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題亮相】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無論是除夕夜的“守歲”,還是元宵節(jié)的“舞龍燈”;無論是端午節(jié)的“賽龍舟”,還是重陽節(jié)的“登高”……這些精彩紛呈的民俗風情,猶如中華民族歷史文化中一幅幅美麗的畫卷,向我們展示著炎黃百姓的生活情趣和人間理想。
請以家鄉(xiāng)的民俗風情為材料,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題目自擬,角度自選,文體不限(除詩歌外)。
【寫作指津】
寫作這個材料的作文,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地域文化的不同,決定了民俗風情的豐富多彩,因此一定要選取最能體現(xiàn)鮮明地方特色和濃郁鄉(xiāng)土風情的素材來寫。寫作時,要以活動的過程為寫作重點,進行具體、細致的描繪。同時,可適當穿插一些關于民俗起源的傳說、所寄托的精神情感等,以豐富文章的內容。
2.“風情”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因此,寫作時除了要注意對最富地方特色、最具文化內涵的材料進行詳細描述外,還要把人物的活動貫串其中,從人物的歡快感受中,讓讀者領略到當?shù)孛袼罪L情的特色。
【佳作展示一】
放河燈
□劉 汨
“正月半,放河燈”,這是家鄉(xiāng)小鎮(zhèn)的傳統(tǒng)民俗。每逢這一天,晚飯過后,家家戶戶都會關上門,一家老小歡歡喜喜地去古橋邊放河燈。
過了初十,人們就動手扎河燈了,削篾子的削篾子、備紙的備紙,忙得不亦樂乎;就連最小的孩子也要“及時”幫你把已經(jīng)用不上的篾子反反復復地、不厭其煩地放在你的手里,要求你按照他們的要求來做,直到你使用了他拿來的“有用之材”為止。
在各色彩紙糊成的精致玲瓏的河燈之中,以蓮花燈最為漂亮。當河岸的喧天鑼鼓敲響之時,人們就提著自己的河燈趕往小橋邊。河岸邊的石階往往是我們的“專座”。我們總會三五成群,唧唧喳喳地討論、比試著誰的河燈做得更加精巧漂亮。古橋邊也擠滿了人。再后來,我們的聲音就會漸漸地混雜于跟過的比試和討論中。
忽然,不知是誰大聲吆喝了一聲:“看,來嘍!”喧鬧的人群便一下子安靜了下來。只見一朵碩大的“蓮花”隨著悠揚的歌聲從遠處緩緩漂來,船上的幾個布衣姑娘有的輕劃著小船,有的蹲下身子,把河燈輕輕放入水中。所過之處,留下的是一條瑩瑩閃亮的尾巴,是河燈!一星一星的點點亮光,從遠方漂來,近了近了!一朵一朵的“蓮花”,小巧精致,或紅或綠,載著一截截紅燭,閃著微晃的黃色光芒,散在整個河面上,將粼粼的水波染得一片絢爛。那變幻的光影仿佛成了整個世界,點點排到天邊的河燈宛如一個個色彩斑斕的夢境。我們都睜大了眼睛,仿佛哪個河燈是我們做的一樣,幻想著自己就坐在上面,享受著眾人的羨慕和贊嘆。
在這美妙的畫面中,我們也不忘把屬于自己的那一個河燈送到小河中,緊跟那漂亮的“蓮花”。河中的河燈越來越多。很快,小河變成了一條流光溢彩的光帶。人們紛紛閉上了眼睛,為家人祈求一年的平安幸福。
在煙霧迷蒙中,這橋、這河、這燈、這人,恍然成了一幅畫。
教師點評:這篇習作寫出了作者老家放河燈的全過程。文章語言優(yōu)美,描寫細致生動,有景物描寫,有場面描寫,有側面烘托。無論是河燈的精巧細致,畫面的如夢如幻,還是其所寄托的愿望與祝福,都給人一種美好的感受。如果能對自己放河燈的過程多做些細節(jié)描寫,文章內容會更加精彩。
【佳作展示二】
“龍”之舞
□高仕宇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jié)乘著春天的喜慶,從燈火闌珊處翩翩而來。人們紛紛涌上大街,觀看舞龍、舞獅和踩高蹺的表演。我也耐不住寂寞,拉著媽媽就往人多的地方擠。
每年的元宵節(jié),人們都會用很多方式來慶祝,舞龍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那“龍”被造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披一身光亮的鎧甲,在冬日不算刺目的陽光下愣是反射出耀武揚威的神采,直把人晃得睜不開眼?!褒堫^”總是追隨著最前面的“龍珠”,“龍身”便順勢沿著“龍頭”運動過的軌跡纏繞、盤旋、延伸、翻轉,在空中舞出極復雜、錯綜的曲線。這時,媽媽拉著我就走,我一驚:“媽,干什么去?”“去竄龍?。 薄案Z……竄龍?那是干嗎?”“先別問,竄了就知道!”于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我被媽媽拽著,在龍的身軀下竄了好幾個大圈。我有幾次得空便問:“媽,為什么要竄龍???”媽媽點著我的腦門回答:“龍是我們民族的圖騰,舞龍表演時在‘龍’身下竄幾圈,龍的神光就會消除你來年的晦氣,保佑你平安快樂?!迸叮瓉砣绱税?!
回到家,我轉念一想,我連自己家鄉(xiāng)的民俗風情都不知道,那我不就成了“不解風情”了嗎?于是,我求知欲泛濫,即刻上網(wǎng)查找關于民俗風情的資料。這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我們國家的民俗風情那么多,那么豐富??!這些民俗風情都是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他們在田間辛勤地勞作,為了消除困倦,鼓舞斗志,精心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耕田時可以隨口唱的勞動歌謠。激昂的曲調,朗朗上口的歌詞,使多少農(nóng)民在炎炎烈日之下有了堅定的信念和昂揚的斗志。在忙碌的學習中,跨越千萬年的時空,回歸原始,回歸質樸,回歸純真。吼一段秦腔,翹幾下蘭花指,品味傳承千年的民俗風情,也不失為一種放松自己的好方法。
耳畔還縈繞著京劇的唱腔,我漫步在時空的長廊里,回眸千萬年積淀的民俗風情——這或許是一份緬懷,抑或是一種追尋吧!
教師點評:文章構思精巧,思路清晰,作者由自己“竄龍”的經(jīng)歷和感受引出對“中華龍”幾千年來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的感悟。字里行間自然流露著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敘述、議論和抒情的完美結合是這篇文章的最大亮點。
【佳作展示三】
我愛家鄉(xiāng)的“面塑”
□段 樂
遠處,傳來劈里啪啦的鞭炮聲,我猜想爺爺此時一定已經(jīng)在房頂上唱起了他的“上梁歌”。
“鞭炮響,人聲揚,踏著高梯上房梁……”
伴著歌聲,爺爺會抱著紅布蓋著的斗,伸手從斗里抓一把面塑,“嘩”地撒向在新房周圍看光景的人群,人群里馬上一陣騷亂。只見這位趴地下了,那位被踩丟鞋了;這邊孩子被擠得哇哇哭,那邊著急的媽媽在喊娃娃。一陣熱鬧過后,能搶的,各人手里就多了一個漂亮的面塑。
面塑在我們當?shù)赜袔装倌甑臍v史了。我們家是面塑世家,四鄰八村的誰家要是上梁(新房封頂),訂不到我們家的面塑,就會覺得少了幾分喜氣。我們家的面塑,那真是做得沒話說,您瞅瞅,雪白的面粉,五顏六色的工筆細描,那游魚細石、百鳥朝鳳、四季瓜果、金鱗閃閃騰云駕霧的巨龍,活靈活現(xiàn)地擺在你面前,讓你忍不住想把玩一下、放嘴里嚼兩口,才算開了眼界、解了嘴饞。
知道嗎?我還偷學了一手呢!
剛開始,爺爺指點爸爸做的時候,我就在旁邊瞅,怎么擰面團,怎么醒面、捏面、折疊、澆花等等,看我出神地在一邊比比劃劃,爺爺一煙袋鍋磕在我腦門上,“去,丫頭片子,家門絕技,輪不到你。”捂著腦袋,我發(fā)誓一定要偷學到這門絕技。從那以后,每次爺爺、爸爸做面塑,門簾后面總有一雙亮晶晶的小眼睛,那就是我。
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春天,爸爸因患結石病住院,爺爺之前又接了十多個訂單,沒辦法,只有請我“出手援助”,沒想到竟然一炮打響,從那以后,我的面塑作品也“名揚四鄰”了。
此時,在鞭炮聲中,偷偷想著自己的面塑又飛舞在空中,落在人群里炸開了花,我那股美勁兒可就甭提了。
教師點評:作者對面塑技藝有細致透徹的了解,充滿真摯濃重的熱愛之情。本文以自述的形式、歡快的格調講述了自己做面塑的經(jīng)歷,開篇以“上梁歌”營造濃郁的鄉(xiāng)土情調,結尾以作者飄遠的思緒作補充,帶給讀者別樣的感受。另外,如果能對面塑的歷史加以詳述,則文章更能體現(xiàn)出這種民間藝術給作者帶來的獨特感受,增添文章思想意蘊。
【延伸文題】
1.清明、端午、中秋三大傳統(tǒng)節(jié)日各放假3天的制度實施5年來,深得民意。作為中國人,你對此是否有很深的感受呢?
請結合描寫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古詩詞,或根據(jù)你的積累,以“ (節(jié)日)的眷戀”為題,寫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思路點撥:(1)寫作本文要么致力于對節(jié)日的客觀“觀察”“探究”“認識”等;要么著眼于體現(xiàn)主觀情緒的“品味”“欣賞”等;要么立足于體現(xiàn)自然、人生、生活經(jīng)歷等??梢詫髡f的內容進行改編(如年、清明的故事);也可以穿越時空展現(xiàn)不同年代的節(jié)日盛況。(2)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國人共同關心的問題,題材重大,有分量??蓪懙臇|西很多,但有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要選擇自己認識最深刻的一點來寫。年的傳說或中秋節(jié)的故事膾炙人口,相信大家都會講,風俗也都知道一些,每年都要參與不同的節(jié)日活動,因此從節(jié)日里的不同活動這個“點”切入最好。(3)寫作本文應該把傳說和親身經(jīng)歷相結合,彰顯今天生活的幸福美滿,點亮心燈,歌頌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tǒng),做到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
2.自從趙本山走進了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的大雅之堂,東北火辣辣的“二人轉”就像一陣春風席卷了中華大地。自從阿寶在星光大道上一聲吼“山丹丹花開紅艷艷……”中國民間文化就以其瑰麗多姿的形式,深深吸引著我們。
請結合當?shù)氐拿袼祝浴拔覑奂亦l(xiāng)的 ”為題目,寫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思路點撥:(1)這個題目,需要我們針對某一種民俗,展開具體調查??稍儐柤胰耍瑔枂柤胰说挠∠蠛透惺?;可詢問民間藝人,學學其中的技藝,聽聽它的演變歷史,以及技藝高手的故事或傳說;可從報刊、網(wǎng)絡上搜集與這種民俗相關的資料。這時候再下筆,就可以做到胸中有丘壑,下筆如有神。(2)本作文屬于半命題作文,題目的橫線處需要填寫這個民俗的名稱,另外題目中用的是“我愛”字眼,所以行文中要抒發(fā)你對所寫民俗的熱愛之情。(3)在具體行文時,開頭可以采用開門見山、設懸念、欲揚先抑、修辭造勢、對比反襯等手法,以吸引讀者注意;中間可以采用小標題、排比段、訪談錄、日記體等特殊形式支撐;結尾采用點題、照應、升華、留余韻、反問等方式收束。經(jīng)過上面的構思,你的作文一定會給讀者耳目一新的感覺。
3.請以“我和一種文化”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題目自擬,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不得抄襲。(提示:“文化”指人類的精神財富,如我們常說的茶文化、儒家文化、佛家文化、傳統(tǒng)文化、西方文化等。)
思路點撥:這個話題的難點在于對“文化”的理解與定位上?!拔幕笔莻€很抽象的概念,有點不好把握,不過,提示里的列舉,給了我們一些啟示,我們可以選擇提示里已有的我們較熟悉的某一種文化來寫,也可依據(jù)提示展開聯(lián)想,拓展“文化”的外延,如近年來比較流行的選秀熱、洋節(jié)日、街頭文化等,都屬于“文化”的范疇。在具體寫作時,要注意扣住“文化”這一抽象概念的特點,不要把“文化”具體化,如寫成對某一部作品或某一個人的評價;尤其不要把“文化”與其臨界的概念混淆,如某種精神、某種品質、某種潮流等??梢詮囊韵氯齻€方面構思:或者寫“我”對某一種文化的看法、感悟,或者寫“我”與某一種文化的故事,或者寫某一種文化對“我”的影響。要注意化大為小、化虛為實,從小處、實處落筆,才好駕馭材料,也容易有話可說?!臼”?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