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蓮
樺甸市常山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吉林樺甸 132419
針對任何一種普外科疾病的手術來說,絕大部分術后均會引起疼痛癥狀[1]。為了進一步研究并探討普外科術后疼痛患者的最佳護理方式,為了進一步分析護理干預對普外術后患者疼痛的影響,該院特以2008年10月—2011年12月期間200例普外術后疼痛的患者,其中100例給予護理干預措施,取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現(xiàn)總結如下。
選取該院2008年10月—2011年12月期間收治的200例普外術后疼痛患者,其中男性102例,女性98例,年齡19~82歲,平均年齡54.5歲。按照隨機分配的方法,將其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9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以及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治療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內容如下:(1)心理干預。護理人員應該先確認患者是否出現(xiàn)了疼痛,并運用各種措施來緩解患者的疼痛。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患者的負性心理,將會加重其手術之后的疼痛感,故而,作為臨床的護理人員,應該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了解其內心中最為真實的感受,并對其進行安慰和鼓勵,使其積極的配合治療。術前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健康知識宣傳教育,術中正確評估患者的疼痛狀況,并運用適當?shù)拇胧﹣磉M行處理對于減輕患者的疼痛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2)認知干預。護理人員應該加強對患者進行有關知識的健康宣教,并以解剖學、生理學以及相關的醫(yī)學知識為主要基礎,向患者介紹普外科手術的方法以及相對簡單的手術步驟,并告知其術后疼痛的產生原因、時間以及程度,使患者在手術之前先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術后疼痛對機體產生的不良影響,對術后的鎮(zhèn)痛有所認識[2]。(3)行為干預。護理人員可以從如下的幾個方面著手進行:①舒適的體位。護理人員為患者選擇舒適的體位,使其肌肉能夠放松下來,從而緩解疼痛。②舒適的環(huán)境。護理人員應該為患者提供一個舒適的環(huán)境,并保持室內的絕對安靜,溫濕度適宜,充足的陽光照射等均是有效減輕患者術后疼痛的措施。③優(yōu)美的音樂。護理人員可以在患者的病房內播放優(yōu)美的音樂,使患者的注意力能夠分散,并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緩解疼痛。④科學的按摩。護理人員可以對患者的皮膚以及皮下組織進行不同程度的按壓,使患者的肌肉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松弛,從而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減輕其疼痛的臨床癥狀[3]。
本次研究均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過護理后,治療組術后疼痛情況與對照組對比,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術后輕度疼痛的患者為37例,術后中度疼痛的患者為61例,術后重度疼痛的患者2例,而對照組的患者中,術后輕度疼痛的患者為9例,術后中度疼痛的患者為65例,術后重度疼痛的患者為22例,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術后12 h疼痛情況數(shù)據對比分析[n(%)]
術后疼痛,在臨床上將其稱為人體組織損傷、修復過程中,所存在的生理與心理反應,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颊咝g后的疼痛將會導致患者其他術后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例如血壓升高、心跳加速等,故而,正確的處理患者術后的疼痛,對于保障患者手術的治療效果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本項研究的研究結果顯示,對于普外科術后出現(xiàn)疼痛的患者而言,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外加必要的護理干預措施不僅有助于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提高,更加有助于患者術后疼痛程度的減輕,十分的安全有效,值得在現(xiàn)代臨床中大力推廣與應用。
[1]莊川珍.護理干預對普外術后患者疼痛的影響[J]. 中國美容醫(yī)學,2010,19(2):294-295.
[2]劉亞耘.護理干預對普外科大手術后患者疼痛的影響[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08(14):58-60.
[3]莊川珍,俞桃英. 普通外科患者手術后疼痛的護理干預[J]. 上海護理,2009,9(2):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