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寧 蔣波
自古到今,建筑物伴隨著人類的歷史延續(xù)著,它們除了能夠提供人類休憩養(yǎng)生之外,還能夠抵御外來侵襲和自然災害,許多建筑形式和建筑經(jīng)驗還保留至今,是人類的一筆偉大的財富。然而建筑物在災害作用下的損傷和損毀是不可避免的,事實也已證明,建筑物的毀壞是導致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的主要原因?;馂脑谶@個人口擁擠的社會是一種常見的災害之一,火災中建筑物燃燒的烈焰和煙霧,以及疏散不暢是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的直接原因,火災溫度的高低和持續(xù)時間將直接影響到建筑結構(鋼筋混凝土梁、板、柱、磚砌體和鋼結構、木結構等)的承載力。因此,對火災后溫度的綜合判定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火災溫度的實際判定常采用現(xiàn)場殘留物判定、結構外觀判定以及結構燒損判定[1]。
1)現(xiàn)場殘留物判定的方法?,F(xiàn)場殘留物判定是根據(jù)建筑物內材料的燒損情況判定建筑內各部位的溫度。由各種物質的燃燒特性,可分析判斷室內混凝土構件所受的溫度情況。現(xiàn)場調查時應特別注意室內頂棚處的溫度情況?;馂臅r火勢向上蔓延,頂棚處溫度高,而且鋼筋混凝土樓板的厚度較小,保護層薄,很多樓板又為預應力空心板,對火災危害較為敏感。
2)構件外觀判定。構件外觀判定就是根據(jù)火災后構件表面的顏色、開裂、脫落等外觀特征分析判定火災溫度。
3)構件燒損層厚度判定?;馂臅r溫度越高,持續(xù)時間越長,構件內部的升溫越高,其燒損層越厚。因此,可根據(jù)燒損層的厚度判定火災溫度。燒損層厚度的確定可用錘子去掉混凝土表面,檢查混凝土顏色發(fā)生變化的深度,也可用超聲法檢測。
結合火災過程的特點,從火災溫度的判定方法來看,具體的指標體系見表1。
由于在判定的過程中,涉及的因素較多,若僅考慮首要因素,會丟失一些重要的信息。為了盡可能全面考慮所有的判定因素,這里采用多級模糊綜合評價模型。對于多層次問題,先對諸子問題分別進行綜合判定,然后再對總體進行綜合判定,即先對低層次因素進行綜合,再對高層次因素進行綜合,這就是多級綜合評價[2]。我們這里采用二級模糊綜合評價模型。
1)確定判定的因素。
指標體系中的一級指標集為:
其中,u1={u11,u12,u13,u14};u2={u21,u22,u23,u24};u3={u31,u32}。
表1 火災溫度判定指標體系
2)確定因素的權重。
根據(jù)層次分析法得到因素的權重為:
3)建立評價矩陣。
工程實例:某冷庫工程為單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分加工間、穿堂、機房、冷庫等,總建筑面積為3300 m2?;馂陌l(fā)生后進行檢測,火災持續(xù)時間為3 h~4 h,推測燃燒溫度為900℃ ~1000℃。運用上述三種方法進行檢測,且分別取5個測點,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方法檢測結果
根據(jù)表2可得二級指標的模糊評價矩陣:
其中,R11,R12,R13分別表示現(xiàn)場殘留物判定的評價矩陣、構件外觀判定的評價矩陣以及構件燒損層厚度判定的評價矩陣。
采用模糊合成的方法,得到如下結果:
再將二級模糊評價向量合為一級模糊評價矩陣:
4)得到評價向量。
由該向量可以評定第4個檢測點損傷最嚴重,其次是第5個,第3個,第2個檢測點,第1個檢測點損傷程度最低。
故我們在對某工程進行火災后檢測時,可以采取此模糊評定方法,得到一個評價向量,再按照此向量去衡量每個測點的損傷程度。
火災后對建筑物表面溫度的評價與建筑物受損程度密切相關,綜合評價法克服了以往的單指標、單方面的評價等影響評價結果,減少了誤差,在工程中具有較高的實用性和可行性。
[1]周 詳,劉溢虹.工程結構檢測[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2]梁保松,曹殿立.模糊數(shù)學及其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