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上海懷舊”:附庸風(fēng)雅的腔調(diào),虛假文化的認同——《長恨歌》中的“老克勒”人物形象解讀

    2012-08-15 00:42:44明衛(wèi)紅南通職業(yè)大學(xué)人文科學(xué)系江蘇南通226007
    名作欣賞 2012年33期
    關(guān)鍵詞:克勒王琦瑤長恨歌

    ⊙明衛(wèi)紅[南通職業(yè)大學(xué)人文科學(xué)系, 江蘇 南通 226007]

    一、引 言

    王安憶的長篇小說《長恨歌》,問世以來多次獲獎,并改編成電視劇、話劇、電影,讀者和評論家們給予了極大的關(guān)注。作品描述了20世紀40年代至80年代“上海小姐”王琦瑤命運多舛的一生。當年還是中學(xué)生的王琦瑤被選為“上海小姐”,之后做了李主任的“金絲雀”,上海解放,李主任遇難,王琦瑤成了普通百姓。表面的日子平淡似水,內(nèi)心的情感潮水卻從未平息,先后與幾個男人有過復(fù)雜的關(guān)系,最終死于非命。

    學(xué)界對《長恨歌》的評論主要集中在作品對上海這座城市的生活描寫及敘事方式,隨著女性文學(xué)研究的興起,也有研究者把《長恨歌》置于女性文學(xué)的視野,作為女性文本進行解讀,認為王琦瑤的故事表達了作者的女性觀、情愛觀,傳達了作家對兩性關(guān)系的理解。但是,時至今日尚沒有人對作品中的第3部第3章“老克臘”這一人物形象的意蘊做出分析,然而,恰恰是“老克臘”這一具有“上海懷舊”標志的人物塑造,使作品產(chǎn)生了巨大的張力,本文嘗試借助拉康的“鏡像”理論做出分析。

    二、“老克勒”——海派文化的精華

    王安憶曾強調(diào)說:在《長恨歌》里,80年代那一段,也是最著心力的,可惜大多數(shù)人都只在意那“上海小姐”的繁華舊夢,而最用心的地方,旁人往往看不出來,這也使王安憶覺得頗為無奈?!啊堕L恨歌》里描寫的老上海其實是引子,那個時代我們都沒有經(jīng)歷過,基本上靠想象。我所關(guān)心的真正的故事發(fā)生在80年代,她與老克勒的感情才是我想重點描寫的?!雹俣遥瑢τ谠拕 堕L恨歌》,王安憶覺得,從文學(xué)性角度來說,新版比第一版好,把故事理順了,“特別是王綺瑤和老克勒的關(guān)系,原來的感覺老克勒只是懷舊,對王綺瑤是沒有真感情的,現(xiàn)在通過我和趙耀民不斷討論,覺得他們之間還是有愛情的。那么處理他們分手的一段也就完全不同了,否則無法解釋老克勒的逃走②”。王安憶認為在這方面的改變很成功,新演員張鐸演得很到位,把老克勒的深情都演出來了,他們的分手也就顯得很沉重,“我非常滿意他們分手的那一段”③?;蛟S在王安憶心目中,把老克勒這一角色處理好了,《長恨歌》就成功了一半。那么,王安憶最著心力塑造的、反復(fù)修改探討的“老克勒”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老克勒”對王琦瑤究竟是什么樣的感情呢?

    “老克勒”一詞在王安憶的作品中寫做“老克臘”,本文按照多數(shù)用法,寫作“老克勒”。通過百度搜索可以查到“克勒”是外來語,是“Color”彩色的意思音譯過來的,也有認為是“Class”作等級、階級解釋,還有認為是“克拉”鉆石的意思?!袄峡死铡币辉~原指舊上海過著紙醉金迷的彩色生活的一些大資本家的后代。在程乃珊的作品《海上薩克斯風(fēng)》里有比較多的描寫,舊上海的老克勒,他們是最先受到西方文化沖擊,也是最先吸收西方文化的一群人。那時的他們土洋結(jié)合,形成了一定時期的海派文化。老克勒的生活是悠閑的、雅致的,舉手投足間流露出貴族的氣派:一身質(zhì)地精良、款式老派的服飾,衣服一定要送到洗染店去洗,褲子上的兩條熨線一定是筆直的,頭發(fā)一絲不亂,皮鞋精光逞亮,語調(diào)不溫不火,走路不急不躁,講的是“洋涇浜”英語,喝的是現(xiàn)磨進口咖啡,聽的是老式爵士樂,無論坐還是行,始終保持身體筆挺的姿勢。他們再窮,也會保持一種紳士風(fēng)度,在想象的空間里消費西方文化。甚至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也努力保持著“貴族”的風(fēng)范。改革開放以后,他們又漸漸地在上海灘顯山露水,獨領(lǐng)風(fēng)騷。不過,他們不太喜歡“新天地”所謂的“懷舊情結(jié)”,那里畢竟太假,他們更喜歡淮海路“康綏公寓”等處——從20世紀30年代至今,還沒有很大改變的環(huán)境和氛圍?!袄峡死铡眰冇凶约旱呐笥讶ψ?,彼此有共同的品位、信仰和愛好。平?!袄峡死铡眰兙墼谝黄?,在花園洋房里舉辦舞會,喝濃郁香醇的咖啡,聽悠揚的爵士樂,海闊天空地閑聊,在“屋里廂”輕歌曼舞的那一刻,舊上海的繁華一一呈現(xiàn)。

    現(xiàn)在的上海已經(jīng)煥然一新。作為蓬勃發(fā)展的國際大都市,依然還有不少“老克勒”存在,那些最后的貴族,逐漸淡出了現(xiàn)代化上海的舞臺,取而代之的是如今興起的白領(lǐng)、小資們。這些白領(lǐng)、小資擁有不菲的收入,他們白天在辦公室工作,晚上沉醉于酒吧迷離的燈光,聽著懷舊的歌曲,喝著小杯的洋酒,嘆息懷念舊日上海的好時光。雖然他們的生活方式也基本靠近從前的“老克勒”,但是,要掌握“老克勒”的那份神韻和姿態(tài)還不是那么容易,他們僅僅是借此顯示一種小資情調(diào)。

    回想30年代的上海,人們往往會想到那是紙醉金迷的十里洋場,是千奇百怪的大世界,燈紅酒綠的百樂門,以及熱鬧歡騰的跑馬場,那里到處是上海灘“老克勒”們的身影。有人說,上?!袄峡死铡笔呛E晌幕摹盎罨薄?/p>

    三、《長恨歌》里“老克勒”人物形象的意蘊

    《長恨歌》的文本中,提及了關(guān)于上海的幾個關(guān)鍵性的符號,都具有某種特殊的所指。作品分三部分展開,大部分章節(jié)的標題是名詞性的,是一種隱喻式標題,情節(jié)成為對標題的注解,豐富了標題的隱喻功能,這樣的章節(jié)名稱比如:弄堂、流言、閨閣、“滬上淑媛”、愛麗絲公寓、“老克勒”等。語言學(xué)家索緒爾說過,人是符號的動物,又如巴爾特在《符號學(xué)原理》中所強調(diào)的“符號所指不是‘事物’,而是‘事物’在人們意識中的再現(xiàn)……它既不是意識活動也不是實際存在的事物,它只能在表意過程中以準同義反復(fù)的方式被界說,使用這一符號的人想說的就是這‘某種符號’”。《長恨歌》里的這些符號意在告訴讀者:這是標準的“上海懷舊”。

    如果說王琦瑤是《長恨歌》里的一個標志,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兒,是“上海小姐”的化身,那么“老克勒”是什么樣的上海文化標志?是一類什么樣人的化身呢?王安憶在作品里這樣描述:“老克勒”是這粗糙時尚中的一點精細所在,他們是真講究。雖然他們都是新人,無舊可念,可他們?nèi)ミ^外灘呀,擺渡到江心再驀然回首,便看見那屏障般的喬治式建筑,還有哥特式的尖頂鐘塔,窗洞里全是森嚴的注視,全是穿越時光隧道的。這個“老克勒”是憂郁的,唯一安慰他的是20年代的爵士樂,那天的舞會聽說有位“上海小姐”到場,于是他就來了?!袄暇羰繕防镱^的時間,確是個好東西,它將東西打磨得又結(jié)實又細膩,把東西膚淺的表面光澤磨去,呈現(xiàn)出細密的紋路,烈火見真金的意思??伤裉炜匆姷?,不是老爵士樂那樣的舊物,而是個人,他真不知說什么好了。事情竟是有些慘烈,他這才觸及舊時光的核了,以前他都是在舊時光的皮肉里穿行?!雹堋袄峡死铡钡膽雅f情結(jié)終于在王琦瑤身上找到了寄托,上海文化的精髓——“上海小姐”,應(yīng)該是上海懷舊的集大成啊!他有意靠近王琦瑤,王琦瑤在家里招待那些年輕人,“說了幾種如今看不到的菜,比如印尼的椰汁雞,就因如今買不到椰醬,就不能做這樣的雞。還有廣東叉燒,如今也沒得叉燒粉賣,就又做不了。再就是法式鵝肝腸、越南的魚露……她對他們說,這就是四十年前的餐桌,聯(lián)合國開會似的……四十年前的羅曼蒂克近在眼前……‘老克勒’實在是個極有悟性的青年,對那個年頭的風(fēng)情世故,一點就通”。年輕的“老克勒”與中年的王琦瑤就仿佛屏幕內(nèi)外的人,等到“老克勒”一步步走近王琦瑤時,卻發(fā)現(xiàn)“連老爵士樂也安慰不了他了,唱片上蒙起了灰塵,唱針也鈍了,聲音都是沙啞的,只能增添傷感”。對于“老克勒”來說,“那歌樂中人實是鏡中月水中花,伸手便是一個空。那似水的年月,他過橋,他渡舟,都也是個追不上”。一切都錯了位。而是觀賞的,宛如人在看戲卻又恍惚身在戲中,四十年前的上海小姐便栩栩如生地到了眼前。他想,“上海小姐”已是近四十年的事情了。再看王琦瑤,眼前便有些發(fā)虛,焦點沒對準似的,恍惚間,他看見了三十多年前的那個影,那影又一點一點清晰、凸現(xiàn),有了些細節(jié)。但這些細節(jié)終不那么真實,浮在面上的,它們刺痛了“老克勒”的心?!按掏础币彩且环N刺激,他停下腳來,想把那“細節(jié)”背后的“真實”看個究竟,這樣一來二往的,便不知不覺成了這出戲的主角。

    聰慧、清醒如王琦瑤也不免把這戲當了真,她忘了“老克勒”的“輪回轉(zhuǎn)世”其實是一場“時間游戲”,是年輕人才玩得起的“游戲”?!袄峡死铡睍r時提起自己的前生前世——“人是今人,心卻是那時的心”,這種時空交錯給人的感覺是今昔交疊,如在夢中,舊日的情債今日償還,來世的情緣也待今生續(xù),“既有今生,何必來世”。這一切伴隨著“老克勒”在時空的隧道中來來回回?!袄峡死铡北緛硐矚g的“舊物”并不是實物,這種懷舊情結(jié)中充滿著強烈的缺失感,反映了人們渴望某種文化的認同感,所以“懷舊”才成為某些人的時尚。我們終于看到“老克勒”的“懷舊”其實是“葉公好龍”式的“懷舊”?!皯雅f”不是企圖真正回到既定過往,而是一種時空上的錯位,一種在時間中某些東西被移位的感覺。待到“老克勒”得到了王琦瑤的肉體時才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無法走進那個時代。于是出現(xiàn)這樣一種現(xiàn)象:“他問自己:這難道不是做夢嗎?周圍的景物都是鮮明和活躍的,使夜里的夢魘顯得虛無渺茫,并且令他恐懼。他記不起是何以始,又何以終。他現(xiàn)在愛往人多的地方去,壯膽似的。他還是喜歡白天,太陽升起心里就一陣輕松。他最害怕的是天色將黑未黑時分,一股惶惑從心底升起,使他坐立不安。”等到王琦瑤拿出了那只西班牙風(fēng)格的木雕盒子,亮出里面的黃貨想要挽留他,沒想到,這沉甸甸的舊物竟然嚇跑了“老克勒”?!八麤]趕上那如錦如繡的高潮,卻趕上了一個結(jié)局,這算什么命???最后他是用力掙脫了走出來的。短短一天里,他已經(jīng)是兩次從這里逃跑出來,一次比一次不得已?!?/p>

    至此,我們明白了“老克勒”對于王琦瑤的感情主要是因為王琦瑤曾經(jīng)的“上海小姐”身份,這是對某種文化的追逐、渴望,希望得到某種程度的認同,而不是眼前這個真實的、對他產(chǎn)生了依賴情感的中年婦女。雖然猶有風(fēng)韻,畢竟油后的發(fā)根還能看出是白的,靠得越近越覺得毀滅的慘烈。前文引用的關(guān)于“老克勒”對王琦瑤是否有“真感情”的討論,也可以看出這樣的莫衷一是,但是,王安憶和趙耀民經(jīng)過討論之后認為他們之間有“愛情”的成分,這似乎就有問題了“,老克勒”對王琦瑤的感情不會是愛情,他們分手的原因是王琦瑤“要求過高”,而“老克勒”的“懷舊游戲”已經(jīng)“玩不下去了”,所懷之舊找到真正“寄托之物”已經(jīng)感覺很荒誕了,如果還要面對承諾和責(zé)任,他只能選擇逃跑,哪來的“愛情”呢?

    四、“老克勒”的符號鏡像意義

    “老克勒”的附庸風(fēng)雅就像上海人用上海話將自己和外地人、鄉(xiāng)下人劃出嚴格界限一樣,層次越低的人表現(xiàn)得越明顯。為了展示“阿拉上海人”的自豪一樣,追求文化認同的形式、方法各色各樣,中國古代就有賣油郎用積攢三年的銀子換得“未曾握雨攜云,也算偎香倚玉”而感覺三生有幸;作為外省人的于連冒死握住貴婦人的手,于是頗有成就感。其實這都是底層人通過某些機遇、某些意念、某種符號來獲得價值認同,獲得某種所謂“成就感”的心態(tài)的反映,這不由得使我們想到了那個經(jīng)典人物“阿Q”的精神勝利法——自欺自騙以求自慰。

    按照拉康的理論,“自我”由一連串的能指構(gòu)成,而我們卻不能真正抵達它。附庸風(fēng)雅、追求認同是很多人的本能,人在“現(xiàn)實”與“理想”之間存在不平衡的時候就需要某種寄托,人從鏡像階段(幼小的時候)起就陷入了“異化”的命運:個體永遠與其自身處于不一致的狀態(tài),于是,主體的“我”總是在尋找可以凝結(jié)他的“鏡像之我”,追尋虛幻的符號鏡像是人一生的基本命運。興起于90年代的“上海懷舊”就是這樣一種尋找“鏡像”的反映,政府和商家迫不及待地聯(lián)手打造“新天地”,那些講究情調(diào)的年輕人熱衷于在外灘、淮海路上尋找舊上海的影像,到茂名路上1931’S咖啡館喝上一杯該是一場多么時尚的晚宴,人們紛紛用流行的眼光加入各種想象老上海的“懷舊”活動。

    對于那些聲稱上?!敖癫蝗缥簟?,沉浸在“懷舊金曲”的人們來說,舊上海似乎唾手可得,但是,空洞仿佛一種隱藏很深的病毒,其毒性也許可以被暫時屏蔽,一旦系統(tǒng)繼續(xù)運轉(zhuǎn),病毒仍然會擴散。畢竟“真實”是一種無法改變的存在,雖然我們可以追尋鏡像,甚至被鏡像的虛幻所迷惑,但總有那么一個偶然的間隙“,真實”露出它那石破天驚的面容,對于“老克勒”來說,這“間隙”就是王琦瑤拿出的那只西班牙風(fēng)格的木雕盒子,就是靠近王琦瑤之后發(fā)現(xiàn)“油后的發(fā)根還能看出是白的”?!罢鎸崱笔谴驍嗝缐舻那瞄T聲,在偶然閃現(xiàn)的一瞥中透露了心靈的沖突,拉康所勾勒的人的精神結(jié)構(gòu)是由符號秩序、想象秩序和真實構(gòu)成的三元結(jié)構(gòu),它們一起構(gòu)成了一種錯綜復(fù)雜的拓撲空間,正是在這種關(guān)系中,人類心靈富有特征的混亂活動能夠被考察,只有通過它們形成的作用力場和沖突“,成為人”才能被界定。正如“葉公好龍”的故事告訴我們的那個道理,葉公是不敢面對“真龍”的,而且,人的符號鏡像是不穩(wěn)定的,它處于運動和漂移狀態(tài),正如時尚的“潮流”,如潮水般來了又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于是,就有很多人不停地在“社會大潮”中編織自己的人生道路。

    從這個意義上講“,上海懷舊”只是制造了一些“消費欲望”,上海的昔日盛景、十里洋場“到處笙歌到處花”,交織著風(fēng)花雪月的舊上海愛情故事,凡是悲苦往事,能不提的盡量不提,凡是繁華的傳奇,一定要大肆渲染,詳細鋪陳,悲哀的是“欲望并不能讓欲望得到滿足,相反,欲望使得欲望成為更多的欲望”。在連鎖的欲望消費中“,時尚”成了消費行為的最大驅(qū)動?!堕L恨歌》里的“老克勒”就是趕了一趟這樣的時髦,居然“零距離”擁有了“上海小姐”。

    這樣說來就比較容易理解“老克勒”的離去“,在自己的城市里看不見城市,然而在錯誤的年代卻總以為碰到自以為對的人”。最終發(fā)現(xiàn)“房間里有一股隔宿的腐氣,也是叫人意氣消沉”。“上海懷舊”對于一般的人來說,只能是遠觀膜拜,不能褻玩焉。因為,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越是能力低的人越需要借助對某個“符號”的寄托來超越自身的局限,且崇拜必然伴隨著神化,一旦觸及到真相或者內(nèi)核,就像尸體因見空氣而快速風(fēng)化變形,頓時灰飛煙滅一樣,追求這樣的認同只能是“水中月,鏡中花”。

    五、結(jié)語:身份的焦慮

    綜上所述,從王安憶對“老克勒”的描寫可以看出,作品《長恨歌》也是趕了一趟“上海懷舊”的時髦,文中的片場、照相館、選美、愛麗絲公寓、下午茶、舞會等,特別是“滬上名媛”“老克勒”,這些都是“上海懷舊”的標志和象征,問題是王安憶一直否認這一點,用她自己的話來說:“這個城市并沒有傳奇般的懷舊故事,一切都只是瑣碎、平凡、卑微的日常生活,這城市流失了多少人的經(jīng)歷和變故,雖說都是上不了歷史書的,只能是街談巷議,可缺了它,有些事就不好解釋,就有了傳奇的色彩。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上海歷史傳奇性的意思。”⑤評論家陳思和也認為:“王安憶的敘述不在于單純地追憶上海舊夢,而在于記錄半個世紀的上海民間生活的全景,挖掘支撐起上海這座城市生命的精神動力。在王安憶看來,舊上海在金碧輝煌背后呈現(xiàn)出的世俗中庸的一面,才是它的真面目。這正形成了王安憶小說懷舊的主要的敘述方式與價值立場——民間,即一種非權(quán)力形態(tài)也非知識分子的精英文化形態(tài)的文化視界和空間,滲透在作家的寫作立場、價值取向、審美風(fēng)格等方面?!雹?/p>

    王安憶作品里的“滬上名媛”“老克勒”到底是“上海懷舊”還是“民間敘述”呢?對比一下程乃珊的“上海懷舊”系列作品,可以看出二者的區(qū)別,程乃珊是昔日十里洋場金融家的孫女,曾經(jīng)最時髦的上海嬌小姐。程乃珊的作品里這樣敘述:“首要條件是當時被公認的‘名媛’,必須出身于名門,縱然不一定家境十分富有,但總是有相當社會聲望的人家,名媛不一定等同于富家女,沒有幾代世家之風(fēng)的熏陶,是絕不會被稱為名媛的?!雹咧劣凇袄峡死铡保麄兪呛屠涎蠓?、老爺車、勞斯萊斯、手表、相機、橋牌、網(wǎng)球和高爾夫球連在一起的,畢業(yè)于滬江大學(xué)或圣約翰大學(xué),美式英語極其流暢。而《長恨歌》里的“滬上淑媛”和“老克勒”則要檔次低些,王琦瑤的出身不是名門,那次去片場也是同學(xué)帶領(lǐng),后來如何變得讓嚴師母第一眼見王琦瑤心中便暗暗驚訝,“這女人定是有些來歷”。而且,王琦瑤的一舉一動、一衣一食,都在告訴她隱情,這隱情是繁華場上的。我們從王琦瑤的成長過程看不出什么“背景”,至于“老克勒”也只是一名普通教師,也談不上什么精致。這或許和王安憶的出身有關(guān),資料顯示,王安憶1954年出身于南京干部家庭,1955年遷居上海,所以,王安憶不得不求助于“傳奇”的出場,王琦瑤以一個弄堂女兒的身份晉升“上海小姐”的第三名的確有點傳奇色彩,學(xué)校一名普通教師在作品中卻名叫“老克勒”當然也是傳奇。如果說程乃珊的懷舊系列是精英文化的“上海懷舊”,那么,王安憶的作品則是民間立場的“上海懷舊”了。正如王安憶曾深深感嘆:“有時候,我們?nèi)ゲ稍L啊,采訪,想獵取別人的內(nèi)心過程,可是人人守口如瓶,或者謊言層出,到頭來,我們所了解的還是只有我們自己?!雹嘁虼?,《長恨歌》和很多懷舊的人一樣,是各懷各的“懷舊”符號罷了,比如市場所策劃的“懷舊”一般指“懷舊值多少錢”之類,這“懷舊”顯然意味深長。

    ①②③ http://www.sina.com.cn.2003-10-25.10:32.新民周刊.

    ④ 王安憶.長恨歌[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3:295.文中關(guān)于該小說的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⑤ 王安憶.尋找蘇青[A].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⑥ 陳思和.理想主義與民間立場[A].中國當代文學(xué)史教程[M].上海: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1999.

    ⑦ 程乃珊.上海L A D Y[M].上海:文匯出版社,2003.

    ⑧ 王安憶.尋找上海[M].上海:學(xué)林出版社,2001.

    猜你喜歡
    克勒王琦瑤長恨歌
    帕克勒克草原的風(fēng)
    以悲喜劇愛情故事為題材的悲劇詩《長恨歌》與喜劇《無事生非》的對比分析
    長恨歌
    ——筆畫設(shè)計
    此恨綿綿無絕期
    滬上淑媛
    速讀·中旬(2019年5期)2019-06-03 04:15:17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Greg Kloehn
    Greg Kloehn 格雷格·克勒恩
    為父而戰(zhàn)
    扣籃(2015年3期)2015-05-30 10:48:04
    蘭峪水,長恨歌
    灌阳县| 万宁市| 黄陵县| 城口县| 重庆市| 扎囊县| 怀宁县| 双牌县| 长兴县| 贡觉县| 平顶山市| 浦江县| 凤山市| 二连浩特市| 勐海县| 海盐县| 高安市| 高雄县| 深泽县| 崇左市| 龙泉市| 维西| 志丹县| 塘沽区| 万荣县| 南靖县| 班戈县| 特克斯县| 南郑县| 加查县| 五原县| 安远县| 新乡市| 萨嘎县| 建昌县| 东城区| 松原市| 江北区| 和田市| 曲阜市| 禹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