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華
(浙江省寧海縣城關醫(yī)院內(nèi)科,浙江 寧波 315600)
急性冠脈綜合征是以急性心肌缺血為共同特征的一組心血管急危重癥,包括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各種大規(guī)模前瞻性隨機雙盲臨床試驗證實,他汀類藥物可顯著降低急性冠脈綜合征事件[1]。筆者應用強化劑量辛伐他汀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并與常規(guī)劑量比較,探討強化劑量辛伐他汀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90例,其中男44例,女46例;年齡最小46歲,最大75歲,平均(57.67±12.32)歲;急性心肌梗死38例,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52例;心功能分級Ⅰ級20例,Ⅱ級35例,Ⅲ級35例。隨機分為強化劑量組與常規(guī)劑量組,各45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血壓、體重指數(shù)、糖尿病、血脂差異、急性冠脈綜合征類型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在給予急性冠脈綜合征的常規(guī)治療(包括口服阿司匹林、硝酸酯類、β-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以及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和靜脈滴注硝酸甘油等),停用其他調(diào)脂藥物。常規(guī)劑量組加服辛伐他汀20 mg/d(北京諾華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號為H20010517),強化劑量組加服辛伐他汀40 mg/d,均睡前頓服。兩組患者出院后隨診、院外治療,分別于治療前、治療6個月后觀察有關指標。
臨床療效[2]:12導聯(lián)心電圖檢查記錄心肌缺血情況,心電圖恢復正常為顯效;ST段改善不低于50%,或倒置變淺不低于50%,或T波平坦變?yōu)橹绷橛行?達不到上述標準為無效。血脂參數(shù):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其他指標有心血管事件(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復發(fā)性心絞痛)和藥品不良反應。
采用SPSS 15.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值±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成組 t驗驗,組內(nèi)比較采用配對 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進行描述,采用 χ2檢驗或精確概率法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jié)果見表1和表2。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心血管事件、藥品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例(%)]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參數(shù)變化()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參數(shù)變化()
注:與治療前比較,*P <0.05。
血脂參數(shù)(mmol/L)強化劑量組 常規(guī)劑量組TC TG HDL-C LDL-C治療前6.20 ± 0.72 3.39 ± 0.32 1.11 ± 0.13 1.40 ± 0.18治療6個月后3.76 ± 0.32*1.82 ± 0.21*1.24 ± 0.14 0.83 ± 0.14*治療前6.19 ± 0.69 3.42 ± 0.39 1.12 ± 0.14 1.39 ± 0.21治療6個月后4.81 ± 0.32*2.70 ± 0.23*1.18 ± 0.12 1.09 ± 0.15*
急性冠脈綜合征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jié)果,發(fā)生機制包括炎癥反應、斑塊破裂以及隨后的血栓形成、進行性機械梗阻和動力性梗阻[3]。隨著研究的深入,炎癥反應在急性冠脈綜合征中的作用逐漸闡明,炎癥引起巨噬細胞活化后產(chǎn)生的白細胞介素,促進平滑肌細胞增殖,并誘導肝細胞能夠產(chǎn)生大量C反應蛋白,后者與脂蛋白結(jié)合,激活補體系統(tǒng),通過終末復合物和終末蛋白的增加與作用的加強,引起血管內(nèi)膜損傷[4]。因此,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的關鍵,主要是穩(wěn)定動脈硬化的斑塊,減輕炎癥反應。多項研究顯示,他汀藥物用于治療血脂正常或異常的心血管疾病均有很好的臨床療效,與他汀類藥物的多效性有關[5-6]。他汀類藥物調(diào)脂治療可使粥樣斑塊脂質(zhì)核縮小或消退,更為重要的是能使病變斑塊穩(wěn)定,以及冠狀動脈內(nèi)皮細胞功能正常化,從而減少粥樣斑塊纖維帽破裂、血栓形成及冠狀動脈痙攣等急性冠脈綜合征共同的始動環(huán)節(jié)發(fā)生;還能顯著降低C反應蛋白和細胞因子的水平,達到抑制內(nèi)皮細胞和白細胞的黏附分子的抗炎作用。
辛伐他汀是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抑制劑,除顯著降低調(diào)脂作用外,還起調(diào)脂以外的多效性,其對HMG-CoA還原酶競爭性抑制作用是不完全和可逆的,存在量效關系[7]。強化治療可顯著快速降低C反應蛋白水平,起到盡早、盡快抗炎的目的[8],對于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有重要意義。但目前對他汀藥物強化治療劑量及安全性的研究較少,應用何種劑量能達到有效性及安全性平衡,尚無定論。目前國內(nèi)調(diào)脂藥物用量普遍偏小,經(jīng)濟因素是一方面原因,而認識不足是主要的原因[9]。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常規(guī)劑量組治療后取得了一定療效,血脂水平下降,但強化劑量組療效高于常規(guī)劑量組(P<0.05);血脂水平下降更顯著(P<0.05),心血管事件也少于常規(guī)劑量組(P<0.05);同時,不同劑量的辛伐他汀治療均無嚴重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提示大劑量的辛伐他汀有良好的耐受性[10]。
綜上所述,在防治急性冠脈綜合征中加用他汀類藥物,為臨床提供了一個新的輔助用藥[11]。特別是強化劑量辛伐他汀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還可以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并未顯著增加。因此,在嚴密監(jiān)測下,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使用較強化劑量辛伐他汀,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12]。
[1]陳碧珊,蘇麗華.他汀類藥物的研究進展[J].中國藥房,2005,16(7):545-546.
[2]潘朝鋅,何貴新.大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的療效及安全性[J].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10,19(3):285-286.
[3]劉明偉,曲 艷.他汀類藥物在急性冠脈綜合征中的應用進展[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9,6(29):5 -6.
[4]朱 靜.早期應用辛伐他汀治療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療效分析[J]. 當代醫(yī)學,2009,15(7):120 -121.
[5]林碧英,許惠溢,黎碧云.我院他汀類調(diào)血脂藥物使用情況分析[J].海峽藥學,2008,20(10):158 -159.
[6]鄭幼蘭,朱 惠,黃慶標.他汀類藥物調(diào)脂作用研究進展[J].海峽藥學,2002,14(6):3 -4.
[7]陳思丹.他汀類藥物臨床新應用研究進展[J].中國熱帶醫(yī)學,2008,8(9):1 654-1 655.
[8]Robert J,Glynn,Eleanor D,et al.A randomized trial of rosuvastatin in the 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J].The New England Joumal of Medicine,2009,360(11):1 851 -1 860.
[9]郭玉紅.辛伐他汀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炎癥因子及預后的臨床觀察[J].天津藥學,2010,22(3):45 -46.
[10]金 霞.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早期應用不同劑量辛伐他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對比[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9,12(11B):2 034-2 035.
[11]顧復生.分析大型他汀臨床研究對強化治療的再思考[J].醫(yī)學研究雜志,2008,37(11):5 -6.
[12]李 可.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早期強化他汀治療研究[J].中原醫(yī)刊,2007,34(l8):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