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雯
音樂是人心靈的凈化劑,它帶來的歡快與情感的共鳴使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流行音樂由于其易于抒發(fā)表現情感而受到年輕人的歡迎。它的出現豐富了學生的業(yè)余文化生活,為高校學生展現自我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但某些低俗不健康的流行音樂也可能讓學生情緒低落、意志消沉,甚至導致人生觀和價值觀乃至人格的扭曲。因此,高校音樂教師應結合流行音樂對廣大學生的不同影響拓展高校音樂教育改革的新思路。
流行音樂 影響 音樂教育 思考
流行音樂的興起,刮遍了中國每一個角落,高校的學生受流行音樂的影響更是深刻。針對流行音樂對高校學生產生的積極的、消極的不同影響,學校要加強音樂教育的改革,使學生對流行音樂有正確的認識。
一、流行音樂對高校學生的積極影響
流行音樂給世界帶來了無比的歡樂與活力,流行音樂就像一股浪潮,席卷了大地。許多學生耳濡目染這些新興的流行因素,身心都受到了巨大影響。
1.流行音樂豐富了高校學生的業(yè)余生活
現在,流行音樂已經成為了人們業(yè)余生活的一部分。許多同學下課之后,第一件事情便是播放最新的流行音樂,緩解學習壓力,減少孤獨寂寞。當同學們舉行班會和大大小小的校園活動時,也總是少不了流行音樂的渲染。流行音樂的存在使高校學生的業(yè)余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2.流行音樂為許多高校學生展現自我提供了機會
一些高校學生往往通過學校流行音樂歌唱比賽或者更加大型的電視臺比賽,展現清脆歌喉,表現個性,充分地展示才藝,從而為更多的人熟悉和喜歡。一些同學通過流行音樂體現自己的情感,抒發(fā)自己對生活的激情與心聲,在流行音樂中留下自己成長的足跡。
3.許多高校學生成為了流行音樂的積極參與者
可以說,現在各高校學生都會唱流行音樂。去KTV也成為了高校學生聚會的普遍選擇。許多高校學生一遇到業(yè)余時間,就會在寢室學起流行音樂,哼上幾首小曲,作為享受生活的方式之一。
二、流行音樂給高校學生帶來的消極影響
一些消極的流行音樂往往給高校學生帶來不利的影響,給高校學生的成長、成才帶來了負面作用。
1.一些低迷的流行音樂影響了高校學生的健康人格
一些流行音樂過于消沉,情調過于傷感,容易使高校學生對生活態(tài)度更加消沉,陷入情感的漩渦不能自拔,導致學業(yè)荒廢,一事所成。還有一些流行音樂太過虛幻,給人以一種不現實感,容易使高校學生產生不切實際的追求。
2.一些媚俗的流行音樂使高校學生美學觀和道德觀念扭曲
由于有一些流行音樂過于商業(yè)化,只追求嘩眾取寵,混淆了大眾的視聽,容易使高校學生的美學觀產生錯位,追求庸俗的、表面化的東西。其次,有些流行音樂藝術性淡化、精神膚淺,很容易使高校學生的道德觀念扭曲。
3.一些消極的流行音樂淡化了高校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許多流行音樂鼓勵人們及時行樂,追求樂趣與享受成為了生活的真諦,容易使高校學生淡化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不利于高校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
三、流行音樂背景下高校音樂教育改革的思考
由于流行音樂對高校學生既有消極影響,又有積極影響,所以在高校音樂的教育改革中,既要繼承流行音樂的優(yōu)點,又要區(qū)別對待流行音樂的弊端。作為高校音樂教師,應當利用音樂教學這一快樂輕松的過程引導學生正確看待流行音樂,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提供幫助。
1.引導高校學生形成主流音樂的價值觀
當今音樂的發(fā)展已趨向多樣化和多元化。在教學中,我們嘗試選用合適的教學科目及方式來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流行音樂。例如,我們在進行音樂欣賞課教學的同時,除了了解音樂作品背景、從音樂理論角度分析作品曲式、調式之外,還可以增設對當今流行音樂的品評環(huán)節(jié),或者選擇廣泛流行于學生中間的不同類型不同內容的音樂作品進行比對分析,解讀各自的長處與缺短。并通過對當今音樂的熱點剖析,看到樂壇發(fā)展中存在的時弊,讓學生形成正確的音樂價值觀。
2.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音樂氛圍
高校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專業(yè)技能,還要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音樂審美情趣,自覺抵制粗俗和不健康的音樂。我們可以聘請學生喜歡崇拜的名人專家學者進行藝術講座,外請熱門藝術團體演出;提高藝術品味的同時,亦可學習藝術家對藝術的執(zhí)著精神與高尚品德。此外,學校還可以建立音樂論壇,讓學生在論壇上交流和分享對音樂的感受與心得,營造和諧健康的校園音樂文化氛圍。
3.調整改變音樂課程設置與模式
不斷發(fā)展變化的音樂方向和流行趨勢,對高校的音樂教學提出新的要求。課程設置與教學模式的改變,流行音樂與實踐環(huán)節(jié)的增加,都可以成為音樂教學的改革探索方向。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實踐,參加排練、演出,組織各類音樂社團等等。豐富的教學內容,多變的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更多親身參與、感受、提高的機會。
4.重新確立高校的音樂評價方式
對于學生的音樂評價,除了檢驗學生對音樂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還應該看到學生通過對音樂的審美感受而增進了藝術素養(yǎng)與提升了個人內涵。從這些方面綜合評價學生的音樂能力水平,將會有助于學生明確善惡美丑的標準,追求理想與完善人格,全面提高綜合素質,建立自立自信的人生觀。
四、結束語
流行音樂是順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而產生的,體現了時代變化的氣息,它對高校學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高校應該緊密結合高校學生認知、情感等特點,在充分分析音樂對學生所能帶來的各種影響基礎上,加強音樂教育改革,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音樂價值觀和審美觀,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音樂文化氛圍,讓學生更好地適應音樂多樣化、多元化發(fā)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牛雪瑤.音樂教育改革中的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J].湘潮,2010,(11).
[2]張以一,劉華.對普通高校音樂教育改革的幾點思考和建議[J].黃河之聲,2011,(1).
[3]方青.新背景下的普通高校音樂教育改革思路[J].學理論,2011(6).
[4]范丹鵬.音樂教育改革探討[J].大舞臺,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