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萍 王 琳 王 毅 王曉梅 陳先麗 程 捷 劉 慶 馬 旭
國家人口計生委科學技術研究所(北京,100081)
STR是一類廣泛存在于人類基因組中具有高度多態(tài)性的DNA短串聯(lián)重復序列[1]。由于其分型簡便快速,易于標準化,已成為目前法醫(yī)鑒定中最常用的遺傳標記之一。目前國內外廣泛使用的Powerplex16和IdentifilerTM試劑盒在發(fā)生突變案件中不能滿足法醫(yī)學親權鑒定、個體識別對系統(tǒng)效能的要求,需要提供更多高鑒別力的STR基因座。本文應用STR_Typer_10_vl熒光檢測試劑盒對203例中國漢族無關個體的9個非CODIS系統(tǒng)的STR基因座包括 D11S2368、D12S391、D13S325 D18S1364、D22-GATA198B05、 D6S1043、 D2S1772、 D7S3048、D8S1132進行多態(tài)性調查,以獲得其群體遺傳學資料,為法醫(yī)學鑒定、人類學和遺傳學研究提供新的工具和相關的群體研究資料[2]。
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收集本實驗室親子鑒定案件中日常積累的203份無關個體血樣。
采用15%濃度的 Chlex-100提取基因組DNA。按照STR_Typer_10_vl(珠海科登生物公司)熒光標記試劑盒說明書復合擴增 D18S1364、D12S391、D13S325、D6S1043、D2S1772、D11S2368、D22-GATA198B05、D8S1132和D7S3048等9個STR基因座。在ABI310型遺傳分析儀上電泳擴增產物,由GeneMapperIDv 3.2軟件分析被測樣品的各基因座分型。
用 PowerStatsV 12.xls分析軟件[3]統(tǒng)計分析,得到相關法醫(yī)學參數,包括:群體的等位基因頻率及雜合度(H0)、匹配率(MP)、個人識別率(DP)、非父排除率(PE)、多態(tài)性信息含量(PIC)、典型父權指數(TPI)等群體遺傳學參數,并用PowerMarker軟件[4]進行Hardy-Weinberg平衡檢驗。
203例中國漢族人群9個STR基因座等位基因頻率分布見表1。
表1 中國漢族人群9個STR基因座等位基因頻率分布(n=203)
對本組203例無關個體所得到的法醫(yī)學參數與已經報道的中國漢族人群CODIS系統(tǒng)基因座法醫(yī)學參數[5]和童大躍等[6]報道的中國南方漢族本組1 619例無關個體基因座法醫(yī)學參數比較,結果見表2。檢測樣本量越大此9個STR基因座的H0和DP值比CODIS系統(tǒng)的大多數基因座高得也越多。經對每個基因座的基因型分布進行Hardy-Weinberg平衡檢驗,P>0.05,均符合 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按照 Gill等[7]認為的標準,DP≥0.9、H0≥0.7的基因座具有高鑒別力。
表2 比較中國漢族人群9個STR基因座和CODIS系統(tǒng)基因座法醫(yī)學參數
目前在法醫(yī)鑒定中使用廣泛的Powerplex16和IdentifilerTM復合擴增體系均具有高度的個體識別和非父排除率,CDP和三連體CPE均可達到0.999 9以上。通常情況下檢測這些試劑盒的STR基因座已能夠基本滿足法醫(yī)物證中個體識別和親子鑒定的檢測要求。但是在一些二聯(lián)體和出現(xiàn)了突變可能的三聯(lián)體案件中,需要增加檢測更多的STR基因座。本實驗通過對203個無關個體的檢測,在STR_Typer_10_vl熒光檢測試劑盒9個STR基因座共檢出105個等位基因、376種基因型。各個基因座的等位基因數為9~17個,基因頻率為 0.003~0.277,H0為0.763 ~0.865,三聯(lián)體 PE 為 0.533 ~0.726,DP為0.910~0.965,PIC 值為0.78~0.87。9個 STR基因座的累積DP為0.999 999 999 999 676,三聯(lián)體的累積PE為0.999 955 67。
本文所調查的9個STR基因座均屬于高鑒別力、高雜合度、高信息量(PIC>0.7)的基因座,均具有很高的多態(tài)性,有較好的應用價值,可作為CODIS系統(tǒng)的補充,用于法醫(yī)學親權鑒定和個體識別。
1 Edwaeds A,Civitello A,Hammond HA,et al.DNA typing and genetic mapping with trimeric and tetrameric tandem repeats[J].Am J Hum Genet,1991,49(4):746-756.
2 孫麗娜,張波,許穎,等.廣州市40-65歲居民載脂蛋白E基因多態(tài)性與血脂水平的關系[J].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08,29(2):181-185.
3 Tereba A.Tools for analysis of population statistics,Profiles in DNA 3,Promega Corporation,1999[CP/OL].http://www.promega.com/geneticidtools/powerstats/.
4 Liu KJ,Muse SV.PowerMarker:an integrated analysis environment for genetic marker analysis[J].Bioinformatics,2005,21(9):2128-2129.
5 Tong DY,Sun HY,Gao F,et al.Polymorphism Analysis of 15 STR Loci in A Large Sample of the Han Population in Southern China[EB/OL].http://dx.doi.org/10.1016/j.fsigen.2009.01,015.
6 童大躍,孫宏鈺,伍新堯,等.中國南方漢族人群9個STR基因座多態(tài)性分析[J].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09,30(4):400-403.
7 Gill P.Anew method of STR interpretation using inferential logic development of a criminal intelligence database[J].Int J Leg Med,1996,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