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筠竹 張振華 張亞飛 蘇 倩 李 旭
我國慢性乙型肝炎(CHB)高發(fā),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約有9300 萬。在CHB 的抗病毒治療過程中,大部分患者HBsAg 和(或)HBeAg 很難轉(zhuǎn)陰。臨床上以HBV DNA、HBsAg 和HBeAg 的轉(zhuǎn)陰作為評價抗病毒療效的指標,但僅定性檢測HBsAg和HBeAg,并不能動態(tài)反應其血清學變化。本研究采用Abbott 化學發(fā)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測定HBsAg 和 HBeAg 滴度,并分析 HBV DNA 水平與HBsAg 和HBeAg 滴度的相關(guān)性,旨在探討測定HBsAg 和(或)HBeAg 滴度變化來推測HBV DNA水平變化的可行性。
一、研究對象 2010年8月至2011年3月在我科門診及住院的CHB 患者951 例,男743 例,女208 例,年齡 2~80歲,中位數(shù)年齡為 38歲。所有患者的診斷標準均符合2010年修訂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
二、檢測方法 采用FQ-PCR 法檢測血清HBV DNA 水平(上??迫A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HBV DNA 檢測線性范圍為 103~108拷貝 /毫升。將HBV DNA 分成3 組:即<3 lg 拷貝/毫升、3~7 lg 拷貝/毫升和≥7 lg 拷貝/毫升組;采用CMIA 法檢測 HBsAg 和 HBeAg 滴度(美國 Abbott公司)。根據(jù)試劑盒提供的標準判斷結(jié)果。按照CMIA 檢測試劑說明,將 HBsAg>0.05IU/mL 和HBeAg≥1.00 S/CO 判為陽性,前者為定量檢測,后者為半定量檢測。
三、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 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HBV DNA 水平與HBsAg 和HBeAg 水平相關(guān)性采用Spearman 秩相關(guān)分析,多樣本間中位數(shù)比較采用Kruskal-Wallis 檢驗,兩組樣本間中位數(shù)比較采用Mann-Whitney 檢驗,P<0.05 被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一、血清 HBV DNA 與 HBsAg 和 HBeAg 水平相關(guān)性分析 對951 例患者血清HBV DNA 與HBsAg和HBeAg滴度進行Spearman 秩相關(guān)分析,結(jié)果它們之間具有正相關(guān)性(r=0.45 和 0.49,P<0.05)。
二、不同HBV DNA 水平患者血清HBsAg 和HBeAg 滴度比較 對HBV DNA 載量分別為<3 lg拷貝/毫升、3~7 lg 拷貝/毫升和≥7 lg 拷貝/毫升3 組患者血清HBsAg 和HBeAg 滴度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各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HBV DNA水平患者血清HBsAg和HBeAg滴度比較
三、不同HBsAg 滴度患者血清HBV DNA 水平比較 將 HBsAg 滴度分成<1000 IU/ml、1000~10000 IU/mL 和≥10000 IU/mL3 組。三組之間HBV DNA 水平進行比較后發(fā)現(xiàn),各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經(jīng) Spearman 秩相關(guān)分析發(fā)現(xiàn),在HBsAg≥10000 IU/ml 組患者,血清HBsAg滴度與 HBV DNA 水平呈正相關(guān)(rS=0.39,P<0.05)。
表2 不同HBsAg 滴度患者血清HBV DNA 水平比較
血清 HBV DNA 與 HBsAg 和 HBeAg 滴度是否存在相關(guān)性,國內(nèi)外文獻報道不一[2~6]。本文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患者血清 HBV DNA 與 HBsAg、HBeAg 滴度呈正相關(guān)。分組后顯示,在血清HBV DNA≥7 lg 拷貝/毫升和(或)HBsAg 滴度≥10000 IU/mL 患者下,HBV DNA 水平與HBsAg 滴度具有更好的一致性。在HBV DNA>3 lg 拷貝/毫升患者,HBV DNA水平與HBeAg 滴度呈正相關(guān)。
血清HBsAg 是HBV 感染的主要標志,常作為乙型肝炎的篩選和診斷。在血清中HBsAg 以小球形顆粒、絲狀或桿狀顆粒和Dane 顆粒三種形式存在,前兩者不含核酸,不具有傳染性,Dane 顆粒為病毒蛋白和部分雙鏈rcDNA 組成,具有很強的傳染性[7]。Deguchi[8]等認為HBsAg 滴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推測HBV DNA 復制水平。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有些患者血清HBV DNA 與HBsAg 滴度不具有相關(guān)性,這可能是因為:(1)在一般情況下,非感染性HBsAg 顆粒與Dane 顆粒比例約為1∶103~105[9]。血清HBsAg滴度測定實際為三種顆??傮w的滴度,因此,只有雙鏈rcDNA 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和兩種顆粒比例減小時,血清HBsAg 滴度與HBV DNA 水平才具有正相關(guān)性;(2)所有患者血清HBV DNA 與HBsAg 滴度的相關(guān)性較小,相關(guān)系數(shù)均為0.5 左右。本研究樣本量僅為951 例,且選取患者時未剔除抗病毒治療對HBV DNA 水平的影響因素,部分患者經(jīng)過抗病毒治療后HBV DNA 水平下降,造成病毒載量低的患者兩者無明顯相關(guān)性;(3)HBV DNA<3 lg 拷貝/毫升組HBV DNA 水平低于最低檢測限,雖有實際測量值,但可能存在假陰性結(jié)果,造成實驗誤差;(4)HBV DNA 載量為 3~7 lg 拷貝 / 毫升時,其中 80.05%(301/376)HBsAg 滴度<10000 IU/ml,因而與HBV DNA 水平無相關(guān)性。
在HBV 復制過程中,HBeAg 滴度與HBV DNA水平應為正相關(guān)[5]。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在HBV DNA載量為3~7lg 拷貝/毫升組和≥7lg 拷貝/毫升組,兩者有相關(guān)性。對于分組后相關(guān)系數(shù)偏低的原因可能是因為:(1)本研究未區(qū)分HBeAg 陽性和HBeAg陰性患者,且部分患者經(jīng)過抗病毒治療后HBeAg 滴度下降;(2)Abbott CMIA 技術(shù)測定 HBeAg 滴度為半定量,可能會造成上述實驗誤差。
本實驗結(jié)果與國內(nèi)外文獻報道有一定的差異,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1)檢測試劑靈敏度不同;(2)HBsAg 存在 G145R 等突變[10];(3)熒光定量 PCR檢測方法存在不足。本研究HBsAg、HBeAg 滴度的測定方法采用美國Abbott CMIA 技術(shù),試劑靈敏度高,線性范圍寬,是國際公認的定量檢測試劑,且G145R 等變異不影響Abbott 試劑的檢測靈敏度和線性范圍[10]。
有文獻指出,血清HBsAg 滴度測定由于其高度靈敏性及相對準確性,在未來預測及評估抗病毒治療療效中可能會起重要的作用[11]。血清HBeAg 和HBV DNA 水平均可以評估HBV 復制活躍程度,HBeAg 滴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測HBV DNA 水平,且在評估CHB 進展程度上優(yōu)于后者[12,13]。但部分患者血清HBsAg 滴度和HBV DNA 水平在抗病毒治療過程中逐步下降。所以,在HBsAg 滴度和HBV DNA 都為低水平時,要綜合血清HBsAg、HBeAg 滴度和HBV DNA 來評估抗病毒的療效。
CHB 的發(fā)展過程是病毒、細胞和免疫系統(tǒng)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監(jiān)測HBsAg 滴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抗病毒療效,而HBV DNA 水平和HBeAg 滴度都是衡量HBV 活動的一個重要的指標,綜合HBsAg、HBeAg 和HBV DNA 水平能夠更好地評估抗病毒療效。本研究利用美國Abbott 試劑檢測HBsAg、HBeAg 滴度,結(jié)果具有更高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沒有剔除抗病毒治療的影響,是本研究不足之處,有待于進一步分層研究。
[1]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和感染病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實用肝臟病雜志,2011,14(2):81-89.
[2]雷建華,楊旭,羅紅雨,等.血清 HBsAg 和HBeAg 陽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 滴度與HBV 復制水平的關(guān)系.中南大學學報,2006,31(4):548-551.
[3]蔡文品,趙春,吳惠潔,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與肝纖維化指標的相關(guān)性.實用醫(yī)學雜志,2009,25(2):72-73.
[4]Ozdil B,Cosar AM,Akkiz H,et al.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viral load and HBsAg levels in chronic HBV-infected patients.Arch Virol,2009,154(9):1415-1451.
[5]徐敬軒,謝而付,黃珮珺,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eAg、HBsAg 與 HBV DNA 的關(guān)系.檢驗醫(yī) 學與 臨床,2010,21(7):2337-2340.
[6]方紅龍,吳金明,江宏峰,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HBsAg 與 HBV DNA 相關(guān)性分析.實用肝臟病雜志,2011,14(2):108-109.
[7]Louisirirotchanakul S,Kanoksinsombat C,The amboonlert A,et al.Mutation of the“a”determinant of HBsAg with discordant HBsAg diagnostic kits.Viral Immunol,2004,17(3):440-441.
[8]Deguchi M,Yamashita N,Kagita M,et al.Quantitation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by an automated chem ilum inescent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J Virol Methods,2004,115(2):217-222.
[9]Moucari R,Marcellin P.Quantification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a new concept for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Liver Int,2011,31(1):122-128.
[10]Werle lapostolle B,Bowden S,Locamini S,et al.Persistence of cccDNA during the natural history of chronic Hepatitis B decline during adefovir dipivoxil therapy.Gastroenterology,2004,126(7):1750-1758.
[11]趙秀英.血清HBsAg 定量檢測及探討-從檢驗者角度看HBsAg 定量.北京醫(yī)學,2010,32(7):216-218.
[12]Liaw Y F.HBeAg seroconversion as an important end point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Hepatol Int,2009,3(3):425-433.
[13]Yang HI,Lu S N,Liaw YF,et al.Hepatitis B e antigen and the risk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N Engl J Med,2002,347(1):168-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