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征和
他出生在尼亞加拉瀑布旁,從小就有一顆好奇心,常來這里仰望瀑布,俯瞰綠潭。越看越好奇,這綠潭有多深?河水之下有什么?他有一種幻想,如果能下去看一看多好啊。人是下不去的,于是,他用一艘自制的潛水艇把一只老鼠送到了尼亞加拉河底。原理應該是相同的,老鼠能借潛水艇深入河底,那人通過想辦法一定也能。從此,潛水的種子扎在了他的心靈一角,不過,潛水的對象不是尼亞加拉河,而是萬米之深的海洋深處。
7年前,他開始了深潛行動的準備工作,主要是設計和制造一臺專用的深潛器,可以載著他深入太平洋的最深海溝,承受那里的巨大水壓。整整花去7年時間,他的長約7米、重12噸、豎直狀的“深海挑戰(zhàn)者”深潛器大功告成。
2012年3月26日清晨,57歲的他,雄心勃勃,開始探險,他的目標是下潛到距西太平洋洋面1.1萬米的馬里亞納海溝挑戰(zhàn)者海淵的底部。他獨自蜷縮在狹小的潛水艇里,以每分鐘150米的速度快速下降,在寂靜之中直沖海底,2小時36分鐘后,潛到10898米深處。
按計劃,他要在挑戰(zhàn)者海淵底部進行最長6小時的停留考察,用深潛器攜帶的機械臂抓取一些動物和巖石樣本。但由于后來深潛器有很多液壓油泄漏,整個深潛器都被油污覆蓋了,加上推進器失靈,深潛器只能在原地打轉(zhuǎn),他不得不在到海底3小時之后提前結(jié)束考察并開始返回海面。返回海面只用了短短的70分鐘,比預想的要快。
他安全返回海面后,從自己的圓形座艙內(nèi)探出身子來,首先伸出兩根大拇指表示開心。隨后便開始向圍上來的記者興致勃勃地描述起他的所見所聞。他說,馬里亞納海溝真的非常荒涼,大功率的LED燈能把深潛器前方漆黑一片的深海照亮30米,可呈現(xiàn)在眼前的只是一片荒涼,毫無生氣,就像是在月球表面一樣寂靜。他沿著海溝溝壁匍匐前行,看見海底多是異乎尋常的細膩淤泥,他必須非常謹慎地操作潛艇,以免攪動淤泥遮擋了視線。說到生命,他說他沒有看到魚,除了水中一些游動著3厘米左右的片腳類動物之外,沒有看到任何看起來像是有生命的東西。雖然深潛器搭載了4個高清攝像頭,拍攝下了一些照片,但遺憾的是,由于機械抓手失靈,沒有采集到任何樣本。
在海底,他也有過驚魂一刻,由于受到海底11073噸/平方米的高壓,整個深潛器被壓縮短了7厘米多,他親眼看到窗戶向內(nèi)凹陷。還好,深潛器還是經(jīng)受住了考驗。
說到最后,他有些陶醉,像是一個充滿詩意的詩人,面對深邃的海洋深情地抒懷:有那么一刻,我停了下來,對自己說道,這就是我所在的地方,我正在大洋的洋底,地球上最深邃的地方。那是一種真正與世隔絕的孤獨感,超過任何一種體驗。意識到在這片黑暗無邊的未知和未探索之地面前,自己是多么渺小。
他就是出生于加拿大的著名電影導演詹姆斯·卡梅隆。1998年,卡梅隆憑借《泰坦尼克號》創(chuàng)造了電影史上的奇跡,在奧斯卡頒獎禮上高喊:“我是世界之王!”2009年,卡梅隆執(zhí)導的電影《阿凡達》憑借全球27億美元的票房收入再次成為“世界之王”。毫無疑問,2012年,好奇的卡梅隆又成了另一領域的“世界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