、耳目靈敏,對周圍環(huán)境反應敏感。二看被毛和皮膚:健康牛被毛整齊而有光澤,不易脫落,皮膚顏色正常。三看行走姿勢:健康牛步態(tài)穩(wěn)健,行動自如;生病時有運動不協(xié)調等反常步態(tài)。四看呼吸動作:健康牛呼吸次數(shù)為每分鐘15~30次,呈平穩(wěn)的胸腹式呼吸。五看眼結膜:健康牛眼結膜呈淡粉紅色。六看鼻鏡和鼻腔:健康牛鼻鏡露水成珠,表現(xiàn)不干不濕。七看糞便:正常牛的糞便具有一定的形狀和硬度,呈花卷狀不干不濕。八看口色和舌苔:健康牛的口色為淡紅色,無舌苔。九看飲食:食欲不良,時好時壞多見于慢性消化器官疾病;食欲廢絕多見于各種嚴重疾病;食欲反常多見于體內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缺乏。牛一般1d飲水3~4次,飲水量過多或減少都不正常。十看反芻和噯氣:健康牛采食后1h左右開始反芻,每次反芻持續(xù)1h左右,每個食團咀嚼40~80次,一晝夜4~8次。
3.4.1 搞好衛(wèi)生消毒
每周對牛舍周圍環(huán)境及運動場用2%氫氧化鈉或生石灰消毒一次;場內的污水和下水道用漂白粉消毒一次。牛舍門口入口處應設消毒池和消毒室。外來參觀人員要嚴格消毒。飼養(yǎng)用具、料槽、牛舍要定期用0.1%新潔爾滅或0.2% ~0.5%過氧乙酸進行消毒。
3.4.2 抓好免疫接種
一是口蹄疫。肉牛半歲后進行第一次免疫,肌注“O”型口蹄疫滅活疫苗(單價苗)2mL;第一次免疫后6個月進行第二次免疫(方法、劑量同首次免疫),以后隔6個月免疫一次。二是炭疽。每年10月進行炭疽芽孢苗免疫注射。免疫對象為常發(fā)炭疽地區(qū)1歲以上的牛,每頭牛皮下注射無毒炭疽芽孢苗1mL。三是牛出敗。用牛出敗氫氧化鋁苗注射預防,100kg體重以下注射4mL,100kg以上注射6mL,注射后21d產(chǎn)生免疫抗體。
3.4.3 正確診斷、及時治療牛病
要做到“兩熟悉”、“一掌握”,即要熟悉飼養(yǎng)管理情況,熟悉牛的習性和各種表現(xiàn);掌握牛發(fā)病規(guī)律?!八那凇笔钦莆张W兓那疤?,“四勤”指手勤、眼勤、嘴勤、腿勤。對所養(yǎng)牛情況、飼料種類及數(shù)量、體溫、呼吸、脈搏的變化要做記錄;眼要看牛的精神、食欲、泌乳、糞便的變化情況;要經(jīng)常向飼養(yǎng)員詢問,牛有無異常;要勤下牛舍觀察有無不正常情況。要做到不定期的“三測”、“四查”?!叭郎y”即測體溫、測脈搏、測呼吸;“四查”即查食欲是否正常,查精神是否沉郁或興奮,姿勢有無異常,查泌乳是否下降,查糞便顏色、形狀是干是稀,有無黏液。然后綜合判斷、制訂治療方案。
多采用級進雜交的方式,獲取雜交后代,母畜用于生產(chǎn)發(fā)展,公犢直接育肥出售。
4.1.1 掌握肉牛的發(fā)情周期
牛的發(fā)情期為21d左右,云南黃牛全年均可發(fā)情,但在農村飼養(yǎng)條件下,受牧草生產(chǎn)季節(jié)性影響,多集中在5~9月,此期間配種,受胎率最高。
4.1.2 正確鑒定母牛的發(fā)情表現(xiàn)
可采用外部觀察法、陰道檢查法、直腸檢查法等方式判斷母牛的發(fā)情階段。在發(fā)情前期,母牛開始興奮不安,常做排尿狀,尾隨其它牛,外部表現(xiàn)為陰門腫脹,陰道顏色變紅,略有充血,但不接受爬跨。發(fā)情期(也叫發(fā)情持續(xù)期),母牛接受其它牛爬跨,陰門腫脹,陰道充血,陰道黏膜濕潤,子宮頸口松弛開張,常有大量透明黏液流出。食欲減退,排尿頻繁。直腸檢查時,可在一側卵巢上觸摸到較大的卵泡突出于卵巢表層,富有彈性;發(fā)情后期,子宮頸口開始收縮,陰唇消腫起皺,陰道黏膜充血開始消退,顏色變淺,黏液少而粘稠。母牛常在此期排卵;休情期(也稱間情期),母牛性欲完全停止,陰門腫脹消失,陰道腫脹消退,顏色蒼白,并出現(xiàn)較多的皺褶,食欲恢復,黃體已發(fā)育完全。
4.1.3 適時輸精配種
最適宜的輸精時間為母牛發(fā)情結束進行第一次配種,間隔8~12h進行第二次配種;母牛上午發(fā)情下午配種,第二天早上再復配一次;母牛下午發(fā)情第二天早上配種,晚上再復配一次。歸納起來就是“小配早、老配晚、不小不老配中間”。
4.1.4 正確判斷是否妊娠
母牛配種后到下一個發(fā)情周期未表現(xiàn)發(fā)情癥狀,就有可能已經(jīng)受孕。此時,母牛為滿足胎兒需要性情變得溫順,食欲增強,膘肥毛亮。為確切判斷是否受孕,農戶需要在配種后60~70d到改良站進行妊娠檢查,確認是否受孕,胎兒發(fā)育是否正常。黃牛妊娠期為270~280d,預產(chǎn)期可用“減三加六”法推算,即月減三、日加六。
4.2.1 滿足妊娠母牛的營養(yǎng)需要
補充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特別是過冬時要注意。蛋白質不足,母牛掉膘,盡管胎兒有優(yōu)先獲得營養(yǎng)的能力,但日久即會中斷妊娠。維生素A缺乏,子宮黏膜和絨毛膜上皮細胞衰變,妨礙營養(yǎng)物質的交流,母子容易分離。維生素E不足,常使胎兒死亡。因此,冬季缺乏青綠飼料時應補喂麥芽或青貯料。胎兒血液中的鈣、磷含量高于母體血液,當飼料中供應不足時,母牛往往動用骨骼中的鈣,以供應胎兒生長的需要,這樣易造成母牛產(chǎn)后癱瘓。因此,孕牛要注意補喂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豐富的飼料。此外,要防止飼喂發(fā)霉變質、酸度過大,冰凍有毒的飼料。
4.2.2 合理的飼養(yǎng)
孕牛運動要適當,嚴防驚嚇、滑跌、擠撞、鞭打、頂架等。對有習慣性流產(chǎn)的母牛,應摸清它的流產(chǎn)規(guī)律,在流產(chǎn)前采取保胎措施,服用安胎中藥或注射“黃體酮”等藥物。對孕牛護孕保胎常遵循:“一不混”,不和其它?;炷粱祓B(yǎng),以防踢傷,撞傷而流產(chǎn);“二不打”,不打冷鞭,不打頭、腹部;“三不吃”,不吃霜、凍、霉爛草;“四不飲”,清晨不飲冷水,冰水,餓肚不飲;“五不趕“,剛吃飽飲足后不急追急趕。
4.3.1 初乳期的飼養(yǎng)
犢牛出生后最初幾天,由于組織器官尚未完全發(fā)育,對外界不良環(huán)境的抵抗力很弱,適應能力差,最容易受到各種病菌的侵襲而發(fā)病甚至死亡。初生犢牛的飼養(yǎng),關鍵在于保證供給初乳。犢牛出生后,應在30~50min內喂其母親的初乳,而且喂量不應少于1kg,以后每天喂3次,每次喂2.0~2.5kg,喂5~7d。喂奶時,初乳的溫度應保持在35~38℃,不論怎樣喂奶,都不能強行灌入。
4.3.2 常乳期的飼養(yǎng)
犢牛喂5~7d初乳后,改喂常乳直至斷奶。傳統(tǒng)的飼養(yǎng)方法,哺乳期長達4~6個月甚至更長,這樣對犢牛的內臟器官,尤其是消化器官發(fā)育不利,而且加大了飼養(yǎng)成本,不利于母牛下一胎的正常受孕。哺乳期60~90d為宜,日喂奶2~3次,每次喂量隨犢牛的月齡增長而減少。
4.3.3 盡量早補精、粗飼料
犢牛出生一周后即可訓練采食代乳料(開食料),常用的開食料配方為:豆粕29%,熟菜籽粕5%,玉米20%,大麥8%,小麥8%,麥麩5%,微量元素添加劑2.5%,磷酸氫鈣0.7%,鈣粉0.3%,食鹽0.5%,每千克飼料另加維生素A 4400IU,維生素D660IU,金霉素或土霉素22mg。也可開始飼喂少量粗飼料,如青草,青干草等,讓犢牛自由采食。當犢牛每日能采食精料1kg以上,玉米青貯料2kg以上時,即可斷奶。
4.3.4 加強犢牛管理
犢牛出生后要及時編號、建檔、拍照等,建立養(yǎng)殖檔案。人工喂養(yǎng)要注意哺乳用具、食具的清潔消毒,牛廄要定期清潔消毒,保持干燥,墊料要勤換。犢牛要進行調教,達到“人牛親和”的目的,養(yǎng)成良好的規(guī)律性采食反射和呼之即來,趕之即走的溫順性格。
目前,我國肉牛市場一直供不應求,橫向看,世界牛肉占肉類比例發(fā)達國家達50%以上,而我國僅占10%;牛肉人均占有量,發(fā)達國家在50kg以上,世界人均10kg,而我國卻不足5kg,特別是南方一些地區(qū)不足2kg??v向看,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期,牛肉是小康指標的組成要素,人們越加注重膳食質量和結構的改善,對牛肉特別是優(yōu)質牛肉需求將與日俱增。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肉牛的銷售將還是供不應求。在搞好肉牛生產(chǎn)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多渠道了解市場價格行情,適時出欄,“養(yǎng)好牛、賣好價”,獲取養(yǎng)牛最佳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