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中
(安徽科技學院理學院,安徽 鳳陽 233100)
隨著基于混沌的保密通信領域的技術研究和發(fā)展,對混沌系統(tǒng)的復雜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煦绶纯刂频哪康闹痪褪钱a生更復雜的混沌信號,包括更復雜的吸引子拓撲結構和超混沌的動力學特性。對超混沌系統(tǒng)及其同步的研究將是信息工程領域中混沌應用的一個重要課題。設計超混沌系統(tǒng)的方法主要是采用仿真計算來發(fā)現和驗證超混沌吸引子的存在。近幾年,能產生超混沌吸引子的系統(tǒng)屢見報道,受到了廣大科研工作者的普遍關注并取得了大量成果[1-10]。目前對混沌同步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混沌系統(tǒng)完全同步、相同步、廣義同步、滯后同步和投影同步等,控制器的設計大多采用非線性控制器,且為每個子狀態(tài)設計了控制器[11]。本文在一個新三維自治混沌系統(tǒng)基礎上,通過引入非線性控制器,構造了一個可產生超混沌現象的四維系統(tǒng),分析了該四維系統(tǒng)的動力學行為,包括平衡點性質、吸引子的存在性與有界性、對稱性、Lyapunov指數譜和分岔圖等,系統(tǒng)超混沌的存在性通過Lyapunov指數譜得到驗證。與以往的超混沌系統(tǒng)相比,該系統(tǒng)的結構較簡單,且超混沌的參數范圍較大。對該系統(tǒng)的某一狀態(tài)變量設計了一種線性牽制控制器,實現了該系統(tǒng)的線性反饋同步,結果表明該方法正確有效。
2006年Liu等[12]提出了1個新的混沌系統(tǒng),其動力學方程為
當a=10,b=35,c=1.4時,系統(tǒng)處于混沌狀態(tài)。
該四維系統(tǒng)保證了吸引子相空間的維數為4,且含有非線性乘積項,滿足了產生超混沌的必要條件[13]。選取典型參數a=10,b=35,c=1.4,m=13,初始值(10,10,10,10),利用Jacobi方法計算系統(tǒng)的Lyapunov指數為LE1=0.400 1,LE2=0.173 9,LE3=0,LE4=-11.957 6, 其中有兩個正的Lyapunov指數,并且所有Lyapunov指數之和小于零,其Lyapunov維數為3.048,充分說明系統(tǒng)處于超混沌運動,對應的超混沌吸引子在各平面上的投影如圖1所示。
顯然系統(tǒng)存在一個對稱變換S:(x,y,z,u)→(-x,-y,z,-u),在變換S的作用下具有不變性,即系統(tǒng)關于z軸對稱,并且這種對稱性對所有的系統(tǒng)參數均成立。
令系統(tǒng)的每一個方程等于零,得系統(tǒng)的唯一平衡點O(0,0,0,0),它與系統(tǒng)參數的取值無關。系統(tǒng)在平衡點O(0,0,0,0)處的Jacobi矩陣為
其特征方程(λ+1.4)(λ3+10λ2-350λ+130)=0,四個特征根分別是λ1=-1.4,λ2=-24.501 4,λ3=14.125 8,λ4=0.375 6都為實根,其中兩個為正值,兩個為負值,所以此平衡點是不穩(wěn)定的鞍點,這從理論上證明了該系統(tǒng)存在超混沌的可能性。
在已有的混沌分析方法中,只有Lyapunov指數法可以區(qū)分系統(tǒng)是處于混沌狀態(tài)還是超混沌狀態(tài),其它方法均不能區(qū)分系統(tǒng)是處于混沌狀態(tài)還是超混沌狀態(tài)[14]。當固定a=10,b=35,c=1.4,變量x隨新引入的參數m在[0,40]變化的分岔圖和Lyapunov指數譜圖(這里略去了第四根Lyapunov指數曲線)如圖2(a)和(b)所示。利用Lyapunov指數譜分析時,對于平衡點有LE4 圖2 (a) 系統(tǒng)的分岔圖,(b) 系統(tǒng)的Lyapunov指數譜圖 為了說明系統(tǒng)中周期和擬周期軌跡的特點,本文分別對典型參數m=25,31,40這些m值上的相軌跡進行數值仿真,經計算當m=25時系統(tǒng)的Lyapunov指數為0,-0.091,-0.099,-11.204 6,系統(tǒng)處于周期狀態(tài);當m=31時系統(tǒng)的Lyapunov指數為0,0,-0.089 3,-11.307 6,系統(tǒng)處于擬周期狀態(tài);當m=40時系統(tǒng)的Lyapunov指數為0,-0.094 2,-0.091 6,-11.214 2, 系統(tǒng)處于周期狀態(tài)。圖3和圖4分別給出了系統(tǒng)在z-u平面上和x-u平面上的相軌跡圖,由圖可見系統(tǒng)的各狀態(tài)在不同平面上的相軌跡具有不同的形狀。 圖3 系統(tǒng)的相軌跡在z-u平面上的投影 圖4 系統(tǒng)的相軌跡在x-u平面上的投影 設驅動系統(tǒng)為 構造響應系統(tǒng)為 其中p為待設計的線性反饋控制器。 令誤差變量為 則兩系統(tǒng)的誤差系統(tǒng)可化為 選取線性控制器p=-13e1-10e4,則誤差系統(tǒng)可進一步化為 本文基于一個三維混沌系統(tǒng)構造了一個新的四維超混沌系統(tǒng),簡要地分析了系統(tǒng)的基本動力學行為,通過分岔圖、Lyapunov指數譜及相圖的數值仿真研究了超混沌系統(tǒng)的運動規(guī)律。設計了一種線性牽制控制器,實現了該系統(tǒng)的線性反饋同步,結果表明該方法容易實現、同步速度快、同步結果穩(wěn)定。所得結果為該超混沌系統(tǒng)在混沌保密通信中的應用提供了理論參考。 圖5 兩系統(tǒng)的同步誤差曲線 參考文獻: [1] WANG G Y, LIU J B, ZHENG X. Analysis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new hyperchaotic system [J]. Chinese Physics B, 2007, 16 (8) : 2278-2284. [2] LIU C X. A new hyperchaotic dynamical system [J]. Chinese Physics B, 2007, 16(11) : 3279-3284. [3] WANG J Z, CHEN Z Q, YUAN Z Z. The generation of a hyperchaotic system based on a three-dimensional autonomous chaotic system [J]. Chinese Physics B, 2006, 15(6): 1216-1225. [4] WANG G Y, BAO X L, WANG Z L. Design and FPGA implementation of a new hyper-chaotic system [J]. Chinese Physics B, 2008, 17(10): 3596-3602. [5] WU W J, CHEN Z Q, YUAN Z Z. Local bifurcation analysis of a four-dimensional hyperchaotic system [J]. Chinese Physics, 2008, 17(07): 2420-2432. [6] 劉揚正,姜長生.關聯可切換超混沌系統(tǒng)的構建與特性分析[J]. 物理學報,2009, 58(2): 771-778. [7] 劉明華,馮久超.一個新的超混沌系統(tǒng)[J]. 物理學報,2009, 58(7): 4457-4462. [8] 高智中,張程.一個新超混沌系統(tǒng)[J].吉首大學學報,2011, 32(5): 65-68. [9] 唐良瑞,李靜,樊冰.一個新四維自治超混沌系統(tǒng)及其電路實現[J].物理學報,2009, 58(3): 1446-1455. [10] 倉詩建,陳增強,袁著祉.一個新四維非自治超混沌系統(tǒng)的分析與電路實現[J]. 物理學報,2008, 57(3): 1493-1501. [11] 杜洪越,曾慶雙,王常虹,等.不同混沌系統(tǒng)的改進函數投影同步一般方法[J]. 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11, 23(3): 558-561. [12] LIU L, SU Y C, LIU C X. A new reversed butterfly-shaped attractor [J]. Non Sci and Numer Simu, 2006(7): 182-188. [13] Rossler O E. An equation for hyperchaos [J]. Physics Letters A, 1979, 71 (2/3) : 155-157. [14] 陳關榮,呂金虎.Lorenz系統(tǒng)族的動力學分析、控制與同步[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3 新超混沌系統(tǒng)的線性反饋同步
4 結 論