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起始點
作者:李杰信,簡靜香
出版:科學普及出版社
定價:36.00元
中國科普文選(第二輯)--生命探秘
生命起源,與地球外有沒有智慧型生命問題一樣,一直是人類最關心的問題之一。討論生命起源的著作很多,內容琳瑯滿目,美不勝收。但大部分作品學術理論性很強,一般讀者很難看懂,而且以中文原創(chuàng)撰寫有關生命起源的科普圖書如鳳毛麟角,多年難得一見。
本書作者使用中文母語,深入淺出,娓娓道來人類幾千年來對生命起源問題的追求,并鋪出一條對生命起源問題科學思考方法的道路。書中說明了達爾文進化論在生命起源問題上的應用和生命起源時代原始化學的機制。作者又以21世紀量子物理的概念,探討了“生命起源需要造物者嗎?”這個關鍵的問題。作者臆測,生命很可能起源于42億年前的DNA世界……
作者:馬博華主編
出版:科學普及出版社
定價:20.00元
廣大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他們肩負著開創(chuàng)未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重擔,這就要求全社會關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度窨茖W素質行動計劃綱要》中提出:“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大力加強公民科學素質建設,促進經(jīng)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fā)展,為提升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國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建設第三步戰(zhàn)略目標打下雄厚的人力資源基礎?!碧岣吖竦目茖W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重點在青少年,要以提升廣大青少年的科學文化素質來推動全民科學素質的整體提高,使公眾對科學的興趣明顯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有較大提高,這也是科普事業(yè)最基礎性的工作。在《中國科普文選》(第二輯)的編選中,作者力求用優(yōu)秀、有益、生動的科普作品吸引青少年,為他們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土壤。
彩色圖解當代科技叢書生命科學
本書是一套內容與形式俱佳的高級科普讀物,其內容豐富,信息充足,重點突出,詳略得當,抓住了“前沿”、“新進展”和“新成果”;其體系嚴謹,條理清楚,語言精煉,表達準確,做到了用科學的語言敘述科學;全書圖文并重,形象直觀,盡量采用了準確簡明的圖表等非文字語言符號的表述形式,并在每一頁文字都配置相應的一頁彩圖,作為前面文字的背景、佐證和輔助說明。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作者:高潮,甘華鳴主編
出版:科學普及出版社
定價:36.00元
信息資源價值論:信息文明的價值思考
作者:楊文祥
出版:科學出版社
定價:79.00元
本書的信息資源價值論研究是在圖書館學信息資源建設理論的專業(yè)基礎上,在當代人類社會由工業(yè)一半工業(yè)文明向信息一知識文明轉型和人類的社會信息化、全球化歷史進程不斷深化的大背景下形成和展開的一項學術研究。
本書通過對信息資源與人的本質、人的價值及價值實踐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通過對人類的信息資源價值實踐與信息文明建設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的深入探討,系統(tǒng)闡述了信息資源與人、人類社會、人類文明和人類社會未來發(fā)展之間的價值關系,由此構建了一個具有鮮明理論特色的信息資源價值論理淪體系。
現(xiàn)代交通新科技
作者:李作敏
出版:人民交通出版社
定價:28.00元
本書是《全國地方交通行政干部培訓教材》叢書之一。全書共十章,第一章介紹了交通科技概況,第二至四章介紹了公路規(guī)劃勘測設計,橋梁與隧道建設、公路客貨運輸技術,第五至第七章介紹了港口建設、航道整治、船舶運輸技術,第八至十章介紹了環(huán)境保護與交通安全、交通信息、物流技術。
怎樣當一名科學家
作者:劉華杰
出版:理工大學出版社
定價:18.00元
北京大學科學傳播叢書總序科學的社會化和社會的科學化是我們時代的一個突出特征,科學與社會之間廣泛而深入的交流和傳播,是時代的要求。一方面,民主社會中科學的發(fā)展需要公眾的理解,以獲得公眾與社會的支持;另一方面,國家希望大幅度地提高公民的現(xiàn)代科學素質,以增強綜合國力??茖W傳播(Science Communication)是這個科學化和民主化時代的產(chǎn)物。它把“傳播”的維度引入科學的社會研究之中,是一門以科學史、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學以及傳播學等學科為基礎的綜合性學術事業(yè)。它強調科學與公眾之間的雙向互動,是傳統(tǒng)科學普及(Science Popularization)和公眾理解科學(Public nderstanding of Science)的擴展和深化。
科技創(chuàng)新的藝術
作者:欒玉廣
出版:科學出版社
定價:25.00元
本書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教學叢書》之一。本書將中國傳統(tǒng)的科技方法論的講哲理——“說”與西方創(chuàng)造學和創(chuàng)造技法的“做”有機地結合起來,內容涵蓋了科技創(chuàng)新的諸多方面,全面闡述了科技人員在科技創(chuàng)新中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及應掌握的各種方法和技能,對培養(yǎng)和提高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具有指導作用。本書可作為理、工、農(nóng)、醫(yī)、林類各專業(yè)的博士研究生的公共課教材,同時也可供一般的科技人員參考。
發(fā)明問題解決理論
作者:檀潤華
出版:科學出版社
定價:18.00元
發(fā)明問題的求解是產(chǎn)品創(chuàng)新設計的核心。本書首先定義發(fā)明問題,發(fā)明的級別;之后詳細介紹獲得不同級別產(chǎn)品的設計方法與進程:TRIZ中的沖突解決理論,確定沖突的QFD方法、AD方法;技術進化理論、效應及應用;基于QFD、AD、TRIZ集成的概念設計過程模型;最后介紹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InventionTool1.0,該軟件由沖突、進化和效應三個模塊組成,能幫助設計者獲得創(chuàng)新解。全書以發(fā)現(xiàn)產(chǎn)品設計中的問題、沖突和解決沖突為主線,以蘇聯(lián)發(fā)明問題解決理論(TRIZ)為核心,結合德國的普適設計方法學(P&B;)、日本的質量功能布置(QFD)和美國的公理設計(AD)中的優(yōu)點,形成新的、可操作性更強的產(chǎn)品創(chuàng)新設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