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獻國
膏者,澤也,有潤澤、滋潤的作用,《正韻》、《博雅》上解釋為“潤澤”。近代名醫(yī)秦伯未在《膏方大全》中指出:“膏方者,蓋煎熬藥汁成脂液,而所以營養(yǎng)五臟六腑之枯燥虛弱者也”。膏滋方對冬令胃痛有良好的治療作用,介紹幾則,供選用。
玫瑰花糖膏:玫瑰花適量。鮮玫瑰花擇凈,水煎2次,2液合并,文火濃縮,加入冰糖制膏即成??诜?,每次20ml,每日3次??墒嫘乃瘢∥钢雇?。用于肝郁氣滯引起的脅悶腹脹,胃痛,心煩,健忘,便秘,食少。
佛手膏滋:佛手片30克,當歸150克,黨參60克,川芎60克,白芍30克,茯苓60克,生地60克,白術30克,甘草15克,冰糖240克。將諸藥擇凈,研細。水煎2次。2液合并。文火濃縮。加入冰糖煮沸收膏即成??诜?,每次20毫升,每日3次。可益氣補血,健胃養(yǎng)陽。適用于虛勞,慢性胃炎等。
大棗膏:大棗500克,蜂蜜適量。將大棗去核,搗爛,與蜂蜜同放鍋中,熬為膏劑即成。每次20毫升,每日2次,溫開水沖飲,或調入稀粥中服食。可健脾和胃,補氣養(yǎng)血。適用于脾胃虧虛,納差食少,心悸失眠等。
陳草蜜膏:陳皮,甘草各100克,蜂蜜適量。將陳皮甘草加水適量浸透泡發(fā),加熱煮沸取汁,每20分鐘取液一次,共取3次,3液合并,文火濃縮后,兌入倍量蜂蜜,煮沸收膏即成,候溫裝瓶,每次1湯匙,每日2次??墒韪卫須?,和胃止痛。適用于胃脘疼痛,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胸悶不舒,納差噯氣,腹脹喜怒等。
黃芪建中膏:黃芪300克,黨參、白術各150克,白芍藥、茯苓、谷芽、麥芽各120克,陳皮、雞內金各60克,半夏、大棗、炒當歸、生蒲黃各90克,木香45克,砂仁、川桂枝、干姜、炙甘草各30克,飴糖500克。將諸藥擇凈,研細,水煎3次,3液合并,文火濃縮,加入飴糖煮沸收膏即成。每次20毫升,每日3次,溫開水適量送服。可溫中和胃,益氣健脾。適用于慢性胃炎,胃脘隱痛,喜按喜暖,納呆,食后胃脘脹滿,或嘔吐清涎,面色不華,畏寒,疲乏,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等。
養(yǎng)胃膏:北沙參、蒲公英、炒谷芽各120克,麥門冬、白芍藥、炒扁豆各100克,石斛150克,炒當歸、陳香櫞、延胡索、蓮子肉各90克,甘草、炙烏梅、生甘草、木香、黃連各30克,玫瑰花45克,炙雞內金60克,飴糖500克。將諸藥擇凈,研細,水煎3次,3液合并,文火濃縮,加入飴糖煮沸收膏即成。每次20毫升,每日3次,溫開水適量送服。可養(yǎng)陰和胃,清熱止痛。適用于慢性胃炎,胃脘灼痛或自覺燒灼感,不思飲食,食后飽脹,干嘔暖氣,渴喜冷飲,大便干結,舌紅苔少且燥。脈細數(shù)等。
補虛驅寒膏:干姜20克,山藥、黃芪、桂圓各50克,當歸40克,阿膠、紅棗各100克,白蜜200克。將諸藥擇凈,研細,水煎3次,3液合并,文火濃縮,加入阿膠、蜂蜜煮沸收膏即成。每次20毫升,每日3次,溫開水適量送服。可溫中健脾,養(yǎng)血散寒。適用于脾胃虛寒,脘腹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