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根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qū)洪江衛(wèi)生院,江西 宜春 336006)
腰椎間盤突出癥(LDP)是一種纖維環(huán)破裂后髓核突出壓迫神經(jīng)根造成以腰腿痛為主要表現(xiàn)的疾病。風、寒、濕、跌打損傷等是其主要的發(fā)病誘因。LDP患者群體龐大,尤其是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快,LDP患者日益增多。在治療上,單一的常規(guī)療法效果有限,而綜合療法則能有效治療LDP[1-3]。本文選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LDP的336例病例(其中176例采用綜合療法治療)進行總結和分析,以探討綜合療法的具體的治療方法及臨床療效。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資料來源于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LDP 336例病例,所有資料真實、完整,具有研究價值。具體資料為:男204例,女132例。年齡18-74歲,平均年齡42.5歲。病程最短15d,最長10年,平均病程35個月?;颊吲R床主要癥狀為下肢麻痛、腰痛等。所有患者行腰椎MRI或CT檢查顯示,腰椎間突出在第3~4、第4~5、第5腰椎到第一骶椎者分別為10例、156例、92例,第4-5腰椎并第1骶椎者68例,多椎骨間10例。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和具體治療情況分為常規(guī)組160例和綜合組176例,兩組分別采用常規(guī)療法和綜合療法進行治療,組別間患者基本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兩組均進行手法按摩、腰椎牽引等常規(guī)療法治療,綜合組除常規(guī)療法之外,還要配以特定電磁波治療儀(TDP)和高低頻電療進行綜合治療。具體治療方法為:①腰椎牽引:患者仰臥于腰部牽引床上,于患者髂骨上緣固定上固定帶,于患者腋部設牽引臂。牽引時,牽引重量以患者體質量的2/3為基數(shù),逐漸增加至于患者等體質量,整個牽引時間以半小時為宜。②手法按摩:手法步驟為:推、搓、揉(以放松患者腰骶部肌肉)→側、斜、后伸扳法(以錯開突出關節(jié))→拍、抖(活動突出關節(jié)部位)等手法,約30min。③超短波治療:將治療儀頻率調至30MHz,將電極置于患者的突出腰椎部位或患肢痛點,微能量治療20min左右。④中頻電療:將電療儀器頻率調至6kHz,電極置于患者的突出腰椎部位或患肢痛點,治療強度以患者耐受力范圍內的震撼感為宜,時間為30min。⑤TDP治療:用TDP照射患者的腰部和患肢,至皮膚潮紅為止,每日1次,每次30min。
以日本整形外科協(xié)和發(fā)布的“腰椎疾患治療療效評分標準”為評定標準?;颊吲R床癥狀改善率達到100%為治愈,>75%為顯效,25%~75%為有效,<25%為無效。其中總有效=治愈+顯效+有效。
運用SPSS16.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資料用t與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常規(guī)組和綜合組平均治療時間分別為20.5d、16.5d,在住院時間的縮短上,綜合組顯著優(yōu)于常規(guī)組(P<0.05)治療結束后,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在臨床癥狀上均顯著改善,治療后,與常規(guī)組相比,綜合治療組治療有效率優(yōu)于常規(guī)組,見表1。從總體上來看,臨床療效上,綜合組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組。
表1 組別間治療療效比較(n/%)
手法按摩、腰椎牽引是治療LDP的常規(guī)療法。手法按摩有利于幫助患者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靜脈血液和淋巴回流,有效消除神經(jīng)核軟骨組織的水腫,促進代謝產(chǎn)物的充分吸收。此外,它還可以有效降低患肢肌肉張力,松懈粘連組織,減輕和消除痙攣,使患椎椎管內外達到平衡狀態(tài),從而加強患者脊柱的穩(wěn)定性,提高其代謝能力。腰椎牽引則通過牽引力的作用增寬椎骨間的間隙,降低椎間盤內壓,使椎間盤能夠充分的修養(yǎng)和恢復。此外纖維環(huán)周圍韌帶的張力能夠使突出的髓核全部或部分復位,從而解除對神經(jīng)根的壓迫和刺激。
在常規(guī)療法中配合以超短波和TDP等進行綜合治療,能夠有效的強化LDP的治療效果,提高治療有效率,促進患者恢復。以本組案例為例,超短波的穿透力很強,能有效促進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huán).快速消炎去腫,減輕神經(jīng)的興奮度,降低肌張力;中頻電療通過電流的合理調節(jié),能夠幫助患者鎮(zhèn)痛; TDP運用遠紅外線照射,能使患肢深層組織的溫度升高,從而擴張血管,加速血流,促進組織新陳代謝。本組案例中,綜合治療組95.5%的治療總有效率和68.2%的治愈率正證實了綜合療法的臨床療效,即綜合療法能有效改善LDP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有效率,值得在LDP的臨床治療上進行推廣。
[1]趙輝,倪才方,唐天駟.腰椎間盤突出癥微創(chuàng)治療進展[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07,7(7):641-642.
[2]馬杰,宮鴻飛,王瑩.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微創(chuàng)手術與傳統(tǒng)手術治療、護理的對比觀察[J].傷殘醫(yī)學雜志,2005,13(4):49-50.
[3]王健,單天明.中外合辦護理專業(yè)教育環(huán)境的調查[J].中國康復,2005,2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