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李小妹 審校/徐 奇
如今,去劇場觀看演出的觀眾不僅會對各個劇場進行比較,還把去劇場的體驗當作一種更廣泛意義上的休閑方式。劇場不僅需要在藝術水準、教育作用和娛樂項目上競爭,還要在舒適度和服務水準上競爭。
劇場前導空間的設計有助于給劇場來訪者帶來參觀的愉悅感。前導空間不僅僅是程序化地引導觀眾過檢票口、途經洗手間、到他們的座位,并在沿途有茶點服務,它還使建筑和街道景觀變得充滿生機與活力,成為一個欣賞戶外景觀和被人觀賞的場所。
現(xiàn)在的前導空間,一般占了劇場近四分之一的建筑面積,或許會比觀眾廳的面積還要大,不再僅僅是一個開演前和中場休息的停留空間,那樣的話投資成本太大了;事實上,這些空間也許是一個劇場中人流最繁盛的空間,它的設計目的:吸引人們進來,引導人們發(fā)現(xiàn)更多信息;促進更多的創(chuàng)收;為其他會議、展覽、教育和社區(qū)活動等提供使用空間。
前導空間還有一個重要但很難量化的作用即旨在提升藝術公眾的比重、培育觀眾群體。
劇場前導空間的定義:指劇場公眾空間及其輔助設施,不包括觀眾廳。它包含的內容如表1所示。
前導空間的所有公共區(qū)域必須是可達的——不僅是實際空間的可達,而且是心理感受上的可達。前導空間設計必須邀請殘障人士參加,那些不能正常參與文化活動的人也要包含在內。可達性原則包括:
(1)平層進入,取消單獨入口或復雜的坡道和扶手;
(2)寬大的自動門避免了排長隊或身體和心理上的阻礙;
(3)明確的入口,可看到內部活動及平易近人的場景。
表1 劇場前導空間包含的內容
前導空間流線設置要簡單,提供一個有抵達感的場所,其中有的設施如:票務辦公室、衣帽間、售賣點、樓梯和電梯、洗手間、酒吧、咖啡廳、餐廳、商店、觀眾廳入口等,標識要清楚,觀眾廳則是最終的目的地。這些設施需要設計和選擇位置,以避免產生人流阻塞或排長隊甚至流線交叉的情況,以至阻礙本來易流通的路線。
門廳和其中的設施要有適應性,以滿足不同的喜好及使用的變化。不同類型的演出其觀眾是不同的,比如,觀眾看喜劇時的行為和期待不同于戲劇,戲劇又不同于歌劇。大多數(shù)的劇場大廳需要有足夠的空間以開展一系列的活動,包括與劇場節(jié)目有關的特殊活動,也包括經營商品和餐飲,以及舉辦會議等對外活動,以此來增加創(chuàng)收。
不同的門廳應加以區(qū)分。那些基本與觀眾廳相連、為參加演出的人員服務的、通常包含劇場酒吧等區(qū)域的門廳,同那些旨在提高對一般公眾自由出入的開放度,鼓勵“文化旅游”,擁有教育設施、咖啡、餐廳、商店、公共洗手間和對他們開放的其他藝術設施的門廳,要分別設置。
前導空間的穿行途徑如圖1所示。從停車場或人行步道通向主入口的各種人流路線設計,在考慮安全要求的同時,也要營造出抵達感。
在大城市,如果在劇場入口或附近設有出租車車站是很有利的,方便出租車進站落客,盡量減少走動的參觀者,這才是理想的解決方案。很多劇場依賴團體訂票,這就必須考慮設置能為旅游車團體觀眾上下車提供高效服務的地點。
位于繁華街道的劇場會導致劇場前人行道過度擁擠,以致影響來往的車輛而造成交通擁堵,這就要提供前導空間或入口大廳來避免這種情況,讓觀眾能很快進入建筑內部。
在入口處,要能保護顧客不受惡劣天氣影響。觀眾會排長隊購票觀看喜愛的劇目,劇場要有計劃地組織管理這些排隊人員,盡量避免滋擾到鄰里物業(yè)。劇場標識如果醒目,會有助于觀眾在遠處判斷劇場的位置。
以倫敦普林斯·愛德華劇院為例,該劇場入口外的照明重點營造出一種迎接即將到來演出的歡迎氛圍。經過精心照明設計的入口雨篷將觀眾引向主要的公共入口,人行道或前庭區(qū)域的光照水平顯著加強。沿著劇場建筑的外立面和入口雨篷下方的重點照明的廣告牌,與突出強調的當前和即將演出劇目的廣告同樣重要。如圖2所示。
劇目標識的風格、品質和主調是由劇場業(yè)主、劇目生產商及廣告代理商負責確定的,它可以有各種形式,但是應該在概念設計和具體設計階段就考慮通過大量的海報板、室外標語和旗幟等等,來減弱建筑的外觀。另外,以巨大的LED屏同步播放售票處的多媒體演示,也是一個高效靈活的方式。
所有來訪者應該通過同一個主入口進入劇場,無論其是否在觀眾廳就座觀演,都能同等享用前導空間的所有設施和服務,好的管理目標可以確保其感受到友好和熱情。
從進入前導空間這一刻起,觀眾會檢票、寄存外套、等候朋友、喝飲料或吃東西、買張劇目單等,這些需求應盡量在觀眾不費力、不排隊的情況下就能滿足。在開場前,觀眾進入觀眾廳前也可能要用到衛(wèi)生間;中場休息時,在觀眾返回坐席觀看第二幕或第三幕之前,會用到酒吧、衛(wèi)生間,這都是觀眾的基本需求,如果能提供一系列不同的區(qū)域——有地方可以靠著環(huán)顧四周,一個安靜的角落可以坐著親密交談,或者在一個開放空間舉行的朋友聚會上喝一杯——那就更好了。演出結束后,一些觀眾也許想呆一會,和朋友聊天,因此,取外套回家之前或許會再用到酒吧和衛(wèi)生間。這些活動會占用觀眾在劇場中時間的30%,要使得整個來訪過程是一個愉悅的體驗,這一切都要高效運轉。
門廳本質上是將觀眾引向觀眾廳的開放式流通區(qū)域,是演出前和中場休息時觀眾的聚集地,所有前導空間的公共設施都在門廳開放。
因對空間總體布局的理解能力不同,人們對場地的認知有很大不同,復雜的多層次的布局會使新的訪客迷惑或恐慌,門廳在設計和布局時需要考慮人們在門廳的活動,包括:
(1)引導訪客進入建筑,避免堵在入口大堂;
(2)避免流線交叉;
(3)排隊會阻礙人流路線;
(4)要有足夠的卸貨空間及在電梯前和柜臺前等候空間;
(5)確保足夠的走道寬度和樓梯寬度。
前導空間供短期停留的空間尺度通常由觀眾廳的座席容量決定。比如門廳中的流通區(qū)域(不包括樓梯和柜臺),提供的空間配置范圍應為0.6 m2/人~1.2 m2/人;大一些的門廳是為隆重的公眾活動準備的,而一些較小的門廳多存在于擁有較長歷史的劇場中。
不管觀眾廳的形式如何,門廳空間著力于分散人流,以適應在不同樓層的觀眾席觀眾的需求,也加強觀眾在身體和視覺上的空間溝通,保持觀眾間的聯(lián)系。
為了促進劇場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門廳的所有部分都應是可適用于其他用途的,包括:主題酒吧(香檳吧、瓶裝酒吧或糖果店),教育活動(休息室、會議室和接待室),節(jié)日慶典或活動(可能需要一個小舞臺、PA調音臺的位置、照明和電源),贊助介紹,商務機會,大型餐飲業(yè)用的加熱櫥柜、臺面區(qū)和碗碟清理區(qū),商務中心,會務報到,貴賓接待區(qū),連接到其他地方的設施。
根據(jù)為劇場提供的待定的商業(yè)模式,門廳應該考慮包含以下內容及它們的位置:工作室空間、會議室、接待室、公共酒吧、咖啡廳、餐廳等。這些空間在使用時應能被看出是在營業(yè)的,而當停業(yè)時也不會影響訪客的劇場體驗。
二次消費是場館的一項重要收入,需要提供以下的售賣點:酒吧售賣和餐飲,劇目單、冰淇淋和糖果店;演出紀念品(如品牌T恤、面具、CD和劇本)展賣等。
門廳是街道和舞臺演出之間的過渡區(qū)域,它應該成為環(huán)境的緩沖,將外界的嘈雜和噪聲與觀眾廳內受控的環(huán)境分隔開來。雖然自然光是可取的,但門廳應該避免對比強烈的光線(如直射的太陽光或耀眼的眩光),也要避免與觀眾廳有較大的溫差。
門廳的聲學設計需要根據(jù)其用途進行調整,同演出前聚集觀眾一樣,在演出過程中和散場后,該空間可以用作即興演講、小規(guī)模的音樂演出、舉辦招待會和可能的派對等。
傳統(tǒng)的門廳鋪有長絨地毯,高高的天花頂棚墻面上有大量的裝飾,聲音聽起來完全不同于一個當代的擁有硬質地面、大量普通玻璃和石膏板頂棚的門廳。后者缺乏吸音,因此聲音更大、更嘈雜,不太適于非正式使用。擁有相當多的吸聲量通常才是可取的,這將有助于控制噪聲水準,可以提供一個適合于一系列正式活動和非正式活動的環(huán)境。在主要的人流區(qū)域鋪設地毯的辦法是可行的,可用來控制來腳步聲和桌椅拖動的噪聲。
將能耗最小化是所有劇場的共同意愿,對門廳來說,任何有可能的地方都應該考慮自然通風,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外部噪聲強度會使簡單的開窗解決方案變得不可行,但減弱傳聲量是可能的,并且應該考慮。相反地,從門廳開敞界面?zhèn)鞒龅脑肼曇矔蓴_到附近建筑中的人們。應考慮混合模式的解決方案,如可以白天通過自然通風系統(tǒng)通風,而高峰時段(演出前和中場休息時)采用機械通風。
照明可對營造情調和氛圍發(fā)揮很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前導空間形成溫暖、熱情的氣氛,同時充滿戲劇性。
門廳照明能輔助空間引導,有助于將觀眾引向售票處、酒吧和觀眾廳入口門。照明可以協(xié)助觀眾找到有突出顯示關鍵標識的路。
門廳的照明方式和某些常用調光的方式是不一致的,這一點非常重要。它采用程序化的場景設置控制系統(tǒng)的形式,這種控制系統(tǒng)能調暗或轉換單個回路,存儲預編程燈光場景。這種類型的集中控制系統(tǒng)在減少能耗方面也很重要,用在白天低照度要求的地方場景編程時,一些照明回路可以完全關閉,利用日光聯(lián)動有助于進一步降低能耗。
對于門廳建筑飾面而言,應該仔細選擇、注重細節(jié),要在給來訪者良好印象的同時避免安全隱患,也要保證其耐久性及易于清潔和維護。地板表面應選擇防滑材料,特別是在入口和潛在的潮濕區(qū)域,地板飾面之間的銜接一定要避免凸起絆人。
考慮各類觀眾人群的不同需要,應有效利用必須在前廳設計中設置的坡道、電梯、欄桿和座椅。一些年紀大的觀眾需要從建筑的入口下車或上車,等候同伴或等待集合;中場休息時,盡管年輕觀眾可能樂于站著,老年人則可能希望能坐下來,所以需要設置相應的酒吧和休息室。設置座椅時需注意,如果是固定座椅會令門廳喪失靈活性,但可移動的座椅(特別是當其有很長的支腿)又會有絆人的危險,那樣的話座椅也可能會被帶倒。
帶小朋友來的觀眾可能會喜歡桌椅,有了這些桌椅,可以不用擔心孩子們將飲料撒得滿地都是,而能專心享受他們的參觀和餐點。對社區(qū)型劇場來說,還需要有存放孩子們的嬰兒車和腳踏車的停車空間。
要在劇場門廳設置垃圾箱,收集從糖果店或售貨亭買東西的包裝和紙盒。垃圾箱的設計和擺放需要精心配置(管理者幾乎都想當然地將套有塑料袋的垃圾箱派成一列,這樣布置并不好看)。
劇目資料架和海報點應是值得重視的地方。門廳不應該充斥著雜亂無章的、五花八門的演出傳單,好的演出信息展示是需要設計的,以確保觀眾可以了解到即將演出的作品。
(未完待續(xù))
本文編譯自英國劇場技師協(xié)會出版的《劇場建筑:設計導則》(Theatre Buildings: A Design Guide)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