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妮 張德芹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藥研究院,天津 300193
骨碎補為水龍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Kunze)J.Sm.的干燥根莖。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再燎去茸毛(鱗片)。其味苦,性溫,歸肝、腎經(jīng),是一味既可內(nèi)服,又可外用的常用中藥。歷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簡稱《中國藥典》)對骨碎補內(nèi)服功能及主治均有詳細的記載,但在骨碎補外用功能及主治方面,多缺少能指導其臨床“外治斑禿,白癜風”的外用功能?!吨袊幍洹?010年版[1]將骨碎補的功能主治規(guī)范為“療傷止痛,補腎強骨;外用消風祛斑。用于跌撲閃挫,筋骨折傷,腎虛腰痛,筋骨痿軟,耳鳴耳聾,牙齒松動;外治斑禿,白癜風”,填補了骨碎補長期以來外用功能的闕如。
本文從藥典標準沿革、本草文獻記載、化學成分、藥理作用、臨床應用五個方面對骨碎補外用功能主治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從而為《中國藥典》骨碎補外用功能主治的規(guī)范提供文獻依據(jù)。
《中國藥典》凡例規(guī)定功能與主治:“一般是按中醫(yī)或民族醫(yī)學的理論和臨床用藥經(jīng)驗對飲片所作的概括性描述?!惫δ軕摮浞煮w現(xiàn)治法治則,主治要與功能相呼應,體現(xiàn)病、證、癥的特色。長期以來《中國藥典》作為國家法定的技術標準,為我國藥品生產(chǎn)、應用、監(jiān)督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其中功能與主治標準是直接指導臨床用藥的重要依據(jù)。
骨碎補的功能主治國家標準首次收載于1963年版 《中國藥典》,歷經(jīng) 1977、1985、1990、1995、2000、2005、2010 年版的增補修訂,使骨碎補的功能與主治標準表述越來越全面、完善,便于指導臨床用藥。
《中國藥典》1963年版[2]記載骨碎補功能主治為“補腎,破血,止血。主治腎虛久瀉,耳鳴,牙痛,骨傷”,尚未明確指出骨碎補的外用功能主治。
《中國藥典》1977年版[3]記載骨碎補功能主治為“補腎,強骨,活血止痛。用于跌撲損傷,牙齒松動,耳鳴;外治斑禿”,增補了骨碎補“外治斑禿”的外用主治標準,而骨碎補外用功能表述闕如。
《中國藥典》1985、1990、1995、2000、2005 年版[4-8]均記載骨碎補的功能主治為“補腎強骨,續(xù)傷止痛。用于腎虛腰痛,耳鳴耳聾,牙齒松動,跌撲閃挫,筋骨折傷;外治斑禿,白癜風”,在補充完善了骨碎補內(nèi)服功能主治標準的同時,進一步將骨碎補的外用主治標準修訂為“外治斑禿,白癜風”,但骨碎補外用功能表述仍然闕如,其所記載的“補腎強骨,續(xù)傷止痛”功能不能涵蓋主治項中“外治斑禿,白癜風”的治證。
因此,《中國藥典》2010年版在上述標準基礎上,增補了骨碎補“外用消風祛斑”的功能,填補了骨碎補長期以來外用功能闕如的空白。本文對《中國藥典》1963~2010年版骨碎補功能主治規(guī)范情況進行了總結。骨碎補功能主治標準的規(guī)范進程顯示,國家藥典中藥標準規(guī)范工作越來越趨于成熟和完善。見表1。
骨碎補,本名猴姜,開元皇帝以其主傷折,補骨碎,故作此名[9]。始載于《藥性論》。歷代本草文獻對骨碎補“補腎強骨”、“活血止血”、“療傷止痛”、“祛風接骨”等功用有詳細的記載,如《藥性論》載其:“主骨中毒氣,風血疼痛?!薄度杖A子本草蜀本草》[10]載其“主硊折”。 《開寶本草》[9]載其:“主破血,止血,補傷折?!钡疵鞔_具體用法。本草文獻明確記載骨碎補外用的功能主治主要有:①筋傷骨折。如宋代蘇頌《本草圖經(jīng)》[11]中記載骨碎補:“蜀人治閃折筋骨傷損,取根搗篩,煮黃米粥,和裹傷處有效?!鼻宕舭骸侗静輦湟穂12]亦載骨碎補“入血行血,故治折傷。粥和末裹傷處”。②治齒痛齒衄。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13]中記載:“齒痛血出,或癢痛。骨碎補二兩,銅刀細銼,瓦鍋慢火炒黑,為末。如常揩齒,良久吐之,咽下亦可。”③治耳鳴耳閉?!侗静輬D經(jīng)》[11]中記載治耳鳴耳閉,骨碎補“削作細條,火炮,乘熱塞耳”。④病后發(fā)落。《本草綱目》[13]中記載治病后發(fā)落,“胡孫姜(骨碎補)、野薔薇嫩枝煎汁,刷之”。
表1 1963~2010年版《中國藥典》骨碎補功能主治規(guī)范情況
斑禿是一種驟然發(fā)生的局限性斑片狀的脫發(fā)性毛發(fā)病。屬于中醫(yī)“油風”、“鬼剃頭”的范疇。《本草綱目》所載骨碎補治療“病后發(fā)落”與“斑禿”是否有相關性有待深入考證。白癜風是一種局部皮膚色素障礙性疾病,主要為皮膚、黏膜的色素脫失導致白斑出現(xiàn),屬于中醫(yī)“白駁風”的范疇,在上述本草文獻中未見骨碎補外用治療“白駁風”方面的記載。
骨碎補的化學成分主要包括黃酮類化合物、脂溶性成分、木脂素類化合物、揮發(fā)油等成分。骨碎補中的黃酮類化合物主要以二氫黃酮和兒茶素類及其衍生物為主,前者以柚皮苷為代表,為骨碎補的主要藥效成分[14]。脂溶性成分主要有里白烯、環(huán)勞頓醇等[15];木脂素主要有(7′R,8′S)-二氫脫氫二松柏基醇 4′-O-β-D-葡萄糖苷、落葉松脂素 4′-O-β-D-吡喃葡萄糖苷、(-)-secoisolariciresinol 4-O-β-D-glucopyranoside[16];揮發(fā)油含烷烴7種,烯烴4種,脂肪酸7種,萜烯氧化物2種,醛類3種,其他化合物7種,其中烷烴含量較高[17]。目前未見上述化學成分與骨碎補外治斑禿、白癜風具有相關性的文獻報道。
近年來國內(nèi)外學者對骨碎補的藥理作用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主要表現(xiàn)在抗骨質疏松、成骨細胞誘導、促進骨折愈合等方面。如廖悅華等[18]研究了中藥骨碎補對去睪丸骨質疏松癥動物模型的影響,發(fā)現(xiàn)骨碎補對去勢雄性大鼠的骨質疏松癥有一定療效,可能是通過調節(jié)破骨細胞分化因子和護骨因子的表達和分泌而發(fā)揮作用。張軍等[19]研究了骨碎補總黃酮含藥血清對成骨細胞增殖、分化、周期及凋亡的影響,發(fā)現(xiàn)骨碎補總黃酮含藥血清具有促進體外成骨細胞增殖、分化,抑制成骨細胞凋亡的作用,即具有抗骨質疏松活性。范婧蓉等[20]研究了骨碎補水提液對大鼠成骨細胞的影響,結果表明骨碎補水提液中存在較高活性的促大鼠成骨細胞增殖和分化的物質。孫勝亮等[21]進行了骨碎補與續(xù)斷配伍提取物對大鼠骨折修復研究,結果說明骨碎補總黃酮與續(xù)斷總皂苷配伍用藥能顯著促進骨折的愈合。骨碎補還有抗炎、抑制鏈霉素耳毒性、調血脂等藥理作用[22-24]。這些研究與本草文獻對骨碎補“補腎強骨”、“療傷止痛”等功用的記載是基本吻合的。但骨碎補“外治斑禿,白癜風”藥理作用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其相關作用靶點及機制有待于進一步深入研究。
現(xiàn)代臨床研究證明,骨碎補內(nèi)服在治療骨科疾病如骨折延遲愈合和骨不連、骨質疏松、治療鏈霉素副作用、治療絕經(jīng)婦女下肢肌力、治療纖維肌痛綜合征等方面有相關文獻報道[25-30]。在外用方面主要在骨質增生、白癜風、脫發(fā)方面有文獻報道。單用骨碎補外治的報道散見于民間驗方,多為配合內(nèi)服制劑同用。如陳慶等[31]通過自擬健骨通痹湯內(nèi)服配合中藥骨碎補醋酒煎劑熱敷局部以溫經(jīng)散寒、通絡止痛、軟堅消增,觀察健骨通痹湯內(nèi)服配合骨碎補治療骨質增生病276例的療效,結果表明內(nèi)服健骨通痹湯配合骨碎補外敷治療骨質增生作用顯著。陳懷舉[32]用骨碎補與補骨脂、菟絲子等藥配伍制成酊劑外用治白癜風57例,效果良好。閆燕等[33]用骨碎補與丹參、野菊花等藥配伍制成藥酒外用治療斑禿36例,司在和[34]用骨碎補與補骨脂、干姜等配伍制成生發(fā)酊治療斑禿100例,均取得良好效果。
骨碎補作為療傷止痛,補腎強骨常用藥已經(jīng)廣泛于臨床各科疾病。隨著近年來對骨碎補研究的深入,其外用功能主治逐步得到廣大醫(yī)藥者的青睞。因此,深入挖掘歷代本草文獻有關骨碎補外用功能主治的記載,開展骨碎補外用藥理及作用機制研究,不僅可為《中國藥典》修訂骨碎補外用功能主治標準提供詳實的文獻依據(jù),同時可為開展骨碎補中醫(yī)外治研究提供參考,骨碎補的外用具有重要的開發(fā)價值和應用前景。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290.
[2]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S].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63:228.
[3]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S].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77:411-412.
[4]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S].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5:219.
[5]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S].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90:226.
[6]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S].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95:223-224.
[7]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S].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0:209-210.
[8]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S].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179-180.
[9](宋)盧多遜,李昉.開寶本草[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251.
[10](五代)韓保昇.日華子本草蜀本草[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418.
[11](宋)蘇頌.本草圖經(jīng)[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305-306.
[12](清)汪昂.本草備要[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1998:62.
[13](明)李時珍.本草綱目[M].北京:中醫(yī)古籍出版社,1994:593.
[14]周銅水,林東武,李瑞洲,等.12種骨碎補黃酮類成分定性定量分析[J].中國藥科大學學報,1996,27(9):540-543.
[15]劉振麗,呂愛平,張秋海,等.骨碎補脂溶性成分的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1999,24(4):222-223.
[16]梁永紅,葉敏,韓建,等.骨碎補的木脂素和黃酮類成分研究[J].中草藥,2011,42(1):25-30.
[17]劉振麗,張玲,張秋海,等.骨碎補揮發(fā)油成分分析[J].中藥材,1998,21(3):135-136.
[18]廖悅華,梁瓊,王卓,等.中藥骨碎補對去睪丸骨質疏松癥動物模型的影響[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7,13(4):277-280.
[19]張軍,李浩鵬,楊平林,等.骨碎補總黃酮含藥血清對成骨細胞增殖、分化、周期及凋亡的影響[J].中藥材,2009,32(7):1090-1093.
[20]范婧蓉,韓博,李禹濤,等.骨碎補水提液對大鼠成骨細胞的影響[J].中國獸醫(yī)雜志,2009,45(2):13-15.
[21]孫勝亮,葉小利,張化金,等.骨碎補與續(xù)斷配伍提取物對大鼠骨折修復研究[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3(6):94-97.
[22]劉劍剛,謝雁鳴,鄧文龍,等.骨碎補總黃酮抗炎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國天然藥物,2004,2(4):232-234.
[23]王重遠,劉莉,任曉燕,等.骨碎補對鏈霉素耳毒性解毒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1989,24(2):79.
[24]王敖格,王維信.骨碎補對家兔組織內(nèi)脂質含量的影響[J].中醫(yī)雜志,1981,22(7):67.
[25]高焱.骨碎補總黃酮治療骨折延遲愈合和骨不連[J].中醫(yī)正骨,2007,19(7):11-12.
[26]顧敏,郭加南.骨碎補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J].中國康復,2004,19(5):297.
[27]王和鳴,葛繼榮,田金洲,等.強骨膠囊(骨碎補總黃酮)治療骨質疏松癥骨痛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yī)骨傷科雜志,2005,13(6):38-41.
[28]王玉亮,胡增茹,李風婷.骨碎補防治鏈霉素毒副作用的臨床應用[J].臨床薈萃,2000,15(15):694.
[29]田永利,許志宇,葛林,等.骨碎補對絕經(jīng)婦女下肢肌力的影響[J].山東醫(yī)藥,2009,49(24):15.
[30]高冠民,蔣莉,劉升云,等.骨碎補總黃酮治療纖維肌痛綜合征的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7,26(11):837-840.
[31]陳慶,龍偉芳.健骨通痹湯內(nèi)服配合骨碎補外敷治療骨質增生276例[J].中國醫(yī)師雜志,2006,(S1):165-166.
[32]陳懷舉.易色酊治療白癜風 57例[J].中國民間療法,1996,(3):29-30.
[33]閆燕,趙運升.藥酒外用治療斑禿 36 例[J].陜西中醫(yī),2000,21(11):513.
[34]司在和.生發(fā)酊治療斑禿 100 例臨床觀察[J].國醫(yī)論壇,1998,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